一种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0518发布日期:2019-08-27 19:35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电动车是儿童可驾驶可坐的一类由电机驱动的玩具车,是一种广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儿童电动车具有电源装置,一般采用可更换电池或充电电源的方式。儿童电动车的充电方式上,目前大多依照传统的做法,即是拔除驱动马达与充电电池间的连接线,将外部电源电连接至充电电池的连接线上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毕后,拔去外部电源,再将充电电池的连接线与驱动马达的连接线点连接,最后再装回椅座或引擎盖。由于充电电池的反复装卸,步骤比较繁琐,成为儿童电动车最新损坏的部分之一。

中国专利ZL201721170400.2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可充电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玩具电动车及其便携式充电装置,该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可充电的蓄电池,蓄电池安装在可拆卸的绝缘外壳内,蓄电池上设置有第一快插接头,绝缘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通孔,第一快插接头从通孔中穿出;蓄电池与绝缘外壳组装后安装在车本体上,车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延伸出第二快插接头,第二快插接头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接,绝缘外壳放置到安装槽内通过固定卡扣卡紧固定,第一快插接头与第二快插接头相匹配连接,绝缘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蓄电池充电用的插孔。该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能避免对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反复拆卸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所述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不需反复拆卸儿童电动车的电源装置;并且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以及无线充电装置极大的增加了充电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电动车本体、以及设置于电动车本体上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含充电电池、充电电路、第一磁芯、次级线圈和电源装置壳体;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充电电路与次级线圈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缠绕于第一磁芯上;所述充电电池、充电电路、第一磁芯及次级线圈安装于电源装置壳体内;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含有初级线圈、第二磁芯、散热板、无线充电装置壳体;所述初级线圈与第二磁芯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散热板上;所述初级线圈、第二磁芯、散热板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壳体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电动车本体上的电源装置活动组合恰好使相对隔离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感应导通给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由散热底板和散热片组成;所述散热片排布设置于散热底板上。

所述第二磁芯与所述散热片的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散热底板上与散热片相间排列设置;所述初级线圈与所述散热片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散热板能够及时的散掉无线充电装置产生的热量,能够增加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含有电源插头;所述初级线圈与电源插头连接;所述初级线圈通过电源插头连接市电。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壳体的前后侧边分别为弧形侧边;在将电动车本体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上进行无线充电式,弧形侧片通过与电动车本体的前后车轮相抵,使充电过程中的电动车与无线充电装置相抵配合,不发生相对晃动影响无线充电的情形。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配合散热板散掉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装置所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电动车本体需要充电时,将电动车本体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上,无线充电装置通过其两侧的弧形侧边与电动车本体上车轮胎相抵固定;插上电源插头后,有无线充电装置对电动车本体上的电源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不需反复拆卸儿童电动车的电源装置,避免了反复拆卸充电装置对儿童电动车造成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中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的散热片与第二磁芯相间排列,能够使无线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充分的散开,并且还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的及时散出热量。

3.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部分通过在两侧设置有与电动车轮相匹配的弧形侧片,在充电时能够与电动车充分结合稳固结合。

4.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电动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3、电动车本体1、以及设置于电动车本体1上的电源装置2;所述电源装置2包含充电电池21、充电电路22、第一磁芯23、次级线圈24和电源装置壳体25;所述充电电池21通过充电电路22与次级线圈24连接;所述次级线圈24缠绕于第一磁芯23上;所述充电电池21、充电电路22、第一磁芯23及次级线圈24安装于电源装置壳体25内;

所述无线充电装置3包含有初级线圈31、第二磁芯32、散热板33、无线充电装置壳体37;所述初级线圈31与第二磁芯32接触连接,所述第二磁芯32设置于散热板33上;所述初级线圈31、第二磁芯32、散热板33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壳体37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3与电动车本体1上的电源装置2活动组合恰好使相对隔离的初级线圈31和次级线圈24感应导通给充电电池21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33由散热底板331和散热片332组成;所述散热片332排布设置于散热底板331上。

所述第二磁芯32与所述散热片332的侧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磁芯32设置于散热底板331上与散热片332相间排列设置;所述初级线圈31与所述散热片332的上表面接触。所述散热板33能够及时的散掉无线充电装置3产生的热量,能够增加无线充电装置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3还包含有电源插头35;所述初级线圈31与电源插头35连接;所述初级线圈31通过电源插头35连接市电。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壳体37的前后侧边分别为弧形侧边36;在将电动车本体1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3上进行无线充电式,弧形侧片36通过与电动车本体1的前后车轮相抵,使充电过程中的电动车与无线充电装置3相抵配合,不发生相对晃动影响无线充电的情形。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壳体37上设置有散热孔34;所述散热孔34配合散热板33散掉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电动车本体1需要充电时,将电动车本体1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3上,无线充电装置3通过其两侧的弧形侧边36与电动车本体1上车轮胎相抵固定;插上电源插头35后,有无线充电装置3对电动车本体1上的电源装置2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采用无线充电技术,不需反复拆卸儿童电动车的电源装置,避免了反复拆卸充电装置对儿童电动车造成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中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的散热片与第二磁芯相间排列,能够使无线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充分的散开,并且还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的及时散出热量。

3.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部分通过在两侧设置有与电动车轮相匹配的弧形侧片,在充电时能够与电动车充分结合稳固结合。

4.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电动车充电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