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343发布日期:2019-11-29 18:0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输电导线覆冰严重会造成倒塔、断线、甚至电网瘫痪,针对输电导线覆冰现象,当前解决的方法还主要是除冰,目前,除冰方法主要有机械除冰、热力除冰、激光除冰。由于输电导线本身架设在高山等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直接通过人工机械敲打进行除冰难度大,不易操作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使用机器人等自动装置进行机械除冰成本高。激光除冰技术利用激光产生的热量来融化输电线路的冰层,但是激光产生的高温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也非常严重,而且经济成本及操作要求较高。

热力除冰是在线路上通过大于正常电流密度的传输电流从而获得焦耳热进行融冰。但是热力除冰存在融冰时间较长时,安全性降低。因此,采用安全、经济、有效的除冰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通过设置主副两个热风筒,有效解决了现有融冰方法不能兼顾安全、经济、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包括:热风供风装置和融冰热风筒;

所述热风供风装置包括:电动机、电风扇、电热元件、电源模块;

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所述热风供风装置的内腔且靠近上端开口一侧,所述电风扇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所述电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热风供风装置的内腔,并与所述电动机相对设置,所述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热风供风装置的外壁,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动机和电热元件电连接;

所述融冰热风筒沿输电导线方向平行设置且呈圆筒状,前端开口与末端开口的孔径尺寸相同,所述融冰热风筒的侧面具有第一开口和卡槽,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热风供风装置的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卡槽与所述防倾斜装置相嵌合,所述融冰热风筒的内侧靠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有可滑动的滚珠,与所述滚珠相对一侧设置有导流孔,所述融冰热风筒的末端开口具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双筒热风融冰装置还包括:沥干装置;

所述沥干装置设置于所述融冰热风筒的末端,所述沥干装置包括:变口径环形支架和吸水棉条;所述变口径环形支架的大口径端具有与所述卡环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变口径环形支架的小口径端的支架外侧具有若干个凹痕,所述吸水棉条卡定于所述凹痕,所述沥干装置与所述融冰热风筒通过所述卡环与所述凹槽相嵌合并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双筒热风融冰装置还包括:防倾斜装置;

所述防倾斜装置设置于所述融冰热风筒的外侧,所述防倾斜装置包括:平衡板和牵引绳;所述平衡板由重力板组成,分别与所述卡槽相嵌合并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板的表面设置有孔洞,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孔洞将所述平衡板连接并保持相对平衡。

优选的,所述双筒热风融冰装置还包括;融冰辅助风筒;

所述融冰辅助风筒与所述热风供风装置相连通,所述融冰辅助风筒具有辅助风出风口,所述辅助风出风口朝所述融冰热风筒的底端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热风供风装置与所述融冰热风筒相连通的部位呈垂直相交状态。

优选的,所述融冰热风筒的侧面设置有卡合装置,所述卡合装置具体包括: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卡扣配合件和第二卡扣配合件;

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别与所述融冰热风筒另一端的第一卡扣配合件和第二卡扣配合件相卡合或分离。

优选的,所述吸水棉条的形状与所述变口径环形支架的小口径一端的支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热风融冰,不需要对导线施加机械力或过电流,所以安全性好;通过双筒设计,融冰较为彻底,同时融冰热风筒末端设置有吸水棉条,能将融冰后输电线路上余水擦干,有效避免了再次结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的结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包括:热风供风装置1、融冰热风筒2、沥干装置3和防倾斜装置4。

结合图1所示,热风供风装置1具体由外壳11、电动机12、电风扇13、电热元件14、电源模块15和融冰辅助风筒16组成;

热风供风装置1的外壳11呈圆筒状,沿与输电导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外壳的上端具有进风口17,下端与融冰热风筒2的侧面相连通,外壳内部构成风道。

电动机12设置于外壳11的内腔且靠近进风口17一例,电动机12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模块15和电风扇13电连接。

电风扇13固定安装于电动机12的正前方,电风扇13与电动机12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

电热元件14设置于外壳11的内腔,具体安装于电动机12相对的一侧,电热元件14与电源模块15电连接;

优选的,电热元件采用陶瓷加热方式,确保加热原件能够连续、高温、稳定工作。

电源模块15设置于外壳11的外壁,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可以选择有线供电或蓄电池供电方式。

融冰辅助风筒16设置于热风供风装置1的外壳11的一侧,与外壳相连通,融冰辅助风筒具有辅助风出风口161,风口朝融冰热风筒2的底端方向设置。

融冰热风筒2沿输电导线方向平行设置,呈圆筒状,融冰热风筒2的前端开口(图中未示出)与末端开口(图中未示出)的孔径尺寸相同,末端开口(图中未示出)具有卡环(图中未示出);融冰热风筒2的侧面具有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卡槽(图中未示出)和卡合装置25;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与热风供风装置1的外壳11的下端相连通,卡槽(图中未示出)由第一卡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出)组成,第一卡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出)分别设置于融冰热风筒2的两侧,并分别与防倾斜装置4相嵌合;卡合装置25由第一卡扣251和第二卡扣252以及第一卡扣配合件253和第二卡扣配合件254组成,第一卡扣251和第二卡扣252分别设置于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出)的两侧,第一卡扣251和第二卡扣252,分别与所述融冰热风筒另一端的第一卡扣配合件253和第二卡扣配合件254相卡合或分离,具体的,卡合装置25的卡合或分离状态便于拆卸所述融冰热风筒;融冰热风筒2的内侧靠近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一侧设置有可滑动的滚珠26,具体使用过程中,双筒热风融冰装置融冰过程中输电导线与滚珠26相接触,滚珠具有校正输电导线行进的作用。与滚珠26相对一侧设置有导流孔27,融冰装置融冰过程中产生的冰水通过导流孔27排泄至融冰装置外侧。

沥干装置3具体由变口径环形支架31和吸水棉条32组成;

变口径环形支架31沿着输电导线轴线方向设置,变口径环形支架31的形状为两端圆形开口直径不相同的环形支架,具体为一端口径与融冰热风筒末端口径相匹配且沿导线轴线方向口径逐渐变小,直至口径与输电电线的直径相匹配并以此相同口径沿导线轴线方向延长一段支架。所述变口径环形支架31的大口径端具有与卡环(图中未示出)相匹配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变口径环形支架31的小口径端的支架具有若干个凹痕(图中未示出),吸水棉条32的形状与所述变口径环形支架31的小口径一端的支架相匹配,吸水棉条32卡定于所述凹痕,不会发生随风乱舞的情况。沥干装置3与融冰热风筒2通过卡环(图中未示出)与凹槽(图中未示出)相嵌合并连接在一起。

防倾斜装置4设置于融冰热风筒2的外侧,防倾斜装置4具体由平衡板41和牵引绳42组成;

平衡板41具体由左侧平衡板411和右侧平衡板412组成,平衡板41具体由重力板构成,左侧平衡板411和右侧平衡板412分别与第一卡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出)相嵌合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平衡板41的表面设置有孔洞43,牵引绳42穿过孔洞43将左侧平衡板411和右侧平衡板412连接并保持相对平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电导线双筒热风融冰装置,通过热风融冰,有效避免传统机械除冰和过电流除冰对导线的损坏,所以安全性好;通过双筒设计,融冰较为彻底,同时融冰热风筒末端设置有吸水棉条,能将融冰后输电线路上余水擦干,有效避免了再次结冰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