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和马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8221发布日期:2021-04-13 16:1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控制装置和马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和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2.已经存在一种包括马达及其控制装置的马达装置,马达及其控制装置彼此一体地设置。例如,在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17-189033(jp 2017-189033 a)中,控制装置设置在马达的端部部分处。该控制装置包括:两个基板,两个基板彼此面对并且垂直于马达的轴向方向;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设置在两个基板之间。两个基板设置有通过消耗电力而操作的各种电子部件,并且由这些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通过散热器散发。
3.例如,在马达侧的第一基板中,第一基板的位于与散热器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形成逆变器电路的切换元件,并且第一基板的位于散热器侧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电容器和微型计算机。电容器距基板的高度大于微型计算机距基板的高度,并且因此,电容器被接纳在形成于散热器中的凹部中,从而避免了电容器与散热器之间的干涉。微型计算机与散热器保持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4.在将马达装置用作用于各种安装对象的驱动源的同时,存在以下情况:需要根据安装对象减小马达装置的尺寸,以确保用于马达装置的安装空间。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和马达装置,控制装置和马达装置各自使得可以在确保散热的同时减小尺寸。
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设置有芯片电子部件;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具有设置有多个电子部件的表面,所述多个电子部件包括比芯片电子部件高的高部件,第二基板的该表面面对第一基板的表面,并且第一基板的该表面设置有芯片电子部件;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散热器包括部件接纳部分和散热部分,部件接纳部分构造成接纳第二基板上的高部件,散热部分构造成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执行热交换,并且部件接纳部分和散热部分设置成在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观察时彼此不重叠。
7.利用该构型,第二基板上的高部件被接纳在散热器的部件接纳部分中。因此,避免了第二基板上的高部件与散热器之间的干涉。此外,通过将散热器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由第一基板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产生的热通过散热器适当地散发。此外,部件接纳部分和散热部分设置成在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观察时彼此不重叠。因此,不需要在散热器中的与部件接纳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与第一基板之间执行热交换。因此,散热器的在第一基板侧——即与高部件被插入到部件接纳部分中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厚度可以减小,使得散热器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应地缩短。
8.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中,部件接纳部分可以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
对的面对方向延伸穿过散热器。如上所述,不需要在散热器中的与部件接纳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与第一基板之间执行热交换。因此,不需要使散热器中的与部件接纳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与第一基板接触。因此,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其中部件接纳部分延伸穿过散热器的构型。由于散热器的位于第一基板侧的部分的厚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因此散热器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上的尺寸可以进一步缩短。
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中,部件接纳部分可以设置在散热器的中央部分中,并且散热部分可以在散热器中设置在围绕部件接纳部分的周缘部分中。
10.利用该构型,与将散热部分设置在散热器的中央部分中的情况相比,散热部分与控制装置外部的空气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传递至散热部分的热更快地散发到空气中。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11.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散热器可以包括分隔壁和周缘壁,分隔壁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周缘壁设置在分隔壁的周缘边缘部分上并且围绕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两者。
12.利用该构型,由第一基板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产生的热通过分隔壁和周缘壁散发。由于通过在散热器中设置周缘壁而确保了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周缘壁保护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不受灰尘、冲击等的影响。
13.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中,第一基板可以配置成控制向电气装置的电力供应,并且第二基板可以配置成通过由第一基板执行的控制而向电气装置供应电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基板可以定位成比第一基板更靠近电气装置。
14.利用该构型,由于向电气装置供应电力的第二基板设置在更靠近电气装置的位置处,因此可以缩短从第二基板至电气装置的供电距离。
15.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中,可以在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电气装置的端子连接的端子块,第二基板的该表面设置有高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散热器可以包括构造成接纳端子块的端子块接纳部分,该端子块接纳部分设置成在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观察时不与部件接纳部分或散热部分重叠。
16.利用该构型,由于端子块被接纳在端子块接纳部分中,因此,与将端子块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与高部件相反的一侧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控制装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上的尺寸。
1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马达装置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和作为电气装置的马达,马达与控制装置一体地设置。根据第一方面的控制装置适合作为用于马达的控制装置。
18.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控制装置和马达装置,可以在确保散热的同时减小尺寸。
附图说明
19.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20.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控制装置的马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21.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控制装置的马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22.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基板的立体图;
23.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基板的立体图;
24.图5是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基板容置部分侧观察到的散热器的平面图;
25.图6是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基板容置部分侧观察到的散热器的仰视图;
26.图7是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基板容置部分侧观察到的散热器的立体图;
27.图8是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基板容置部分侧观察到的散热器的立体图;以及
28.图9是实施方式中沿轴向方向从控制装置侧观察到的马达装置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件和第一基板被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29.在下文中,将提供关于下述实施方式的描述: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被实施在马达装置中。如图1中所示,马达装置10包括马达11和控制装置12。例如采用三相无刷马达作为马达11。马达11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线组。控制装置12设置在马达11的端部部分处。控制装置12针对每个系统独立地控制向马达11中的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的电力供应。
30.控制装置12包括散热器21、第一基板22、第二基板23和覆盖件24。散热器21、第一基板22、第二基板23和覆盖件24组装成子组件。作为该子组件的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端部部分。
31.如图2中所示,散热器21固定至马达11的端部部分。散热器21由导热性优异的金属材料比如铝制成。散热器21包括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和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在散热器21的位于与马达11相反的一侧(即,图2中的上侧)的侧表面处敞开。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在散热器21的位于马达11侧(即,图2中的下侧)的侧表面处敞开。
32.如图2中所示,第一基板22被容置在散热器21的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中。第一基板22固定至覆盖件24。第一基板22设置有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配置成控制向马达11的电力供应。第一基板22是所谓的控制基板。
33.如图3中所示,在第一基板22的第一表面(图3中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多个(本文中为四个)芯片电子部件31至34,所述芯片电子部件31至34比如为与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相对应的集成电路。在第一基板22的第二表面(图3中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相对应的两个电子部件35、36。电子部件35、36分别是微型计算机。六个电子部件31至36由于其操作而产生热。应当注意的是,第一基板22的第一表面是第一基板22的位于与马达11相反的一侧的侧表面,并且第一基板22的第二表面是第一基板22的位于马达11侧的侧表面。
34.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电子部件31至36以正交网格布置。具体地,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电子部件31、电子部件35和电子部件33沿着同一直线l1布置,并且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电子部件32、电子部件36和电子部件34沿着同一直线l2布置。直线l1和直线l2彼此平行。此外,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两个电子部件31、32沿垂直于直线l1、l2的方向布置,两个电子部件35、36沿垂直于直线l1、l2的方向布置,并且两个电子部件33、34沿垂直于直线l1、l2的方向布置。
35.如图2中所示,第二基板23被容置在散热器21的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中。第二基
板23固定至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的内部底表面。第二基板23设置有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配置成通过由第一基板22执行的控制来向马达11供应电力。第二基板23是所谓的电力基板。
36.如图4中所示,在第二基板23的第一表面(图4中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相对应的两个端子块40a、40b。端子块40a、40b中的每个端子块均具有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状。端子块40a、40b分别设置在第二基板23的两个侧边缘部分中,两个侧边缘部分位于彼此相对的侧部上。
37.在第二基板23的第一表面上安装有多个(本文中为八个)电子部件41至48,所述电子部件41至48比如为与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相对应的电解电容器。电子部件41至48设置在第二基板23的第一表面中两个端子块40a、40b之间的中央部分中。当沿垂直于第二基板23的方向观察时,三个电子部件43、45、47位于同一直线l3上,该直线l3沿着与两个端子块40a、40b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当沿垂直于第二基板23的方向观察时,三个电子部件44、46、48位于同一直线l4上,该直线l4沿着与两个端子块40a、40b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38.当沿垂直于第二基板23的方向观察时,两个电子部件41、42设置成使得两个电子部件43、44位于电子部件41、42之间。当沿垂直于第二基板23的方向观察时,四个电子部件41至44沿着两个端子块40a、40b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布置。两个电子部件45、46沿两个端子块40a、40b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布置,并且两个电子部件47、48沿两个端子块40a、40b彼此面对的面对方向布置。
39.八个电子部件41至48中的每个电子部件均是比芯片电子部件高的所谓的高部件。八个电子部件41至48中的四个电子部件45至48的高度大于其余四个电子部件41至44的高度。电子部件41至48的高度是指距第二基板23的第一表面的高度。
40.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在第二基板23的第二表面(图4中的下表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相对应的两个逆变器电路51、52。逆变器电路51设置成靠近第二基板23中的端子块40a。逆变器电路52设置成靠近第二基板23中的端子块40b。具体地,当沿垂直于第二基板23的方向观察时,两个逆变器电路51、52在第二基板23上分别设置在端子块40a与电子部件组(43至48)之间的部分处以及端子块40b与电子部件组(43至48)之间的部分处。逆变器电路51包括多个场效应晶体管(fet)53。逆变器电路52也包括多个fet 54。两个逆变器电路51、52由于其操作而产生热。fet 53、54是芯片电子部件。在第二基板23的第二表面(图4中的下表面)的中央处设置有旋转角度传感器(未示出),该旋转角度传感器配置成检测马达11的旋转。
41.如图2中所示,覆盖件24附接至散热器21的位于与马达11相反的一侧的侧表面。覆盖件24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制成。覆盖件24覆盖并封闭散热器21的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第一基板22固定至覆盖件24的内底部分。
42.如图1中所示,在覆盖件24的位于与散热器21相反的一侧的侧表面(图1中的上表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器配装部分24a、24b。连接器配装部分24a、24b中的每个连接器配装部分均具有矩形管状的形状,并且连接器配装部分24a、24b向与散热器21相反的一侧敞开。两个连接器配装部分24a、24b分别配装有插塞式连接器。插塞式连接器中的每个插塞式连接器均设置在线材的第二端部部分处,线材的第一端部部分连
接至诸如电池之类的直流电源。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力通过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器配装部分24a、24b中的电源端子供应至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
43.电子部件35基于由旋转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马达11的旋转角度而产生用于第二基板23上的逆变器电路51的切换命令,电子部件35是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上的第一微型计算机。逆变器电路51的fet 53基于由作为微型计算机的电子部件35产生的切换命令而切换,使得从直流电源供应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力。由逆变器电路51产生的交流电力通过用作供电路径的汇流条供应至马达11的第一绕线组。
44.电子部件36基于由旋转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马达11的旋转角度而产生用于第二基板23的逆变器电路52的切换命令,电子部件36是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上的第二微型计算机。逆变器电路52的fet 54基于由电子部件36产生的切换指令而切换,使得从直流电源供应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力。由逆变器电路52产生的交流电力通过用作供电路径的汇流条供应至马达11的第二绕线组。
45.如图1中所示,与马达11的第一绕线组相对应的三相的汇流条61和与马达11的第二绕线组相对应的三相的汇流条62设置成从马达11的端部表面11a突出,端部表面11a位于附接有控制装置12的一侧上。汇流条61和汇流条62分别设置在马达11的端部表面11a的两个侧边缘部分中,两个侧边缘部分位于彼此相对的侧部上。三个汇流条61布置成沿着端部表面11a的对应的侧边缘部分直立成排。三个汇流条62也布置成沿着端部表面11a的对应的侧边缘部分直立成排。汇流条61设置成对应于端子块40a。汇流条62设置成对应于端子块40b。
46.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散热器21的构型。如图5和图7中所示,散热器21包括部件接纳部分71和散热部分72。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在分隔壁21c的中央附近,分隔壁21c在散热器21中限定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和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散热部分72在分隔壁21c中绕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分隔壁21c设置有作为端子块插入部分的两个端子块插入孔73a、73b。两个端子块插入孔73a、73b分别定位在彼此相对的侧部上,使得部件接纳部分71和散热部分72位于端子块插入孔73a、73b之间。两个端子块插入孔73a、73b沿着散热器21的周缘壁21d延伸。两个端子块插入孔73a、73b分别对应于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两个端子块40a、40b。如图7中所示,在散热器21的周缘壁21d中,在与两个端子块插入孔73a、73b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开口74a、74b。
47.如图5和图7中所示,部件接纳部分71包括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和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和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中的每一者均为设置有延伸穿过分隔壁21c的矩形孔的部分。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的开口区域设定成接纳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四个电子部件43至46(参见图4)。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的开口区域设定成接纳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两个电子部件47、48(参见图4)。
48.散热部分72包括第一散热部分72a、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第一散热部分72a是围绕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和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的矩形壁。在第一散热部分72a的远端端部表面上设置有六个接触部分81至86。接触部分81至86分别对应于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上的六个电子部件31至36。应当注意的是,第一散热部分72a的远端端部表面是第一散热部分72a的位于与分隔壁21c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表面。
49.如图5中的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所示,两个接触部分81、82分别对应于电子部件
31、32,两个接触部分83、84分别对应于作为微型计算机的电子部件35、36,并且两个接触部分85、86分别对应于电子部件33、34。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两个接触部分81、82和电子部件31、32分别与彼此重合。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两个接触部分83、84和电子部件35、36分别与彼此重合。当沿垂直于第一基板22的方向观察时,两个接触部分85、86和电子部件33、34分别与彼此重合。
50.如图7中所示,四个接触部分81、82、85、86的高度大于两个接触部分83、84的高度。接触部分81至86的高度是指距第一散热部分72a的远端端部表面的高度。四个接触部分81、82、85、86的高度设定成使得在控制装置12的组装状态下接触部分81、82、85、86与第一基板22的第二表面在与电子部件31、32、33、34相对应的部分处基本接触。两个接触部分83、84的高度设定成使得接触部分83、84分别与两个电子部件35、36基本接触,两个电子部件35、36是安装在第一基板22的第二表面上的微型计算机。由四个电子部件31、32、33、34产生的热通过第一基板22传递至四个接触部分81、82、85、86。由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两个电子部件35、36产生的热直接传递至两个接触部分83、84。
51.如图5中所示,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也是分隔壁21c的一部分。第二散热部分72b是分隔壁21c的在第一散热部分72a与端子块插入孔73a之间的部分。第三散热部分72c是分隔壁21c的在第一散热部分72a与端子块插入孔73b之间的部分。
52.如图6中的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所示以及如图8中所示,当从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侧观察散热器21时,逆变器电路51对应于第二散热部分72b,并且逆变器电路52对应于第三散热部分72c。在控制装置12的组装状态下,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被保持成处于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与对应于安装在第二基板23的第二表面上的逆变器电路51、52的部分接近或接触的状态。由逆变器电路51产生的热通过第二基板23传递至第二散热部分72b。由逆变器电路52产生的热通过第二基板23传递至第三散热部分72c。
53.应当注意的是,可以将导热性和电绝缘性优异的散热脂作为散热材料施加于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的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位于第二基板23侧(图6的纸张侧,即沿垂直于纸张表面的方向靠近观察者的一侧)。具体地,可以在第二散热部分72b与第二基板23的设置有逆变器电路51的部分之间以及在第三散热部分72c与第二基板23的设置有逆变器电路52的部分之间放置脂。利用该构型,由逆变器电路51、52产生的热更有效地传递至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
54.在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的位于第二基板23侧(图6中的纸张侧,即沿垂直于纸张表面的方向靠近观察者的一侧)的侧表面中形成有多个凹部87,并且所述多个凹部87形成在与逆变器电路51、52相对应的部分处。凹部87设置成用于接纳安装在第二基板23的第一表面(凹部87侧的表面)上且安装在与逆变器电路51、52相对应的部分处的诸如电容器之类的电子部件。
55.形成部件接纳部分71的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和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分别设置在作为分隔壁21c的一部分的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的侧表面中,所述侧表面位于第二基板23侧。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和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是凹入部分,所述凹入部分设置成使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的位于与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沿着与布置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和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沿着图6中
的左右方向)变宽。
56.也就是说,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和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与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连通。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和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各自通过将第一散热部分72a的一部分朝向与马达11相反的一侧(朝向图6中的纸张侧,即沿垂直于纸张表面的方向远离观察者的一侧)切出而形成。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中,在分别与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和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相对应的部分处,设置有壁部分88a、88b作为第二散热部分72b和第三散热部分72c的一部分。
57.如图6中的一长两短交替的虚线所示,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对应于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41,并且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对应于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42。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和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设置成接纳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41、42。在控制装置12的组装状态下,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41、42被保持成处于电子部件41、42分别与壁部分88a、88b接近或接触的状态。
58.如图9中所示,在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状态下,第二基板23上的端子块40a、40b分别插入散热器21的端子块插入孔73a、73b中。端子块40a、40b从内侧分别面对设置在散热器21的周缘壁21d中的开口74a、74b。在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状态下,与马达11的第一系统(第一绕线组)相对应的汇流条61设置在散热器21的端子块插入孔73a中的端子块40a与周缘壁21d之间。通过将螺栓25a插入穿过开口74a并将螺栓25a拧紧,三个汇流条61被紧固至端子块40a。在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状态下,与马达11的第二系统(第二绕线组)相对应的汇流条62设置在散热器21的端子块插入孔73b中的端子块40b与周缘壁21d之间。通过将螺栓25b插入穿过开口74b并将螺栓25b拧紧,三个汇流条62被紧固至端子块40b。如图1中所示,散热器21的两个开口74a、74b分别由盖26、27封闭。
59.接下来,将对如上所述配置的控制装置12的操作进行描述。控制装置12作为子组件与马达11分开组装,并且组装好的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端部部分,从而获得马达装置10。
60.如图2和图9中所示,在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状态下,第二基板23上的四个电子部件43至46被接纳在散热器21的第一部件接纳部分71a中。此外,在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状态下,第二基板23上的两个电子部件47、48被接纳在散热器21的第二部件接纳部分71b中。此外,在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状态下,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41被接纳在散热器21的第三部件接纳部分71c中,并且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42被接纳在散热器21的第四部件接纳部分71d中。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较大的电子部件41至48与散热器21干涉的情况。
61.此外,较大的电子部件41至48被聚集在第二基板23的中央部分中,并且用于接纳电子部件41至48的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在散热器21的内部的中央部分中。此外,用于散发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23产生的热的散热部分72在散热器21的内部绕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也就是说,由于部件接纳部分71和散热部分72在散热器21中明确地彼此分开,因此不需要使散热器21中的与部件接纳部分71相对应的部分与第一基板22或第二基板23接触。因此,可以将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为延伸穿过散热器21的分隔壁21c并提供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与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之间的连通的孔部分。
62.因此,部件接纳部分71在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布置的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根据
电子部件41至48中的最大的电子部件45至48而设定为所需的最小尺寸。因此,可以缩短部件接纳部分71在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布置的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可以缩短第一基板22与第二基板23之间的距离,并且因此可以缩短马达装置1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长度。
63.在本文中,可以设想采用其中部件接纳部分71和散热部分72彼此不分开的构型作为比较示例的散热器21。例如,部件接纳部分71形成为呈朝向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敞开的凹入形状,并且第一基板22与具有该凹入形状的部件接纳部分71的作为散热部分的一部分的底部部分接触。即使采用这种构型,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也可以通过具有凹入形状的部件接纳部分71的底部部分而散发。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担忧是:部件接纳部分71在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布置的方向上的尺寸可能会由于具有凹入形状的部件接纳部分71的底部部分的厚度而增加。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性:第一基板22与第二基板23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加,并且因此马达装置1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能增加。
64.关于该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部件接纳部分71不需要设置有使部件接纳部分71的位于第一基板22侧的开口封闭且与第一基板22接触的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部件接纳部分71未设置有与第一基板22接触的作为散热部分的部分,因此部件接纳部分71的尺寸可以相应地缩短。因此,第一基板22与第二基板23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
65.此外,通过将散热器21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与第二基板23之间,确保了用于散发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23产生的热两者的散热路径。具体地,如由图2中的箭头a1指示的,由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上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直接传递至散热器21或通过第一基板22传递至散热器21,从而被散发出。如由图2中的箭头a2指示的,由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直接传递至散热器21或通过第二基板23传递至散热器21,从而被散发出。如由图2中的箭头a3指示的,由设置在第二基板23上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热还传递至马达11的壳体。因此,控制装置12的散热进一步增强。
66.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1)在散热器21中,构造成接纳第二基板23的电子部件41至48的部件接纳部分71和构造成使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散发的散热部分72以分开的方式设置成彼此不重叠。由于不需要在散热器21中的与部件接纳部分71相对应的部分处设置与第一基板22接触的部分,因此部件接纳部分71在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布置的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相应地缩短,并且因此第一基板22与第二基板23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应地缩短。因此,可以缩短马达装置1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小控制装置12的尺寸并且因此减小马达装置10的尺寸。
67.(2)由于不需要将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成具有与第一基板22接触的部分,因此部件接纳部分71可以设置成在散热器21中向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的内部以及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的内部两者敞开。由于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和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通过散热器21中的部件接纳部分71而彼此连通,因此空气在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与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之间循环。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器21的散热效果。
68.(3)散热器21设置在第一基板22与第二基板23之间。因此,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23产生的热两者均通过散热器21而散发。更具体地,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23产生的热通过设置有散热部分72的分隔壁21c以及通过周缘壁21d而散发。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控制装置12的散热效果。
69.(4)散热器21包括围绕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的周缘壁21d。由于确保了散热器
21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21的散热效果。
70.(5)在散热器21中,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在散热器21的中央部分中,而构造成使由第一基板22产生的热以及由第二基板23产生的热散发的散热部分72绕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与将散热部分72设置在散热器21的中央部分中的情况相比,散热部分72与周缘壁21d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传递至散热部分72的热更快地传递至周缘壁21d并且散发到空气中。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器21的散热效果。
71.(6)控制装置12控制向马达11的两个系统的绕线组的电力供应。与用于具有单个系统的绕线组的马达的控制装置不同,有必要提供两个系统的逆变器电路51、52。随着逆变器电路的数目增加,总的产热量增加。关于该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具有较高散热效果的控制装置12适合作为用于具有多个系统的绕线组的马达11的控制装置。
72.(7)在散热器21中,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和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由分隔壁21c和周缘壁21d限定。第一基板22被容置在第一基板容置部分21a中,并且第二基板23被容置在第二基板容置部分21b中。因此,可以保护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不受灰尘、冲击等的影响。
73.(8)两个系统的与马达11的汇流条组连接的端子块40a、40b设置在第二基板23的位于散热器21侧的表面上。在控制装置12的组装状态下,端子块40a、40b被保持成处于端子块40a、40b分别插入散热器21的端子块插入孔73a、73b中的状态。因此,与将端子块40a、40b设置在第二基板23的位于马达11侧的表面上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控制装置12在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布置的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因此可以缩短马达装置1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长度。这是因为,当端子块40a、40b设置在第二基板23的位于马达11侧的表面上时,需要在第二基板23与马达11之间设置用于端子块40a、40b的安装空间。
74.(9)当将组装好的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端部部分时,马达11的汇流条组分别被插入到散热器21的端子块插入孔73a、73b中。在该状态下,通过从外部穿过设置在散热器21的周缘壁21d中的开口74a、74b的螺栓25a、25b而使马达11的汇流条组和端子块40a、40b彼此固定。也就是说,由于控制装置12被组装为子组件,因此可以使控制装置12的组装操作以及将组装好的控制装置12附接至马达11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控制装置12可以容易地携带。
75.该实施方式可以如下修改并实现。散热器21可以具有对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进行定位的功能。例如,散热器21的分隔壁21c设置有销,并且销分别插入到设置在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中的定位孔中。利用该构型,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相对于散热器21定位。因此,提高了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的相对位置精度。
76.部件接纳部分71的位置和散热部分72的位置可以根据产品规格等进行颠倒。具体地,散热部分72设置在散热器21的中央部分中,而部件接纳部分71设置在散热器21的周缘边缘部分。
77.第一基板22的位置和第二基板23的位置可以根据产品规格等进行颠倒。具体地,第一基板22设置在靠近马达11的一侧,而第二基板23设置在远离马达11的一侧。应当注意的是,散热器21的取向或结构根据第一基板22的位置和第二基板23的位置适当地改变。
78.根据产品规格等,可以采用其中部件接纳部分71不延伸穿过散热器21的构型。具体地,部件接纳部分71的位于第一基板22侧的开口可以被封闭。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该封闭
部分不需要用作散热部分,因此也不需要确保该封闭部分的厚度。
79.控制装置12可以用作具有单个系统的绕线组的马达的控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2包括仅用于单个系统的电部件,比如逆变器电路。
80.马达装置10适合作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源。马达装置10还适合作为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中的用于产生转向反作用力的产生源或用于产生用于使转向轮转向的转向力的产生源。
81.控制装置12可以被实施为用于除马达11以外的电气装置的控制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