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5098发布日期:2020-12-04 14:1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线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有线电子设备在主机和操作部之间通常通过电缆完成数据传递,电缆与操作部的连接一般通过连接器公母配对实现。需要实现密封等其它功能的连接器需要单独设计,与整体外观保持一致的连接器更是需要定制,所以导致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结构通用性,可移植性变差。比如,在医用内窥镜中,操作部和电缆需要在使用一起进行高温高压的消毒灭菌,对于电缆和操作部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产品的多样性,使得定制连接方案的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该结构采用模块化的零件,通用性强,可移植性高,降低了成本;通过两侧的斜面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夹紧和密封效果好,便于拆卸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操作部接口处的操作部端构件以及位于电缆接口处的电缆端内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操作部端构件密封连接在操作部外壳上且密封的套在电缆端外构件上,电缆端内构件外侧和电缆端外构件内侧均设有斜面,电缆端外构件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上,电缆端内构件的前端套在电缆上且通过斜面插入电缆外护套内侧间隙、后端通过螺纹旋入电缆端外构件另一端使得两侧的斜面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改进,电缆端外构件套在电缆外护套上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密封胶加强密封和机械强度的容胶槽。

进一步地,容胶槽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均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改进,还包括外观融合构件,外观融合构件将操作部端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包覆在内且从操作部外壳自然过渡至电缆外护套,实现防尘和防溅水。

进一步地,外观融合构件包括塑胶件和金属件,金属件一端通过螺纹套在操作部端构件上、另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上,塑胶件包覆在金属件上且一端与操作部外壳对接、另一端自然过渡至电缆外护套上且与电缆外护套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改进,操作部端构件与操作部外壳一体成型。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改进,操作部端构件与操作部外壳是分体的,操作部外壳通过密封圈密封的套在操作部端构件上,操作部端构件与操作部外壳内的构件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改进,电缆端内构件的后端设有方便拧入的一字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改进,操作部端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通过密封圈或密封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结构采用模块化的零件,通用性强,可移植性高,降低了成本;通过两侧的斜面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夹紧和密封效果好,便于拆卸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电缆端外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缆端内构件的示意图。

图中:1-主支架;2-操作部外壳;3-操作部端构件;4-密封圈;5-电缆外护套;6-密封胶;7-塑胶件;8-金属件;9-电缆;10-电缆端外构件;11-电缆端内构件;a-密封圈槽;b-斜面;c-容胶槽;d-一字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操作部接口处的操作部端构件3以及位于电缆接口处的电缆端内构件11和电缆端外构件10,操作部端构件3密封连接在操作部外壳2上且密封的套在电缆端外构件10上,电缆端内构件11外侧和电缆端外构件10内侧均设有斜面b,电缆端外构件10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5上,电缆端内构件11的前端套在电缆9上且通过斜面b插入电缆外护套5内侧间隙、后端通过螺纹旋入电缆端外构件10另一端使得两侧的斜面b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5。该结构采用模块化的零件,通用性强,可移植性高,降低了成本;通过两侧的斜面b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5,夹紧和密封效果好,便于拆卸和维护。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外观融合构件,外观融合构件将操作部端构件3和电缆端外构件10包覆在内且从操作部外壳2自然过渡至电缆外护套5,实现防尘和防溅水;外观融合构件包括塑胶件7和金属件8,金属件8一端通过螺纹套在操作部端构件3上、另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5上,塑胶件7包覆在金属件8上且一端与操作部外壳2对接、另一端自然过渡至电缆外护套5上且与电缆外护套5过盈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端构件3与操作部外壳2是分体的,操作部外壳2通过密封圈4密封的套在操作部端构件3上,操作部端构件3与操作部外壳2内的主支架1连接固定,如螺旋固定。当然,操作部端构件3也可以与操作部外壳2一体注塑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端构件3和电缆端外构件10通过密封圈4密封。当然,操作部端构件3和电缆端外构件10也可以通过密封胶6密封。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缆端外构件10套在电缆外护套5上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密封胶6加强密封和机械强度的容胶槽c,容胶槽c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均布,或者呈螺旋状,或者呈环状。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缆端内构件11的后端设有方便拧入的一字槽d,或者十字槽,或者内六角槽等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可做出很多改进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操作部接口处的操作部端构件以及位于电缆接口处的电缆端内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操作部端构件密封连接在操作部外壳上且密封的套在电缆端外构件上,电缆端内构件外侧和电缆端外构件内侧均设有斜面,电缆端外构件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上,电缆端内构件的前端套在电缆上且通过斜面插入电缆外护套内侧间隙、后端通过螺纹旋入电缆端外构件另一端使得两侧的斜面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缆端外构件套在电缆外护套上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密封胶加强密封和机械强度的容胶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容胶槽沿轴向延伸且沿周向均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观融合构件,外观融合构件将操作部端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包覆在内且从操作部外壳自然过渡至电缆外护套,实现防尘和防溅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外观融合构件包括塑胶件和金属件,金属件一端通过螺纹套在操作部端构件上、另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上,塑胶件包覆在金属件上且一端与操作部外壳对接、另一端自然过渡至电缆外护套上且与电缆外护套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操作部端构件与操作部外壳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操作部端构件与操作部外壳是分体的,操作部外壳通过密封圈密封的套在操作部端构件上,操作部端构件与操作部外壳内的构件连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缆端内构件的后端设有方便拧入的一字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操作部端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通过密封圈或密封胶密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与操作部的密封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操作部接口处的操作部端构件以及位于电缆接口处的电缆端内构件和电缆端外构件,操作部端构件密封连接在操作部外壳上且密封的套在电缆端外构件上,电缆端内构件外侧和电缆端外构件内侧均设有斜面,电缆端外构件一端套在电缆外护套上,电缆端内构件的前端套在电缆上且通过斜面插入电缆外护套内侧间隙、后端通过螺纹旋入电缆端外构件另一端使得两侧的斜面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该结构采用模块化的零件,通用性强,可移植性高,降低了成本;通过两侧的斜面夹紧密封电缆外护套,夹紧和密封效果好,便于拆卸和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顾良;李苏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卓外(上海)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