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9434发布日期:2021-02-03 20:1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柜。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一般配电柜使用于符合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通过配电柜为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提供安装位置,在配电柜的保护下与外界进行隔离,避免受到外界的环境或认为的因素的干扰造成损坏和危险,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柜门来方便配电柜的内部相关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通过柜门的打开和关闭实现柜内的设备和外界之间的联系,采用现有技术所制成的配电柜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余空间才能够实现打开配电柜柜门对内部的设备进行安装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配电柜柜门开启状态需占用空间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顶盖、底座、上滑槽、下滑槽、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配电柜本体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配电柜本体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顶部,所述上滑槽临近所述顶盖底部边缘设置,且所述上滑槽相邻所述顶盖底部连续的三侧边缘设置,所述下滑槽临近所述底座顶部边缘设置,且所述下滑槽相邻所述底座顶部连续的三侧边缘设置,所述上滑槽和所述下滑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开口一侧,且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上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滑轮和一个下滑轮,所述上滑轮安装于所述上滑槽中,所述下滑轮安装于所述下滑槽中。
[0005]
优选地,位于所述下滑槽两侧转角处的槽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上表面均与所述下滑槽的槽底面齐平。
[0006]
优选地,位于所述上滑槽两侧转角处的槽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转盘和第四转盘,所述第三转盘和所述第四转盘的下表面均与所述上滑槽的槽底面齐平。
[0007]
优选地,所述第一柜门和所述第二柜门均包括固定门和推拉门,所述固定门的顶部与所述上滑轮连接,所述固定门的底部与所述下滑轮连接,所述固定门外侧面设置有导轨,所述推拉门内侧面设置有滑块,且所述导轨和所述滑块安装高度相同,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
[0008]
优选地,所述推拉门的顶部设置有上移动轮,所述推拉门的底部设置有下移动轮,所述上移动轮与所述顶盖的底部抵接,所述下移动轮位于所述下滑槽上表面且与所述下滑槽上表面抵接。
[0009]
优选地,所述配电柜本体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0010]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顶部呈棱台状。
[0011]
优选地,所述下滑槽位于所述顶盖底部投影的范围之内。
[0012]
优选地,所述下滑槽的边缘设置有下限位块,且所述下限位块位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开口处中间位置。
[0013]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边缘设置有上限位块,且所述上限位块位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开口处中间位置,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下限位块相对设置。
[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5]
本实用新型中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顶盖、底座、上滑槽、下滑槽、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配电柜本体的一面设置有开口,组装时将配电柜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位置,再将顶盖固定安装在配电柜本体的顶部,将上滑槽设置在顶盖底部的相邻三侧边缘的位置,再将下滑槽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相邻三侧边缘的位置,同时保证上滑槽和下滑槽相对设置,将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安装在配电柜本体开口的一侧,同时保证设置在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顶部与底部的上滑轮和下滑轮分别安装在上滑槽和下滑槽中,使用时通过推动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来实现配电柜的打开和闭合,将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推到尽头后进行旋转后便能够沿两侧的上滑槽和下滑槽继续移动,最后将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移动到配电柜的两侧,通过上述设置,使打开后的;配电柜的柜门在打开的状态下不会占用到过多的空间同时影响操作人员对配电柜中的设备进行安装维护。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闭合状态的效果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打开状态的效果图。
[0019]
图3为图1图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的顶盖仰视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的下滑槽的效果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的固定门的效果图。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柜的推拉门的。
[0024]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5]
10—配电柜本体
ꢀꢀꢀꢀꢀꢀꢀꢀꢀꢀ
11—散热孔
ꢀꢀꢀꢀꢀꢀꢀꢀꢀꢀꢀ
20—顶盖
[0026]
21—上限位块
ꢀꢀꢀꢀꢀꢀꢀꢀꢀꢀꢀꢀ
30—底座
ꢀꢀꢀꢀꢀꢀꢀꢀꢀꢀꢀꢀꢀ
40—上滑槽
[0027]
41—第三转盘
ꢀꢀꢀꢀꢀꢀꢀꢀꢀꢀꢀꢀ
42—第四转盘
ꢀꢀꢀꢀꢀꢀꢀꢀꢀ
50—下滑槽
[0028]
51—第一转盘
ꢀꢀꢀꢀꢀꢀꢀꢀꢀꢀꢀꢀ
52—第二转盘
ꢀꢀꢀꢀꢀꢀꢀꢀꢀ
53—下限位块
[0029]
60—第一柜门
ꢀꢀꢀꢀꢀꢀꢀꢀꢀꢀꢀꢀ
61—固定门
ꢀꢀꢀꢀꢀꢀꢀꢀꢀꢀꢀ
62—推拉门
[0030]
70—第二柜门
ꢀꢀꢀꢀꢀꢀꢀꢀꢀꢀꢀꢀ
80—上滑轮
ꢀꢀꢀꢀꢀꢀꢀꢀꢀꢀꢀ
90—下滑轮
[0031]
611—导轨
ꢀꢀꢀꢀꢀꢀꢀꢀꢀꢀꢀꢀꢀꢀꢀ
621—滑块
ꢀꢀꢀꢀꢀꢀꢀꢀꢀꢀꢀꢀ
622—上移动轮
[0032]
623—下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7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0、顶盖20、底座30、上滑槽40、下滑槽50、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所述配电柜本体10一面设置有开口,所述配电柜本体10安装于所述底座30顶部,所述顶盖20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0顶部,所述上滑槽40临近所述顶盖20底部边缘设置,且所述上滑槽40相邻所述顶盖20底部连续的三侧边缘设置,所述下滑槽50临近所述底座30顶部边缘设置,且所述下滑槽50相邻所述底座30顶部连续的三侧边缘设置,所述上滑槽40和所述下滑槽5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柜门60和所述第二柜门70安装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0开口一侧,且所述第一柜门60和所述第二柜门70上的顶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滑轮80和一个下滑轮90,所述上滑轮80安装于所述上滑槽40中,所述下滑轮90安装于所述下滑槽50中。
[0038]
本实用新型中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0、顶盖20、底座30、上滑槽40、下滑槽50、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配电柜本体10的一面设置有开口,组装时将配电柜本体10固定安装在底座30上表面位置,再将顶盖20固定安装在配电柜本体10的顶部,将上滑槽40设置在顶盖20底部的相邻三侧边缘的位置,再将下滑槽50设置在底座30顶部的相邻三侧边缘的位置,同时保证上滑槽40和下滑槽50相对设置,将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安装在配电柜本体10开口的一侧,同时保证设置在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顶部与底部的上滑轮80和下滑轮90分别安装在上滑槽40和下滑槽50中,使用时通过推动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来实现配电柜的打开和闭合,将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推到尽头后进行旋转后便能够沿两侧的上滑槽40和下滑槽50继续移动,最后将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移动到配电柜的两侧,通过上述设置,使打开后的;配电柜的柜门在打开的状态下不会占用到过多的空间同时影响操作人员对配电柜中的设备进行安装维护。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5所示,位于所述下滑槽50两侧转角处的槽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盘51和第二转盘52,所述第一转盘51和所述第二转盘52的上表面均与所述下滑槽50的槽底面齐平,通过在下滑槽50的两侧转角处分别设置第一转盘51和第二转盘52,同时保证第一转盘51和第二转盘52的上表面都和下滑槽50的槽底面齐平能够使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的下滑轮90能够平滑的从下滑槽50的槽底面移动到第一转盘51和第二转盘52上表面,然后通过第一转盘51和第二转盘52的转动配合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的转动,从而使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能够更容易的进行转动后进入贴合配电柜本体10侧壁的状态。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所示,位于所述上滑槽40两侧转角处的槽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转盘4和第四转盘42,所述第三转盘4和所述第四转盘42的下表面均与所述上滑槽40的槽底面齐平,在上滑槽40的两侧转角处分别设置第三转盘4和第四转盘42,且保证第三转盘4和第四转盘42的下表面和上滑槽40的槽底面齐平,能够使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的上滑轮80能够平滑的从上滑槽40的槽底面移动到第三转盘4和第四转盘42的下表面位置,铜鼓第三转盘4和第四转盘42的转动来配合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的转动,从而使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能够更容易的进行转动后进入贴合配电柜本体10侧壁的状态。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7所示,所述第一柜门60和所述第二柜门70均包括固定门61和推拉门62,所述固定门61的顶部与所述上滑轮80连接,所述固定门61的底部与所述下滑轮90连接,所述固定门61外侧面设置有导轨611,所述推拉门62内侧面设置有滑块621,且所述导轨611和所述滑块621安装高度相同,所述滑块621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611上,第一柜门60和第二柜门70均由固定门61和推拉门62组成,将上滑轮80安装在固定门61的顶部边缘位置,将下滑轮90安装在固定门61的底部边缘位置,且保证上滑轮80和下滑轮90对应设置,能够实现固定门61在上滑轮80和下滑轮90的配合下。
[0042]
推拉门62可以设置有多个,且作为闭合用的推拉门62只在内表面设置滑块621,其余推拉门6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611和滑块621,其中滑块621分别滑动安装在导轨611上,使各推拉门62相互重叠安装,用于适配不同开口宽度的配电柜。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推拉门62的顶部设置有上移动轮622,所述推拉门62的底部设置有下移动轮623,所述上移动轮622与所述顶盖20的底部抵接,所述下移动轮623位于所述下滑槽50上表面且与所述下滑槽50上表面抵接,在推拉门62的顶部设置上移动轮622,在推拉门62的底部设置下移动轮623,同时保证上移动轮622和顶盖20的底部抵接,下移动轮623和下滑槽50的上表面抵接,利用下移动轮623在下滑槽50的上表面的移动在配合上移动轮622和顶盖20底部之间的抵接配合推拉门62移动。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配电柜本体10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1,在配电柜本体10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设置若干散热孔11用于保证配电柜本体10内部设备的温度稳定,同时相对设置的散热孔11能够实现空气流动,从而较大程度的达到散热效果。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顶盖20的顶部呈棱台状,将顶盖20的顶部设置呈棱台状能够保证顶盖20的疏导作用,防止杂物、积雪的堆积,同时也便于雨水的疏导。
[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下滑槽50位于所述顶盖20底部投影的范围之内,将下滑槽50设置在顶盖20底部投影的范围之内能够有效的保证下滑槽50在雨天较少收到雨水的浸泡,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下滑槽50中的下滑轮90滑动的流畅度。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下滑槽50的边缘设置有下限位块53,且所述下限位块53位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开口处中间位置,在下滑槽50的边缘增设下限位块53,同时将限位块设置在配电柜本体10的开口处中间位置,能够保证闭合状态下的配电柜的柜门的安全性,避免被操作人员以外的人打开从而造成危险。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顶盖20的边缘设置有上限位块21,且所述上限位块21位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0的开口处中间位置,所述上限位块21与所述下限位块53相对设置,在顶盖20的边缘增设上限位块21,同时保证上限位块21位于配电柜本体10的开口处的中间位置,同时和下限位块53相对设置,能够配合下限位块53来进一步的提高配电柜柜门的安全性。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