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4222发布日期:2022-08-12 21:3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3.罗茨真空泵是真空泵的一种,例如中国专利2019212508499,公开了一种罗茨电机壳体,包括机座、前端盖和后端盖,转轴的前端部套设有挡油圈,前端盖与转轴之间设有油封,机座上设置的通孔的内端向内缩径形成缩颈部,电缆线贯穿通孔伸入机座内并且胶珠的下侧与缩颈部的上侧抵靠,长胶套的一端以及胶珠均位于通孔内,长胶套的另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胶珠的上侧套设有铜垫圈。
4.这种设计的电机壳体中的冷却通道是螺旋状,这种冷却结构生产难度高,且对精度的要求较高,生产起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通过在机壳主体内成型s形的冷却通道,来改变原有的螺旋状的冷却通道,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难度高,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该电机壳内安装有定子和转子;
8.所述电机壳具有机壳主体,该机壳主体的端部分别安装前端盖和后端盖,用于转子在机壳主体内的转动固定;
9.所述机壳主体包括:
10.机座外壳;
11.机座内壳,其置于机座外壳内,且机座外壳与机座内壳形成冷却空间;
12.其中,冷却空间内成型有s形的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连通进液口和出液口。
13.优选地,所述机壳主体还包括:
14.端环,其分别置于机座外壳的两端,用于形成所述冷却空间;
15.所述冷却空间内安装有若干条隔条,相邻的两条隔条的端部分别抵接机座外壳的两端的端环,用于形成所述的s形的冷却通道。
16.优选地,所述冷却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冷却空间的分界条,该分界条的两端分别抵接机座外壳的两端的端环的端面上,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分界条的两侧。
17.优选地,所述分界条倾斜设置在冷却空间内,使得进液口和出液口能沿着机壳主体的轴线方向分布。
18.优选地,所述端环端部均成型有凸台,所述机座外壳的内壁抵靠该凸台的外壁;
19.所述机座内壳的外壁抵靠该凸台的内壁。
20.优选地,所述端环的端部上均成型有斜面一;
21.所述机座外壳的端部和机座内壳的端部均成型有斜面二;
22.当凸台置于机座外壳和机座内壳之间时,斜面一和斜面二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焊迹的焊迹槽。
23.优选地,所述端环的内径大于机座内壳的内径。
24.优选地,所述电机壳的两端均设置有胶环,胶环用于固定定子的绕组且紧贴电机壳的内壁。
25.优选地,所述胶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定子的内径。
2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7.1、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在机壳主体内成型s形的冷却通道,来改变原有的螺旋状的冷却通道,来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精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8.2、本实用新型利用隔条固定在冷却空间内,形成s形的冷却通道,生产难度低,且结构简单,易生产。
29.3、本实用新型分界条倾斜设置,能使得进液口和出液口能沿着机壳主体的轴线方向分布,在保证美观性的前提下还保证外部结构的布局,避免影响其他结构的设置,使用更便利。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的剖视图之一。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的剖视图之二。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主体的剖视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隐藏机座外壳后的机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图5的a区域放大图。
37.附图标记:1、电机壳;2、定子;3、转子;4、机壳主体;5、前端盖;6、后端盖;7、机座外壳;8、机座内壳;9、冷却空间;10、冷却通道;11、端环;12、隔条;13、分界条;14、进液口;15、出液口;16、凸台;17、斜面一;18、斜面二;19、焊迹槽;20、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38.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电机,用于抽真空的设备上,例如真空泵或真空炉上,主要包括电机壳1,该电机壳1内安装有定子2和转子3;
39.如图1-图3所示,所述电机壳1具有机壳主体4,该机壳主体4的端部分别安装前端盖5和后端盖6,从而形成密闭的容纳腔,用来容纳转子3和定子2,同时实现对转子3的固定,实现转子3在定子2内的转动;
40.所述机壳主体4包括:
41.机座外壳7,其外壁设置有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有中空的管子形成;
42.机座内壳8,其置于机座外壳7内,且机座外壳7与机座内壳8形成冷却空间9;
43.其中,冷却空间9内成型有s形的冷却通道10,该冷却通道10连通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
44.冷却液可以从进液口14进入到冷却通道10,之后经出液口15流出,从而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作用。
45.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在机壳主体4内成型s形的冷却通道10,来改变原有的螺旋状的冷却通道10,来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精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6.如图4-图6所示,上述的s形的冷却通道10具体形成结构如下。
47.在机壳主体4的两端均设置端环11,用于将机座外壳7和机座内壳8连接并形成上述的冷却空间9;
48.冷却空间9内安装有若干条隔条12,相邻的两条隔条12的端部分别抵接机座外壳7的两端的端环11,用于形成所述的s形的冷却通道10。
49.即隔条12均沿机座内壳8的轴线方向设置,固定在机座内壳8的外壁上,一条隔条12的上端抵接机座外壳7上端的端环11的端面,相邻的隔条12的下端抵接机座外壳7下端的端环11的端面,依次交替设置,形成所述的s形的冷却通道10。
50.本实用新型利用隔条12固定在冷却空间9内,形成s形的冷却通道10,生产难度低,且结构简单,易生产。
51.隔条12采用普通的金属长条即可,连接方式可以是事先焊接在机座内壳8的外壁上,之后再将机座外壳7套在机座内壳8的外部,再利用端环11将机座内壳8和机座外壳7两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壳主体4。
52.这样的生产方式,加工难度低,易生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53.为了保证冷却液能在冷却通道10内正常的流动,在冷却空间9内设置有用于分隔冷却空间9的分界条13,该该分界条13的两端分别抵接机座外壳7的两端的端环11的端面上,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位于分界条13的两侧。
54.利用分界条13将冷却通道10分隔开,使冷却液只能从进液口14流到出液口15,从而保证冷却效果。
55.同时能使得进液口14和出液口15能沿着机壳主体4的轴线方向分布,在保证美观性的前提下还保证外部结构的布局,避免影响其他结构的设置,使用更便利。
56.如图7所示,端环11的结构如下。
57.所述端环11端部均成型有凸台16,所述机座外壳7的内壁抵靠该凸台16的外壁;
58.所述机座内壳8的外壁抵靠该凸台16的内壁。
59.凸台16的设计能保证机座外壳7和机座内壳8的同轴线设置,保证冷却空间9的均匀成型,即准确安装。
60.在所述端环11的端部上均成型有斜面一17;
61.所述机座外壳7的端部和机座内壳8的端部均成型有斜面二18;
62.当凸台16置于机座外壳7和机座内壳8之间时,斜面一17和斜面二18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焊迹的焊迹槽19。
63.焊迹槽19在机壳主体4的内外壁均成型。
64.焊接时,是在焊迹槽19内进行焊接,焊接后,在保证焊接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对焊迹进行平整处理,保证外壁和内壁的平整性。
65.同时端环11的内径大于机座内壳8的内径。
66.这样能保证端环11安装后,不会干涉到定子2安装到机座内壳8内。
67.为了保证电机不会影响真空泵的抽真空效果,在电机壳1的两端均设置有胶环20;
68.当定子2安装后,在定子2的两端灌胶,形成胶环20,该胶环20一方面可以对定子2的绕组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能密封住定子2与电机壳1内壁之间的缝隙,保证电机整体的密封性。
69.胶环20可以采用封胶,即该胶环20是耐腐蚀、耐高温、防爆效果等。
70.所述胶环2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定子2的内径,胶环20的内径可以是由外端到内端逐渐缩小,内壁形状为漏斗形,这样能方便转子3安装到定子2内,安装更便利。
71.在电机的后端和前端均设置有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分别测量电机转轴和冷却通道内的问题,以方便对温度进行监控和控制冷却效果,进一步的保护电机,防止出现过热烧坏电机的情况。
72.同时前端盖内部成型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出液口通过管路导通,使得冷却液从冷却通道进入环形空腔内,再从出口流出,对前端盖进行冷却,保证电机整体的冷却效果。
7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