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29982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交流发电机安装于发动机支架(未图示)的螺栓(未图示)插通。
[0092]扩大部37由主体37a和翅片部37c构成,其中,上述主体37a具有如图1所示在轴线方向上朝向安装腿部31连续变薄的厚壁部27b,上述翅片部37c设于主体37a的表面并从肋33的前端部连续地朝径外侧方向延伸。
[0093]在这样构成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中,从电池(未图示)经由电刷10及集电环9朝转子线圈13供电,以在转子线圈13中产生磁通。发动机(未图示)的转矩传递至带轮4以驱动轴6旋转,从而使转子7旋转。
[0094]藉此,朝定子线圈16施加旋转磁场,以在定子线圈16中产生电动势。该交流电动势经由整流器12而被整流为直流,并利用调节器18调节其大小以朝电池进行充电。
[0095]通过与转子7 —起旋转的风扇5的旋转,使冷却空气从径向内侧的吸气窗32进入壳体3内,并从径向外侧的排气窗34朝外部排出。
[0096]在整流器12中,来自正极侧二极管22的热量主要经由暴露在冷却空气下的散热翅片21b而朝外部放出。
[0097]另外,来自负极侧二极管24的热量经由冷却空气而朝外部放出,并经由负极侧冷却板23、支架主体30、扩大部37及安装腿部31,通过热传导而传递至暴露在外部气体下的发动机支架。
[0098]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后支架2具有从安装腿部31朝向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沿径向扩大的扩大部37,因此,从整流器12朝发动机支架的热传递截面积及后支架2的散热面积扩大,能提闻后支架2的散热性。
[0099]另外,通过设置扩大部37,支承于发动机支架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基础部位的体积增大,提高了抗振性。
[0100]另外,通孔35设于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内侧,支架主体30的散热面积相应地增大了与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朝径外侧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当的量,后支架2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高。
[0101]另外,扩大部37从安装腿部31朝向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沿径向扩大,但未超过安装腿部31,因此,不会成为将车用交流发电机安装于发动机支架时的障碍。
[0102]另外,扩大部37具有主体37a和从设于该主体37a的表面的肋33的前端部连续地朝径外侧方向延伸的翅片部37c,因此,扩大部37的散热面积扩大,后支架2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闻。
[0103]另外,扩大部37在主体37a的轴线方向上,在与前支架I的相反一侧具有被加厚的厚壁部37b,因此,从整流器12朝发动机支架的热传导截面积进一步增大,整流器12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闻。
[0104]另外,通孔35设于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内侧,支架主体30的散热面积相应地增大了与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朝径外侧方向延伸的长度相当的量,后支架2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高。
[0105]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即便在安装腿部31为一个的情况下,通过在后支架2设置扩大部37,也能增大导热路径的截面积及散热表面积,提高后支架的散热性。
[0106]实施方式二
[0107]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支架2的主视图。
[0108]在该实施方式中,扩大部37的翅片部37c的前端部从主体37a朝径向的外侧延伸。
[0109]另外,通孔35设于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上。
[0110]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111]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比,翅片部37c的径向长度增大,并相应地使扩大部37的散热面积增大,增大了后支架2的散热性。
[0112]实施方式三
[0113]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支架2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图8的后支架2的侧视图。
[0114]在该实施方式中,肋33从支架主体30沿着轴线方向朝壳体3的外侧突出。
[0115]另外,通孔35设于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上。
[0116]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117]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用交流发电机,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比,翅片33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增大,并相应地使支架主体30的散热面积增大,增大了后支架2的散热性。
[0118]实施方式四
[0119]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支架2的侧视图。
[0120]在该实施方式中,扩大部37在转子7—侧也形成有厚壁部37b。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121]根据该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比较,在转子7 —侧也形成有厚壁部37b,因此在主体37a的轴线方向的两面形成有厚壁部37b,扩大部37处的导热截面积增大,从整流器12朝发动机支架的热传导截面积进一步增大,整流器12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高。
[0122]实施方式五
[0123]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支架2的主视图。
[0124]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架主体30在围住轴承收纳部41的最内周侧的吸气窗32设有沿着径向延伸并将吸气窗32的相对的两边部连接的多个窗用肋36。
[0125]另外,通孔35设于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上。
[0126]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127]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用交流发电机,通过在吸气窗32形成窗用肋36,将形成于后支架2的中心部而收纳轴承40的轴承收纳部41和安装腿部31连接的导热路径增大,轴承40的散热性得以提高。
[0128]实施方式六
[0129]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后支架2的主视图。
[013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用于安装于发动机支架的安装腿部42未形成有安装用孔,另夕卜,设有从安装腿部42朝向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沿径向扩大的扩大部37。
[0131]该实施方式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在该安装腿部42使用例如预埋螺栓固定于发动机支架。
[0132]另外,通孔35设于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30a的圆形状的外周面上。
[0133]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车用交流发电机相同。
[0134]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在用于安装于发动机支架的安装腿部42未形成有安装用孔,但设有从该安装腿部42朝向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扩大的扩大部37,因此,扩大部37处的导热截面积增大,从整流器12朝发动机支架的热传导截面积进一步增大,整流器12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高。
【主权项】
1.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该壳体由前支架及后支架构成; 轴,该轴利用轴承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 转子,该转子固接于所述轴; 定子,该定子固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并围住所述转子;以及整流器,该整流器安装于所述后支架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将所述定子中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所述后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该支架主体具有由肋划分出的通气窗和对所述轴承进行收纳的轴承收纳部; 安装腿部,该安装腿部从所述支架主体朝径向外侧延伸并安装于被安装构件;以及 扩大部,该扩大部从所述安装腿部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周缘部沿径向扩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大部具有主体和翅片部,该翅片部从设于所述主体的表面的所述肋的前端部连续地朝径外侧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部从所述主体朝径向的外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大部在所述主体的轴线方向的两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沿轴线方向被加厚的厚壁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在所述周缘部形成有供定子用螺栓贯穿的通孔,该定子用螺栓将所述后支架和所述前支架隔着所述定子固定, 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周缘部的外周面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沿着轴线方向朝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在围住所述轴承收纳部的最内周侧的所述通气窗设有窗用肋,该窗用肋沿着径向延伸并将所述通气窗的相对的两边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安装构件是发动机支架。
【专利摘要】一种能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散热性及抗振性的车用交流发电机。本发明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包括整流器,该整流器安装于后支架(2)并与定子电连接,以将定子中产生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后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30),该支架主体(30)具有由肋(33)划分出的吸气窗(32)、排气窗(34)和对轴承进行收纳的轴承收纳部(41);安装腿部(31),该安装腿部(31)从所述支架主体(30)朝径向外侧延伸并安装于被安装构件;以及扩大部(37),该扩大部(37)从所述安装腿部(31)朝向支架主体(30)的周缘部沿径向扩大。
【IPC分类】H02K5-18, H02K5-24
【公开号】CN104852504
【申请号】CN201410482480
【发明人】小塚健太郎, 鹤原健二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9日
【公告号】US2015023657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