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309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电气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内部容纳有电子部件和端子等的电气接线盒。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使电气接线盒小型化那样配置电子部件和端子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基板上设置熔断器、继电器等电子部件,并用罩子将它们覆盖的电气接线盒已为人们所知。电气接线盒例如被设置在汽车的发动机室等。另外,电气接线盒具有许多端子,该端子与发动机室内的电器设备等连接。
[0003]然而,当罩子发生损坏时或维修时,电气接线盒内有可能进水。若水进入电气接线盒内并流到电子部件上,则电子部件有可能发生短路,因而希望尽快将该水排出去。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排水机构的电气接线盒。
[0004]专利文献I的电气接线盒具备能够保持端子的壳体。该壳体上形成有壁,用于防止进入的水流到电气接线盒内的电子部件上。另外,该壳体上形成有排水通道,用于将进入的水排到外部。
[0005]专利文献2的电气接线盒具备能够保持端子的板块。在该板块的下侧形成有排水通道(沟槽),用于将进入的水排到外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294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5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0]然而,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沿基板的表面形成有排水通道。因此,形成有排水通道的部位无法配置电子部件等,妨碍了电气接线盒的小型化。
[0011]另外,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端子从基板大致垂直地延伸之后弯折成大致直角。换言之,端子的前端部分(与连接器相接合的部分)与基板相平行。其结果,考虑到端子与连接器接合时的作业性,使端子位于基板的端部较佳。因而,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由于端子的位置受到限制,所以不能在基板上高效配置电子部件及端子,也鉴于此点,电气接线盒的小型化较为困难。
[0012]另外,对于不具备排水结构的电气接线盒而言,也有在电气接线盒的基板上高效配置电子部件及端子,以使电气接线盒小型化这一愿望。
[0013]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基板上高效配置电子部件及端子而实现了小型化的电气接线盒。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以及效果
[001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0016]基于本发明的观点,提供以下结构的电气接线盒。即,该电气接线盒具备,基板、端子座、端子、及电子部件。所述端子座被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端子被安装在所述端子座上。所述电子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端子被构成为,包括第I部分、第2部分、及第3部分。所述第I部分与所述基板连接,并从所述基板大致垂直地延伸。所述第2部分与所述第I部分连接,并与所述基板大致平行。所述第3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连接,并能够与连接器连接,且与所述基板大致垂直。在所述端子的所述第2部分与所述基板之间配置有所述电子部件。
[0017]由此,能够将电子部件配置在被弯折成曲柄状的端子所构成的空间内。这样,由于能有效利用基板上的空间来高效配置端子及电子部件,所以能使电气接线盒小型化。
[0018]在上述电气接线盒中,采用以下结构较佳。即,电气接线盒具备多个所述端子。所述端子中的至少两个被相向而对地配置为,所述第I部分与所述第I部分相向而对;所述第3部分与所述第3部分相向而对,而且,所述第I部分与所述第I部分之间的间隔宽于所述第3部分与所述第3部分之间的间隔。
[0019]由此,能够使由基板和端子所围成的空间较大,即使是大型的电子部件也能被配置在端子之间,从而能够实现电气接线盒的小型化。
[0020]在上述电气接线盒中,较佳为,在所述端子座上,用于将进入内部的水排出的下侧排水通道被形成在所述端子的第2部分的下侧。
[0021]由此,能在比较下侧形成排水通道,所以能防止端子座中积水。
[0022]在上述电气接线盒中,较佳为,在所述端子座上,用于将进入内部的水排出的上侧排水通道被形成在,相向而对的所述端子的所述第3部分与所述第3部分之间。
[0023]由此,能在与连接器接合的部分(S卩,电气接线盒的罩子的连接器孔)的近旁形成排水通道。因而,能在较早的阶段将进入电气接线盒内部的水排出。
[0024]在上述电气接线盒中,采用以下结构为佳。即,所述端子座的端部与所述基板的端部位置对齐。所述端子座具备,从所述基板的端部大致垂直地延伸,将流过排水通道的水排到外部的排水部。
[0025]由此,与倾斜配置排水部的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利用基板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更加结构紧凑的电气接线盒。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盒的外观立体图。
[0027]图2是表示上部罩子和下部罩子被拆除后的电气接线盒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8]图3是表示端子座及端子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0029]图4是表示端子座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0030]图5是表示端子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0031]图6是表示端子座、端子、及电子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0032]图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电气接线盒的罩子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接线盒I的外观立体图。
[0034]电气接线盒I被构成为汽车用的接线盒。如图1所示,电气接线盒I的外部覆盖有上部罩子11及下部罩子12。
[0035]上部罩子11上形成有连接器孔13?16。连接器孔13?16中能插入连接器。电气接线盒I通过该连接器而与汽车的电气设备连接。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下部罩子12上也形成有连接器孔。
[0036]另外,在上部罩子11与下部罩子12之间,形成有排水口 17。排水口 17将从上部罩子11的损坏部分或连接器孔13?16进入的水排到外部。另外,有关将进入电气接线盒I中的水排出的结构将于后述。
[0037]图2中示出将上部罩子11及下部罩子12拆除后的情形。如图2所示,电气接线盒I的内部配置有基板21。该基板21上配置有许多熔断器、继电器等的电子部件、与外部的连接器接合的端子、及保持端子的端子座等。
[0038]在此,为了使电气接线盒I小型化,需要高效配置这些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端子座22、平板端子(端子)23、及电子部件24配置得比现有技术的效率更高。
[0039]以下,对端子座22及平板端子23的形状、以及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0040]图3中示出将端子座22、平板端子23、及电子部件24放大后的情形。该图3所示的部分是由端子座22、平板端子23、及电子部件24构成的单元。如图2所示,电气接线盒I具备两个该单元。该两个单元的结构相同,所以作为代表而对图3所示的单元进行说明。
[0041]另外,图4是只有图3中的端子座22和基板21的立体图,图5是只有图3中的基板21和平板端子23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42]端子座22如图3及图4所示那样,具备支撑柱31和端子台32,在该端子台32上形成有,端子安装部33、下侧排水通道34、上侧排水通道35、倾斜部36、及排水部37。另外,端子座22和基板21被配置成,从基板21的厚度方向看时,端子座22的端部(外缘的一部分)与基板21的端部(外缘的一部分)对齐(大致一致)。
[0043]支撑柱31是从基板21垂直地延伸的柱状构件。端子座22通过4根支撑柱31支撑着端子台32。
[0044]端子台32是由支撑柱31支撑的构件。端子台32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端子的端子安装部33、将进入电气接线盒I内部的水排出的下侧排水通道34和上侧排水通道35等。
[0045]多个端子安装部33被形成为,沿平板端子23的宽度方向排列。另外,端子安装部33被形成为,两个为一组夹着上侧排水通道35相向而对。
[0046]下侧排水通道34为配置在端子安装部33近旁的沟槽。下侧排水通道34被构成为,从平板端子23的第2部分(后述)的下侧(基板21侧)通过,以使水从图4的右上方向左下方流动。另外,下侧排水通道34被形成为两个为一组,夹着上侧排水通道35相向而对。
[0047]上侧排水通道35被形成为,从在端子座22的中央相向而对地配置的端子安装部33之间通过的沟槽。上侧排水通道35与下侧排水通道34 —样地被构成为,使水从图4的右上方向左下方流动。另外,上侧排水通道35被形成为,比下侧排水通道34更靠上侧(上部罩子11侧)。
[0048]倾斜部36是与上侧排水通道35连接,而使从上侧排水通道35流过的水到下侧排水通道34中合流的部分。
[0049]排水部37被形成在,为端子座22的端部且与支撑柱31邻接的位置上,将端子台32与基板21的端部相连接。排水部37与下侧排水通道34连接,而将下侧排水通道34中流动的水排出。排水部37所排出的水通过上部罩子11上形成的排水口 17而被排到外部。
[0050]下面,对平板端子23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平板端子23由金属制的平板状构件构成。平板端子23是通过将该平板状的构件弯折而形成的,包括第I部分41、第2部分42及第3部分43。另外,图5中,为了使平板端子23的形状容易辨认,只示出一部分平板端子23ο
[0051]第I部分41的一端与基板21连接。另外,第I部分41被形成为从基板21大致垂直地延伸。第I部分41的另一端上连接着第2部分42。
[0052]第2部分42被配置为与基板21大致平行(以大致垂直于第I部分41的状态)。另外,第2部分42 —端与第I部分41连接的同时,另一端与第3部分43连接。
[0053]第3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