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72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柱销23是直接设置在圆形固定座4的管壁上的固定孔34内,进而实现定位的。同时USB电路板18的左端设置半圆形销孔28,当半圆销孔28抵紧圆柱销23时则实现了 USB板18的轴向定位。
[0031]USB充电接口 5固定在USB电路板18上,并且该USB接口 5的端部裸露在圆形固定座4的右端面。为避免端面长时间暴露,在该USB接口 5的外侧设置USB保护盖6,该USB保护盖6设置在圆形固定座4上,并实现偏心旋转连接。
[0032]该USB保护盖6为基本与圆形固定座4等直径的一圆形片,在该圆形片的靠近外周的位置设置了一种与圆形固定座4偏心旋转连接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连接结构包括转轴螺杆16、位于圆形固定座的外缘的转轴螺杆安装孔33、拉力弹簧17,在USB保护盖6上设置有固定孔27并设置内螺纹。转轴螺杆16的尾端设置挡环25,转轴螺杆的前端则设置有螺纹端26。在组装连接时,在转轴螺杆16上套设拉力弹簧17,然后再让转轴螺杆16穿过圆形固定座上的转轴螺杆安装孔33,然后螺纹端26与固定孔27的内螺纹拧紧连接。此时弹簧17处于挡环25与转轴螺杆安装孔33内的一环形凸台的压紧状态,进而使USB保护盖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与圆形固定座4弹性贴紧,而在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又可以旋转分离。
[0033]如图2、图3及图4所示,为了保证USB保护盖能够定位在一个与圆形固定座4同心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两对极性互异的吸合磁铁片29,每对磁铁片的其中之一极装设在USB保护盖6上的磁铁孔31内,另一极则可以装设在圆形固定座4端面的磁铁孔内(图中未示出)。
[0034]为了防止在旋转打开USB保护盖时摩擦划伤保护盖6或者圆形固定座4的端面,本实用新型还在USB保护盖6上设置防刮垫片套件22,其中包括防刮垫片30,该防刮垫片30设置在USB保护盖6的防刮垫片安装孔35内,该防刮垫片30为塑胶材质或者其它柔性材料制成。同时为防止转轴螺杆16在转动时划伤USB保护盖6的相应部位,也在该USB保护盖6的固定孔27的外侧套设防刮垫圈21。
[0035]上述状态设置的USB保护盖6,在用手施加外力旋转USB保护盖180度便可以使USB接口 5露出来,方便充电。冲完电后拔下插头,再将保护盖恢复原位,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接口的不被污物堵塞的作用,同时大大增加来美观效果。
[0036]当然上述说明仅仅是对USB接口进行的说明,但是本领域人员都知道还有圆形接口等多种连接接口,但是不论什么接口都不会影响本结构的设置。
[0037]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透光按键结构,如图2、图5及图6所示,该按键组件2均设置在壳体I位于左半部的位置。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9、按键主板12、主板支架11、按键弹簧10以及按键支架上盖8和按键支架下盖13。另外设置了左限位环36和右限位环38。其中按键主板12固定设置在主板支架11上,主板支架11通过按键支架上盖8和按键支架下盖13固定在圆筒形壳体内。按键本体9设置在按键主板支架11上,并通过按键弹簧10实现弹性接触。
[0038]按键支架上盖8罩设在按键本体9上,使按键本体9不能脱离按键组件。按键支架下盖13与按键主板支架12通过一斜面37结构贴紧,形成一种楔形结构,在组装时可以通过该斜面37的楔形结构严密配合,避免松动。
[0039]为保证按键组件的轴向定位,还在该按键组件的左右两端个设置限位环,其中位于左侧的限位环36从左侧抵紧该按键组件,位于右侧的限位环38从右侧抵紧按键组件,使得按键组件不得轴向活动。并设置EVA泡棉14,用于避免电池与按键组件的直接接触。
[0040]为实现按键缝隙的设置及透光效果,将支架上盖8和主板支架12设置呈透明状态,可以由透明材质制作。另外在按键主板11上设置一发光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等。如图6所示,所述按键本体9的上面为按键表面,下侧设置有裙边39,支架上盖8罩在按键本体的裙边39上,对按键本体9进行限位,同时按键本体9分别与按键上盖8和外壳I上的按键孔3形成微小的缝隙,在接通电源时,主板发光装置点亮,进而通过透明按键主板支架11和透明支架上盖8导光到按键缝隙使光线散发出来,可以起到指示灯的作用,也可以起到美观效果。而由于是支架上盖8与按键本体9实现了限位,从而可以使按键本体9与外壳I按键孔的缝隙做到很小。
[0041]本实用新型虽然以电子烟的可充电电池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仍可以用于其它小微电器产品的供电,其它小微产品可充电电池的供电装置如使用类似结构,应当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外壳,电池本体设置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充电接口组件和按键组件,其中充电接口组件包括充电接口和接口保护盖;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主板,所述按键本体通过限位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且按键本体与壳体之间留有狭小透光缝隙,所述主板设置有发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为圆柱形电池,所述壳体为圆筒形壳体,其中充电接口组件设置在圆筒形壳体一端的端部;所述按键组件设置在圆筒形壳体的另一端的内部,按键本体表面露出在圆筒形壳体的侧面筒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组件还包括充电电路板,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电路板上,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板设置在一圆形固定座上,圆形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圆筒形壳体的端部,充电接口露出在固定座的端部表面;所述接口保护盖为圆形盖片,该圆形盖片通过一偏心转轴装置与圆形固定座旋转连接,圆形盖片与圆形固定座表面之间呈遮盖及错开两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盖片与圆形固定座的偏心转轴设置在非圆心位置,包括设置在圆形盖片上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座内的转轴及转轴限位弹簧;所述固定孔与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圆形盖片与圆形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对应的极性相异的成对吸合磁片及塑胶防刮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或圆形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设置在圆筒形壳体另一端的内部,按键本体表面露出在一按键孔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上盖和主板支架,所述主板支架设置在圆筒形的中心位置,主板固定在该主板支架上,按键上盖与主板支架卡合固定连接,按键本体设置裙边,按键上盖罩设在按键本体的裙边上,对按键进行限位并使按键与壳体形成微小缝隙,同时又通过按键上盖导光到该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支架、按键上盖均为透明材质制成,在主板上设置有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在按键本体按下时与接通的用电电路同时导通发光。
8.根据权利要求2、6或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按键下盖,设置在主板支架的下侧,该按键下盖与主板支架接触面设置成斜面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6或7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左右限位环,左右限位环分别位于按键组件的左右两侧,设置在圆筒形壳体内,左限位环从左侧抵紧主板支架、按键上盖及按键下盖;右限位环从右侧抵紧主板支架、按键上盖及按键下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外壳,电池本体设置在外壳内。还设置有充电接口组件和按键组件,其中充电接口组件包括充电接口和接口保护盖。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主板,所述按键本体通过一限位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且按键本体与壳体部位留有微小透光缝隙,所述主板设置有发光装置。电池本体为圆柱形电池,所述壳体为圆筒形壳体。其中充电接口组件设置在圆筒形壳体一端的端部。所述按键组件设置在圆筒形壳体的另一端的内部,按键本体表面露出在圆筒形壳体的侧面筒壁上。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设置了端部的充电接口保护盖,因而在不需要充电时可以很好的保护充电接口不受意外损坏,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接口受到污物堵塞弄脏的问题。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4481508
【申请号】CN201520102289
【发明人】李建伟
【申请人】深圳市新宜康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