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243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尤其是永磁体内嵌的永磁转子。
【背景技术】
[0002]根据传统的永磁体转子结构可知:弧形磁钢采用粘接方式固定在转子表面,或在转子的外圆处开设燕尾槽,并将弧形磁钢固定在燕尾槽内,但上述两种安装方式均存在永磁体容易脱落或甩出转子铁芯现象,而且弧形磁钢的生产成本较高,所以上述两种安装方式均存在可靠性不高,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可靠地固定永磁体,并且降低永磁体的生产成本,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永磁体内嵌方式以解决可靠固定永磁体的问题,如申请号为201020507457.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永磁电机转子》、申请号为20102059080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内藏磁钢不均匀气隙结构的永磁转子》等文献中均公开了内嵌永磁体的转子结构,虽然上述专利的转子结构能解决可靠固定永磁体的问题,但永磁体内嵌后,会出现永磁体两端磁短路和转子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即永磁体的利用率降低和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永磁体的利用率降低和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嵌永磁体转子的磁路结构,能改善每个磁极两端的磁短路现象,使永磁体的利用率提高,而且转子的空间利用率也有所增加,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磁转子,其包括:
[0005]一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叠压而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的中心开有一轴孔,且所述转子冲片上布置有多个永磁体槽,永磁体槽的两端有气隙槽,永磁体槽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且相邻两个永磁体槽间有一连接桥;
[0006]多个永磁体,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分别嵌入所述多个永磁体槽内;及
[0007]一转轴,穿过所述轴孔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
[0008]所述轴孔为圆形孔。
[0009]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均勾分布有6个所述永磁体槽。
[0010]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永磁体槽的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
[0011]所述转子冲片的所述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6个下沉式连接桥,其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其下沉深度为所述永磁体厚度的10% -60%,其横向宽度和纵向宽度取0.5-3_。
[0012]上述连接桥的形状是“ T ”型、或“ Y ”型。
[0013]所述永磁体的截面形状是方形,梯形或弧形。
[0014]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永磁体槽的中央,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6片3对、I对、2对、4对或5对,且相邻永磁体磁极相反排列。
[0015]所述转子冲片为一体成型。
[0016]相邻两个永磁体间设有一个加强筋。
[0017]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在永磁体两端设置气隙槽来改善每个磁极两端的磁短路现象,进而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接着通过在相邻两个永磁体间设置T形连接桥,使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磁路出现局部磁饱和现象,进而减少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漏磁现象,并且提高了永磁体的利用率,然后通过T形连接桥的下沉设计,使每个永磁体都能得到有效的定位,并且使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表磁没有突变,同时通过上述设置局部磁饱和的方式,有效的减少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漏磁现象,最后因采用T形连接桥,所以相邻两个永磁体间只有一个加强筋,较现有技术的两个加强筋减少了一个,故能在同样的转子直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永磁体,从而提高了转子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供电机的功率密度。
[0018]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转子剖面结构图。
[0020]图2为转子冲片结构图。
[0021]图3为T形连接桥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Y形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永磁转子,其包括:
[0024]一转子铁芯1,由多个转子冲片7叠压而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7的中心开有一轴孔6,且所述转子冲片7上布置有多个永磁体槽5,永磁体槽5的两端有气隙槽2,永磁体槽5在所述转子冲片7的圆周方向上均勾分布,且相邻两个永磁体槽5间有一连接桥A ;
[0025]多个永磁体3,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3分别嵌入所述多个永磁体槽5内;及
[0026]一转轴4,穿过所述轴孔6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I。
[0027]优选的,所述轴孔6为圆形孔。
[0028]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7的圆周方向上均勾分布有6个所述永磁体槽5。
[0029]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7的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永磁体槽5的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
[0030]请参见图3,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7的所述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6个下沉式T形连接桥A,其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其下沉深度H为所述永磁体厚度的10%-60%,其横向宽度Wl和纵向宽度W2取0.5-3mm。
[0031]请参见图4,优选的,所述连接桥A还可以是为Y形。
[0032]优选的,所述永磁体3的截面形状是方形、梯形或弧形。
[0033]优选的,所述永磁体3设于所述永磁体槽5的中央,所述永磁体3的数量为6片3对、I对、2对、4对或5对,且相邻永磁体3磁极相反排列。
[0034]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7为一体成型。
[0035]优选的,相邻两个永磁体3间设有一个加强筋。
[0036]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在永磁体两端设置气隙槽来改善每个磁极两端的磁短路现象,进而提高永磁体的利用率,接着通过在相邻两个永磁体间设置T形连接桥,使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磁路出现局部磁饱和现象,进而减少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漏磁现象,并且提高了永磁体的利用率,然后通过T形连接桥的下沉设计,使每个永磁体都能得到有效的定位,并且使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表磁没有突变,同时通过上述设置局部磁饱和的方式,有效的减少相邻两个永磁体间的漏磁现象,最后因采用T形连接桥,所以相邻两个永磁体间只有一个加强筋,较现有技术的两个加强筋减少了一个,故能在同样的转子直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永磁体,从而提高了转子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供电机的功率密度。
[0037]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永磁转子,其包括: 一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叠压而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的中心开有一轴孔,且所述转子冲片上布置有多个永磁体槽,永磁体槽的两端有气隙槽,永磁体槽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且相邻两个永磁体槽间有一连接桥; 多个永磁体,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分别嵌入所述多个永磁体槽内;及 一转轴,穿过所述轴孔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轴孔为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6个所述永磁体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的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永磁体槽的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的所述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6个下沉式连接桥,其外形由多段弧线组成,其下沉深度为所述永磁体厚度的10% -60%,其横向宽度和纵向宽度取0.5-3_。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连接桥为T形或Y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永磁体的截面形状是方形、梯形或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永磁体设于所述永磁体槽的中央,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6片3对、I对、2对、4对或5对,且相邻永磁体磁极相反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为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转子,其中,相邻两个永磁体间设有一个加强筋。
【专利摘要】一种永磁转子,包括:一转子铁芯,由多个转子冲片叠压而成,其中,所述转子冲片的中心开有一轴孔,且所述转子冲片上布置有多个永磁体槽,永磁体槽的两端有气隙槽,永磁体槽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且相邻两个永磁体槽间有一连接桥;多个永磁体,其中,所述多个永磁体分别嵌入所述多个永磁体槽内;及一转轴,穿过所述轴孔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
【IPC分类】H02K1-27
【公开号】CN204481590
【申请号】CN201520212977
【发明人】王科威, 温瑞光
【申请人】睿能机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