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压脉冲电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767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Dl ;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和第四电阻R4 ;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 ;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反馈端连接,第三电阻R3起限流作用,降低电路对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规格要求。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还包括电容Cl ;所述电容Cl与所述第一电阻Rl并联。
[0031]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电压脉冲电路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0032]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VCC IN输入的正常电压是12V、脉冲电压是90V,所述稳压管Dl为18V稳压管。
[0033]当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VCC IN输入12V正常电压时,即输入电压低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稳定电压队时,所述稳压管Dl不起稳压作用,所述稳压管Dl的负极电压为12V,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电压同为12V,则所述三极管Ql断开,此时,所述第一电阻Rl和第四电阻R4分压,使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压低于源极电压,则所述场效应管Q2导通,使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VCC IN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端OUT导通,电源正常供电。
[0034]当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VCC IN输入90V脉冲电压时,即输入电压高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稳定电压队时,所述稳压管Dl起稳压作用,所述稳压管Dl的负极电压为18VJ』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分压72V,使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则所述三极管Ql导通,此时,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源极电压相同,则所述场效应管Q2断开,使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端OUT无电流输出,电源停止供电,从而起到隔断脉冲电压的作用,防止电压脉冲损坏用电设备。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VCC IN输入的正常电压、脉冲电压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稳定电压队仅分别以12V、90V和18V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VCC IN输入的正常电压、脉冲电压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稳定电压Uz还可以为其他数值。在具体实施中,本电路中使用不同稳定电压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1,可适用于不同的正常电压和脉冲电压范围。
[0036]参见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电压脉冲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电压脉冲电路,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比,其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l,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场效应管Ql为P沟道型;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Ql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Ql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所述三极管Q2为PNP型;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
[003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电压脉冲电路,当直流电压输入端输入正常电压的电流时,第二开关管电路导通,直流电压输出端输出正常电压的电流;当直流电压输入端输入较高的电压脉冲时,第二开关管电路断开,直流电压输出端不输出电流,从而避免了直流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较高损害用电设备的情况发生,达到了防电压脉冲的效果。本电路对电路中电子元器件的规格要求不高,所以可以采用低规格的电子元器件即可,使整个电路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当直流电压输入端输入较高的电压脉冲时,直流电压输出端不输出电流,不存在输出电压会超过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的情况,使本电路防电压脉冲的效果较好;较高的电压脉冲不会对本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伤,使本电路的可靠性较尚O
[004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开关管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开关管电路和直流电压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反馈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反馈端; 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直流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反馈端;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包括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包括场效应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为PNP型;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包括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包括三极管。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三极管为PNP型;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稳压二极管; 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反馈端连接。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电压脉冲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电压脉冲电路,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开关管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开关管电路和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连接第二分压电路的反馈端,第一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一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分压电路的反馈端;第二开关管电路的公共端连接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压输入端,第二开关管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分压电路的反馈端;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入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直流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分压电路的输出端接地。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电路体积较小,成本较低,防电压脉冲的效果较好。
【IPC分类】H02H3/20
【公开号】CN204886132
【申请号】CN201520648228
【发明人】霍东建, 邓良俊, 蒋伟, 王淼, 郑广宇
【申请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