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575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并联贴片电阻组由贴片电阻R7和贴片电阻R8并联构成,第三并联贴片电阻组由贴片电阻R9和贴片电阻R10并联构成,第四并联贴片电阻组由贴片电阻R11和贴片电阻R12并联构成。贴片式电阻模块的三种具体结构优选方式可归纳如下:所述的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由多个贴片电阻串联连接构成;或者,所述的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由多个串联贴片电阻组并联连接构成;或者,所述的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由多个并联贴片电阻组串联连接构成。
[0026]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有益的特点是采用了浪涌吸收电路,即:所述的浪涌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它并联连接在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火线L与中性线N之间,即:压敏电阻RV1的一端与火线L连接,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与中性线N。由于火线L、中性线N分别与主电路的火线相(L-L1)、中性线相(N-N1)连接,因此压敏电阻RV1的浪涌吸收功能不仅能保护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而且还能有效保护断路器下游的电路。由于采用了浪涌吸收电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贴片式电阻模块,大大增强了承受浪涌冲击的能力,能承受现有普通产品不能承受的4KV的浪涌电压。
[0027]断路器的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包括双向二极管D1、调试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控制芯片和零序互感器TA ;调试电阻R1、双向二极管D1、电容C1依次并联连接在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电路引线的两端;电阻R2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第一管脚1并联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第二管脚2并联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第三管脚3并连接地;电容C5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四管脚4和第五管脚5并联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六管脚6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七管脚7、电容C7的一端和脱扣电路的可控硅VT1的G极(控制极)并联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8与电源电路的直流控制输出节点(即由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的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形成用于控制漏电脱扣保护的直流控制输出节点)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采用市场上的电子器件。
[0028]断路器的脱扣电路包括脱扣线圈KA、二极管VD1和可控硅VT1 ;可控硅VT1的G极(控制极)接控制芯片的第七脚7,可控硅VT1的A极(阳极)和可控硅VT1的K极(阴极)分别与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火线L和交流输入侧的中性线N连接形成通/断控制电路,脱扣线圈KA串联连接在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中。所述的通/断控制电路在可控硅VT1的G极控制下具有导通和关断两个状态;在主电路(L-L1,N-N1)正常情况下,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控制可控硅VT1关断(使通/断控制电路处于关断状态),串联连接在通/断控制电路中的脱扣线圈KA内的电流不能激励脱扣线圈产生脱扣动作;当主电路(L-L1,N-N1)出现剩余电流(漏电电流)时,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控制可控硅VT1导通(触发通/断控制电路导通),串联连接在通/断控制电路中的脱扣线圈KA内的电流的增大,以致激励脱扣线圈产生脱扣动作。脱扣电路的具体结构可有多种方式。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的脱扣电路的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浪涌吸收电路的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火线L并联连接,脱扣线圈KA的另一端与半波整流电路的二极管VD1的正极连接。另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的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浪涌吸收电路的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和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中性线N并联连接,脱扣线圈KA的另一端与脱扣电路的可控硅VT1的K极(阴极)连接。总结图2和图3给出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以将脱扣电路的具体结构归纳为:所述的脱扣电路的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浪涌吸收电路的压敏电阻RV1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火线L并联连接,脱扣线圈KA的另一端与半波整流电路的二极管VD1的正极连接;或者,脱扣线圈KA的一端与浪涌吸收电路的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和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中性线N并联连接,脱扣线圈KA的另一端与脱扣电路的可控硅VT1的阴极连接。
[0029]断路器的测试电路包括常开测试开关S1、电阻R4,常开测试开关S1和电阻R4串联形成电路,该电路穿过零序互感器TA后并联连接在主电路的火线相(L-L1)与中性线相(N-N1)之间。当人为按动测试开关S1使测试电路导通时,测试电路中流过的电流能起到模拟剩余电流的作用,使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电路中会感应出剩余电流信号,该信号能触发脱扣线圈KA产生脱扣动作,从而检测断路器的脱扣保护是否正常。
[003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与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线圈连接的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脱扣电路以及用于产生模拟检测断路器的脱扣动作是否有效的剩余电流的漏电测试电路,所述的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监测主电路是否出现剩余电流,并且当出现剩余电流时控制驱动所述的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与主电路连接,电源电路的直流输出侧分别与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和脱扣电路连接提供直流电压;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浪涌吸收电路、半波整流电路和降压电路,浪涌吸收电路的输入端与主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半波整流电路连接,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端分别与脱扣电路连接和降压电路连接,降压电路与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的降压电路包括一端接中性线N的电容C8和由多个贴片电阻组合而成的贴片式电阻模块,所述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的一端与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形成用于控制漏电脱扣保护的直流控制输出节点,该节点与所述的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连接,上述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的另一端与脱扣电路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的浪涌吸收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它并联连接在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火线L与中性线N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的半波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VD1,所述的二极管VD1的正极与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的火线L连接,该二极管VD1的负极与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的另一端连接,并且与所述的脱扣电路的可控硅VT1的阳极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由多个贴片电阻串联连接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由多个串联贴片电阻组并联连接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压电路的贴片式电阻模块由多个并联贴片电阻组串联连接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片式电阻模块包括由贴片电阻R5、贴片电阻R6、贴片电阻R7和贴片电阻R8串联构成的第一串联贴片电阻组以及由贴片电阻R9、贴片电阻R10、贴片电阻R11和贴片电阻R12串联构成的第二串联贴片电阻组,第一接串联贴片电阻组与第二接串联贴片电阻组并联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片式电阻模块包括由贴片电阻R5和贴片电阻R6并联构成的第一并联贴片电阻组、由贴片电阻R7和贴片电阻R8并联构成的第二并联贴片电阻组、由贴片电阻R9和贴片电阻R10并联构成的第三并联贴片电阻组以及由贴片电阻R11和贴片电阻R12并联构成的第四并联贴片电阻组,所述的第一并联贴片电阻组、第二并联贴片电阻组、第三并联贴片电阻组和第四并联贴片电阻组依次串联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包括双向二极管D1、调试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控制芯片和零序互感器TA ;调试电阻R1、双向二极管D1、电容C1依次并联联接在零序互感器TA的二次回路引线的两端;电阻R2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第一管脚并联联接;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第二管脚并联联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的第三管脚并联接地;电容C5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并联联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的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六管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七管脚、电容C7的一端和脱扣回路的可控硅VT1的G极并联联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控制芯片的第八管脚与电源电路的直流控制输出节点连接。
【专利摘要】低温升安全性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脱扣电路以及漏电测试电路,所述的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监测主电路是否出现剩余电流,并且当出现剩余电流时控制驱动所述的脱扣电路执行脱扣动作,所述的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侧与主电路连接,电源电路的直流输出侧分别与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和脱扣电路连接提供直流电压;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浪涌吸收电路、半波整流电路和降压电路,浪涌吸收电路的输入端与主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半波整流电路连接,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端分别与脱扣电路连接和降压电路连接,降压电路与漏电信号采集控制电路连接。具有降压电阻温度低、抗浪涌能力强、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IPC分类】H02H9/04, H02H3/32, G01R31/327
【公开号】CN204967233
【申请号】CN201520642961
【发明人】黄志峰, 柯益蒙, 万新建, 周建
【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