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型永磁调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8514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油冷型永磁调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冷型永磁调速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厂空气预热器、离心栗、风机等电机传动系统中,电机一般通过减速机输出转速,减速机根据实际的负载大小调节输出转速。一般的减速机,其减速比都是固定的一组值,调速能力有限。实际的负载大小变化情况很复杂,为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减速机能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无极调速,而复杂的减速系统可能导致整个传动系统结构庞大。
[0003]实用新型专利可调节磁耦合器(公开号:CN 1248354A)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导体转子与永磁铁之间空气隙控制负载转速的永磁耦合器,这种耦合器调节装置的凸轮槽暴露在外表面,容易由于灰尘而堵塞,需要经常清理并加注润滑油,同时,整个内转子总成安装于负载端,使得负载端的受力恶化。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轴向永磁同步耦合联轴器(CN201854168U)公开了一种利用齿轮齿条结构调整永磁体与导体转子气隙的親合器,整个内转子总成同样安装于负载端,负载端的受力也较差。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散热装置的立式永磁可变扭矩变速联轴器(公开号:CN102324830A)公开了一种利用散热翅片散热的永磁变速联轴器,但是这种散热翅片的散热形式,在功率较小,发热量不大的变速联轴器上可以充分带走热量,但是对于大功率的永磁变速联轴器来说,当滑差较大,发热量很大时,这类散热翅片式的结构已无法满足散热要求,情况严重时可能造成永磁体温度过高而退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型永磁调速器,以解决现有的调速器所存在的结构复杂、调速效率及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大功率的散热要求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冷型永磁调速器,包括输入轴,固定于所述输入轴上的导体转子组,输出轴,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永磁转子组,所述输出轴、输入轴、导体转子组及永磁转子组同轴;所述永磁转子组包括设有永磁体的第一内转子盘及第二内转子盘,第一内转子盘及第二内转子盘中间设有中间盘;所述导体转子组包括两个外转子盘,该两个外转子盘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内转子盘及第二内转子盘的两侧,所述两个外转子盘分别设有导体盘,所述导体盘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转子盘及第二内转子盘相对且同轴,且外转子盘与内转子盘间设有可调节的气隙;
[0006]所述中间盘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中间盘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第一内转子盘及第二内转子盘的位置以调整所述气隙;第二内转子盘与一套设在输出轴上的连接套连接,所述连接套通过角接触球轴承支撑一套设在输出轴上的调速外套,所述调速外套由一连杆总成驱动旋转,所述连杆总成为开度可平滑调节的执行机构;
[0007]其中,两个所述外转子盘的外侧分别设有冷却油管系统,用于向所述外转子盘上施加冷却油。
[0008]较佳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传扭销、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设于中间盘上,所述传扭销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内转子盘上,另一端穿过设于所述中间盘上的通孔,所述第一内转子盘及第二内转子盘上分别设有所述齿条,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齿轮啮合。
[0009]较佳地,所述中间盘上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设有齿轮架,所述齿轮通过齿轮架设置于所述中间盘上。
[0010]较佳地,所述冷却油系统使用的冷却油与所述输入轴及输出轴处的轴承润滑油为同一种介质。
[0011]较佳地,所述连杆总成通过一转臂与执行机构相连,由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所述转臂驱动所述连杆总成运动。
[0012]较佳地,还包括平键、轴肩挡圈及端盖,所述轴肩挡圈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中间盘所在的一端,该端的输出轴端面上固定有端盖,所述中间盘位于所述轴肩挡圈及端盖之间,所述平键将所述中间盘径向固定于输出轴上,所述轴肩挡圈及端盖将所述中间盘轴向固定于输出轴上。
[0013]较佳地,两个所述内转子盘的相对侧面上设有永磁压板,所述永磁压板覆盖所述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方形或扇形,其数量为偶数个且按S极及N极的极性面的不同而依次排列。
[0014]较佳地,两个所述外转子盘由若干个均匀且具有预设间隔分布的气隙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内转子盘及中间盘位于所述气隙板连接成的整体内部。
[0015]较佳地,所述冷却油管系统具有冷却油输出口,所述外转子盘的外侧设有导油槽,所述外转子盘的内侧与所述导油槽相通的平面槽,所述冷却油输出口将冷却油通过所述导油槽输入至外转子盘的外侧进行冷却,并经由所述平面槽甩出以供收集。
[0016]较佳地,所述输入轴、导体转子组、输出轴、永磁转子组设于一箱体内,所述输入轴由一固定于所述箱体上输入轴承座支撑,所述调速内套固定于箱体上从而支撑所述输出轴。
[0017]较佳地,所述箱体的下部设有回油口,用于收集冷却油。
[0018]较佳地,所述输出轴上还套设有调速内套,所述调速内套固定于所述箱体上,所述调速内套外套有所述调速外套,所述调速外套上设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可沿设置在所述调速内套上的螺旋槽滑动。
[0019]较佳地,所述调速外套上设有轴承压板,所述轴承压板用于固定所述滚针轴承,且所述调速内套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箱体上。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型永磁调速器是针对大功率电机传动系统特别设计的调速器,其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在电机转速固定的情况下,可无级调节负载转速,与变频器相比,无电力谐波及轴电压等问题,与液力耦合器相比,调速效率较高。且该调速器的润滑油和冷却油采用同一种介质,结构简单,无水冷型的腐蚀、汽化及润滑不良导致的卡死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型永磁调速器剖视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型永磁调速器输入轴部件剖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型永磁调速器输出轴部件剖视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型永磁调速器箱体的示意图。
[0025]标号说明:1-输入轴;2-输入轴承座;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外转子盘;6_导体盘;7-第一内转子盘;8-永磁体;9-永磁压板;I O-传扭销;11-气隙板;12-第二内转子盘;13-执行机构;14-转臂;15-连杆总成;16-输出轴;17-连接套;18-角接触球轴承;19-第三轴承;20-第四轴承;21-调速内套;22-支座;23-测速仪;24-滚针轴承;25-轴承压板;26-调速外套;27-第一冷却油管系统;28-轴肩挡圈;29-平键;30-齿轮架;31-齿条;32-中间盘;33-齿轮;34-端盖;35-第二冷却油管系统;36-箱体;37-润滑油进油口 ; 38-和冷却油进油口 ;39-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冷型永磁调速器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输入轴1、输出轴16,输入轴I上固定设有导体转子组,输出轴16与永磁转子组相连接。其中,上述永磁转子组包括两个设有永磁体8的第一内转子盘7及第二内转子盘12,第一内转子盘7及第二内转子盘12的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永磁压板9,永磁压板9覆盖住放置于第一内转子盘7及第二内转子盘12上的永磁体8以将其固定,而本实施例中的永磁体8为方形或者扇形,其数量为偶数个且按S极及N极的极性面不同而依次排列,也即永磁体的极性面按照S-N-S-N……的顺序排列。内转子盘的材料可以为铝或铝合金。此外,第一内转子盘7及第二内转子盘12的中间设有中间盘32,中间盘32是通过平键29径向固定在输出轴16上的。而导体转子组包括两个外转子盘5,该两个外转子盘5分别设于第一内转子盘7及第二内转子盘12的两侦U。每个外转子盘5上的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导体盘6,导体盘6与第一内转子盘7及第二内转子盘12相对且同轴,且外转子盘5与内转子盘7及内转子盘12间设有可调节的间隙。且输出轴16、输入轴1、导体转子组及永磁转子组同轴。上述的输入轴、导体转子组、输出轴、永磁转子组设于一箱体36内。该箱体用于支撑整个调速器,使其成为一体,且兼具防护功能,以保护导体转子组、永磁转子组等调速器的结构。
[0028]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不,输入轴1、输入轴承座2、两个外转子盘5、两个导体板6及气隙板11构成本实用新型油冷型永磁调速器的输入轴部件。其中,外转子盘5通过螺栓与输入轴I连接,输入轴I通过第一轴承3及第二轴承4支撑于上述的输入轴承座2上,而输入轴承座2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36上的。两个外转子盘5由多个均匀且按预设间隔分布的气隙板11连接成整体,内转子盘7、内转子盘12及两部件之间的中间盘32位于气隙板11与外转子盘5连接成的整体内部。该油冷型永磁调速器的两个外转子盘5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冷却油管系统27和第二冷却油管系统35,冷却油可以通过第一冷却油管系统27和第二冷却油管系统35喷到两个外转子盘5上进行冷却。本实施例中,第二冷却油管系统35固定设置在输入轴承座2上。
[0029 ] 如图1、图3所示,输出轴16、内转子盘7、内转子盘12、永磁压板9构成本实用新型油冷型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轴部件。具体地,内转子盘7及内转子盘12的相对面上固定有一传扭销10,传扭销10的一端固定在内转子盘7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