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23698阅读:来源:国知局
采集电路114和电源管理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1150
[0055]第一电压采集电路113分别与第一电池单元102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0056]可选的,第一电压采集电路113被配置为采集第一电池单元102的输出电压。
[0057]第二电压采集电路114分别与第二电池单元103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0058]可选的,第二电压采集电路114被配置为采集第二电池单元103的输出电压。
[0059]可选的,电源管理IC115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
[0060]电源管理IC115的第一输入端115a与第一电压采集电路113相连;电源管理IC115的第二输入端115b与第二电压采集电路114相连。
[0061]可选的,电源管理IC115,被配置为检测第一电压采集电路113采集到的第一电池单元,以及第二电压采集电路114采集到的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预定电压。
[0062]可选的,预定电压是电池101输出电压的最小值,即电池101向外供电的最小电压,本实施例对预定电压的取值不作限定。
[0063]可选的,预定电压是3.0V。
[0064]可选的,电源管理IC115包括至少三个输出端。
[0065]电源管理ICl15的第一输出端116a与第一开关104的控制端(图2中未不出)相连,电源管理IC115的第二输出端116b与第二开关105的控制端(图2中未示出)相连,电源管理IC115的第三输出端116c与第三开关106的控制端(图2中未示出)相连。
[0066]可选的,第一开关104是三极管、场效应管、数控开关中的任意一种。
[0067]可选的,第二开关105是三极管、场效应管、数控开关中的任意一种。
[0068]可选的,第三开关106是三极管、场效应管、数控开关中的任意一种。
[0069]需要说明的是,电池101中的第一开关104、第二开关105和第三开关106可以是不同的元器件。
[0070]可选的,当开关是三极管时,开关的控制端是三极管的基极;当开关是场效应管时,开关的控制端是场效应管的栅极。
[0071]电源管理IC115,被配置为当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中至少存在一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大于预定电压时,通过第一输出端116a和第三输出端116c输出导通指令,通过第二输出端116b输出截止指令。
[0072]可选的,导通指令是高电平电压,使第一开关104和第三开关106导通,截止指令是低电平电压,本实施例对高低电平的电压值不作限定。
[0073]当第一开关104和第三开关106导通,第二开关105截止时,电池101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第一电压采集电路113、第二电压采集电路114和电源管理ICl 15未在图3中示出。
[0074]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的正极均与电池101的正输出端111相连,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的负极均与电池101的负输出端112相连,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并联供电。
[0075]则电池101的输出电压与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的输出电压大小相等。
[0076]电源管理IC115,还被配置为当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的输出电压均不大于预定电压时,通过第二输出端116b输出导通指令,通过第一输出端116a和第三输出立而116c输出截止指令。
[0077]当第一开关104和第三开关106截止,第二开关105导通时,电池101的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第一电压采集电路113、第二电压采集电路114和电源管理ICl 15未在图4中示出。
[0078]第一电池单元102的正极107与电池101的正输出端111相连,负极108与第二电池单元103的正极109相连,第二电池单元103的负极110与电池101的负输出端112相连,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串联供电。
[0079]则电池101的输出电压是第一电池单元102的输出电压和第二电池单元103的输出电压之和,大于预定电压。
[0080]电源管理IC115,还被配置为当第一电池单元102和第二电池单元103中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单兀的输出电压小于电压阈值时,通过第一输出端116a、第二输出端116b和第三输出端116c输出截止指令。
[0081]可选的,电压阈值是第一电池单元或第二电池单元的最低放电电压,本实施例对电压阈值的取值不作限定。
[0082]当电源管理IC115检测到的第一电池单元或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小于电压阈值时,电池101中的第一开关104、第二开关105和第三开关106处于截止状态,电池101停止向外输出电压。
[0083]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电池的正输出端相连,负极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池的负输出端相连,负极还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相连,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通过第三开关与电池的正输出端相连,负极与所述电池的负输出端相连;在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中至少存在一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大于预定电压时,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第二开关截止,在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均不大于预定电压时,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截止,第二开关导通;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很大一部分的电池能量都存储在3.0V以下的电压状态下,而使硅基负极的锂电池无法在终端上广泛使用的问题;达到了当硅基负极的锂电池小于预定电压时,将多个硅基负极的锂电池串联供电,增大硅基负极锂电池的使用时长,增大对硅基负极锂电池的电池能量的利用率的效果。
[0084]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8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08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 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负极通过第一开关与所述电池的负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所述电池的正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负极还通过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相连; 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通过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池的正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负极与所述电池的负输出端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至少存在一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大于预定电压时导通,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均不大于所述预定电压时截止;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至少存在一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时截止,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均不大于所述预定电压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第二电压采集电路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IC; 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所述电源管理IC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相连,所述电源管理IC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相连; 所述电源管理IC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电源管理IC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电源管理IC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被配置为采集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 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被配置为采集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 所述电源管理1C,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所述预定电压; 所述电源管理1C,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至少存在一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预定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导通指令,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截止指令; 所述电源管理1C,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均不大于所述预定电压时,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导通指令,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输出截止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的组合为两组或者两组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池单元是采用硅基负极的锂电池。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是三极管、场效应管、数控开关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开关是三极管、场效应管、数控开关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开关是三极管、场效应管、数控开关中的任意一种。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电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及移动终端,属于电池领域。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和第二电池单元,第一电池单元的正极与电池的正输出端相连,负极通过第一开关与电池的负输出端相连,负极还通过第二开关与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相连,第二电池单元的正极通过第三开关与电池的正输出端相连,负极与电池的负输出端相连,在至少存在一个电池单元的输出电压大于预定电压时,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第二开关截止,反之,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截止,第二开关导通;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很大一部分的电池能量都存储在3.0V以下的电压状态下,而使硅基负极的锂电池无法在终端上广泛使用的问题;达到了增大硅基负极锂电池的电池能量的利用率的效果。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5335912
【申请号】CN201620040163
【发明人】杨晓星, 赫群, 李国盛
【申请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