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52817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包括CLK端、D端、端、Q端、端、VDD端、GND端、用于利用衬底控制方式,提高D触发器的反应灵敏度的灵敏度放大模块、用于提高工作速度的RS反相模块和用于输出结果的交叉耦合反相器、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RS反相模块和交叉耦合反相器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利用衬底控制方式,提高了D触发器的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D触发器的功耗。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了RS反相模块可提高D触发器的工作速度。
【专利说明】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特别涉及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

【背景技术】
[0002] 灵敏放大器型D触发器(Sense Amplifier D Flip Flop)接受小的输入信号并将 其放大以产生电源轨线至地轨线间的电压的摆幅。它广泛用于存储器内核和低摆幅总线驱 动器中,用于提高性能或降低功耗。
[0003] 目前,彳艮多电路设计技术可以实现这类放大器,例如,可以通过一组 交叉稱合的反相器实现上述功能。如图1所示,传统的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ADFF的由4个PMOS (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正极性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 体)管、5个NM0S (Negative channel-Metal-〇x,负极性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 和2个与非门RS触发器。其中,VDD为电源信号,GND为地信号,D为数据输入端, 5为U的反相输入,CLK为时钟控制信号,β和g为寄存器输出端。在传统的CMOS SADFF 中,主要包括一对信号源匹配差分对和一个电流漏,在图1中,输入端U和5是一对信号源 匹配差分对,M0S管M9为漏极为电流漏,现有其它的灵敏放大器型触发器都是在此电路基 础上稍作改进。
[0004] 然而,无论是传统SADFF,还是在此电路基础上稍微进行改进的SADFF,由于均采 用差分电路结构,使整个器件的功耗非常大,而且工作速度有待提高,延时和截止频率方面 也不尽如人意。
[0005]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 触发器,能降低D触发器的功耗。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 -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包括CLK端、D端、万端、Q端、泛端、VDD端和GND端,
[0009] 用于利用衬底控制方式,提高D触发器的反应灵敏度的灵敏度放大模块;
[0010] 用于提高工作速度的RS反相模块;
[0011] 用于输出结果的交叉耦合反相器;
[0012] 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RS反相模块和交叉耦合反相器依次连接。
[0013] 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包括第一 M0S管、第二M0S 管、第三M0S管、第四M0S管、第五M0S管、第六M0S管、第七M0S管、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 出节点和第一网络节点;
[0014] 所述第一 M0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一 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 输出节点,第一 MOS管的源极和第一 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15] 所述第二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第二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 输出节点,第二M0S管的源极和第二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16] 所述第三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第三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 输出节点,第三M0S管的源极和第三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17] 所述第四M0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四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 输出节点,第四M0S管的源极和第四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18] 所述第五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所述第五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 第一输出节点,第五M0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网络节点,第五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D 端;
[0019] 所述第六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第六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 输出节点,第六M0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第六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万 端;
[0020] 所述第七M0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七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 网络节点,所述第七M0S管的源极和第七M0S管的衬底接地。
[0021] 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所述第一 M0S管、第二M0S管、第三M0S管和第 四M0S管为Ρ沟道M0S管,第五M0S管、第六M0S管和第七M0S管为Ν沟道M0S管。
[0022] 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所述RS反相模块包括:第八M0S管、第九M0S管、 第十M0S管、第i^一 M0S管、第十二M0S管、第三输出节点、第四输出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
[0023] 所述第八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第八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 输出节点,第八M0S管的源极和第八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24] 所述第九M0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第九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 输出节点,第九M0S管的源极和第九M0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25] 所述第十M0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D端,第十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输 出节点,第十M0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述第十M0S管的衬底接地;
[0026] 所述第十一 M0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5端,第十一 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 三输出节点,第十一 M0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述第十一 M0S管的衬底接地;
[0027] 所述第十二M0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十二M0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 第二网络节点,第十二M0S管的源极和第十二M0S管的衬底接地。
[0028] 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所述第八M0S管和第九M0S管为P沟道M0S管, 第十M0S管、第i^一 M0S管和第十二M0S管为N沟道M0S管。
[0029] 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所述交叉耦合反相器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 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输出节点和D触发器的g端,第一反相器的 输出端连接D触发器的Q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节点和D触发器 的Q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D触发器的◎端。
[003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利用衬底控制方式, 提高了 D触发器的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 D触发器的功耗。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利用了 RS 反相模块可提高D触发器的工作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传统CMOS SADFF的电路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结构框图。
[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灵敏度放大模块的电路图。
[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RS反相模块的电路图。
[003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电路图。
[0036]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在时钟信号CLK控制下的时序图。
[003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与图1所示CMOS SADFF的功耗对比图。
[0038]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与图1所示CMOS SADFF的输出信号Q 上升沿对比图。
[0039]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与图1所示CMOS SADFF的输出信号Q 下降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如何降低功耗提高速度是目前IC(integrated circuit,集 成电路)设计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衬底驱动技术是通过从M0S管的衬底端输入控制信号 来改变M0S管的阈值电压,从而控制M0S管的工作电流。伪PM0S动态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 少占用PCB板的面积、提1?速度和减少寄生负载电容。
[0041] 基于衬底驱动技术和伪PM0S动态技术,本实用新型对传统SADFF进行了创新,使 输入信号从NM0S管的衬底输入,并把传统SADFF的两个与非门RS触发器改进为伪PM0S动 态技术反相器和一对交叉耦合的反相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功耗,并且具有更快的工作速 度。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与传统灵敏放大器型D触发器相比,其工 作电压更低,传输延时更少,建立时间为负值,并且更趋近时钟上升沿,保持时间更小,工作 截止频率更高。
[004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3]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包括灵敏度放大模块10、RS反相模块20和 交叉耦合反相器30,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10、RS反相模块20和交叉耦合反相器30依次连 接。其中,灵敏度放大模块10为D触发器的第一级电路,RS反相模块20为D触发器的第 二级电路,交叉耦合反相器30为D触发器的第三级电路。
[0044] 如图5所示,所述的D触发器具有CLK端、D端、5端、Q端、0端、VDD端、GND端, 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10用于利用衬底控制方式,提高D触发器的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D 触发器的功耗,之后由RS反相模块20采用伪PM0S动态技术,提高D触发器的工作速度,再 由交叉耦合反相器30降低D触发器的Q端和0端的电压值转换的时间,最终输出信号Q和 Q
[0045] 其中,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用于降 低功耗的核心部分。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灵敏度放 大模块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其包括第一 M0S管Ml、第二M0S管M2、第三M0S管M3、第四 M0S管M4、第五M0S管M5、第六M0S管M6、第七M0S管M7、第一输出节点S、第二输出节点R 和第一网络节点netl。其中,所述第一 M0S管Ml、第二M0S管M2、第三M0S管M3和第四M0S 管M4为P沟道M0S管,第五M0S管M5、第六M0S管M6和第七M0S管M7为N沟道M0S管。
[0046]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 M0S管Ml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一 M0S管Ml的 漏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S,第一 M0S管Ml的源极和第一 M0S管Ml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 的VDD端。
[0047] 所述第二M0S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R,第二M0S管M2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一输出节点S,第二M0S管M2的源极和第二M0S管M2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48] 所述第三M0S管M3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S,第三M0S管M3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二输出节点R,第三M0S管M3的源极和第三M0S管M3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49] 所述第四M0S管M4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四M0S管M4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二输出节点R,第四M0S管M4的源极和第四M0S管M4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0050] 所述第五M0S管M5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R,所述第五M0S管M5的漏极连 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S,第五M0S管M5的源极连接第一网络节点netl,第五M0S管M5的衬 底连接D触发器的D端,输入信号D从第五M0S管M5的衬底处输入。
[0051 ] 所述第六M0S管M6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S,第六M0S管M6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二输出节点R,第六M0S管M6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netl,第六M0S管M6的衬 底连接D触发器的5端,输入信号1从第六M0S管M6的衬底处输入。
[0052] 所述第七M0S管M7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七M0S管M7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一网络节点netl,所述第七M0S管M7的源极和第七M0S管M7的衬底接地。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输入信号D和1从第五M0S管M5的衬底 和第六M0S管M6的衬底输入,因为M0S管的背栅效应,NM0S管的衬底电位越高,其阈值电 压越小,在同等栅压心和漏源电压下,流过该NM0S管的电流就越大。因此D触发器 的?端和1端只要稍微有点偏差,它们的偏差就会被反相放大到第二输出节点R和第一输 出节点S之间,从而实现灵敏放大功能。本实用新型的D触发器利用衬底控制技术,只需输 入信号D和万稍有偏差,就有信号输出,这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SADFF利用一对差分信号输 入的最大不同,从功耗大幅降低。
[0054]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中RS反 相模块的电路图。所述RS反相模块20包括:第八M0S管Μ8、第九M0S管Μ9、第十M0S管 Μ10、第i^一 M0S管Mil、第十二M0S管M12、第三输出节点及、第四输出节点1和第二网络节 点net2。其中,所述第八M0S管M8和第九M0S管M9为P沟道M0S管,第十M0S管M10、第 i-一 M0S管Mil和第十二M0S管M12为N沟道M0S管。
[0055] 所述RS反相模块20为本实用新型的D触发器用于提高SADFF速度的关键部分, 如图4所示,所述第八M0S管M8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R,第八M0S管M8的漏极连 接所述第四输出节点? ,第八MOS管M8的源极和第八MOS管M8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 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节点R作为第二级电路的一个输入节点。
[0056] 所述第九M0S管M9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S,第九M0S管M9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三输出节点S ,第九M0S管M9的源极和第九M0S管M9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节点S作为第二级电路的另一个输入节点。
[0057] 所述第十M0S管M10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D端,第十M0S管M10的漏极连接所 述第四输出节点1,第十M0S管M10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net2,所述第十M0S管 M10的衬底接地。
[0058] 所述第i^一 M0S管Mil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5端,第i^一 M0S管Mil的漏极连 接所述第三输出节点及,第十一M0S管Mil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net2,所述第十一 M0S管Mil的衬底接地。
[0059] 所述第十二M0S管M12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十二M0S管M12的漏极 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net2,第十二M0S管M12的源极和第十二M0S管M12的衬底接地。
[0060] 当CLK端为低电平时,第一输出节点S和第二输出节点R都被充电到高电平,使第 八M0S管M8、第九M0S管M9和第十二M0S管M12均截止,此时第三输出节点及和第四输出 节点i为高阻态,对下一级电路(即交叉耦合反相器30)没有影响,因此D触发器的i?端和 g端的输出保持不变。
[0061] 当CLK端为高电平时,此时这级电路(即RS反相模块20)处于伪PM0S工作状态, 使第十二M0S管Μ12导通,第三输出节点云和第四输出节点i的输出信号由第一输出节点 S、第二输出节点R、D端和5端的输入信号控制。本实施例利用了伪PM0S电路特性与PM0S 电路特性基本相同,但是伪PM0S电路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D触发器在近似相等的功耗下能 以更快的速度工作。
[0062]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电路图。 如图5所示,所述交叉耦合反相器30包括第一反相器INV1和第二反相器INV2,所述第一反 相器INV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输出节点孟和0触发器的0端,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 端连接D触发器的Q端;所述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节点及和D触发 器的Q端,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连接D触发器的i端。
[0063]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交叉耦合反相器30降低D触发器的输出节点(即Q端和0端)电 压值转换的时间,并且能够使2端和δ端的输出值保持不变直到下个时钟上升沿的到来, 防止β端和β端的输出产生动态变化。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反相器(即第一反相器INV1和第 二反相器INV2)都是采用最小尺寸的CMOS管制造,因此输出节点的负载电容小到可以忽略 不计。
[0064] 以下结合图3、图4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进 行详细说明:
[0065] 当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时(即输入D触发器的CLK端的信号为低电平时),第一 M0S管Ml和第四M0S管M4均导通,使第一级电路的第一输出节点S和第二输出节点R都充 电到高电平。该第一输出节点S和第二输出节点R作为第二级电路的输入节点(即图4中 的节点R和S)也为高电平;当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时,第二级电路中的第八M0S管M8、第 九M0S管M9和第十二M0S管M12均截止,此时第二级电路输出节点:!和运(即第三输出节 点S和第四输出节点I)为高阻值,使作为第三级电路的输入节点(即图5中的节点I和S )为高阻值不影响0端和奋端的电平值,所以CLK端为低电平时不管输入信号(即输入D触 发器的D端和5端的信号)处于何种状态输出信号保持不变。
[0066] 当时钟信号CLK上升沿到来时,第七M0S管Μ7导通,差分输入对U端和5端有效, 第一输出节点S和第二输出节点R根据?端和5端的值开始放电。
[0067] 当?端为高电平、万端为低电平时,第五M0S管Μ5的阈值电压比第六M0S管 M6的阈值电压低,因此流过第五M0S管M5的电流比流过第六M0S管M6的电流更大,此时, 第一输出节点S比第二输出节点R先放电到低电平,因为交叉耦合反相器30的作用,最终 第一级电路的第一输出节点S稳定在低电平,第二输出节点R稳定在高电平。此时第二级 电路的输入信号S (即图4中的节点S)为低电平、R (即图4中的节点R)为高电平、? (即 图4中的节点D )为高电平,1 (即图4中的节点I )为低电平,使得第二级电路的第九M0S 管Μ9、第十M0S管Μ10和第十二M0S管Μ12导通,第八M0S管Μ8和第^-一 M0S管Mil截止, 使得第二级电路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R的反相低电平,输出信号;§为输入信号S的反相 高电平。低电平信号1、高电平信号;§再在第三级电路中的交叉耦合反相器30作用下使得 输出信号0为高电平、β为低电平(即Q端为高电平、昼端为低电平)。也就是说,在时钟信 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5为低电平时,输出信号6为高电平。
[0068] 当u端为低电平、1端为高电平时,第六M0S管Μ6的阈值电压比第五M0S管 M5的阈值电压低,因此流过第六M0S管M6的电流比流过第五M0S管M5的电流更大,此时, 第二输出节点R比第一输出节点S先放电到低电平,因为交叉耦合反相器30的作用,最终 第一级电路的第二输出节点R稳定在低电平,第一输出节点S稳定在高电平。作为第二级 电路输入?目号R为低电平的、S为1?电平、?为低电平,1?为1?电平,使得第二级电路的第八 M0S管M8、第^-一 M0S管Mil和第十二M0S管M12导通,第九M0S管M9和第十M0S管M10 截止,第二级电路的输出信号i为高电平,及为低电平。高电平信号;?、低电平信号i再通 过第三级电路的交叉耦合反相器30使得输出信号β为低电平,i为高电平。也就是说,在 时钟上升沿到来时,当U为低电平、5为高电平时,输出6为低电平。
[0069] 综上当CLK上升沿到来时,输入信号D为高电平、且D为低电平时,则输出信号Q 为高电平;输入信号D为低电平、且i)为高电平则输出Q为低电平,即输出信号Q与输入信 号D的值相同。
[0070] 当时钟信号CLK保持为高电平的时候,第七M0S管M7导通,第一 M0S管Ml和第四 M0S管M4截止,此时由第二M0S管M2和第五M0S管M5组成一个反相器,第三M0S管M3和 第六M0S组成一个反相器,且两个反相器首尾相接,相互耦合构成耦合反相器。由于第二输 出节点R和第一输出节点S在时钟信号上升沿阶段已经稳定到一个反相状态(即节点R与 节点S逻辑值相反),差分电路不存在两路同时放电,所以在耦合反相器的作用下,节点R和 节点S的电平保持不变,因此由上分析可知,输出信号β和g的值也将保持不变。
[0071] 当时钟信号CLK下降沿到来时第一 M0S管Ml和第四M0S管M4都导通,第七M0S 管M7截止使得第一级电路的第二输出节点R和第一输出节点S都重新充电到高电平。其 作为第二级电路的输入节点R和S为高电平,当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时,第二级电路中的 第八M0S管M8、第九M0S管M9和第十二M0S管M12均截止,此时第三输出节点S和第四输 出节点;?为高阻值,其作为第三级电路的输入节点?和沒为高阻值,不影响输出信号!β和 fi的电平值,所以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时不管输入信号D处于何种状态输出0保持不变。
[0072] 结合时钟信号CLK的上述四种状态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 器只在时钟信号上升沿采集输入信号?,输出逻辑电平值2与输入信号U相同,在时钟信 号的其他工作状态(即时钟信号CLK为高电平、时钟信号CLK为低电平、时钟信号CLK下降 沿)输出信号Q保持不变。如图6所示,D触发器只在时钟信号CLK上升沿采集输入信号D 并输出相同逻辑值Q。在时钟其他工作状态(CLK为高电平,CLK为低电平,CLK下降沿)输 出保持不变,验证了以上分析。
[0073] 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74] 1、D触发器采用衬底控制技术,从衬底输入信号,大大降低了 D触发器的功能。如 图7所示,在图7中,L1为传统灵敏放大器型D触发器的功耗随电源电压变化的曲线,L2为 衬底控制灵敏放大器型D触发器的功耗随电源电压变化的曲线。横轴表示电源电压值VDD, 纵轴表示功耗值。由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的D触发器的电源电压为0. 8 - 1. 8V时大 幅度降低了功耗,在电源电压为〇. 6V-0. 8V时降低幅度不明显,但也有少量降低。
[0075] 2、D触发器通过采用伪PM0S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速度,如图8和图9,其中,图8 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与图1所示CMOS SADFF的输出信号Q上升沿对比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与图1所示CMOS SADFF的输出信号Q下降沿对 比图。在图8中,L1为本实用新型的D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上升过程的曲线,L2为传统D触 发器的输出信号上升过程的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Q的电压值。在图9中,图中L1 为本实用新型的D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下降过程的曲线,L2为传统D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下降 过程的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Q的电压值。从图8和图9可知,本实用新型的D触 发器的输出曲线的上升和下降时间更短,曲线更平滑。此外通过HSPICE (集成电路性能分 析的电路模拟程序)测量可发现,改进后的D触发器相比传统SADFF传播延时更小,建立时 间为负值且建立时间绝对值更小,保持时间也更小,截止频率更高。
[007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衬底控制技术替代传统SADFF的栅端控制,并通过伪 PM0S动态技术改进传统RS触发器,使得D触发器电路功耗降低,速度提高,此外D触发器的 建立时间、保持时间、传输延时,截止频率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优化。
[0077]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 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包括CLK端、D端、1端、Q端、ρ端、VDD端和GND端,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利用衬底控制方式,提高D触发器的反应灵敏度的灵敏度放大模块; 用于提高工作速度的RS反相模块; 用于输出结果的交叉耦合反相器; 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RS反相模块和交叉耦合反相器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灵敏度放大模块包括第一 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 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一输出节点、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一网络节点; 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一 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 节点,第一 MOS管的源极和第一 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 节点,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 节点,第三MOS管的源极和第三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 节点,第四MOS管的源极和第四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所述第五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所述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 输出节点,第五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网络节点,第五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D端; 所述第六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第六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 节点,第六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网络节点,第六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5端; 所述第七MO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七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网络 节点,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和第七MOS管的衬底接地; 其中,所述RS反相模块包括:第八MOS管、第九MOS管、第十MOS管、第i^一 MOS管、第 十二MOS管、第三输出节点、第四输出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 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节点,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输出 节点,第八MOS管的源极和第八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节点,第九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输出 节点,第九MOS管的源极和第九MOS管的衬底连接D触发器的VDD端; 所述第十MO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D端,第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输出节 点,第十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述第十MOS管的衬底接地; 所述第十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1端,第十一 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输 出节点,第十一 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所述第十一 MOS管的衬底接地; 所述第十二MOS管的栅极连接D触发器的CLK端,第十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 网络节点,第十二MOS管的源极和第十二MOS管的衬底接地; 其中,所述交叉耦合反相器包括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 连接所述第四输出节点和D触发器的i端,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D触发器的Q端;所述 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节点和D触发器的Q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d触发器的e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MOS管、第二 M0S管、第三M0S管和第四M0S管为P沟道M0S管,第五M0S管、第六M0S管和第七M0S管为 N沟道M0S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衬底控制的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M0S管和第九 M0S管为P沟道M0S管,第十M0S管、第^-一 M0S管和第十二M0S管为N沟道M0S管。
【文档编号】H03K3/02GK203911880SQ20142023922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邓小莺, 莫妍妍, 宁建辉, 刘柳 申请人:深圳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