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7616发布日期:2018-11-13 19:5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联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配对的部件,以及更具体地涉及可配对的车辆部件。



背景技术:

可使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将机动车辆中所使用的部件(特别地车用部件)彼此联接在一起,例如使用螺钉或螺母和螺栓。然而,紧固件系统的使用导致零件增加、成本提高、装配时间增加,并且可导致部件和紧固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其会导致组件之间的错位和不期望的噪音,例如吱吱声和嘎嘎声。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施例中,联接系统包括:接收部件;接收部件中的开口,其由接收壁限定;以及多个间隔开的接收凸起部,其从接收壁径向向内地延伸且依次定位在接收壁周围以限定保持槽。配对部件配置成放置在接收部件中的开口中,且包括配对壁和形成于配对壁上并在配对壁周围延伸的定位肋,使得配对部件按压入接收部件中直到定位肋接触接收凸起部,并且当将额外插入力施加到配对部件上时接收凸起部在径向向外方向上屈曲,从而允许定位肋进入保持槽以相对于接收部件保持配对部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联接系统包括:接收部件;接收部件中的开口,其由接收壁限定;以及配对部件,其配置成放置在接收部件中的开口中且包括配对壁。多个间隔开的接收凸起部从接收壁或配对壁中的一者径向地延伸,且依次定位以限定保持槽。定位肋形成于接收壁或配对壁中的另一者上并在其周围延伸,使得配对部件按压入接收部件中直到定位肋接触接收凸起部,并且当将额外插入力施加到配对部件上时接收凸起部在径向方向上屈曲,从而允许定位肋进入保持槽以相对于接收部件保持配对部件。

根据本发明,其还存在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联接系统,其包括:

接收部件;

所述接收部件中的开口,其由接收壁限定;

多个间隔开的接收凸起部,其从所述接收壁径向向内延伸且依次定位在所述接收壁周围以限定保持槽;以及

配对部件,其配置成放置在所述接收部件中的所述开口中,其包括配对壁和定位肋,所述定位肋形成于所述配对壁上并且在所述配对壁周围延伸,且配置成用于弹性保持在所述保持槽中,使得所述配对部件按压入所述接收部件中直到所述定位肋接触所述接收凸起部,并且当将额外插入力施加到所述配对部件上时,所述接收凸起部在径向向外方向上屈曲,从而允许所述定位肋进入所述保持槽以相对于所述接收部件保持所述配对部件。

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接系统,其中,所述接收凸起部是中空的以增加其柔性。

3.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接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接收凸起部轴向间隔开的多个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所述定位凸起部从所述接收壁径向向内延伸,并且依次定位在所述接收壁周围,以与所述接收凸起部一起限定所述保持槽。

4.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保持槽的轴向长度“L”小于所述定位肋的轴向长度“l”,使得当所述定位肋定位在所述保持槽中时,所述接收凸起部和所述定位凸起部中的一者或两者通过所述定位肋在所述径向向外方向上弹性地变形。

5.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接系统,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接收凸起部轴向间隔开,并且从所述接收壁径向向内延伸,以与所述接收凸起部一起限定所述保持槽。

6.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限位构件配置为向内延伸的突出部。

7.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限位构件包括所述接收部件中的所述开口的闭合底部。

8.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限位构件包括依次定位在所述接收壁周围的多个刚性的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

9.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保持槽具有轴向长度“L”,使得当所述配对部件接触所述限位构件时,在所述定位肋和一系列接收凸起部之间建立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过盈干涉。

10.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接收部件包括仪表组,且所述配对部件包括仪器。

11. 一种联接系统,其包括:

接收部件;

所述接收部件中的开口,其由接收壁限定;

配对部件,其配置成放置在所述接收部件中的所述开口中,且其包括配对壁;

多个间隔开的接收凸起部,其从所述接收壁或所述配对壁中的一者径向地延伸且依次定位以限定保持槽;以及

定位肋,其形成于除了所述接收壁或所述配对壁中的所述一者的另一者上并在其周围延伸,且其配置成用于弹性保持在所述保持槽中,使得所述配对部件按压入所述接收部件中直到所述定位肋接触所述接收凸起部,并且当将额外的插入力施加到所述配对部件上时,所述接收凸起部在径向方向上屈曲,从而允许所述定位肋进入所述保持槽以相对于所述接收部件保持所述配对部件。

12.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联接系统,其中,所述接收凸起部是中空的以增加其柔性。

13.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联接系统,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接收凸起部轴向地间隔开的多个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所述定位凸起部从所述接收壁或所述配对壁中的所述一者径向地延伸,以与所述接收凸起部一起限定所述保持槽。

14.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保持槽的轴向长度“L”小于所述定位肋的轴向长度“l”,使得当所述定位肋定位在所述保持槽中时,所述接收凸起部和所述定位凸起部中的一者或两者通过所述定位肋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弹性地变形。

15.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联接系统,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构件,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接收凸起部轴向间隔开并从所述接收壁径向地延伸,以与所述接收凸起部一起限定所述保持槽。

16.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接收部件包括仪表组,且所述配对部件包括仪器。

17.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联接系统,所述限位构件包括依次定位在所述接收壁周围的多个刚性的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

当结合附图理解时,本发明的以上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容易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仅通过举例说明,其它特征、优点和细节出现在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详细描述参照附图,其中: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联接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已装配的联接系统的沿图1的线2-2所截取的截面;

图3是体现本发明的特征的联接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4是图3的已装配的联接系统的沿线4-4所截取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其应用或用途。例如,所示的实施例可适用于车辆部件,但本文所公开的系统可与任何合适的部件一起使用以提供对配对部件以及部件应用的紧固和保持,包括许多工业、消费者产品(例如,消费者电子装置、各种设备等等)、运输、能量和航空航天应用,且特别地包括许多其它类型的车用部件及应用,例如各种内部、外部、电气和引擎罩下车用部件及应用。应理解到,贯穿附图,相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或对应的零件和特征。

任何合适的材料可用于本文所公开且下文进一步论述的配对部件及其特征。这包括各种金属、聚合物、陶瓷、无机材料或玻璃、或上述材料中的任意的复合物、或适合用于本文所公开目的的任何其它组合。设想许多复合材料,包括各种填充聚合物,其包括玻璃、陶瓷、金属和无机材料填充的聚合物,尤其是玻璃、金属、陶瓷、无机或碳纤维填充的聚合物。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填充剂形态,包括微粒或纤维的所有形状及尺寸。更确切地,可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纤维,包括连续或不连续纤维、编织和非编织布、毛毡或丝束或其组合。可使用任何合适的金属,包括钢、铸铁、铝、镁或钛、或其复合物或其任何其它组合的各种等级和合金。聚合物可包括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固性聚合物两者、或其复合物、或其任何其它组合,包括广泛多种共聚物和聚合物共混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车辆并不限于仅仅汽车、卡车、货车或运动型多用途车辆,而是包括适合于运输重物的任何自推进或牵引式运输工具。

参照图1和图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图示了联接系统10。所述联接系统包括第一接收部件12(例如,仪表组)和第二配对部件14(例如,待定位在仪表组中的仪器或量规)。接收部件包括开口16,配对部件14将在其装配期间固定地插入该开口16中。开口由接收壁18限定,该接收壁18从开口16向内并且在开口16周围延伸。多个周向间隔开的接收凸起部20依次定位在接收壁18周围,并且从接收壁径向向内地延伸。接收凸起部20构造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且因此可以是中空的以及由柔性材料构成,当施加径向向外方向上的力至其时其将弹性变形。与接收凸起部20轴向间隔开的多个周向地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22依次定位在接收壁18周围,并且从接收壁径向向内延伸。接收凸起部20构造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且因此可以是中空的以及由柔性材料构造而成,当施加径向向外方向上的力至其时其将弹性变形。接收壁18上的接收凸起部20和定位凸起部22限定其间的轴向空间,其称作保持槽24。

配对部件14具有允许其放置在接收部件12的开口16中的外部尺寸。在量规的情况下,配对部件可包括面30和从其延伸的配对壁32。配对壁32的圆周或周长配置成在将部件配对时符合与接收壁18的预定间距。定位肋34形成于配对壁32上,并且在配对壁32周围且在其第一端36和第二端38中间周向地延伸。定位肋34从配对壁32径向向外延伸,且配置成在将部件配对时紧密贴合接收壁18,但并不处于过盈干涉。额外地,在实施例中,在处于过盈干涉的情况下,定位肋34的轴向长度“l”大于保持槽24的轴向长度“L”。

将配对部件14装配到接收部件12中包括将接收部件的第二端38插入配对部件14的开口16中。将配对部件压入接收部件中直到定位肋34接触在接收壁18的内圆周周围延伸的一系列接收凸起部20。当将额外的插入力施加到配对部件14上时,接收凸起部20在径向向外方向上屈曲,从而允许定位肋34进入保持槽24。如图2中所图示的,在实施例中,保持槽24的轴向长度“L”小于定位肋34的轴向长度“l”。因此,当定位肋定位在保持槽24中时,接收凸起部20和轴向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22由于定位肋34的存在而在径向向外方向上部分地弹性变形。结果是使得配对部件14在多个方向上(即,跨车,前/后和上/下)紧密、弹性平均地准确配合在接收部件12的开口16内。

参照图3和图4,在可替代实施例中,图示了联接系统10。该联接系统包括第一接收部件12(例如,仪表组)和第二配对部件14(例如,待定位在仪表组中的仪器或量规)。接收部件包括开口16,配对部件14将在其装配期间固定地插入该开口16中。开口由接收壁18限定,该接收壁18从开口16向内,并且在开口16周围延伸。多个周向间隔开的接收凸起部20依次定位在接收壁18周围,并且从接收壁径向向内地延伸。接收凸起部20构造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且因此可以是中空的以及由柔性材料构造而成,当施加径向向外方向上的力至其时其将弹性变形。与接收凸起部20轴向地间隔开的至少一个限位构件40从接收壁径向向内延伸。限位构件40可以如此构造,使得其配置为向内延伸的突出部(tab)44(图4),可以是接收部件12中的开口16的闭合底部46,或可包括依次定位在接收壁18周围的多个刚性的间隔开的定位凸起部22。接收凸起部20和限位构件40限定其间的轴向空间,其称作保持槽24。

将配对部件14装配到接收部件12中包括将配对部件14的第二端38插入接收部件12的开口16中。将配对部件按压入接收部件中直到定位肋34接触在接收壁18的内圆周或周长周围延伸的一系列接收凸起部20。当将额外的插入力施加到配对部件14上时,接收凸起部20在径向向外方向上屈曲,从而允许定位肋34进入保持槽24。如图4中所图示的,在实施例中,保持槽24具有轴向长度“L”,使得当配对部件的第二端38接触限位构件40时,在定位肋34和一系列接收凸起部20之间建立在轴向方向上的过盈干涉。结果是使得配对部件14在多个方向上(即,跨车,前/后和上/下)紧密、弹性平均地准确配合在接收部件12的开口16内。

预期到,本发明适用于实际上任何构型的装配,例如方形、矩形等。可期待此类构型用于例如存储箱和壳体的应用中。额外地,在上述示例中,接收凸起部20和定位凸起部22放置在接收部件的圆周周围,同时定位肋34在配对部件14的配对壁32周围延伸。预期到,可颠倒凸起部和肋的位置,而使凸起部定位在配对部件14上且定位肋34在接收部件周围延伸。在实施例中预期到,定位肋34的数量可大于本文迄今所描述的单个肋。例如,在所预期的实施例中,可利用多个定位肋来限制一系列定位凸起部。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改变且可用等效物来代替其元件。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的材料情形适合于本发明的教示。因此,旨在说明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入本申请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