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248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机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立柱背面侧安装有收纳箱的机床,该收纳箱收纳有电气零件。



背景技术:

收纳箱收纳有机床的控制基板等电气零件,且收纳箱安装在机床立柱的背面侧。在机床运转收纳箱内的电气零件发热时,收纳箱的温度上升。有时因该温度上升导致立柱发生向前倾这样的热变位。日本特许公开1996年第27448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控制盘,该控制盘在用于收纳半导体元件等的壳体内具有冷却风扇。该控制盘在壳体的侧面与机床的立柱之间设有供冷却风扇吸气的空间。冷却风扇从该空间吸入空气并将该空气吸入到壳体内,进而使空气在被收纳的半导体元件的散热器的散热片处进行强制对流。立柱随着冷却风扇吸入空气从而被冷却。此外,还有下述等方法:使冷却油在立柱内部循环,或是在收纳箱与立柱之间安装绝热构件。

温度上升了的壳体会使存在于壳体与立柱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升温。就上述控制盘而言,由于要从壳体与立柱之间的空间吸入空气,因此,存在温度上升了的空气也被吸入到壳体内的可能性。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地将壳体内的半导体元件等冷却的可能性。立柱位于冷却风扇的吸气侧,因此,与冷却风扇的排气侧相比,空气流速较慢,存在无法充分地将立柱冷却的可能性。其他方法会增加成本,因此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针对收纳箱内的电气零件的冷却 性能并且能够抑制因立柱背面侧的局部温度上升所导致的立柱的热变位的机床。

技术方案1的机床具有:立柱,其支承主轴,刀具能够装配于该主轴;收纳箱,其安装于所述立柱,且收纳有电气零件;散热片,其设在所述收纳箱的、同与所述立柱侧相对的相对面连接的一个面,且用于冷却所述电气零件;散热片包覆部,其设在所述收纳箱的所述一个面,且包覆所述散热片;及送风部,其设于所述散热片包覆部,且用于将空气送入所述散热片包覆部的内侧;该机床的特征在于,具有:突出部,其设于所述散热片包覆部,且从所述一个面的靠所述立柱侧的一端部向所述立柱侧突出;及风道部,其设在所述收纳箱的所述相对面,且该风道部的一端与所述突出部相抵接,所述风道部用于将从所述突出部流过来的空气引导到所述收纳箱的相对面与所述立柱之间的间隙。

机床能够使由送风部送入到散热片包覆部内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经由突出部和风道部流动到收纳箱的相对面与立柱的背面之间的间隙。因此,机床能够自行地对立柱背面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因立柱背面侧的局部温度上升所导致的立柱的热变位。机床能够将由送风部送进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用于冷却立柱背面,因此,无需再设置其他送风部,能够节约成本。

技术方案2的机床的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的一个面是与水平面正交的侧面,所述收纳箱在所述相对面与所述立柱之间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将所述收纳箱安装于所述立柱,所述风道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通气用孔,从所述风道部流过来的空气能够向与所述突出部侧相反的那一侧流动并穿过该通气用孔。

从风道部流过来的空气能够穿过在安装部设置的通气用孔。安装部不会妨碍空气流动,因此,机床能够使空气良好地流动到收纳箱的前表面与立柱的背面之间的间隙。

技术方案3的机床的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具有一对被安装部,该一对被安装部在所述相对面侧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具有板状的第一安装部和板状的第二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从与所述被安装部相对的位置向所述立柱侧突出,且分别安装于所述一对被安装部,所述风道部设在所述突出部的靠所述立柱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中位于靠所述突出部侧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所述通气用孔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位于所述风道部所形成的空间内的部分。

从风道部流过来的空气能够穿过在靠突出部侧的第一安装部设置的通气用孔。因此,机床能够使空气良好流动到收纳箱的前表面与立柱的背面之间的间隙。

技术方案4的机床的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多个板状构件,该多个板状构件在所述侧面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水平方向排列配置,所述送风部设在所述散热片包覆部中的、比与所述散热片相对的部分靠下侧的位置,所述散热片包覆部具有排气口,该排气口位于比所述送风部靠上侧的位置,沿着所述散热片流动的空气经由该排气口排出到外部。

从送风部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的内侧的空气能够沿着散热片经过散热片并从排气口排出到外部。因此,机床能够借助散热片良好地使电气零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床1的立体图。

图2是安装有控制箱20的立柱5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侧观察控制箱20和立柱5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立柱5的立体图。

图5是控制箱20的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的Ⅰ-Ⅰ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7是散热片包覆部30的立体图。

图8是风道侧壁60A的立体图。

图9是安装有控制箱20的立柱5的立体图(省略了散热片包覆部30)。

图10是图1所示的机床1的风道部60周围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Ⅱ-Ⅱ线向视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机床1的左右方向是机床1的X轴方向,机床1的前后方向是机床1的Y轴方向,机床1的上下方向是机床1的Z轴方向。

机床1具有基座2、立柱5、主轴头7、主轴8、工作台装置10、换刀装置14、控制箱20等。基座2是在Y轴方向上较长的、呈大致长方体状的金属制底座。立柱5竖立设置于基座2的上部靠后方位置,呈大致棱柱状。立柱5在前表面设有Z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Z轴移动机构具有Z轴滚珠丝杠(省略图示)、Z轴马达19和一对Z轴轨道(省略图示)。一对Z轴轨道沿Z轴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Z轴滚珠丝杠配置在一对Z轴轨道之间。Z轴马达19的输出轴与Z轴滚珠丝杠的上端部相连结。主轴头7在背面侧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该螺母与Z轴滚珠丝杠螺纹接合。当Z轴马达19使Z轴滚珠丝杠旋转时,主轴头7与螺母一起沿着一对Z轴轨道移动。因此,Z轴移动机构以能够使主轴头7沿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主轴头7。

主轴8以其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主轴头7的内部。主轴8在下部具有装配孔(省略图示),能够将刀具(省略图示)装配在该装配孔中。主轴8在主轴马达18的驱动下旋转。主轴马达18设在主轴头7的上部。立柱5在前表面靠下侧位置固定有前面板16。主轴头7在下部具有Z护罩17。Z护罩17与主轴 头7一体地升降,在前面板16的前表面滑动。前面板16和Z护罩17能够防止切屑进入Z轴移动机构内。

工作台装置10具有Y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Y轴移动台12、X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工作台11等。Y轴移动机构设在基座2的上表面靠前侧位置,Y轴移动机构具有Y轴滚珠丝杠、Y轴马达(省略图示)和一对Y轴轨道等。一对Y轴轨道和Y轴滚珠丝杠沿Y轴方向延伸。一对Y轴轨道在上表面沿Y轴方向引导Y轴移动台12。Y轴移动台12呈大致长方体状,在其底部外表面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该螺母与Y轴滚珠丝杠螺纹接合。当Y轴马达使Y轴滚珠丝杠旋转时,Y轴移动台12与螺母一起沿着一对Y轴轨道移动。因此,Y轴移动机构以能够使Y轴移动台12沿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Y轴移动台12。

X轴移动机构设在Y轴移动台12的上表面,其具有X轴滚珠丝杠(省略图示)、X轴马达(省略图示)和一对X轴轨道(省略图示)等。X轴轨道和X轴滚珠丝杠沿X轴方向延伸。工作台11从俯视角度观察时呈矩形板状,设在Y轴移动台12的上表面。工作台11在底部具有螺母(省略图示)。该螺母与X轴滚珠丝杠螺纹接合。当X轴马达使X轴滚珠丝杠旋转时,工作台11与螺母一起沿着一对X轴轨道移动。因此,X轴移动机构以能够使工作台11沿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工作台11。工作台11能够利用Y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台12和X轴移动机构在基座2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

换刀装置14设在主轴头7的前侧,具有圆盘式的刀库15。刀库15在外周呈放射状地保持有多个刀具(省略图示),并能够将换刀指令所指示的刀具定位于换刀位置。换刀指令是根据NC程序进行指令的。换刀位置为刀库15的最下部位置。换刀装置14能够使装配于主轴8的刀具与位于换刀位置的刀具互换。

控制箱20呈大致长方体状,安装在立柱5的背面54侧。控制箱20收纳有 各种电气零件。各种电气零件例如为NC控制基板、DC开关电源、断路器、换刀装置14用的逆变器、布线槽、伺服放大器等。NC控制基板能够控制Z轴马达19、主轴马达18、X轴马达和Y轴马达,使保持在工作台11上的工件与装配于主轴8的刀具相对移动,来对工件实施各种加工。各种加工例如为使用钻头、丝锥等进行的钻孔加工,使用端铣刀等进行的铣削加工等。控制箱20在与立柱5侧相反的那一侧具有箱门21。操作者例如在对控制箱20进行检查时将箱门21打开,然后对被收纳在控制箱20内的各种电气零件进行检查、更换、修理等。

如图1~图3所示,控制箱20在外侧具有散热片包覆部30、风扇40、风道部60和线缆罩80。散热片包覆部30设在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的大致中央处。散热片包覆部30将在左侧面203设置的散热片部70(参照图3、图5)的周围部位包围起来。风扇40以固定在左侧面203的靠下侧位置的状态在风扇用开口部352的内侧插入配置于该风扇用开口部352,该风扇用开口部352设置于散热片包覆部30。风扇40经由风扇用开口部352将空气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内。散热片包覆部30在上部设有排气口351(参照图3)。在散热片包覆部30内自风扇40流动到上方的空气经由该排气口351排出到外部。散热片包覆部30在前端侧具有突出部37。突出部37从左侧面203的前端部向立柱5侧即前方突出。

风道部60设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上的、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与在前表面201的靠左侧的位置设置的左侧安装部23之间。自突出部37流经风道部60的空气经由在左侧安装部23设置的通气用孔232(参照图5)流动到立柱5的背面54与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之间的间隙75。因此,机床1能够抑制立柱5的背面54侧的温度上升,进而能够抑制立柱5向前倾这样的热变位。线缆罩80设在左侧面203的比散热片包覆部30靠上侧的位置,各种线缆被收纳在线缆罩80的内侧,从而能够保护各种线缆。

参照图2、图4,说明立柱5的构造。立柱5具有前表面51、右侧面52、左侧面53、背面54、上表面55和底面(省略图示)。立柱5的前表面51的下端部形成为倒V字状,从而能够避免与在基座2的上表面设置的Y轴移动机构相互干扰。立柱5在前表面51具有凹部511、右侧轨道支承部512、左侧轨道支承部513等。凹部511以从主视角度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方式设在前表面511的大致上半部分,并从前表面51向后方凹进去。右侧轨道支承部512位于凹部511的右侧,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其前端部突出到比前表面51靠前方的位置。左侧轨道支承部513位于凹部511的左侧,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状,其前端部突出到比前表面51靠前方的位置。右侧轨道支承部512与左侧轨道支承部513相互平行。右侧轨道支承部512和左侧轨道支承部513将一对Z轴轨道分别固定在它们各自的前端面从而支承该一对Z轴轨道。Z轴滚珠丝杠固定在凹部511的内侧且固定在一对Z轴轨道之间。立柱5在右侧面52的下端部具有右侧固定部521,在左侧面53的下端部具有左侧固定部531。右侧固定部521自右侧面52的下端部向右侧突出,并利用螺钉(省略图示)固定在基座2的上表面的后部靠右侧的位置。左侧固定部531自左侧面53的下端部向左侧突出,并利用螺钉(省略图示)固定在基座2的上表面的后部靠左侧的位置。上表面55在从右视角度或左视角度观察时,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去向斜下方倾斜。立柱5在背面54的左侧一端部设有6个左侧被安装部57,该6个左侧被安装部57沿上下方向以彼此间空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左侧被安装部57自背面54向后方突出,呈大致长方体状,在其左侧面的靠顶端侧的位置具有安装面571。安装面571在大致中央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孔572。立柱5在背面54的右侧一端部也设有6个右侧被安装部56,该6个右侧被安装部56沿上下方向以彼此间空开间隔(图4中仅图示了位于最上部的一个右侧被安装部)的方式设置。右侧被安装部56与左侧被安装部57同样地,自背面54向后方突出,呈大致长方体状,在其右侧面的靠顶端侧的位置具有安装面 (省略图示)。该安装面在大致中央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孔。

参照图5、图6,说明控制箱20的构造。控制箱20呈大致长方体状,具有前表面201、右侧面202、左侧面203、背面204、上表面205和底面206。控制箱20在前表面201具有右侧安装部22和左侧安装部23。右侧安装部22设在前表面201的右侧,左侧安装部23设在前表面201的左侧,右侧安装部22和左侧安装部23均为这样的金属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向前方突出,在从侧视角度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形状。右侧安装部22具有多个固定孔221和一个通气用孔222。多个固定孔221为圆孔,沿着右侧安装部22的前端部设置。通气用孔222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设在右侧安装部22中的、与风道部60的风道侧壁60A相对应的位置,且沿着右侧安装部22的后端部设置。左侧安装部23也与右侧安装部22同样地,具有多个固定孔231和一个通气用孔232。多个固定孔231为圆孔,沿着左侧安装部23的前端部设置。通气用孔232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设在左侧安装部23中的、与风道部60的风道侧壁60A相对应的位置,且沿着左侧安装部23的后端部设置。控制箱20在前表面201的左端部与左侧安装部23之间具有一对固定孔235和一对固定孔236。一对固定孔235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且位于能够固定风道侧壁60A的上侧固定部63(参照图8、图9)的部分。一对固定孔236也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且位于能够固定风道侧壁60A的下侧固定部64(参照图8、图9)的部分。

控制箱20在左侧面203具有散热片部70和风扇40。散热片部70设在左侧面203的大致中央处。如图6所示,散热片部70具有金属制的框部71和多片散热片72,该框部71和多片散热片72形成为一体。框部71呈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筒状。散热片72在框部71内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以彼此间空开间隙的方式排列配置。散热片部70与被收纳在控制箱20内的电气零件相连接。电气零件产生的热量被传递给散热片部70。由风扇40吸入进来的空气从下往上在散热片72之间流动,从而使散热片72的热量散发出去。如 图5所示,风扇40设在散热片部70的下方且是靠后方侧的位置。风扇40的一例为轴流风扇。风扇40以其与左侧面203之间空开间隙的方式被支承。风扇40吸入空气并朝向左侧面203送风。

参照图7,说明散热片包覆部30的构造。散热片包覆部30安装在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散热片包覆部30具有使内部空间暴露的开口,从而能够包覆散热片部70。散热片包覆部30具有主体部31、后壁部32、固定部33、前壁部34、底壁部35和封堵部36。主体部31为这样的金属板:从左视角度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且呈大致长方形形状,且主体部31与所述开口相对。后壁部32为这样的金属板:其自主体部31的后端部向右方折回大致直角的角度并向右方延伸,从后视角度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较为细长且呈大致长方形形状。固定部33为这样的金属板:其自后壁部32的右端部向后方折回大致直角的角度并向后方突出,从左视角度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较为细长且呈大致长方形形状。固定部33在后端侧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固定孔(省略图示)。该固定孔在利用螺钉95(参照图3)将散热片包覆部30固定于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时使用。

前壁部34为这样的金属板:其自主体部31的前端部向右方折回大致直角的角度并向右方延伸,从主视角度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较为细长且呈大致长方形形状。封堵部36为这样的金属板:其将由前壁部34的上端部与主体部31的上端部所构成的角部封堵起来,从俯视角度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散热片包覆部30在主体部31具有风扇用开口部352、固定孔353和多个排气口351。多个排气口351设在主体部31的上端部附近,在散热片包覆部30内流动到上方的空气经由该多个排气口351排出到外部。风扇用开口部352设在主体部31的靠下侧且是靠后方侧的位置,呈大致矩形形状。风扇40能够在风扇用开口部352的内侧插入到该风扇用开口部352中。固定孔353设在由主体部31的前端部与上端部所构成的角部附近。固定孔353在利用螺钉95(参照图3)将散 热片包覆部30固定于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时使用。具有上述构造的散热片包覆部30在前端侧具有突出部37。突出部37是在将散热片包覆部30固定于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的情况下突出到比前表面201靠前方的位置的部分。突出部37与前表面201之间形成开口37A。在散热片包覆部30内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经由开口37A被引导到风道部60。

参照图8,说明风道部60的构造。风道部60由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的一部分和风道侧壁60A构成。风道侧壁60A安装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参照图2、图10)。风道侧壁60A具有主体部61、固定部62、上侧固定部63和下侧固定部64。主体部61为这样的金属板:从主视角度观察时在上下方向上较长且呈大致长方形形状。固定部62自主体部61的右端部向前方弯折,且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3个固定孔621,这3个固定孔621等间隔地配置。上侧固定部63自主体部61的上端部向后方弯折大致直角的角度,然后其顶端侧向上方弯折,从侧视角度观察时上侧固定部63呈大致L字状。上侧固定部63在左右两端侧分别具有从主视角度观察时呈大致U字状的卡合槽631,即,上侧固定部63具有一对卡合槽631。下侧固定部64自主体部61的下端部向后方弯折大致直角的角度,然后其顶端侧向下方弯折,从侧视角度观察时下侧固定部64呈大致倒L字状。下侧固定部64在左右两端侧分别具有从主视角度观察时呈大致倒U字状的卡合槽641,即,下侧固定部64具有一对卡合槽641。在主体部61与前表面201之间形成空气流路。

参照图9,说明控制箱20相对于立柱5固定的固定构造。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与立柱5的背面54侧(参照图4)相对。设在前表面201的左侧安装部23从左方与立柱5的左侧的6个左侧被安装部57各自的安装面571(参照图4)相抵接。设在前表面201的右侧安装部22从右方与立柱5的右侧的6个右侧被安装部56各自的安装面(省略图示)相抵接。在调节好控制箱20相对于立柱5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将螺钉90紧固于彼此相对的左侧安装部23的固定孔 231与立柱5侧的左侧被安装部57,将螺钉(省略图示)紧固于彼此相对的右侧安装部22的固定孔221与立柱5侧的右侧被安装部56。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与立柱5的背面54之间彼此不接触地隔开间隙75相对。因此,控制箱20内的电气零件产生的热量不会从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直接传递给立柱5的背面54。

参照图3、图10,说明散热片包覆部30的安装构造。散热片包覆部30以使内部空间暴露的开口侧朝向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的状态包覆散热片部70,并且使风扇40在风扇用开口部352的内侧插入配置于该风扇用开口部352。固定部33与左侧面203相抵接。设在固定部33的上部和下部的两个固定孔(省略图示)与在左侧面203设置的两个固定孔(省略图示)相对,且分别利用螺钉95紧固。设在主体部31的固定孔353(参照图7)与在左侧面203设置的固定孔(省略图示)相对,且利用螺钉95紧固。因此,散热片包覆部30以将散热片部70周围部位包围起来的状态安装于左侧面203。散热片包覆部30安装成在散热片包覆部30的内侧,散热片部70的后端部与散热片包覆部30的后壁部32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较小。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从左侧面203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突出部37的从左侧面203的前端部突出来的突出长度与主体部61和前表面201之间的相隔距离大致相同。因此,突出部37与风道侧壁60A紧贴。

参照图9、图10,说明风道侧壁60A的安装构造。上侧固定部63的一对卡合槽631与在前表面201设置的一对固定孔235(参照图5、图9)相对。螺钉96经由一对卡合槽631紧固于一对固定孔235。下侧固定部64的一对卡合槽641与在前表面201设置的一对固定孔236(参照图5、图9)相对。螺钉97经由一对卡合槽641紧固于一对固定孔236。风道侧壁60A的固定部62的右侧面与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设置的左侧安装部23的左侧面相抵接。设在固定部62的3个固定孔621(参照图8)与在左侧安装部23设置的多个固定孔231中 的3个固定孔231相对,并利用螺钉90紧固。因此,风道侧壁60A固定在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与左侧安装部23之间。风道侧壁60A的主体部61的左端部与突出部37的前端紧贴。风道部60形成空气流路。该空气流路与散热片包覆部30的开口37A相连通。设在左侧安装部23的通气用孔232位于风道部60所形成的空气流路(空间)内。

参照图3、图10、图11,说明从风扇40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内的空气的流动情况。如图3所示,当机床1(参照图1)运转时,控制箱20内的NC控制基板等各种电气零件会发热,因此,通过使风扇40驱动从而使电气零件发出的热量散发出去。风扇40将空气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内。从风扇40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内的空气碰到左侧面203后呈放射状流动,但由于散热片包覆部30,该空气向上方和前方流动。流动到上方的空气会经过散热片部70,因此,散热片部70使从控制箱20传递来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经过散热片部70后温度上升了的空气从多个排气口351排到外部。因此,散热片部70始终与新进来的空气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散热片部70的散热效果。

如图10、图11所示,从风扇40的位置流向前方的空气从突出部37经由开口37A流入到风道部60内。沿着左侧面203向前方流动的空气在风道部60处改变流向朝向右方,并沿着前表面201向右方流动。空气穿过在左侧安装部23设置的通气用孔232,流动到间隙75。流动到间隙75的空气经由在右侧安装部22设置的通气用孔222(参照图5)向右方流出去。因此,在间隙75,始终有新进来的空气流过来,因此,机床1能够抑制立柱5的背面54侧的温度上升,进而能够抑制立柱5向前倾这样的热变位。

机床1使用于冷却散热片部70的、由风扇40送进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从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经由风道部60流向立柱5的背面54侧。因此,无需追加安装用于冷却立柱5的背面54侧的其他风扇等,因此,机床1能够节约耗电量和零件成本。

机床1能够利用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和风道部60使空气流速不被减弱地以最短的距离将由风扇40送进来的空气导向立柱5的背面54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立柱5的背面54侧的温度上升。而且,机床1使流动到立柱5的背面54侧的空气从右侧安装部22的通气用孔222向右方流动,因此,能够始终使新进来的空气流向立柱5的背面54侧。

在上面的说明中,控制箱20相当于本发明的收纳箱,风扇40相当于本发明的送风部,左侧安装部2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安装部,右侧安装部2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安装部,右侧被安装部56和左侧被安装部57相当于本发明的一对被安装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相当于本发明的相对面,左侧面203相当于本发明的一个面。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机床1在立柱5的背面54侧安装有控制箱20。控制箱20收纳有NC控制基板等各种电气零件。控制箱20在左侧面203具有散热片部70、散热片包覆部30和风扇40。散热片部70用于冷却被收纳在控制箱20内的电气零件。散热片包覆部30包覆散热片部70。风扇40用于将空气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内来进行送风。在散热片包覆部30内流动的空气能够对散热片部70进行冷却。散热片包覆部30具有突出部37。突出部37从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的前端部向立柱5侧突出。机床1在前表面201具有风道部60。风道部60与由突出部37和前表面201所形成的开口37A相连通,从而,风道部60能够将从突出部37流过来的空气引导到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与立柱5的背面54之间的间隙75。因此,机床1能够使由风扇40送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内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经由突出部37和风道部60流向立柱5的背面54侧。因此,机床1能够自行地对立柱5的背面侧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立柱5的背面54侧的局部温度上升,进而能够抑制立柱5向前倾这样的热变位。机床1能够将由风扇40送进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用于冷却立柱5的背面54,因此,无需追加安装风扇等。因此,机床1能够节约耗电量和零件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具有右侧安装部22和左侧安装部23。右侧安装部22和左侧安装部23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与立柱5的背面54之间。风道部60设在突出部37的靠开口37A那一端与左侧安装部23之间。左侧安装部23具有通气用孔232。从风道部60流过来的空气向与突出部37侧相反的那一侧即右方流动并穿过通气用孔232。因此,左侧安装部23不会妨碍空气流动,因此,机床1能够使空气良好流动到控制箱的前表面201与立柱5的背面54之间的间隙7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立柱5的背面54具有6个右侧被安装部56和6个左侧被安装部57。右侧被安装部56和左侧被安装部57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且分别沿上下方向设置。设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的右侧安装部22安装于6个右侧被安装部56,设在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的左侧安装部23安装于6个左侧被安装部57。风道部60设在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与左侧安装部23之间。左侧安装部23的通气用孔232设在位于风道部60所形成的空气流路内的部分。从风道部60流过来的空气能够经由在左侧安装部23设置的通气用孔232向右方流出去。因此,机床1能够使空气良好地流动到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与立柱5的背面54之间的间隙75。

上述实施方式的散热片部70具有散热片72。散热片72由多个板状构件构成,其中,该多个板状构件在左侧面203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水平方向排列配置。风扇40设在散热片包覆部30中的、比与散热片72相对的部分靠下侧的位置。散热片包覆部30在比风扇40靠上侧的位置具有排气口351。沿着散热片72流动到上方的空气经由排气口351排出到外部。机床1能够使从风扇40吸入到散热片包覆部30的内侧的空气沿着散热片72经过散热片72并从排气口351排出到外部。因此,机床1能够借助散热片72良好地对发热的电气零件进行冷却。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散热片部70设在了左侧面203。控制箱20的可设置散热片部70的一个面也可以是右侧面202、上表面205、底面206中的任一个面。例如在将散热片部70设在右侧面202的情况下,只要将散热片包覆部30和风扇40也设在右侧面202即可。在该情况下,散热片包覆部30的突出部37从右侧面202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风道部60只要设在突出部37与右侧安装部22之间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右侧安装部22设有通气用孔222,在左侧安装部23设有通气用孔232,但是,只要在安装有风道部60的左侧安装部23设置通气用孔232即可,也可以省略右侧安装部22的通气用孔222。在该情况下,从风道部60穿过左侧安装部23的通气用孔232向右方流出去的空气将改变流向从而向上方和下方流出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右侧安装部22的通气用孔222和左侧安装部23的通气用孔23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但也可以是,将多个孔沿上下方向排列起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风扇40固定在控制箱20的左侧面203,但也可以是,将风扇40直接安装在散热片包覆部30的风扇用开口部35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风道侧壁60A和控制箱20的前表面201形成了风道部60,但也可以是,将风道侧壁形成为筒状,仅利用风道侧壁来形成风道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