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0106阅读:5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H桥磁能加热系统,PWM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加热系统显得极其重要。在大功率的工作模式下,PWM信号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炸机,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无法保证加热系统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功率H桥加热系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因PWM信号不稳而导致H桥IGBT模组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同过光耦隔离高压,能够有效保护产生PWM信号的主控IC,使其稳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光耦将PWM信号转换为大功率H桥IGBT模组所需的正开通电压、负关断电压信号,保证H桥能稳定运行。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单元电路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光耦隔离的大功率H桥PWM驱动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路由4个基本PWM光耦隔离电路单元构成;所述光耦采用高速光耦;所述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之间采用C25、C26两个电容滤波;所述第二输入电压VCC经过R41分压后经D19稳压,电容C40与C42滤波后输出;所述电阻R66 作为信号输出端A1的下拉电阻。

以下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单元包括光耦Q1,电阻R62、R41、R66,电容C25、C26、C40、C42,稳压二极管D19;所述电阻R62的一端接第一输入电压,另一端接光耦的第2引脚,PWM信号从光耦第3引脚输入;所述光耦第8引脚接VCC,第5引脚接GND,第6引脚与第7引脚短接作为信号输出端A1;所述电容C25、C26并联后串接在第二输入电压VCC与GND两端;所述电阻R41的一端与第二输入电压VCC相连,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2相连;所述电阻R66一端与GND相连,一端与信号输出端A1相连;所述电容C40、C42与稳压二极管接在信号输出端A2与GND之间。

所述基本单元采用光耦隔离,能够输出稳定的PWM信号并且保护PWM信号源不受后级干扰,结构简单,保证加热系统安全运行。

所述基本单元的控制信号由光耦第3引脚输入,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光耦关闭,因下拉电阻R66的作用使得A1端电压为零;而对于A2端,VCC经过R41分压、电容C40与C42滤波、D19稳压,使得A2端一直有个稳定的电压;所以此时对于A1A2两端来说正好存在一个负电压,信号输出端A1A2之间输出负关断电压。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光耦打开,A1端电位与VCC相等,因为A2端的稳定电压是VCC通过分压电阻R41分压后稳压得到,所以信号输出端A1A2之间能够输出正开通电压。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主控IC调节输出4路PWM信号,各路信号经光耦转换为驱动所需电压通过滤波电路输出,使得H桥IGBT模组能快速开通关闭稳定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