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同锻压尺寸工件加热的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570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同锻压尺寸工件加热的感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装置是一种锻件加热的感应器,特别是用于不同锻压尺寸工件加热的感应器。



背景技术:

热锻是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锻压。提高温度能改善金属的塑性,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内在质量,使之不易开裂。高温度还能减小金属的变形抗力,降低所需锻压机械的吨位。传统的加热方法是利用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炉利用煤气或燃气进行加热,工作条件恶劣,污染环境,加热效率低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被感应加热替代,感应加热取代了上述的缺点,但是锻件需要多次锻压成型,每次锻压之前需要重新进行加热,因此,锻压之后需要重新换取感应器及冷却系统,大大的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不同锻压尺寸工件加热的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包括线圈Ⅰ、线圈Ⅱ、陶瓷支架、线圈Ⅲ,该装置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升降架上,连接板周围分布着线圈Ⅰ、线圈Ⅱ、线圈Ⅲ,线圈Ⅰ、线圈Ⅱ、线圈Ⅲ开口处放置有石墨块,感应器前端安装有两个电极连接板,电极连接板后部线圈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管、出水管,锻床中间放置有锻件,而对应的感应器分布在锻件外侧。

本使用新型装置包括如下技术方案:首先将锻件放置在锻床上,通过升降架控制将感应器上的合适线圈在锻件上方套入,在不使用的感应器前端开口处镶嵌石墨块,石墨块导电性极好,未使用的感应器内部几乎没通入电流,从而对未使用的感应器短路,通过进水管及出水管通入冷却水,连接电源,对锻件开始加热,通过改变电流频率、电流密度及时间,控制锻件加热深度及温度,加热完毕后,通过升降架将感应器移出,锻床开始对锻件进行锻压,随着温度的降低,锻压质量降低,需要再次进行加热,此时由于锻压,锻件直径变大,因此换取直径较大的感应器,依次循环,直到锻压完毕。

在上述提供的感应器中,线圈Ⅰ、线圈Ⅱ及线圈Ⅲ是由矩形紫铜方管制成,之间通过矩形紫铜方管连接,内部为空心,通入冷却水。

在上述提供的感应器中,石墨块与线圈Ⅰ、线圈Ⅱ、线圈Ⅲ通过镶嵌固定连接。

在上述提供的感应器中,线圈Ⅰ、线圈Ⅱ、线圈Ⅲ直径尺寸不同。

本实用新型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该感应器分为多个感应线圈,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锻件,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更换感应器及冷却装置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锻件质量;

2)、电磁感应加热相对传统的加热方法具有节能、效率高、工作环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装置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装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电极连接板;2、进水管;3、线圈Ⅰ;4、石墨块;5、线圈Ⅱ;6、陶瓷支架;7、线圈Ⅲ;8、连接板;9、出水管;10、锻床;11、锻件;12、升降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用于不同锻压尺寸工件加热的感应器主要包括线圈Ⅰ(3)、线圈Ⅱ(5)、陶瓷支架(6)、线圈Ⅲ(7),该装置通过连接板(8)安装在升降架(12)上,通过升降架(12)控制感应器高度,连接板(8)周围分布着线圈Ⅰ(3)、线圈Ⅱ(5)、线圈Ⅲ(7),线圈Ⅰ(3)、线圈Ⅱ(5)、线圈Ⅲ(7)开口处放置有石墨块(4),石墨块(4)具有很好的导电性,从而对未使用的感应器进行短路,感应器前端安装有两个电极连接板(1),连接电源与感应器,电极连接板(1)后部线圈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管(2)、出水管(9),通过进水管(2)及出水管(9)将冷却水通入线圈内部。

在图1-图2所示实施中,首先将锻件(11)放置在锻床(10)上,通过升降架(12)控制将感应器上的合适线圈在锻件(11)上方套入,在不使用的感应器前端开口处镶嵌石墨块(4),石墨块(4)导电性极好,未使用的感应器内部几乎没通入电流,从而对未使用的感应器短路,通过进水管(2)及出水管(9)通入冷却水,防止感应器过热烧毁,连接电源,对锻件(11)开始加热,通过改变电流频率、电流密度及时间,控制锻件(11)加热深度及温度,加热完毕后,通过升降架(12)将感应器移出,锻床(10)开始对锻件(11)进行锻压,随着温度的降低,锻压质量降低,需要再次进行加热,此时由于锻压,锻件(11)直径变大,因此换取直径较大的感应器,依次循环,直到锻压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