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608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



背景技术:

船舶在水中航行,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其控制箱体内安装有电路板,对防水的要求较高。

另外,特种船舶,特别是舟桥的使用环境多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水面,风浪较大,其控制箱体容易晃动,内部的导线容易发生混乱和损坏,难以固定,维护和排线困难,普通的控制箱体难以满足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方便内部导线的排布和固定,提升使用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包括:方形的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的顶部设置为敞口并配备有密封盖,所述防水壳体内部设置有数块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板,所述防水壳体外侧设置有与控制板线性连接的航空插座,所述防水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根穿线管,所述穿线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数个穿线槽,所述穿线管的上部轴向开槽而形成敞开式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壳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支撑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穿线管设置在控制板两侧,所述支撑柱分别位于穿线管的下方,所述穿线管与支撑柱之间采用螺钉固定,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与螺钉对应的螺钉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壳体为铝合金壳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壳体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台阶,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台阶上,所述台阶上设置有一排分别与螺栓对应的螺纹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航空插座和控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导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壳体顶部设置从内壁向上延伸的一圈防水挡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壳体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航空插座和控制板之间的导线利用穿线管进行排线和固定,穿线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穿线槽,方便导线的排入和排出,敞开式结构,方便操作者观察维护以及对线束的捆绑固定,稳定性好,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穿线管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包括:方形的防水壳体1,所述防水壳体1的顶部设置为敞口并配备有密封盖,所述防水壳体1为铝合金壳体,重量轻,牢固性好。

密封盖在附图1中并未画出,所述防水壳体1顶部设置从内壁向上延伸的一圈防水挡圈11,加强与密封盖的配合,提升防水密封性。

所述防水壳体1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方便了防水壳体1的固定,拆卸维护比较方便。

所述防水壳体1内部设置有数块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设置有控制板6,所述防水壳体1外侧设置有与控制板6线性连接的航空插座3,方便控制板6与外部元器件的连接,连接稳定,抗干扰性能好。

所述防水壳体1内对称设置有两根穿线管4,所述穿线管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数个穿线槽41,所述穿线管4的上部轴向开槽而形成敞开式结构。所述航空插座3和控制板6之间分别设置有导线相连接,控制板6引出的导线通过邻近的穿线槽41进入穿线管4,并从对应航空插座3邻近的穿线槽41导出,并与航空插座3连接,敞开式结构方便操作者观察和绑定。

所述防水壳体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支撑柱14,所述两个穿线管4设置在控制板6两侧,所述支撑柱14分别位于穿线管4的下方,所述穿线管4与支撑柱14之间采用螺钉固定,所述支撑柱14顶部设置有与螺钉对应的螺钉孔,支撑柱14提升了穿线管4的稳定性。

所述防水壳体1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台阶12,所述安装板5的两端分别采用螺栓固定在台阶12上,所述台阶12上设置有一排分别与螺栓对应的螺纹孔13,方便固定多个安装板5并调节安装板5的位移,适应性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便于排线的船舶控制盒,导线的固定性好,操作方便,稳定性高,适合各种船舶使用,对环境的适应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