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78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广泛用于电火锅、电炉、烟熏炉、BBQ、烤板、煎锅等产品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都是机械式的,采用双金属片温控器控温,如公开号为CN201375436的中国专利,其双金属片式温控器用于感受电热管加热温度的变化,并利用双金属片的突跳以控制电源的通断,功能单一,控温不准,不能直观监测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处状态及温度,更不能增加一些延伸功能。而电子式温控电源组件因结构复杂,成本高,开发难度较大鲜有厂家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该温控电源组件控温准确、易于操作、具有多模式多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用于向电加热装置供电并控制其加热温度,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和温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及进行通断控制的电源控制板,所述温控模块至少由一温度控制板和一感知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的感温元件构成,所述温度控制板分别连接至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电源控制板并在所述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向所述电源控制板发出通断控制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控制板为一PCB板,其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或控制回路,以及用于供设定工作模式的控制端连接的控制开关接口。通过控制开关接口能够进一步通过控制开关切换不同的控制模式,也能配合不同的控制端实现不同形式的控制,例如声控,红外遥控,APP远程控制或触摸屏控制等。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端为控制开关或无线控制终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开关可为实体按压式开关,也可以为触摸式开关;而无线控制终端可以为APP远程控制,这一类控制技术本身并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主体。此处优选的两种控制端,相比较与其他控制方式,可操作性较强也较为实用。

作为优选,该温控电源组件还包括实时显示所述加热温度和/或设定温度的显示元件;所述温度控制板对应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显示元件连接的显示接口。通过设置显示元件,方便用户观察加热装置的温度或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感温元件为热敏电阻,其通过设置在所述温度控制板上的插接接口向所述温度控制板反馈所述加热温度。通过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温度控制板对电信号进行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接口为2.5mm音频接口和/或3.5mm音频接口。通过设置另外的插接接口,可以测量加热装置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而且音频接口结构简单。另外,设置多个音频接口,可以方便、准确的测量加热装置内的不同种类的食物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感温元件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能够伸入加热区域的感温管,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感温管内。通过设置感温管,能过保护热敏电阻并且使热敏电阻的测量更加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容置所述感温元件和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第一壳体,以及容置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温控模块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通过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减少感温元件传导到第二壳体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互扣合形成容置腔以及供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电源控制板固定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电源控制板上设置有一支撑座,所述温度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通过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方便组装。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控制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护的云母板。通过设置云母板,如果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的通孔,可以保护人体不受通过通孔的电击的危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感温元件能够准确得到加热装置内的温度,通过设置温控模块,能够实现加热装置的多模式多功能,并且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的又一方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源模块;2-温控模块;3-温度控制板;4-感温元件;5-显示元件;6-控制端;7-贴纸;8-感温管;9-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2.5mm音频接口;12-3.5mm音频接口;13-密封塞;14-支撑座;15-连接支架;16-云母板;17-装饰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温控电源组件,用于向电加热装置供电并控制其加热温度,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源模块1和温控模块2,电源模块1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及进行通断控制的电源控制板,温控模块2至少由一温度控制板3和一感知电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的感温元件4构成,温度控制板3分别连接至感温元件4和电源控制板并在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向电源控制板发出通断控制信号。例如,当温度低于要求的温度时,控制电源接通以给加热装置供电,当温度高于要求的温度时,控制电源断开以停止给加热装置供电。

进一步的,温度控制板3为一PCB板,其上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或控制回路,以及用于供设定工作模式的控制端6连接的控制开关接口。通过设置控制芯片和/或控制回路以及控制端6,可以实现用户需要的功能。例如,用户通过控制端6设定30分钟的加热时间,温度控制板3在时间到达设定时间后,将控制电源控制板停止给加热装置供电。

控制端6的功能可以直接内置在温度控制板3上,例如,当设定温度加热到100度时自动断电,电源模块1对加热装置供电,温度控制板3接收感温元件4的信号,如果温度到达100度则断开电源。本实施例中,控制端6为控制开关或无线控制终端。控制开关可以是按键式开关或触摸式开关。如图2所示,控制端为按键式开关,按键式开关可以分为两层,上层由硬硅胶制成,下层由软硅胶制成。另外,可以将人声、手机或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发送到无线控制终端以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控制端6,方便用户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温控电源组件还包括实时显示所述加热温度和/或设定温度和/设定时间的显示元件5;温度控制板3对应设置有能够与显示元件5连接的显示接口。通过设置显示元件5,方便用户观察加热装置的温度或时间。显示元件5可以是LED屏。为了防止LED屏磨损,可以在LED屏上设置贴纸7。

其中,感温元件4为热敏电阻,其通过设置在温度控制板3上的插接接口向温度控制板3反馈所述加热温度。通过热敏电阻,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温度控制板3对电信号进行接收。

另外,如图5所示,还可以设置2.5mm音频接口11和/或3.5mm音频接口12的插接接口。通过设置另外的插接接口,可以测量加热装置内不同位置的温度,而且音频接口结构简单。另外,设置多个音频接口,可以方便、准确的测量加热装置内的不同种类的食物的温度。为了防止上述音频接口落灰或进水,可以进一步设置密封塞13。

如图1所示,感温元件4还包括有设置在壳体上且能够伸入加热区域的感温管8,热敏电阻设置于感温管8内。通过设置感温管8,能够保护热敏电阻并且使热敏电阻的测量更加准确。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容置感温元件4和电源输出端的第一壳体9,以及容置电源模块1和温控模块2的第二壳体10;第一壳体9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壳体10上。通过设置第一壳体9和第二壳体10,能够减少感温元件4传导到第二壳体10的热量。当然,壳体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9和第二壳体10之间的第三壳体,以进一步减少感温元件4传导到电源模块1或温控模块2的热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0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扣合形成容置腔以及供第一壳体9连接的连接部;上壳体和下壳体可以通过连接支架15固定连接。电源控制板固定于下壳体上;电源控制板上设置有一支撑座14,温度控制板3设置在支撑座14上。通过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方便组装。另外,设置支撑座14,使得温度控制板3和电源控制板1结构紧凑和稳定。

另外,为了美观,可以在上壳体上设置装饰圈17。

本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护的云母板16。通过设置云母板16,如果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的通孔,可以保护人体不受通过通孔的电击的危害。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