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自动拼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930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自动拼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自动拼接方法,属于自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

目前PCB板的嫁接及对位用的全是人工敲击目视对位的方式,存在速度低,精度低等问题,PCB板嫁接工艺是,假设一块PCB板上有4个子板,但其中一个4号子板坏了,但可从另一块板中的子板中取一块下来进行拼接,拼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拼接前后的尺寸精度,如果采用人工敲打的方式进行对位拼接,很难保证对位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自动拼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自动拼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摄像装置对PCB母板上的标记点进行取样,并存储;

S2:再移动摄像装置对PCB子板的标记点进行取样,并存储;

S3:分析得到PCB母板和PCB子板的坐标,对比两者的坐标计算角度差,根据角度差旋转PCB母板,使其与PCB子板拼接对齐;

S4:再移动摄像装置进行取样,分析PCB母板和PCB子板是否满足角度差要求,不满足角度差要求再执行步骤S3,直到满足角度差要求,满足要求后则完成拼接。

优选地,所述摄像装置可在三位空间内移动调整位置。

优选地,所述PCB母板上的标记点均匀设置于PCB母板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PCB子板上的标记点均匀设置于PCB子板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摄像装置设置4组,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工业相机、镜头和低角度无影光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工业相机和镜头及低角度无影光源寻找PCB母板和子板上的标记点,配套XXY三轴伺服平台进行旋转及移动定位,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精度可达到2丝,对位时间30秒以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PCB母板和PCB子板一个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PCB母板和PCB子板另一个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PCB母板和PCB子板另一个状态的立体图;

图中标记:1-PCB子板,2-PCB母板,3-摄像装置,4-移动轨道,5-工作台,11-PCB子板的标记点,21-PCB母板的标记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PCB板自动拼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摄像装置3对PCB母板2上的标记点21进行取样,并存储,摄像装置3优选的为各种能取样的相机,包括CCD摄像头或者其他工业摄像头,标记点一般设置多个,能够体现PCB母板2的位置;

S2:在PCB子板1放上后,具体实施时通过移动轨道4来移动,并且PCB子板1和PCB母板2都放置在工作台5上进行校正,再移动摄像装置3对PCB子板1的标记点11进行取样,并存储,优选的存储在主机中,本发明下面的分析和操作都通过主机来完成,主机可以是PLC或其他工业控制芯片;

S3:分析得到PCB母板2和PCB子板1的坐标,对比两者的坐标计算角度差,根据角度差旋转PCB母板2,使其与PCB子板1拼接对齐,具体如图2、图3和图4依次显示的拼接对齐过程;

S4:再移动摄像装置3进行取样,分析PCB母板2和PCB子板1是否满足角度差要求,角度差可根据两者之间误差标准或者客户要求进行设置,不满足角度差要求再执行步骤S3,直到满足角度差要求,满足要求后则完成拼接。

本发明采用工业相机和镜头及低角度无影光源寻找PCB母板2和子板上的标记点,配套XXY三轴伺服平台进行旋转及移动定位,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精度可达到2丝,对位时间30秒以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3可在三位空间内移动调整位置,在具体应用中,摄像装置3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来驱动,设置XYZ三轴的滚珠丝杆可实现三位空间的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B母板2上的标记点均匀设置于PCB母板2的四周,此为优选的设置,但不限定于此,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CB子板1上的标记点均匀设置于PCB子板1的四周,此为优选的设置,但不限定于此,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装置3设置4组,所述摄像装置3包括工业相机、镜头和低角度无影光源。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