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811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増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现有的自动化设各操作面板多设置在自动化电柜箱上,操作面板元件较多,不利于电路的连接,同时操作面板元件多数裸露在空气中,容易粘连上灰尘且不易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动化设各操作面板多设置在自动化电柜箱上,操作面板元件较多,不利于电路的连接,同时操作面板元件多数裸露在空气中,容易粘连上灰尘且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包括控制按钮安装板,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内腔均匀设置有滚轮,顶部所述滚轮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所述滚轮的底部中间均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连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接在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左侧外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左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顶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的顶端高于控制按钮安装板的顶部,底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的底端低于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底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内腔左侧竖向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导线限位孔,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控制按钮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连接在滚轮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导线限位孔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导线限位孔贯穿限位板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厚度与T型滑槽内腔的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外壁设置有防尘罩,使控制按钮安装板上的控制安钮能够被防护,减少控制按钮安装板上的控制安钮外部灰尘的粘黏,通过限位板和导线限位孔的相互配合,方便不同电路的连接,通过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的设置,方便对控制按钮安装板的安装,通过T型滑槽、转轴和滚轮的相互配合,方便防尘罩的移动,减少防尘罩在T型滑槽中的磨损,延长防尘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按钮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按钮安装板、2T型滑槽、3滚轮、4转轴、5防尘罩、6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7限位板、8导线限位孔、9控制按钮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电器控制面板,包括控制按钮安装板1,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底部和顶部均开设有T型滑槽2,所述T型滑槽2的内腔均匀设置有滚轮3,顶部所述滚轮3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所述滚轮3的底部中间均安装有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壁连接有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套接在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左侧外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左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6,顶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6的顶端高于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顶部,底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6的底端低于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底部,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内腔左侧竖向设置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导线限位孔8,所述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控制按钮安装孔9。

其中,所述转轴4的外壁设置有转动轴承,且转动轴承连接在滚轮3的外壁,减少转轴4的磨损,延长转轴4的使用寿命,所述导线限位孔8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导线限位孔8贯穿限位板7的外壁,方便不同电路的连接,所述滚轮3的厚度与T型滑槽2内腔的高度相同,方便防尘罩5的移动,减少防尘罩5在T型滑槽2中的磨损,延长防尘罩5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外设置有防尘罩5,使控制按钮安装板1上的控制安钮能够被防护,减少控制按钮安装板1上的控制安钮外部灰尘的粘黏,通过限位板7和导线限位孔8的相互配合,方便不同电路的连接,通过控制按钮安装板卡板6的设置,方便对控制按钮安装板1的安装,通过T型滑槽2、转轴4和滚轮3的相互配合,方便防尘罩5的移动,减少防尘罩5在T型滑槽2中的磨损,延长防尘罩5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