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343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为座椅加热领域,尤其是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座椅的加热技术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乘用车辆领域。

为克服金属电阻丝的易折断和碳纤维与金属电极无法焊接而带来的虚接问题,利用石墨烯材料的高导电、高导热、高强度等特性,人们发明了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垫。但现有的石墨烯座椅加热垫,其电热膜的基膜及封装膜均为塑料材质,膜中的石墨烯介质多为整块涂装或拼接的方式,这样的电热膜在整体表现形式上就是一个表面光滑的塑料板。当人坐在以这种电热膜为加热垫的座椅上时,由于身体上下,左右,前后窜动,必然会引起座椅面套与光滑的电热膜之间的相互运动,并产生扰人的噪音,进而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减少座椅面套与石墨烯电热膜之间的相互运动,降低二者相互摩擦时产生的扰人噪音,提高石墨烯加热膜的拉伸撕裂强度,进而提高座椅乘坐的舒适性,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乘坐更加舒适的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座椅加热装置,包括:

塑料基膜、封装膜、导电极和石墨烯导电油墨;所述塑料基膜用于承载所述导电极和石墨烯导电油墨,所述封装膜用于所述导电极和石墨烯导电油墨的封装,所述导电极和石墨烯导电油墨丝网印刷于所述塑料基膜上,并连接形成膜加热区域;所述封装膜上胶合有一层织物。

进一步的,所述膜加热区域之间分布有镂空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槽孔为左右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织物的表面是凸凹不平的。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膜上胶合的织物为尼龙。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电加热膜的基膜一面粘贴有双面胶。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极的正负极压接有端子,所述端子上连有用于接通外部电源的线束。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与线束连接处粘贴有用于保护的无纺布。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极为丝网印刷银浆导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极采用多并联回路设计。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获取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加热装置,由于是在石墨烯电热膜的上表面增设了胶合的织物层,变座椅面套与光滑的石墨烯电热膜之间的相互运动,为座椅面套与胶合织物层之间的相互运动,特别是在织物表面凸凹不平时,可以有效降低座椅面套与石墨烯电热膜之间相互摩擦时产生的扰人的噪音,提高石墨烯加热膜的拉伸撕裂强度,增加了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膜,通过在石墨烯加热区域之间增加镂空槽孔(减力槽),可以有效提高电热膜的抗挤压拉伸变形能力,提高了产品安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座椅的透气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是将石墨烯导电油墨作为加热介质并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刷于塑料基膜之上,可有效提高石墨烯加热层的附着稳定性,并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由于本加热装置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介质,还具有初始温升速度快、电能转化热能效率高的优点,并可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红外热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加热膜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加热膜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膜 2:导电极 3:加热区域 4:镂空槽孔 5:端子

6:石墨烯导电油墨 7:封装膜 8:双面胶 9: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厚度只有0.335nm。它具有高机械强度、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透光度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石墨烯的超二维纳米结构,还可以保证加热时热量在加热区域内的均匀传导释放。本实用新型就是一种应用石墨烯上述性能而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垫,它布置于座椅面套与海绵发泡体之间。如图1、图2所示,加热装置包括塑料基膜1、封装膜7、导电极2和石墨烯导电油墨6等组成部分,其中的塑料基膜1用于承载导电极2和石墨烯导电油墨6,封装膜7用于导电极2和石墨烯导电油墨6的封装,导电极2和石墨烯导电油墨6丝网印刷于塑料基膜1上,并连接形成膜加热区域3;封装膜7的表面还胶合有一层织物9。

实施方式2:如图1、图2所示,以实施例1为基础上,在基膜1上进行丝网印刷银浆导电极2,随后在基膜1上需要加热的区域采用丝网印刷石墨烯导电油墨6,印好后用另一张塑料膜封装,形成带封装膜7的半成品石墨烯电加热膜,并在封装膜7的上表面胶合上一层凸凹不平的尼龙织物;然后在这个半成品石墨烯电加热膜的基膜一面粘贴双面胶8,并按必要技术要求,在电热膜石墨烯加热区域之间冲裁呈左右对称的镂空槽孔4和电热膜整体外形,以改善电热膜整体的受压抗拉伸状况;接下来在正负导电极2压接端子5,并端子5上连接线束以连接外电源,最后用无纺布粘贴端子连接处以形成有效保护,就得到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外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座椅加热装置。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何种变化,凡是与本申请具有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