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763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涉及充电桩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



背景技术:

建设充电设施的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电动汽车使用直流快充,可在1~2H内充满,而我们家中所使用的交流电只能使用慢充模式需要6-8h才能充满。新能源汽车能否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使用过程的便利性,因此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来说当然是越快越好,但是随着充电速度加快,电流和电压也会直线增高,这就导致了充电桩电感模块功率增大。电感模块、电源模块等元件热量快速且大量地产生,而这些热量若不及时散出,会造成极大地安全事故,因此,散热问题是充电桩推广使用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申请号为201610692276.X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水冷型散热模组及采用该水冷型散热模组的充电桩模块,该发明利用睡了型散热模组对充电桩进行散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充电桩内部热量的累积,然而功能单一,散热效果仍有待提高;申请号为201620949055.1的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装置,该装置同样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散热效果需要提高,同时在寒冷的天气时,难以对充电桩进行保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该散热器结合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的优点,散热效果更佳,同时该散热器可根据桩体内的温度进行降温或者保温智能控制,对充电桩的防护性能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包括充电桩壳体、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风道循环系统和液冷散热系统,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液泵、储液箱、吸热片和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循环系统包括自动气栅、排风机和抽风机,自动气栅包括进气栅和出气栅,所述的壳体分为上部散热区和下部功能区,上部散热区被绝热隔层分隔为冷风进气舱和热交换舱,绝热隔层的底部连接有弧形挡风块,绝热隔层的左侧固定有排风机,绝热隔层的右侧固定有抽风机,冷风进气舱的右侧舱壁上安装有进气栅,热交换舱的左侧舱壁上安装有出气栅;

所述的储液箱固定于液泵的顶部并与液泵一起固定于冷风进气舱的底部,液泵通过循环管道与固定于发热电路板的发热面上的吸热片连接,吸热片的出水口与散热片的进水口连接,散热片的出水口与储液箱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风道循环系统和液冷散热系统连接,PLC控制器可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启动/关闭风道循环系统和液冷散热系统。

优选的,所述的自动气栅为百叶窗结构,PLC控制器可驱动自动气栅的打开和闭合。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片上固定有若干头尾相接的S型散热管,散热管的进水口与吸热片的出水口连接,散热管的出水口与储液箱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栅和出气栅内侧均设有过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散热器结合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的优点,散热效果更佳,同时该散热器可根据桩体内的温度进行降温或者保温智能控制,对充电桩的防护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的结构框图;

图2是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的结构布置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11-冷风进气舱,12-热交换舱,13-绝热隔层,14-弧形挡风块,2-PLC控制器,21-温度传感器,3-风道循环系统,31-自动气栅,311-进气栅,312-出气栅,32-排风机,33-抽风机,4-液冷散热系统,41-液泵,42-储液箱,43-吸热片,44-散热片,441-散热管,45-循环管道,5-发热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2所示,一种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包括充电桩壳体(1)、温度传感器(21)、PLC控制器(2)、风道循环系统(3)和液冷散热系统(4),液冷散热系统(4)包括液泵(41)、储液箱(42)、吸热片(43)和散热片(4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循环系统(3)包括自动气栅(31)、排风机(32)和抽风机(33),自动气栅(31)包括进气栅(311)和出气栅(312),所述的壳体(1)分为上部散热区和下部功能区,上部散热区被绝热隔层(13)分隔为冷风进气舱(11)和热交换舱(12),绝热隔层(13)的底部连接有弧形挡风块(14),绝热隔层(13)的左侧固定有排风机(32),绝热隔层(13)的右侧固定有抽风机(33),冷风进气舱(11)的右侧舱壁上安装有进气栅(311),热交换舱(12)的左侧舱壁上安装有出气栅(312);

所述的储液箱(42)固定于液泵(41)的顶部并与液泵(41)一起固定于冷风进气舱(11)的底部,液泵(41)通过循环管道(45)与固定于发热电路板(5)的发热面上的吸热片(43)连接,吸热片(43)的出水口与散热片(44)的进水口连接,散热片(44)的出水口与储液箱(42)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21)与PLC控制器(2)连接,PLC控制器(2)分别与风道循环系统(3)和液冷散热系统(4)连接,PLC控制器(2)可接收温度传感器(21)的温度信息启动/关闭风道循环系统(3)和液冷散热系统(4)。

其中的,所述的自动气栅(31)为百叶窗结构,PLC控制器(2)可驱动自动气栅(31)的打开和闭合。

其中的,所述的散热片(44)上固定有若干头尾相接的S型散热管(441),散热管(441)的进水口与吸热片(43)的出水口连接,散热管(441)的出水口与储液箱(42)的进水口连接。

其中的,所述的进气栅(311)和出气栅(312)内侧均设有过滤膜。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温度传感器(21)可实时监测壳体(1)内的温度并将温度值输入至PLC控制器(2)中,输入的温度值与PLC控制器(2)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当实时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PLC控制器(2)同时驱动与风道循环系统(3)和液冷散热系统(4)开始运行,进气栅(311)和出气栅(312)打开,抽风(33)和排风机(32)打开,此时抽风机(11)将冷风从右侧的进气栅(311)抽入冷风进气舱(11)中,冷风沿冷风进气舱壁并在弧形挡风块(14)的引导下进入下部功能区,冷风与内部的散热原件交换热量后上升至左侧的热交换舱(12)中,此时排风扇(32)将热风从出气栅(312)中吹向壳体(1)的外部空间;PLC控制器打开液泵(41),液泵将上方的冷却液泵送至吸热片(43)的吸热管中,吸热管吸收发热电路板(5)的发热面散发的热量,冷却液吸收热量后被液泵(41)提升至散热片(44)的散热管(441)中,散热管中冷却液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并冷却,同时在排风机(32)的吹动下,交换热量后的气体被迅速吹出壳体(1)外部,防止吸收热量的气体滞留与热交换舱(12)中,经过冷却的冷却液从循环管道(45)到达储液箱(42)中并进行下一轮散热循环;当壳体(1)内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PLC驱动关闭风道循环系统和液冷散热系统,此时进气栅(311)和出气栅(312)被关闭,壳体(1)内部可积累热量值,防止温度过低造成电子元件受损而难以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