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WM波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0391阅读:7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PWM波产生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WM波产生电路,可实现占空比可调的PWM波。



背景技术: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波在开关电源和D类功放及电路设计中有广泛应用。当前PWM波的产生多采用智能控制方式,需要用单片机或其他数字电路或数字处理芯片的智能控制完成,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WM波产生电路,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产生占空比可调的PWM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PWM波产生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第一耦合电容、三极管、第二耦合电容、运算放大器、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上拉电阻以及直流电源;

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耦合电容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耦合电容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组成第一分压支路,所述第一分压支路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支路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上拉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PWM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PWM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四分压电阻、第五分压电阻、第六分压电阻以及第七可调电阻;

所述第四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五分压电阻组成第二分压支路,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六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七可调电阻组成第三分压支路,所述第六分压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可调电阻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与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晶体振荡器的电压端、运算放大器的电压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晶体振荡器的接地端、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运算放大器的接地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2)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为第二耦合电容耦合的正弦电压与第二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的直流电压的和;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为第三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的直流电压。

(3)通过调节第三分压支路中第七可调电阻的大小,改变第三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得到占空比变化的PWM波。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晶体振荡器的PWM波产生电路,不需要智能控制,只用一些常用的电路元器件完成PWM波的产生,PWM波的脉宽(占空比)可以通过可变电阻人工调节,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WM波产生电路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WM波产生电路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PWM波产生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PWM波产生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OSC1、第一耦合电容C1、三极管Q1、第二耦合电容C2、运算放大器Q2、第一分压电阻R1、第二分压电阻R2、第三上拉电阻R3以及直流电源VCC。

所述晶体振荡器OSC1的输出端OUT通过所述第一耦合电容C1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耦合电容C2与所述运算放大器Q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组成第一分压支路,所述第一分压支路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支路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A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上拉电阻R3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Q2的反相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Q2的输出端输出PWM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OSC1为有源晶体振荡器,可以产生正弦波。三极管Q1将晶体振荡器OSC1产生的正弦波放大。第一分压电阻R1和第二分压电阻R2的分压节点A提供三极管Q1的直流工作点,一般R1=R2,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节。C1是耦合电容,将晶体振荡器OSC1的输出耦合到三极管Q1的基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PWM波产生电路还包括:第四分压电阻R4、第五分压电阻R5、第六分压电阻R6以及第七可调电阻R7。

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与所述第五分压电阻R5组成第二分压支路,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B与运算放大器Q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6与所述第七可调电阻R7组成第三分压支路,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6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可调电阻R7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D与运算放大器Q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晶体振荡器的电压端、运算放大器的电压端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晶体振荡器的接地端、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运算放大器的接地端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具体的,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为第二耦合电容耦合的正弦电压与第二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的直流电压的和;

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为第三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的直流电压。

具体的,通过调节第三分压支路中第七可调电阻R7的大小,改变第三分压支路的分压节点D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得到占空比变化的PWM波。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晶体振荡器的PWM波产生电路,不需要智能控制,只用一些常用的电路元器件完成PWM波的产生,PWM波的脉宽(占空比)可以通过可变电阻人工调节,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