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2241发布日期:2018-06-30 07:0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音响的散热性能不佳,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会降低音响的音质及使用寿命。

授权公告号为CN203219671U的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包括平行排列的若干传热片,还包括设置于传热片之间的若干散热翼片;靠近热源的传热片设有加厚层。本实用新型靠近热源的传热片设有加厚层,还设置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更好;传热片间距、散热翼片高度与厚度采用合理值,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还在不同部位设有温度传感器,实时观测散热器温度,监控散热效果。上述实用新型采用传热片散热,散热面积有限,而且不适用于普通立式音响。

所以需要一种对于普通音响能产生更好的散热效果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包括音响,所述音响底面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连接音响内部,所述音响底面通过弹簧连接多个散热针脚,所述导热片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散热针脚从连接孔伸出。

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上孔为阶梯孔大孔,所述连接孔下孔为阶梯孔小孔,所述散热针脚设有挡环,所述挡环安装在阶梯孔上孔内。

所述导热片与音响底面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导热片侧面设有挡板。

所述挡板设有散热孔。

所述音响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架。

所述支架由安装在音响底面四角的安装孔和安装在安装孔内的底脚构成,所述安装孔和底脚通过螺纹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导热片和多个针脚相结合进行散热,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率更高;

2、通过针脚将音响支撑起来,使音响与放置面产生空隙,提高散热效果;

3、针脚的高度均可调节,使音响在各种形状的放置面上,均能平稳安放,灵活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的散热针脚放大图;

图中,1、音响;2、导热片;3、弹簧;4、散热针脚;5、连接孔;6、挡环;7、空隙;8、挡板;9、散热孔;10、安装孔;11、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散热支撑结构的音响,包括音响1,所述音响1底面设有导热片2,所述导热片2连接音响1内部,所述音响1底面通过弹簧3连接多个散热针脚4,所述导热片2设有多个连接孔5,所述散热针脚4从连接孔5伸出;所述连接孔5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5上孔为阶梯孔大孔,所述连接孔5下孔为阶梯孔小孔,所述散热针脚4设有挡环6,所述挡环6安装在阶梯孔上孔内;所述导热片2与音响1底面之间设有空隙7,所述导热片2侧面设有挡板8;所述挡板8设有散热孔9;所述音响1底面四角分别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由安装在音响1底面四角的安装孔10和安装在安装孔10内的底脚11构成,所述安装孔10和底脚11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导热片2连接音响1内部,音响1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片2上,导热片2连接多个散热针脚4,散热针脚4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散热针脚4将音响1支撑在放置面上,使音响1和放置面之间构成一定的空间,提高了空气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当音响1放置在凹凸不平的面上时,散热针脚4会受到向上的推力,由于散热针脚4通过弹簧3连接音响1底面,散热针脚4可以向上移动以配合放置面的形状,同时散热针脚4通过挡环6安装在导热片2的连接孔5内,起到了为散热针脚4导向的作用。由此每个针脚可以根据接触面的情况独立运动,使得音响1可以在各种形状的表面上平稳放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散热针脚4通过连接孔5连接导热片2,使散热针脚4和导热片2之间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导热片2和音响1底面之间设有空隙7,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片2的散热效率。在空隙7侧面设有挡板8,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在挡板8上设有散热孔9,可以保持空隙7内的空气流通,保持散热效率。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1所示,音响1底面设有支架,可以辅助散热针脚4支撑音响1。并且支架的底脚1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孔10,可以通过螺纹调节底脚11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形状的放置面。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散热针脚4通过挡环6安装在连接孔5内,连接孔5为阶梯孔,连接孔5上部为阶梯孔大孔,下部为阶梯孔小孔,挡环6和阶梯孔小孔配合可以将散热针脚4限制在连接孔5内,防止弹簧3失效后,散热针脚4脱出。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