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699发布日期:2019-03-15 23:5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配置于正极用电极板与负极用电极板之间的发热元件的加热器。

本申请主张2016年3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6-073645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以电动车(以下称为“ev车辆”)、插电混合动力车(以下,称为“phev车辆”)的制热用为目的而使用温水ptc加热器。在ev车辆、phev车辆中,取代发动机废热而通过温水ptc加热器(以下,只称为“加热器”)来对水进行加热,并通过利用水泵使温水循环来进行制热。

发热元件中的一个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元件以某一温度为界,电阻值大幅变化。因此,有如下特性:即使在产生负载变动、电压变动的情况下,发热元件的温度也几乎不变。因此,即使在发生设想外的事件(冷却水的消失等)的情况下,发热元件过热的可能性也极低。

上述构成的加热器偶尔会有被从外部施加较高的浪涌电压(例如,雷涌)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构成光源点灯装置的电路基板设置浪涌抑制电路来对实装于电路基板的元件进行保护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573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需要在电路基板形成浪涌抑制电路,因此难以应用于上述结构的加热器。

当对上述的加热器施加来自外部的较高的浪涌电压时,会有ptc元件等的发热元件破损的担忧。尤其是,ev车辆、phev车辆在充电时经由充电电缆而与外部连接,因此当高电压浪涌被施加到充电电缆时,ptc元件等的发热元件破损的可能性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器,通过对在被施加浪涌电压时产生的浪涌电流进行放电而能够抑制发热元件的破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具有:发热元件,该发热元件通过通电而发热;正极用电极板及负极用电极板,该正极用电极板及负极用电极板呈板状并且以从所述发热元件的两面夹持所述发热元件的方式配置;以及放电部,该放电部设置于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对浪涌电流进行放电,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是所述正极用电极板与所述负极用电极板相对的相对部分中的除了配置有所述发热元件的发热元件配设区域以外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在放电部对被从外部施加较高的浪涌电压时流动的浪涌电流进行放电而消耗浪涌电流。由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的破损。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对应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且与所述负极用电极板相对,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具有第二面,该第二面对应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且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相对,所述放电部包含由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构成的第一放电部,所述第一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并向朝向所述第二面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面,并向朝向所述第一面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一突起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顶端以空开规定间隔的方式相对配置。

如此,通过具有包含第一及第二突起部的第一放电部,在以顶端之间比正极用电极板和负极用电极板的间隔狭窄的距离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突起部之间,浪涌电流变得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浪涌电流在第一突起部的顶端与第二突起部的顶端之间放电。由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的破损。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包含金属制框体,该金属制框体收容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及负极用电极板,所述放电部包含第二放电部,该第二放电部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框体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相对的部分,所述第二放电部具有第三突起部和第四突起部,该第三突起部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框体,该第四突起部以顶端与该第三突起部的顶端在空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

通过具有如此构成的第二放电部,能够使从金属制框体向正极用电极板流动的浪涌电流在第二放电部放电。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放电部包含第三放电部,该第三放电部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框体与所述负极用电极板相对的部分,所述第三放电部具有第五突起部和第六突起部,该第五突起部设置于所述金属制框体,该第六突起部以顶端与该第五突起部的顶端在空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

通过具有如此构成的第三放电部,能够使从金属制框体向负极用电极板流动的浪涌电流在第三放电部放电。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对应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且与所述负极用电极板相对,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具有第二面,该第二面对应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且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相对,所述放电部包含第一绝缘部件,该第一绝缘部件以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并且与所述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低。

如此,通过具有包含以与第一及第二面接触的方式设置并且与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低的第一绝缘部件的放电部,能够将浪涌电流向第一绝缘部件引导并利用第一绝缘部件消耗浪涌电流,因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的破损。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放电部包含第二绝缘部件,该第二绝缘部件以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以覆盖所述第一绝缘部件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并且与所述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高。

通过使放电部包含如此构成的第二绝缘部件,能够将浪涌电流向第一绝缘部件引导,并能够将设置有第一绝缘部件的部分处的正极用电极板与负极用电极板的间隔保持为所期望的间隔。即,第二绝缘部件起到作为间隔件的功能,因此能够将第一绝缘部件的厚度保持恒定。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包含金属制框体,该金属制框体收容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及负极用电极板,所述放电部配置为,在所述正极用电极板与所述金属制框体相对的部分及所述负极用电极板与所述金属制框体相对的部分,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所述负极用电极板及所述金属制框体接触。

如此,通过在上述的场所设置包含第一绝缘部件的放电部,能够使浪涌电流在正极用电极与金属制框体相对的部分及负极用电极与金属制框体相对的部分放电。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包含金属制框体,该金属制框体收容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及所述负极用电极板,并且该金属制框体具备盖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件配置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及负极用电极板中的配置于所述金属制框体的盖部侧的电极板的端部,在所述盖部的与所述电极板的端部相对的部分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设置为这样的结构,能够经由观察窗确认在放电部中浪涌电流被放电时产生的熏黑(附着灰尘而污黑的现象)。由此,使用者能够确认浪涌电流被放电的场所。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对应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且与所述负极用电极板相对,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具有第二面,该第二面对应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并且与所述正极用电极板相对,所述放电部包含: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以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具有规定间隔;以及第三绝缘部件,该第三绝缘部件以与所述第一面、第二面、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并且与所述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低,所述第三绝缘部件对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进行埋设。

通过包含这样的构成要素,能够降低与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低的第三绝缘部件中的配置于第一及第二突出部之间的部分的厚度。由此,浪涌电流容易变得流经配置于第一及第二突出部之间的第三绝缘部件,因此能够使浪涌电流在该部分放电。即,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的破损。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加热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正极用电极板包含正极用电极板主体和从该正极用电极板主体延伸的第一端子部,所述负极用电极板包含负极用电极板主体和从该负极用电极板主体延伸的第二端子部,所述放电部设置于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所述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二端子部之间。

通过将放电部设置于这样的位置,能够在浪涌电流向第一及第二端子流动时使浪涌电流在发热元件的前段放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在被施加浪涌电压时产生的浪涌电流进行放电,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加热器的a1-a2线处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正极用电极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负极用电极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加热器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剖视图。

图8是俯视观察图7所示的加热器主体的图。

图9是在b1-b2线处剖切图7所示的加热器主体及框体的一部分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示的各部分的大小、厚度、尺寸等有与实际的旋转设备的尺寸关系不同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在图1所示的加热器的a1-a2线处剖切时的剖视图。在图2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1及图2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具有金属制框体11、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加热器主体16。

金属制框体11接地,且具有框体主体18、盖部19、温水导入部21、温水导出部22。

框体主体18收容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及加热器主体16。盖部19成为相对于框体主体18可装卸的结构。

温水导入部21设置于框体主体18。温水导入部21是用于将温水导入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的部分。

温水导出部22设置于框体主体18。温水导出部22是用于将温水从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导出的部分。

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具有供温水流动的第一流路。在第一流路内流动的温水由加热器主体16进行加温。通过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内之后的温水被导入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

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具有供从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导入的温水流动的第二流路。在第二流路内流动的温水由加热器主体16进行加温。通过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内之后的温水被向加热器10的外部导出。

图3是图2所示的正极用电极板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负极用电极板的俯视图。在图3及图4中,示意性地表示从图2所示的结构体的上表面侧观察正极用电极板25及负极用电极板27的图。另外,在图3及图4中,为了理解正极用电极板25及负极用电极板27与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1及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的位置关系而图示出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1及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在图3及图4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2~图4可知,加热器主体16配置于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与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之间。

加热器主体16具有正极用电极板25、负极用电极板27、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1、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发热元件28、作为放电部的第一放电部31。

正极用电极板25配置于第一温水流路部件13侧,包含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第一端子部34。

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是以与第一端子部34相比外形增大的方式构成的矩形部件。

第一端子部34以从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的一边延伸的方式设置。第一端子部34的一部分(划分出图3所示的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的部分)与后述的第二端子部36的一部分(划分出图4所示的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的部分)相对。

第一端子部34的一部分具有第一面34a,该第一面34a对应于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并且与第二端子部36相对。第一端子部34是与电缆等连接的部分。

负极用电极板27配置于第二温水流路部件14侧,包含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第二端子部36。

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是以与第二端子部36相比外形增大的方式构成的矩形部件。

第二端子部36以从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的一边延伸的方式设置。第二端子部36的一部分具有第二面36a,该第二面36a对应于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并且与第一端子部34相对。第二端子部36是与电缆等连接的部分。

上述的第一端子部34与第二端子部36以在金属制框体11的高度方向上局部(划分出图3及图4所示的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的部分)重叠的方式构成。

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1是在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与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之间由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和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划分出的区域。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1是供多个发热元件28配置的区域。

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是通过第一端子部34与第二端子部36相对而划分出的区域。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是不形成发热元件28的区域。

多个发热元件28配置于在正极用电极板25与负极用电极板27之间划分出的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1。多个发热元件28在正极用电极板25及负极用电极板27的长度方向上按照规定间隔配置。作为发热元件28,例如能够例示出由ptc元件、其他的电阻构成的发热体。

第一放电部31具有第一突起部41和第二突起部42。第一突起部41设置于第一面34a,并向朝向第二面36a的方向突出。第一突起部41由金属材料构成。第一突起部41例如与正极用电极板25形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第一突起部41能够在正极用电极板25的制造时一并形成。

第二突起部42设置于第二面36a,并向朝向第一面34a的方向突出。第一突起部41的顶端与第二突起部42的顶端以空开规定间隔的方式相对配置。规定间隔例如能够在0.1mm~0.2mm的范围内适当设定。

第二突起部42由金属材料构成。第二突起部42例如与负极用电极板27形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第二突起部42能够在负极用电极板27的制造时一并形成。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通过具有包含上述的第一及第二突起部41、42的第一放电部31,从而在以顶端之间比正极用电极板25与负极用电极板27的间隔狭窄的距离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突起部41、42之间,浪涌电流变得容易流动,因此能够使浪涌电流在第一突起部41的顶端与第二突起部42的顶端之间放电。由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28的破损。

另外,通过在与电缆连接的第一及第二端子部34、36之间配置第一放电部31,能够使浪涌电流在多个发热元件28的前段放电。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加热器的剖视图。在图5中,对于与图1~图4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5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加热器45取代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制框体11而具有金属制框体46,并且还具备第二放电部49、第三放电部51,除此之外,加热器45与加热器10同样地构成。

金属制框体46除了具有第一延伸部50和第二延伸部52之外,与金属制框体11同样地构成。

第一延伸部50从与第一端子部34相比位于更下方的框体主体18的内壁开始以与第一端子部34相对的方式延伸。第一延伸部50具有与第一端子部34相对的面50a。

第二延伸部52从与第二端子部36相比位于更上方的框体主体18的内壁开始以与第二端子部36相对的方式延伸。第二延伸部52具有与第二端子部36相对的面52a。

第二放电部49具有第三突起部53和第四突起部54,第三突起部53设置于第一延伸部50,第四突起部54在空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以顶端与第三突起部53的顶端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第一端子部34。

第三及第四突起部53、54由金属材料构成。第三突起部53与第一延伸部50一体地构成。第四突起部54与第一端子部34一体地构成。

第三放电部51也可以具有第五突起部56和第六突起部57,第五突起部56设置于第二延伸部52,第六突起部57在空开规定间隔的状态下以顶端与该第五突起部56的顶端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端子部36。

第五及第六突起部56、57由金属材料。第五突起部56与第二延伸部52一体地构成。第五突起部56与第二端子部36一体地构成。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加热器45,通过具有上述的第二放电部49,能够使从金属制框体46向正极用电极板流动的浪涌电流在第二放电部49放电。另外,通过具有上述的第三放电部51,能够使从金属制框体46向负极用电极板流动的浪涌电流在第三放电部51放电。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在图6中,对于与图1~图4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6可知,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加热器58对于一个正极用电极板25相对配置多个负极用电极板27-1~27-3,并且在正极用电极板25与负极用电极板27-1~27-3之间配置发热元件28,除此之外,加热器58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同样地构成。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加热器58,浪涌电流沿图6中虚线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并在第一放电部31使浪涌电流放电,因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多个发热元件28的破损。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器的剖视图。图7所示的结构体的剖切位置与图8所示的d1-d2线的剖切位置对应。在图7中,对于与图1~图4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图8是俯视观察图7所示的加热器主体的图。在图8中,对于与图7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图9是在b1-b2线处剖切图7所示的加热器主体及框体的一部分时的剖视图。在图9中,对于与图7及图8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7~图9可知,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60取代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的金属制框体11、加热器主体16及第一放电部31而具有金属制框体61、加热器主体62及放电部66,除此之外,加热器60与加热器10同样地构成。

金属制框体61除了具有第一延伸部71和第二延伸部72之外,与金属制框体11同样地构成。

第一延伸部71以与一方的第一端子部34的一部分相对的方式从位于第一端子部34的下方的框体主体18的一方的内壁开始向朝向第二端子部36的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72以与另一方的第一端子部34的一部分相对的方式从位于第一端子部34的下方的框体主体18的另一方的内壁开始向朝向第二端子部36的方向延伸。第一及第二延伸部71、72的上表面以成为与第二面36a相同高度的方式配置。

加热器主体62取代构成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加热器主体16的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及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而具有正极用电极板主体63及负极用电极板主体64,除此之外,加热器主体62与加热器主体16同样地构成。

正极用电极板主体63与正极用电极板主体33的不同点在于具有两个第一端子部34。

负极用电极板主体64除了以一个第二端子部36与两个第一端子部34的一部分相对的方式配置之外,与负极用电极板主体35同样地构成。由此,加热器主体62具有两个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

放电部66具有第一绝缘部件75和第二绝缘部件76。第一绝缘部件75是与发热元件28相比耐电压更低的部件。第一绝缘部件75以与第一及第二面34a、36a接触的方式设置于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r2的中央部。第一绝缘部件75的形状例如能够设为圆柱形状。

通过具有如此构成的第一绝缘部件75,能够将浪涌电流向第一绝缘部件75引导并利用第一绝缘部件75消耗浪涌电流,因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28的破损。

第二绝缘部件76是与发热元件28相比耐电压更高的部件。第二绝缘部件76以与第一及第二面34a、36a接触并且覆盖第一绝缘部件75的周围的方式设置。作为第二绝缘部件76,例如能够使用绝缘片。

通过具有如此构成的第二绝缘部件76,能够将浪涌电流向第一绝缘部件75引导,并能够将设置有第一绝缘部件75的部分处的第一端子部34与第二端子部36的间隔保持为所期望的间隔。即,第二绝缘部件76起到作为间隔件的功能,因此能够将第一绝缘部件75的厚度保持恒定。

在发热元件28的耐电压为25kv/mm的情况下,作为第一绝缘部件75,例如能够使用耐电压为20kv/mm程度的聚乙烯类树脂。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二绝缘部件76,例如能够使用耐电压为30kv/mm程度的聚碳酸酯系树脂。

放电部66也设置于第一端子部34与第一及第二延伸部71、72之间。如此,通过在第一端子部34与第一及第二延伸部71、72之间也设置放电部66,能够得到与在先说明的第二及第三放电部49、51相同的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60,通过具有包含第一及第二绝缘部件75、76的放电部66,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放电部66的构成要素,举例说明了包含第二绝缘部件76的情况,但第二绝缘部件76并不是必须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0中,对于与图7~9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10可知,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80取代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60的放电部66而设置放电部85,并且在设置于框体主体18的开口部18a配置观察窗86,除此之外,加热器80与加热器60同样地构成。

放电部85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放电部66除了第一绝缘部件75的配设位置不同之外,与放电部66同样地构成。

构成放电部85的第一绝缘部件75配置于正极用电极板主体63及负极用电极板主体64中的配置于框体的盖部19侧的电极板(在图10的情况下,正极用电极板主体63)的端部。

由此,在多个放电部85中的某一个对浪涌电流进行放电时,在第二端子部36、第一延伸部71及第二延伸部72中的某一个的上表面发生熏黑(附着灰尘而污黑的现象)。

开口部18a设置于框体主体18中的与能够观察到上述熏黑的正极用电极板主体63的端部相对的部分。观察窗86设置于开口部18a。作为观察窗86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玻璃。

可是,即便是在先前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浪涌电流被放电时,也会在第一绝缘部件75的周围产生熏黑。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绝缘部件75的周围由第二绝缘部件76覆盖,并且在上下方向上由第一端子部34及第二端子部36覆盖。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不拆开第一及第二端子部34、36时,不能做出浪涌电流是否被放电的判断。

另一方面,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80,第一绝缘部件75的周围的一部分从第二绝缘部件76露出,并且第一及第二端子部34、36配置在确认熏黑时不造成干扰的位置,因此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从外侧经由观察窗86确认在浪涌电流被放电时产生的熏黑(附着灰尘而污黑的现象)。

(第四实施方式)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1中,对于与图9所示的结构体相同的构成部分附加相同符号。

参照图11可知,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0取代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60的放电部66而具有放电部101,除此之外,加热器100与加热器60同样地构成。

放电部101具有第一突出部105、第二突出部106、第三绝缘部件107。

第一突出部105设置于第一面34a并向下方突出。第二突出部106以与第一突出部105相对的方式设置于第二面36a。第二突出部106向上方突出。第二突出部106在与第一突出部105之间具有规定间隔。第一及第二突出部105、106由金属材料构成。

第三绝缘部件107以与第一及第二面34a、36a以及第一及第二突出部105、106接触的方式设置于第一面34a与第二面36a之间。第三绝缘部件107是与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低的部件。

第三绝缘部件107对第一及第二突出部105、106进行埋设。第三绝缘部件107能够由与在先说明的第一绝缘部件75相同的材料构成。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100,能够降低与发热元件相比耐电压更低的第三绝缘部件107中的配置于第一及第二突出部105、106之间的部分的厚度。由此,浪涌电流容易变得流经配置于第一及第二突出部105、106之间的第三绝缘部件107,因此能够在该部分使浪涌电流放电。因此,能够抑制因浪涌电流引起的发热元件的破损。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定的实施方式,在请求保护的范围内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例如,也可以将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第一放电部31、第二放电部49、第三放电部51及放电部66、85、101组合使用。

另外,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在第一端子部34与第二端子部36之间设置第一放电部31及放电部66、85、101的情况,但设置第一放电部31及放电部66、85、101的位置不限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位置,只要是不形成发热元件28的区域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含配置于正极用电极板与负极用电极板之间的发热元件的加热器。

符号说明

10、45、58、60、80、100加热器

11、46、61金属制框体

13第一温水流路部件

14第二温水流路部件

16、62加热器主体

18框体主体

18a开口部

19盖部

21温水导入部

22温水导出部

25正极用电极板

27、27-1~27-3负极用电极板

28发热元件

31第一放电部

33、63正极用电极板主体

34第一端子部

34a第一面

35、64负极用电极板主体

36第二端子部

36a第二面

41第一突起部

42第二突起部

49第二放电部

50、71第一延伸部

50a、52a面

51第三放电部

52、72第二延伸部

53第三突起部

54第四突起部

56第五突起部

57第六突起部

66、85、101放电部

75第一绝缘部件

76第二绝缘部件

86观察窗

105第一突出部

106第二突出部

107第三绝缘部件

r1发热元件配设区域

r2非发热元件配设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