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渐亮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0104发布日期:2018-09-25 21:1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驱动领域,尤其是一种灯具渐亮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用于起照明作用的LED灯具,为了能够正常进行发光,一般都需要驱动电路对其进行驱动。现有的LED灯具驱动电路,对LED灯具进行驱动时,往往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LED灯具进行发光。由于LED灯具的启动时间很短,使得LED灯具的亮度在极端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十分容易产生刺目感。例如,当用户在夜晚回家时,由于用户的眼睛习惯了低照度的环境,因此当用户打开LED灯具时,环境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黑暗状态转变成明亮的状态,会使得用户的眼睛不适应,从而导致产生刺目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渐亮驱动电路,能够使LED灯具进行逐渐发光,从而延长LED灯具的启动时间,使得用户能够适应亮度的变化,避免产生刺目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具渐亮驱动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出模块、用于控制LED灯具进行渐亮发光的渐亮控制模块和用于控制电源输出模块进行电源输出的电源管理模块,电源输入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电源输出模块两两连接;电源输出模块包括用于连接LED灯具的电源输出正极端和电源输出负极端,渐亮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和电源输出负极端之间,电源输出负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渐亮控制模块使电源输出负极端与接地回路逐渐导通,从而逐渐增大经过LED灯具的电流,使LED灯具进行渐亮发光。

进一步,渐亮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组、第二开关组和储能模块,第一开关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负极端和接地回路,第二开关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和第一开关组的控制端,储能模块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和第二开关组的控制端。

进一步,第一开关组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输出负极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回路相连接,第二分压电阻串接于第二开关组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第一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接地回路之间。

进一步,第二开关组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三限流电阻,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分压电阻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第三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储能模块通过第三限流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储能电容的正极端通过第三限流电阻连接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储能电容的负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

进一步,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开关功率管,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和电源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开关功率管的栅极端,开关功率管的漏极端和源极端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模块和接地回路。

进一步,电源输入模块包括保险丝、功率电感和整流桥,保险丝和功率电感依次串接于火线与整流桥的第一交流输入端,整流桥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零线相连接,整流桥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模块相连接,整流桥的回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

进一步,电源输出模块包括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负载电阻,整流二极管串接于变压器的二次侧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正极端之间,变压器的二次侧回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滤波电容和负载电阻并联于电源输出正极端与接地回路之间;变压器的一次侧输入端分别与整流桥的输出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变压器的一次侧输出端与开关功率管的漏极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灯具渐亮驱动电路,当有供电电源输入到电源输入模块之中时,电源输入模块会将供电电源分别传输到电源输出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之中,此时,当电源管理模块接收到供电电源时,电源管理模块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源输出模块进行电源输出;由于渐亮控制模块连接于电源输出模块之中的电源输出正极端和电源输出负极端之间,因此当渐亮控制模块接收到从电源输出正极端进行输出的电源时,渐亮控制模块会进行工作,从而逐渐导通电源输出负极端与接地回路之间的连接,使得从电源输出正极端输出并经过LED灯具回流到电源输出负极端的电流逐渐增大,由于流经LED灯具的电流呈逐渐增大的方式变化,而不是瞬间达到最大电流值,因此能够使LED灯具进行逐渐发光,从而延长LED灯具的启动时间,使得用户能够适应亮度的变化,避免产生刺目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灯具渐亮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灯具渐亮驱动电路,包括电源输入模块1、电源输出模块2、用于控制LED灯具进行渐亮发光的渐亮控制模块3和用于控制电源输出模块2进行电源输出的电源管理模块4,电源输入模块1、电源管理模块4和电源输出模块2两两连接;电源输出模块2包括用于连接LED灯具的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和电源输出负极端LED-,渐亮控制模块3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和电源输出负极端LED-之间,电源输出负极端LED-与接地回路相连接;渐亮控制模块3使电源输出负极端LED-与接地回路逐渐导通,从而逐渐增大经过LED灯具的电流,使LED灯具进行渐亮发光。具体地,当有供电电源输入到电源输入模块1之中时,电源输入模块1会将供电电源分别传输到电源输出模块2和电源管理模块4之中,此时,当电源管理模块4接收到供电电源时,电源管理模块4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源输出模块2进行电源输出;由于渐亮控制模块3连接于电源输出模块2之中的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和电源输出负极端LED-之间,因此当渐亮控制模块3接收到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进行输出的电源时,渐亮控制模块3会进行工作,从而逐渐导通电源输出负极端LED-与接地回路之间的连接,使得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输出并经过LED灯具回流到电源输出负极端LED-的电流逐渐增大,由于流经LED灯具的电流呈逐渐增大的方式变化,而不是瞬间达到最大电流值,因此能够使LED灯具进行逐渐发光,从而延长LED灯具的启动时间,使得用户能够适应亮度的变化,避免产生刺目感。

其中,参照图1,渐亮控制模块3包括第一开关组31、第二开关组32和储能模块33,第一开关组3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负极端LED-和接地回路,第二开关组3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和第一开关组31的控制端,储能模块33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和第二开关组32的控制端。具体地,当电源输出正极端LED+通有电源并向储能模块33进行储电时,储能模块33传输到第二开关组32的控制端的电压逐渐增大,随着传输到第二开关组32的控制端的电压的逐渐增大,第二开关组32逐渐导通第一开关组31,使得流过第一开关组31的电流逐渐增大,因此,电源输出负极端LED-和接地回路之间的电流呈逐渐增大的方式变化,使得流经LED灯具的电流也呈逐渐增大的方式变化,从而使LED灯具能够逐渐发光,延长LED灯具的启动时间,使得用户能够适应亮度的变化,避免产生刺目感。

其中,参照图1,第一开关组31包括第一三极管Q2、第一分压电阻R25和第二分压电阻R23,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输出负极端LED-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接地回路相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23串接于第二开关组32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一分压电阻R25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接地回路之间。具体地,当第二开关组32向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传输导通电压时,第一分压电阻R25和第二分压电阻R23共同作用,使得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压能够保持稳定,保证了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能够稳定导通,从而保证了电源输出负极端LED-和接地回路之间的稳定导通。

其中,参照图1,第二开关组32包括第二三极管Q3、第一限流电阻R21、第二限流电阻R20和第三限流电阻R22,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21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23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依次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22和第二限流电阻R20连接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储能模块33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22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具体地,第一限流电阻R21和第三限流电阻R22能够分别限制传输到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及基极的电流,从而能够对第二三极管Q3进行保护,而第二限流电阻R20则能够对传输到储能模块33的电流进行保护,避免瞬间电流过大而烧坏储能模块33。当储能模块33传输到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的电压达到第二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能够被导通,从而能够使由电源输出正极端LED+传输过来的电压导通第一三极管Q2,从而使电源输出负极端LED-和接地回路之间进行稳定的导通。

其中,参照图1,储能模块33包括储能电容C15,储能电容C15的正极端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22连接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储能电容C15的负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具体地,当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向储能电容C15进行储电时,储能电容C15的内部会发生电流的运动,因此储能电容C15会呈现导通的状态,并且此时流经储能电容C15内部的电流会处于最大值;由于储能电容C15的负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因此在初始储电时,处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的电压会小于第二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因此第二三极管Q3在初始储电时不会被导通。当储能电容C15内部的电能逐渐增大时,流经其内部的电流逐渐减小,并且储能电容C15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大,当储能电容C15两端的电压大于第二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第二三极管Q3会被导通,并且随着储能电容C15两端电压的逐渐增大,流经第二三极管Q3的电流也会逐渐增大,所以,作用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的电压会逐渐增大,使得流经第一三极管Q2的电流能够逐渐增加,所以,LED灯具能够逐渐发光,从而延长了LED灯具的启动时间。当储能电容C15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时,即储能电容C15两端的电压会维持在电源输出正极端LED+共给其的电压,此时,电源输出负极端LED-和接地回路之间的电流会保持在最大值的状态,所以LED灯具能够稳定地进行发光。

其中,参照图1,电源管理模块4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和开关功率管Q1,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电源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和电源输出模块2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管理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于开关功率管Q1的栅极端,开关功率管Q1的漏极端和源极端分别连接于电源输出模块2和接地回路。具体地,当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接收到电源时,电源管理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会导通开关功率管Q1,此时,由电源输入模块1传输过来的电源能够顺利传输到电源输出模块2之中,从而使得电源输出模块2能够对储能电容C15进行储电,从而实现LED灯具的渐亮发光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1,电源输入模块1包括保险丝F1、功率电感L1和整流桥DB1,保险丝F1和功率电感L1依次串接于火线与整流桥DB1的第一交流输入端,整流桥DB1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与零线相连接,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模块2相连接,整流桥DB1的回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

其中,参照图1,电源输出模块2包括变压器T1、整流二极管D5、滤波电容C2和负载电阻RL,整流二极管D5串接于变压器T1的二次侧输出端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之间,变压器T1的二次侧回流端与接地回路相连接,滤波电容C2和负载电阻RL并联于电源输出正极端LED+与接地回路之间;变压器T1的一次侧输入端分别与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和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变压器T1的一次侧输出端与开关功率管Q1的漏极端相连接。具体地,当电源传输到变压器T1之中时,变压器T1的一次侧输出端会把电源传输到开关功率管Q1的漏极端,此时,当电源管理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导通开关功率管Q1时,由变压器T1的一次侧输出端所输出的电源会依次通过开关功率管Q1的漏极端和源极端,从而传输到接地回路之中,此时,变压器T1的一次侧形成了一个电源回路,所以变压器T1的二次侧会感应产生电源,从而实现后续的LED灯具渐亮发光的功能。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