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换色LED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133发布日期:2018-12-07 22:2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调光换色LED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的是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光换色LED灯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串进行显示一般都是不同颜色变化,或者只能是进行亮度不同的变化,而把这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灯串就很少了,或者说其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广泛适用。综上所述,本实用设计了一种成本低,功能强大的调光换色LED灯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调光换色LED灯电路,电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节约成本,同时实现调光调色功能,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调光换色LED灯电路,包括调光换色电路、第一LED灯串、第二LED灯串,第一LED灯串、第二LED灯串串联,且第二LED灯串两端连接调光换色电路两端,第一LED灯串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第二LED灯串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灯板电源的正负极;所述的调光换色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 第二LED灯串的发光二极管正极与第六电阻一端、第三三极管发射极、第三电阻一端、第一电阻一端相连,第六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基极相连,第三三极管集电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五电阻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四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一电阻另一端、第二电阻一端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五电阻另一端、第一电容另一端、第一三极管发射极、第二电阻另一端均与灯板电源负极相连。

本实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电路由不同色彩的灯珠分段全部串成一串,减少灯珠数量最大地节约了成本;

2、本实用的既能换色又调功率,把调色和调光两个功能结合在一起,满足用户要换色和调亮度的要求,即节约成本又能最大满足客户的最大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

图1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五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调光换色LED灯电路,包括调光换色电路A、第一LED灯串1、第二LED灯串2,第一LED灯串1、第二LED灯串2串联,且第二LED灯串2两端连接调光换色电路A两端,第一LED灯串1的发光二极管正极、第二LED灯串2的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灯板电源的正负极;所述的调光换色电路A包括第一电阻R1-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第三三极管Q3, 第二LED灯串2的发光二极管正极与第六电阻R6一端、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第三电阻R3一端、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基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五电阻R5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四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阻R3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另一端、第二电阻R2一端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另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第二电阻R2另一端均与灯板电源负极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LED电源是常规的电路,与常规光源的变化在灯串改由两串不同色彩的LED灯串联组成+调光换色电路。当电源上电时第三电阻R3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第一电容C1电压很低第二三极管Q2不导通,同时第二LED灯串2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分压推动第一三极管Q1导通持续关闭第二三极管Q2,这样电源上电后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不导通,电流从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流过,整灯发出功率最大,光色为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的混色。随后第一电容C1充电至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比例电压,如果这时关闭电源。灯串电压下降,第一三极管Q1将不导通,第一电容C1却通过第四电阻R4驱动第二三极管Q2导通,在第二三极管Q2维持在导通状态时,这时电源又重新送电,电流会从第一LED灯串1流进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组成互锁电路,让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电路持续导通,关闭了第二LED灯串2,也就是上电后开关再开关一次做了一次换色和功率转换,这是功率减低,光色变为第一LED灯串1的色彩。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导通后两端电压很低,第一电容C1是处于放电状态, 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很低。如果这时电源关闭,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就会因为无电流退出导通,从新上电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将继续维持关闭,重复开关面板开关,就是会出现功率一大一小,光色不断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调光换色电路A包括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容C1和晶闸管SCR,晶闸管SCR的阳极与第二LED灯串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第三电阻R3一端、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晶闸管SCR的控制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四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一端、第三电阻R3另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另一端、第二电阻R2一端相连,晶闸管SCR的控制极、第一电容C1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电阻R2另一端均与灯板电源负极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LED电源是常规的电路,与常规光源的变化在灯串改由两串不同色彩的LED灯串联组成+调光换色电路。当电源上电时第三电阻R3对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第一电容C1电压很低无法驱动晶闸管SCR导通,同时第二LED灯串2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分压推动第一三极管Q1导通持续关闭晶闸管SCR,这样电源上电后晶闸管SCR不导通,电流从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流过,整灯发出功率最大,光色为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的混色。随后第一电容C1充电至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比例电压,如果这时关闭电源。灯串电压下降,第一三极管Q1将不导通,当电源又重新送电,第一电容C1通过第四电阻R4驱动晶闸管SCR导通,电流会从第一LED灯串1流进晶闸管SCR,让晶闸管SCR电路持续导通,关闭了第二LED灯串2,也就是上电后开关再开关1次做了一次换色和功率转换,这是功率减低,光色变为第一LED灯串1的色彩。晶闸管SCR导通后2端电压很低第一电容C1是处于放电状态, 第一电容 C1上的电压很低。如果这时电源关闭,晶闸管SCR就会因为无电流退出导通,从新上电晶闸管SCR将继续维持关闭,重复开关面板开关,就是会出现功率一大一小,光色不断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换色电路B1和常规调光IC电路B2,所述的换色电路B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第二LED灯串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分别与第二LED灯串2的负极、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三极管Q2基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另一端及变压器T相连,变压器T与常规调光IC电路B2相连,常规调光IC电路B2采用芯片PT6988,芯片PT6988的8脚与变压器T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LED电源电路是常规的调光电路,与常规的变化在照明改由两串不同色彩的LED灯串联组成+换色电路,当电源开关切换时,调光IC会调整输出电流,调暗时,灯串的电流会减小,这时流过第二电阻R2的电流减小,第二三极管Q2导通截止,第一电阻R1电流进入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导通拉低第二LED灯串2端的电压,第二LED灯串2熄灭,只剩下第一LED灯串1继续点亮,光色为第一LED灯串灯串1的色彩。如果调光电流变大时(调亮时)。流过第二电阻R2电流变大,第二三极管Q2导通关闭第一三极管Q1,电流从第二LED灯串2通过,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一起点亮,色彩变为混色光。通过换色电路检查调光电路的电流的变化可以达到换色的效果。图3中的第一三极管Q1可以改为MOS管或者达林顿管进一步减低第一三极管Q1二端的电压以进一步减低功耗,提高效率,为了提高电流检测精度也可以将第一三极管Q1换成精密检测IC(如TL431)。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区别在于:它还包括第三LED灯串3,第一LED灯串1的负极与第二LED灯串2的正极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常规换色IC芯片B3相连,所述的常规换色IC芯片采用BP5912A芯片,BP5912A芯片的K1脚与第一电阻R1相连,BP5912A芯片的K2脚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第二LED灯串2的负极及第三LED灯串3的正极,第三LED灯串3负极与BP5912A芯片的GND端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常规换色IC,经过电路重新设计,使常规换色IC芯片具有换色和调光的功能。灯串为3个灯串直接串联接到电源上,而非常规电路的并联方式。电源第一次接入时,BP5912A芯片的K1脚导通,BP5912A芯片的K2脚不导通,第一三极管Q1不能形成回路,电源从第一LED灯串1到第二LED灯串2、第三LED灯串3通过,这时三个灯串都亮,亮度最高,形成混色光。电源开关切换1次后,K1关闭K2导通,K2通过第一二极管D1形成回路,短接第三LED灯串3,第三LED灯串3不亮;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通过第一二极管D1,K2导通,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点亮,亮度为中,光色变为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的色彩。开关再切换1次,这时K1和K2都导通,第三LED灯串3被第一二极管D1和K2短接,K1下拉通过第一电阻R1驱动第一三极管Q1导通,短接第二LED灯串2,这时只有第一LED灯串1点亮,亮度最低。图4中的第一三极管Q1可以改为MOS管或者达林顿管进一步减低第一三极管Q1二端的电压以进一步减低功耗,提高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照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编程记忆IC,所述的编程记忆IC采用MDT10F630芯片,电源输入端的正极与第三电阻R1一端、第六电阻R6一端、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一LED灯串1的正极相连,第一LED灯串1的负极与第二LED灯串2的正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MDT10F630芯片的5脚(OUT1脚),第二LED灯串2的负极与第三LED灯串3正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MDT10F630芯片的7脚(OUT2脚),MDT10F630芯片的1脚和4脚均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一电容C1正极相连,MDT10F630芯片的2脚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三电阻R3另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相连,MDT10F630芯片的3脚直接与第四电阻R4一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还与第六电阻R6另一端、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电源输入端负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另一端、稳压二极管正极、第一电容C1负极、MDT10F630芯片的8脚、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第三LED灯串3负极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带记忆及编程的MDT10F630IC,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组成电源通断识别电路,第六电阻R6,第一二极管D1,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容C1组成芯片电源供应,照明使用3个灯串串联直接接在电源上。使用具有编程记忆功能的IC,芯片记忆上次调整的输出状态,下次上电时,直接工作在上次设定的状态,开关只要一次即可到达常规使用状态。1、当OUT1和OUT2为低电位时,3个灯串全导通,亮度最高,光色为3个灯串的混色。2、当OUT2输出为高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导通,第三LED灯串3不亮,亮度为中,颜色为第一LED灯串1和第二LED灯串2的色彩。3、当OUT1输出为高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LED灯串1导通,亮度最低,色彩为第一LED灯串1颜色。使用带记忆及编程的IC可以增加输出端口,也可以增加灯串数量,原理都是相同的。(编程记忆IC说明:1,4脚接电源正极,8脚接电源负极,3脚设置为输入脚,作为检查电源是否有电,2脚为输入信号补偿脚,当IC5脚位1时,IC2脚置0,5,6.7都是输出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范围内。本实用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