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引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5321发布日期:2018-11-23 21:34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的表面贴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贴片的变压器引脚。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资讯产品、家用电器产品以及绿色照明等领域的发展,为其配套的电子产品大量使用到了整流桥、二极管、稳压管等重要元器件,并对这类器件产品的“轻、薄、小、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超小型塑封结构,不仅代表了行业技术水平,对后级产品的小型化、更高的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要求至关重要;目前半导体元器件中使用量最大的整流二极管产品,也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安装了四颗二极管的整流桥封装器件以使用安装方便、功率密度高、占用PCB板面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在一些高端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变压器引脚是用于安装固定变压器的重要装置,然而,现有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引脚通常为长直形,形状单一,在特殊封装条件下无法牢固可靠地贴装于PCB表面,现有技术变压器的安装为插件安装引脚,需要人工插件安装或者手工焊接安装,浪费人力资源、生产时间长、不能实现快速大规模生产、工艺控制一致性差。因此亟需对引脚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引脚,可以实现贴片安装要求,节省人工,且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在生产中工艺可控度高,并且解决了贴片过程中容易出现引脚虚假焊等缺陷,减少了人工焊接过程中较多工艺性不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线圈、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所述骨架上绕有线圈,所述骨架下部设有若干个引脚,引脚由骨架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引脚由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组成,其中第二引脚和第五引脚平行于骨架端面,所述的线圈与第二引脚连接,第二引脚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第五引脚位于引脚底端的最低点,第四引脚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之间的夹角为:120-135°,所述的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之间的夹角为30-45°,在此夹角范围内引脚牢靠度大大提高,明显优于其他夹角范围内的引脚的牢靠度,且在此夹角范围内,通过调整夹角的范围,可以实现在不同封装条件下与电路板表面稳定贴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引脚与第二引脚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的底端,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向远离端面中心线位置外折。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脚材质为CP线或者铜包钢。

进一步地,第五引脚底面为扁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设置有两排,设置在骨架相对的两个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改变引脚形状,能够使其更加牢固的贴装于电路板等表面,节省了人力,可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且工艺可控度高,提高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引脚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引脚底视图;

其中,1是骨架、2是线圈、3是引脚、4是第二引脚、5是第三引脚、6是第四引脚、7是第五引脚;31、32、33、34为引脚,71、72、73、74为引脚的最底端。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参见附图,一种变压器引脚,包括骨架1、线圈2、引脚3;引脚3位于骨架端面中心线两侧相对面,设置为两排,引脚3最底面设置为扁平状,材质为CP线或者铜包钢,且若干个引脚的最底面均是处于同一水平面。骨架1上绕有线圈2,引脚3包括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第四引脚6、第五引脚7,引脚3由骨架1两侧表面向外延伸且沿骨架上端面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第二引脚4和第五引脚7平行于骨架1端面,线圈2与第二引脚4连接,第二引脚4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第三引脚5与第二引脚4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5的底端,第三引脚5与第四引脚6的连接点位于第三引脚5的顶端;第五引脚7位于引脚3底端的最低点,第五引脚底面为扁平状,第四引脚6一端垂直连接第五引脚7,另一端连接第三引脚5,第二引脚4与第三引脚5之间的夹角为:120-135°,第三引脚5与第四引脚6之间的夹角为30-45°,通过调整夹角的范围,可以实现在不同封装条件下与电路板表面稳定贴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