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115发布日期:2019-04-24 00:1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线路转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模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转接板。



背景技术:

现如今,市场上存在越来越多的具备独立功能的光学模组,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些光学模组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发挥其功能,例如摄像头模组、投影模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学模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光学模组等。

在一种情景下,在完成光学模组的组装后,可控制光学模组显示图像,以测试光学模组的成像性能。现有的测试方式中,控制光学模组显示图像时,需要手动插拔用于传输图像信号的数据线,进而导致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线路转接板,用以在控制待测设备显示图像时,自动地接通或者断开图像信号的传输,提升控制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转接板,包括:

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且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出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的控制模块;

用于在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待测设备之间传输图像信号的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接通/断开所述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所述待测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切换模块。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发出通电/断电指令;所述线路转接板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通电或断电指令,并根据所述通电/断电指令给待测设备供电/断电的电源模块。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信号切换模块包括:图像信号传输线;位于所述图像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且用于连接所述图像信号源设备的第一信号接口;以及,位于所述图像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且用于连接所述待测设备的第二信号接口;其中,所述图像信号传输线上设有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之间的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输/断开图形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接通/断开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以及所述第二信号接口。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正极之间。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PNP三极管、第一下拉电阻以及第二下拉电阻;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的正极连接,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一下拉电阻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正极连接,基极通过所述第二下拉电阻与所述控制模块的I/O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设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的地端和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地端之间。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MOS管、第三下拉电阻以及第四下拉电阻;所述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的地端连接,漏极通过所述第三下拉电阻与所述第二信号接口的地端连接,栅极与所述控制模块的I/O引脚电连接;其中,所述栅极通过所述第四下拉电阻与所述源极连接。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图像信号传输线为HDMI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板中,控制模块可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信号切换模块接通/断开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待测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而能够在控制待测设备显示图像时,自动地接通或者断开图像信号的传输,提升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结构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电路连接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电路连接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电路连接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线路转接板包括:控制模块101、传输模块102以及位于传输模块102上的信号切换模块103。

其中,控制模块101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且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发出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传输模块102用于在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待测设备之间传输图像信号。设于传输模块102上的信号切换模块103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且用于接收所述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接通/断开所述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所述待测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待测设备可以是投影模组、VR模组、AR模组或其它能够成像的光学模组。上位机,指的是能够发出控制指令的电脑等设备。图像信号源设备指的是能够提供图像资源的设备,可以是电脑、电视或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在一些测试环境下,图像信号源设备和上位机可以是一体的,上位机既可以向外发送控制指令,也可以提供图像信号源。传输模块102指的是能够传输信号的通信设备,例如具有特定接口的信号线,或者采用特定通信协议进行通信的无线收发模块等。

其中,控制模块101可以使用各种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中控元件、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控制模块101与上位机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以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其中,无线通信的方式可包括蓝牙通信、红外通信或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通信等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不做限制。当控制模块101采用有线通信方式与上位机连接时,控制模块101上相应地设有能够连接数据线的接口,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Type-c接口等。当控制模块101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机连接时,控制模块上相应地设有能够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的蓝牙通信模块或者红外通信模块等。

参考上述记载,信号切换模块103与控制模块101之间的电连接也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或者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板中,控制模块可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信号切换模块接通/断开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待测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而能够在控制待测设备显示图像时,自动地接通或者断开图像信号的传输,提升控制效率。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线路转接板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记载的结构外,该线路转接板还包括: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的电源模块104。

可选地,控制模块101可在上位机的控制下发出通电/断电指令;相应地,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的电源模块104可接收该通电或断电指令,并根据该通电/断电指令给待测设备供电/断电。进而,在对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时,能够通过上位机以及线路转接板自动地控制待测设备的通断电情况,提升测试效率,并且可减缓反复插拔电源模块104导致的电源接口灵敏度变差以及寿命降低的速度。

可选地,如图2所示,信号切换模块103可包括:

图像信号传输线1030;位于图像信号传输线1030的一端,且用于连接图像信号源设备的第一信号接口1031;以及,位于图像信号传输线1030的另一端,且用于连接待测设备的第二信号接口1032。当第一信号接口1031以及第二信号接口1032接通时,认为图像信号源设备与待测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图像信号源设备可向待测设备发送图像信号。

可选地,图像信号传输线1030上设有连接在第一信号接口1031以及第二信号接口1032之间的开关电路1033。开关电路1033与控制模块101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01发送的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并根据该传输/断开图像信号指令,接通/断开第一信号接口1031以及第二信号接口1032之间的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接通/断开第一信号接口1031以及第二信号接口1032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接通/断开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和第二接口1032的正极之间的连接来实现。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图像信号传输线1030可以是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线。相应地。第一信号接口1031和第二信号接口1032可以是HDMI接口,在HDMI接口中,管脚18连接正极,管脚19连接地端。开关电路1033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18管脚,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18管脚。进而,控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18管脚和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18管脚之间的通断可实现图像信号源设备和待测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通断。

图3a示意了开关电路1033的一种可选的连接方式,如图3a所示,开关电路1033可以设于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和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之间。

可选地,如图3a所示,开关电路1033可包括:PNP三极管U1、第一下拉电阻R1以及第二下拉电阻R2;其中,PNP三极管U1的发射极E1与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Vcc1连接,集电C1极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Vcc2连接,基极B1通过第二下拉电阻R2与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电连接。

在图3a示意的结构中,当基极B1为低电平,且基极B1与发射极E1之间的电压VB1E1小于U1的导通压降时,发射极E1与集电极C1之间导通,此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Vcc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Vcc2接通,也就是说,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可传输至待测设备进行显示。反之,当基极B1为高电平,且基极B1与发射极E1之间的电压VBE大于或等于U1的导通压降时,发射极E1与集电极C1之间断开,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Vcc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Vcc2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无法传输至待测设备。

其中,基极B1的电平高低可通过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来控制,不赘述。

可选地,PNP三极管U1可以为硅三极管,其PN结导通压降为-0.7V。也就是说,当VB1E1小于-0.7V时,基极B1与发射极E1之间进入导通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PNP三极管构成开关电路1033之外,本实施例还可采用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来替代PNP三极管。具体可如图3b所示,开关电路1033可包括:P-MOS三极管U2、第一下拉电阻R1以及第二下拉电阻R2;其中,P-MOS三极管U2的源极S1与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Vcc1连接,漏极D1极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Vcc2连接,栅极G1与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电连接;其中,其中,栅极G1可通过第二下拉电阻R2与源极S1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当栅极G1为低电平,且栅极G1与源极S1之间的电压VG1S1小于U2的特定导通压降时,源极S1与漏极D1之间导通,此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Vcc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Vcc2接通,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可传输至待测设备进行显示。反之,当栅极G1为高电平,且栅极G1与源极S1之间的电压VG1S1大于或等于U2的特定导通压降时,源极S1与漏极D1之间断开,此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正极Vcc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正极Vcc2断开连接,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无法传输至待测设备。其中,栅极G1的电平高低可通过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来控制,不赘述。

在图3a以及图3b对应的电路中,R1以及R2的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例如可以为10K或者20K。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接通/断开第一信号接口1031以及第二信号接口1032之间的连接,可通过接通/断开第一信号接口1031和第二接口1032的地端之间的连接来实现。

可选地,当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图像信号传输线1030是HDMI线时,开关电路1033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19管脚,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19管脚。

图4a示意了开关电路1033的一种可选的连接方式,如图4a所示,开关电路1033可以设于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地端Gnd1和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地端Gnd2之间。

可选地,如图4a所示,开关电路1033包括: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U3、第三下拉电阻R3以及第四下拉电阻R4;其中,N-MOS管U3的源极S2与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地端Gnd1连接,漏极D2通过第三下拉电阻R3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地端Gnd2连接,栅极S2与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电连接;其中,栅极G2可通过第四下拉电阻R4与源极S2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当栅极G2为高电平,且栅极G2与源极S2之间的电压VG2S2大于U3的特定导通压降时,漏极D2与源极S2之间导通,此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地端Gnd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地端Gnd2接通,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可传输至待测设备进行显示。反之,当栅极G2为低电平,且栅极G2与源极S2之间的电压VG2S2小于或等于U3的特定导通压降时,漏极D2与源极S2之间断开,此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地端Gnd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地端Gnd2断开连接,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无法传输至待测设备。其中,栅极G2的电平高低可通过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来控制,不赘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N-MOS管构成开关电路之外,本实施例还可采用NPN三极管来替代N-MOS管。

如图4b所示,开关电路1033可包括:PNP三极管U4、第三下拉电阻R3以及第四下拉电阻R4;其中,NPN三极管U4的发射极E2与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Gnd1连接,集电C2极通过第三下拉电阻R4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Gnd2连接,基极B2与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电连接;其中,基极B2通过第四下拉电阻R4与发射极E2连接。

在图4b示意的结构中,当基极B2为高电平,且基极B2与发射极E2之间的电压VB2E2大于U4的导通压降时,集电极C2与发射极E2之间导通,此时,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地端Gnd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地端Gnd2接通,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可传输至待测设备进行显示。反之,当基极B2为低电平,且基极B4与发射极E4之间的电压VB2E2小于或等于U4的导通压降时,集电极C2与发射极E2之间不导通,第一信号接口1031的地端Gnd1与第二信号接口1032的地端Gnd2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图像信号源设备发送的图像信号无法传输至待测设备。其中,基极B2的电平高低可通过控制模块101的I/O引脚来控制,不赘述。

可选地,PNP三极管U4可以为硅三极管,其PN结导通压降为0.7V。也就是说,当VB2E2大于0.7V时,基极B2与发射极E2之间进入导通状态。

在图4a以及图4b对应的电路中,R3以及R4的阻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例如可以为10K或者20K。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开关电路1033接通/断开图像信号源设备以及待测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而能够在控制待测设备显示图像时,自动地接通或者断开图像信号的传输,提升控制效率。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路转接板还可以降低图像信号传输线的插拔率,减少了图像信号传输线的磨损,延长了图像信号传输线的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