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及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8659发布日期:2019-03-19 21:1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及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及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轻、薄、小型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终端,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移动终端或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液晶显示器已是重要的组成组件。

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过程中,在显示面板的外引线焊接(Panel Outer Lead Bonding)过程完成后,需要进行点灯检查,检查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以确保生产出的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品质完好。

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画质检验的测试治具采用同一背光源测试不同机种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源的尺寸与要测试的最大尺寸的显示面板匹配。故当测试较小尺寸的显示面板时,背光源的发光区域远大于显示面板的遮挡区域,未被显示面板遮挡的发光区域的光强较强,将不利于测试人员观察显示面板显示的测试画面,进而会影响测试结果,此外,测试人员长时间目视该强光,不利于测试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及治具,以实现背光源的发光区域可调,方便测试不同尺寸或机种的显示面板。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包括:

预设形状的第一基板;

多个发光单元,分布设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电源;

通断调整子装置,用于改变电源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气回路的通断状态。

进一步地,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多个发光单元呈阵列分布,预设形状为矩形;第一基板的至少一个侧边边缘外侧上设置有多个外引脚,任一外引脚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一端电连接;

通断调整子装置包括至少一条绝缘带和至少一个导电板,其中,绝缘带、导电板与设置有外引脚的侧边一一对应,导电板沿平行于对应侧边的方向延伸,导电板与位于对应侧边边缘的外引脚接触,导电板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

绝缘带的至少部分插入对应的导电板与外引脚的可接触的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通断调整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收纳箱和至少一个牵引部件,

其中,至少一个收纳箱与绝缘带一一对应,位于对应的侧边的一端,收纳箱用于收纳与其对应的绝缘带;

至少一个牵引部件与绝缘带一一对应,牵引部件的一端与绝缘带的首端连接,所述牵引部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引脚与所述导电板的可接触的表面的外侧;

进一步地,收纳箱内设置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与绝缘带连接,弹性机构用于牵引绝缘带自动回缩入收纳箱。

进一步地,外引脚包括基部和设置于基部靠近导电板的一侧的凸状顶部,外引脚的凸状顶部与其对应的导电板接触,凸状顶部的厚度沿中心至边缘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盖板位于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

盖板的边缘区域设置有至少一条沟道,沟道与设置有外引脚的侧边一一对应,沟道靠近与其对应的侧边,沿平行于对应侧边的方向延伸,沿垂直于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的方向贯穿盖板;

牵引部件的中部穿过沟道;

通断调整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卡块,与牵引部件一一对应,定位卡块的一端设置有开孔;

牵引部件的顶部用于插入与其对应的定位卡块的开孔;

在沟道的侧壁上,沿沟道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定位卡块的设置有开孔的一端用于嵌入任意定位孔。

进一步地,通断调整子装置包括发光区域调节开关、控制器和多个开关单元,

其中,控制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多个信号输出端,

发光区域调节开关与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任一发光单元的至少一端通过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电源电连接;

控制器用于接收发光区域调节开关输出的发光区域档位信号,并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和关断。

进一步地,多个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开关单元和多个第二开关单元,

多个发光单元呈N×N阵列分布,位于同一列的发光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至同一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至同一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和位于第n行的发光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和位于第n列的发光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的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同一信号输出端,其中,N大于或等于2,n=1、2……N。

进一步地,电源包括发光驱动电路和档位检测电路,

发光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档位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多个第三开关单元和多个第二电阻,第三开关单元与第二电阻一一对应,第三开关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一一对应,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任一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经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阻串联连接后的两端,分别与发光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地电连接,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发光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地电连接;发光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发光驱动电路用于根据向第一输入端输入的电流或电压,调整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输出电流。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平板、底座和支撑部件,

其中,支撑平板的第一侧边与底座转动连接,背光源装置的第一基板放置在支撑平板的第三表面上,支撑平板靠近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支撑部件的第一端与支撑平板的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转动连接,底座上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一侧边方向排布的多个凹槽,支撑部件的第二端用于嵌入任意凹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断调整子装置,以改变电源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气回路的通断状态,改变不同位置的发光单元的亮灭状态,从而改变发光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等,以使该背光源装置的发光区域可匹配不同尺寸或机种的显示面板,进而方便测试人员检验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沿图3中OO'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a区域沿图4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沿图7中CC'方向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沿图8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包括:预设形状的第一基板100、多个发光单元110、电源200和通断调整子装置300。

其中,多个发光单元110分布设置在第一基板100的第一表面101;通断调整子装置300用于改变电源200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的通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断调整子装置300可以断开或接通发光单元的至少一端与电源的连接。通断调整子装置300可使电源200与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为接通状态,即发光单元110的两端分别与电源200的正极和负极接通,以使发光单元110发光;通断调整子装置300可使电源200与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为断开状态,即发光单元110的至少一端与电源200的正极或负极由接通变为断开,以使发光单元110熄灭。通过通断调整子装置300改变电源200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的通断状态,以改变不同位置的发光单元110的亮灭状态,从而改变发光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等,以匹配不同尺寸或机种的显示面板,进而方便测试人员检验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的质量。可选的,该发光单元110可为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基板的预设形状可以是圆形或三角形等,以匹配要测试的最大尺寸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该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在测试显示面板时,可将显示面板放置于靠近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的一侧。该背光源装置可为直下式背光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断调整子装置,以改变电源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气回路的通断状态,改变不同位置的发光单元的亮灭状态,从而改变发光区域的大小和位置等,以使该背光源装置的发光区域可匹配不同尺寸或机种的显示面板,进而方便测试人员检验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的质量。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多个发光单元110可呈阵列分布。第一基板100的预设形状可为矩形。可选的,第一基板100的预设形状可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基板100的至少一个侧边边缘外侧上设置有多个外引脚120,任一外引脚120与至少一个发光单元110的一端电连接;通断调整子装置300包括至少一条绝缘带310和至少一个导电板320,其中,绝缘带310、导电板320与设置有外引脚120的侧边一一对应,导电板320沿平行于对应侧边的方向延伸,导电板320与位于对应侧边边缘的外引脚120接触(绝缘带310未插入的区域),导电板320与电源200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绝缘带310的至少部分插入对应的导电板320与外引脚120的可接触的表面之间。

其中,绝缘带310具有一定的硬度,方便插入导电板320与外引脚120的可接触的表面之间。绝缘带310可在人工牵引或牵引部件的牵引作用下,沿平行于对应的侧边的方向逐渐插入对应的导电板320与外引脚120的可接触的表面之间,以使导电板320与外引脚120电气隔绝,从而使电源200与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为断开状态,随着绝缘带310插入对应的导电板320与外引脚120的可接触的表面之间的长度的增加,发光单元110不发光的数量增加,发光区域的面积减小。未插入绝缘带310而接触的外引脚120与导电板320之间是导电的,从而使电源200与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为接通状态,与该外引脚120电连接的发光单元110发光。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2,外引脚120包括基部121和设置于基部靠近导电板320的一侧的凸状顶部122,外引脚120的凸状顶部122与其对应的导电板320接触,凸状顶部122的厚度沿中心至边缘逐渐减小。

其中,凸状顶部122的中心区域与其对应的导电板320接触,凸状顶部122的边缘区域与其对应的导电板320之间存在空隙,故可方便绝缘带310插入该空隙,并引导绝缘带310插入凸状顶部122的中心区域与其对应的导电板320之间。可选的,凸状顶部122可为凸圆状。

可选的,导电板与外引脚沿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排列,导电板与外引脚可接触的表面的高度位于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的之间,可使绝缘带在牵引部件牵引作用和第一基板的侧面的引导作用下,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延伸,可避免在相邻两个外引脚的间距内,容易导致牵引部件带偏绝缘带。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导电板与外引脚沿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排列,导电板包括用于与外引脚接触的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侧壁,侧壁和牵引部件分别位于外引脚的两侧,可使绝缘带在牵引部件牵引作用和侧壁的引导作用下,沿平行于侧边的方向延伸,可避免在相邻两个外引脚的间距内,容易导致牵引部件带偏绝缘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沿图3中OO'方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a区域沿图4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该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还包括盖板400,盖板400位于靠近第一基板100的第一表面101的一侧;盖板400的边缘区域设置有至少一条沟道410,沟道410与设置有外引脚120的侧边一一对应,沟道410靠近与其对应的侧边,沿平行于对应侧边的方向延伸,沟道410沿垂直于第一基板100的第一表面101的方向贯穿盖板;牵引部件340的中部穿过沟道410。

其中,牵引部件340可在人工驱动或其他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沿沟道410自由移动,可避免牵引部件340带偏绝缘带3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断调整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卡块350,与牵引部件340一一对应,定位卡块350的一端设置有开孔351;牵引部件340的顶部用于插入与其对应的定位卡块350的开孔351;在沟道410的侧壁上,沿沟道410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11;定位卡块350的设置有开孔351的一端用于嵌入任意定位孔411。

其中,在未将牵引部件340的顶部插入与其对应的定位卡块350的开孔351时,牵引部件340可在人工驱动或其他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沿沟道410自由移动,可避免牵引部件340带偏绝缘带310。当牵引部件340牵引绝缘带310到达对应位置时,使发光区域为所需大小时,牵引部件340移动至与定位孔411对齐的位置,将定位卡块350嵌入对应定位孔411,同时牵引部件340的顶部将插入定位卡块350的开孔351内,以固定牵引部件340。相邻两个外引脚120之间可设置一个定位孔411。定位孔411沿垂直于第一基板100的方向(即沿平行于OO'的方向)的截面积是渐变的,其中,如图5所示,定位孔411靠近第一基板100的一端的截面积较小,定位孔411远离第一基板100的一端的截面积较大。如图6所示,沟道410的两个相对侧壁均沿沟道410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其中,两个侧壁上的相对的开孔作为一个定位孔4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沿图7中CC'方向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沿图8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20放置在支撑结构上,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断调整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收纳箱330,与绝缘带310一一对应,位于对应的侧边的一端,收纳箱330用于收纳与其对应的绝缘带310。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收纳箱330内设置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与绝缘带310连接,弹性机构用于牵引绝缘带310自动回缩入收纳箱330。该弹性机构包括扭簧。

其中,当人工牵引或牵引部件牵引绝缘带310的拉力作用小于弹性机构的拉力作用时,绝缘带310将沿靠近与其对应的收纳箱330的方向移动,绝缘带310将会在弹性机构的拉力作用下,自动回缩入收纳箱330。当人工牵引或牵引部件牵引绝缘带310的作用大于弹性机构的拉力作用时,绝缘带310将沿远离与其对应的收纳箱330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当发光单元110为发光二极管,多个发光单元110呈阵列分布,预设形状为矩形时,外引脚120位于第一基板100的两个相邻侧边外侧,其中,一个侧边的任一外引脚120与垂直于侧边的至少一排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另一个侧边的任一外引脚120与垂直于侧边的至少一排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其中,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的外引脚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与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的外引脚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示例性的,多个发光单元110呈N×M阵列分布,即有N列M行的发光单元110,其中,第一侧边有N个外引脚,与第一侧边相邻的第二侧边有M个外引脚,两个收纳箱330之间的距离近似等于侧边的长度(如图7所示),当与第一侧边对应的绝缘带310将位置连续的n个外引脚与导电板320隔开,与第二侧边对应的绝缘带310将位置连续的m个外引脚与导电板320隔开时,则发光区域为(N-n)×(M-m)的发光单元阵列所在的小矩形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2,M大于或等于2,n=1、2……N,m=1、2……M。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还包括光学膜片,位于第一基板和盖板之间,用于将多个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扩散为均匀的光线。该盖板可以是玻璃盖板,保证光学膜片和发光单元免受伤害。被测试显示面板放置在盖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断调整子装置包括发光区域调节开关360、控制器370和多个开关单元380。

其中,控制器370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In1和多个信号输出端Out1,发光区域调节开关360与第一信号输入端In1电连接,信号输出端Out1与开关单元380的控制端Ctr1电连接,任一发光单元的至少一端通过一开关单元380的第一端N1和第二端N2与电源电连接(例如可以是开关单元380的第一端N1与发光单元11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电连接,开关单元380的第二端N2与电源200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控制器370用于接收发光区域调节开关360输出的发光区域档位信号,并控制开关单元380的导通和关断。

需要说明的是,该开关单元380可以是开关管,例如可以是MOS管或三极管。控制器370通过信号输出端Out1向开关单元380的控制端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以控制开关单元380的导通或关断。若与发光单元的两端电连接的所有开关单元380均导通,则可使电源200与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为接通状态,即发光单元110的两端分别与电源200的正极和负极接通,以使发光单元110发光;若与发光单元的两端电连接的至少一个开关单元380关断,可使电源200与发光单元110之间的电气回路为断开状态,即发光单元110的至少一端与电源200的正极或负极由接通变为断开,以使发光单元110熄灭。发光区域调节开关360可以包括旋钮式多档位开关。不同的档位对应不同发光区域,通过调节发光区域调节开关360到不同档位,以调节到所需的发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多个发光单元110呈N×M阵列分布,多个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开关单元381和多个第二开关单元382;位于同一列的发光单元110的第一端(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至同一第一开关单元381的第一端N1,第一开关单元381的第二端N2与电源200的正极电连接,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单元110的第二端(例如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至同一第二开关单元382的第一端N1,第二开关单元382的第二端N2与电源200的负极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381的控制端Ctr1和第二开关单元382的控制端Ctr1电连接至控制器370的不同的信号输出端Out1。控制器370包括N+M个信号输出端Out1。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发光单元110呈N×M阵列分布,即有N列M行的发光单元110,分别按位置相邻次序编号,控制器370通过控制与前n列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导通,控制器370通过控制与后N-n列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关断,控制与前m行对应的第二开管单元382导通,控制与后M-m行对应的第二开管单元382关断,可控制位于n×m的发光单元阵列所在的小矩形区域发光,其中,N大于或等于2,M大于或等于2,n=1、2……N,m=1、2……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多个开关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开关单元381和多个第二开关单元382;其中,多个发光单元110呈N×N阵列分布,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单元110的第一端电连接至同一第一开关单元381的第一端N1,第一开关单元381的第二端N2与电源200的正极电连接,位于同一列的发光单元110的第二端电连接至同一第二开关单元382的第一端N1,第二开关单元382的第二端N2与电源200的负极电连接,和位于第n行的发光单元110的第一端电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381的控制端Ctr1与和位于第n列的发光单元110的第二端电连接的第二开关单元382的控制端Ctr1电连接至控制器370的同一信号输出端Out1,其中,N大于或等于2,n=1、2……N。

其中,该发光单元110为发光二极管时,发光单元110的第一端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发光单元110的第二端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控制器370包括N个信号输出端Out1。控制端电连接至控制器的同一信号输出端的第一开关单元381和第二开关单元382的导通条件相同,即同时导通同时关断。

示例性的,多个发光单元110呈N×N阵列分布,即有N列N行的发光单元110,其中,控制器370通过控制与前n行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导通,控制器370通过控制与后N-n行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关断,同时控制与前n列对应的第二开管单元382导通,控制与后N-n列对应的第二开管单元382关断,可控制位于n×n的发光单元阵列所在的小矩形区域发光,其中,n=1、2……N。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继续参见图1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源包括发光驱动电路210和档位检测电路220。

其中,发光驱动电路210包括第一输入端In2和两个输出端,档位检测电路220包括第一电阻R1、多个第三开关单元221和多个第二电阻R2,第三开关单元221与第二电阻R2一一对应,第三开关单元221的控制端Ctr2与控制器370的信号输出端Out1一一对应电连接(或者,第三开关单元221与第一开关单元381一一对应,第三开关单元221的控制端Ctr2与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的控制端Ctr1电连接),任一第三开关单元221的第一端经第二端与对应的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后的两端,分别与发光驱动电路210的第一输入端In2和地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发光驱动电路210的第一输入端In2和地电连接,(例如可以是所有第三开关单元221的第一端N3与发光驱动电路210的第一输入端In2电连接,任一第三开关单元221的第二端N4经对应的第二电阻R2接地);发光驱动电路210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发光驱动电路210用于根据向第一输入端In2输入的电流或电压,调整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输出电流。

其中,第一电阻R1可以是固定阻值的电阻。任一第三开关单元221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的导通条件可均相同,即同时导通同时关断,还可以均相反,即第三开关单元221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的导通和关断状态相反。

示例性的,若任一第三开关单元221与其对应的第一开关单元381的导通条件可均相同,随着发光区域的增大,即发光的发光单元110的数量增多,导通的第一开关单元381的数量增多,导通的第三开关单元221的数量增多,则发光驱动电路210的第一输入端In2与地之间的电阻值将减小,向发光驱动电路210的第一输入端In2输入的电流将增大,发光驱动电路210将控制两个输出端之间的输出电流增大,以满足增多的需要发光的发光单元110的驱动电流。

可选的,第一电阻R1为电位器或变阻器。通过改变第一电阻R1的阻值,以调整治具辉度,以匹配不同亮度需求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10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背光源装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又一种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继续参见图7、图8和图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用于测试显示面板的治具还包括支撑平板30、底座40和支撑部件50。

其中,支撑平板30的第一侧边与底座40转动连接,背光源装置20的第一基板放置在支撑平板30的第三表面上,支撑平板30靠近第一基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支撑部件50的第一端与支撑平板30的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转动连接,底座40上设置有沿垂直于第一侧边方向排布的多个凹槽41,支撑部件50的第二端用于嵌入任意凹槽4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支撑部件50的第二端嵌入的凹槽41位置,可以调整被测试显示面板的倾斜角度,以检验显示面板的视角的广度是否满足要求。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