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1269发布日期:2019-11-15 22:1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频器通常包括面盖、底座和散热结构,面盖上安装有操作器,面盖与底座相配合形成有主板安装腔,主板安装腔内安装有主板,底座的背部内凹形成有驱动板安装腔,驱动板安装腔内安装有驱动板,主板分别与操作器和驱动板电连接,散热结构安装于底座的背部上对驱动板和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目前,操作器的安装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在面盖上开设一个与操作器相适配的窗口,操作器直接紧嵌于窗口内,操作器的背部与主板直接通过接插件电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安装的操作器始终处于平放状态,如果需将变频器安装于较高或较低的地方,则操作人员需要仰头或蹲下操作操作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变频器,其操作器的安装位置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操作更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变频器,包括面盖和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盖的正面下凹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的操作器相适配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设计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的容纳腔的腔底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的操作器与变频器中的主板的连接线的过线孔,所述的容纳腔的腔底两侧中心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三角形定位凸台,所述的操作器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设计为弧形过渡面,所述的操作器的底部两侧中心区域上自上而下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所述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所述的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后所述的操作器的面板倾斜朝上,所述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所述的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后所述的操作器的面板竖直,所述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所述的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后所述的操作器的面板倾斜朝下。

所述的操作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上设置有卡点,所述的容纳腔的左腔壁和右腔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卡槽,所述的弹性片与所述的卡槽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所述的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时所述的卡点卡入卡槽内,使在无外力施加情况下所述的操作器不会脱离所述的容纳腔。通过弹性片上的卡点与卡槽的配合,不仅使得在无外力施加情况下操作器不会脱离容纳腔,固定可靠,而且在外力施加下可使得操作器能够在容纳腔内前后移动。

所述的面盖的正面靠近所述的容纳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的容纳腔连通的缺口。操作人员可通过缺口方便、轻松地将操作器从容纳腔中取出,方便了操作器的更换、维修及角度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将容纳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及操作器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设计为可相匹配的弧形过渡面,并在容纳腔的腔底两侧中心位置上对称设置三角形定位凸台,在操作器的底部两侧中心区域上自上而下依次对称设置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这样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不同位置的三角形控制凹槽内后操作器处于不同角度位置,即操作器的固定位置可多角度调节,使得在不同的工作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安装,从而使得操作器的操作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中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后操作器的面板倾斜朝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中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后操作器的面板竖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中的三角形定位凸台卡入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后操作器的面板倾斜朝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多角度调节操作器的变频器,如图所示,其包括面盖1和操作器2,面盖1的正面下凹形成有一个与操作器2相适配的容纳腔3,容纳腔3的上腔壁和下腔壁设计为弧形过渡面,容纳腔3的腔底开设有用于穿过操作器2与变频器中的主板的连接线的过线孔31,容纳腔3的腔底两侧中心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三角形定位凸台32,操作器2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设计为弧形过渡面,操作器2的底部两侧中心区域上自上而下依次对称设置有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21、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22、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23,三角形定位凸台32卡入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21后操作器2的面板呈一定角度倾斜朝上(参见图2),三角形定位凸台32卡入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22后操作器2的面板竖直(参见图3),三角形定位凸台32卡入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23后操作器2的面板呈一定角度倾斜朝下(参见图4),操作器2的面板倾斜朝上和倾斜朝下的角度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改变第一三角形控制凹槽21和第三三角形控制凹槽23的位置来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器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弹性片24,弹性片24上设置有卡点25,容纳腔3的左腔壁和右腔壁上对称设置有两对卡槽33,弹性片24与卡槽33的位置一一对应,三角形定位凸台32卡入第二三角形控制凹槽22时卡点25卡入卡槽33内,使在无外力施加情况下操作器2不会脱离容纳腔3。通过弹性片24上的卡点25与卡槽33的配合,不仅使得在无外力施加情况下操作器2不会脱离容纳腔3,固定可靠,而且在外力施加下可使得操作器2能够在容纳腔3内前后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面盖1的正面靠近容纳腔3的上腔壁和下腔壁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容纳腔3连通的缺口11。操作人员可通过缺口11方便、轻松地将操作器2从容纳腔3中取出,方便了操作器2的更换、维修及角度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