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524发布日期:2019-08-07 02:0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路由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路由器已经被广泛使用,无线路由器是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来供人们使用,它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的方便,并且大大减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通讯方面的消费,它是用于用户上网、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可以看作一个转发器,将家中墙上接出的宽带网络信号通过天线转发给附近的无线网络设备,一般的无线路由器信号范围为半径50米,现在已经有部分无线路由器的信号范围达到了半径300米。

但是现有的路由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无线路由器都是直接放置在台板上,虽然在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来辅助散热,但是,这种散热孔的散热效率不高,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很短,不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同时,无线路由器一般都是一天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由于长时间的不间断工作,从而造成其散热性能或效率往往较低,这大大影响了路由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旨在解决传统无线路由器仅在外壳上设置有散热孔来辅助散热,但是,这种散热孔的散热效率不高,使得无线路由器的使用寿命很短,且使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第一外壳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所述第一外壳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所述第一外壳上嵌套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第二发射器和第三发射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所述模块固定支架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模块固定支架嵌合有路由器模块,所述路由器模块的顶部设有防水垫,所述路由器模块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所述第一外壳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边散热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垫与所述散热风扇之间存在2~3cm的间隙。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为纯铝鳍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固定支架的截面形状为凹字形,且所述模块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路由器模块两侧的所述凸起的长度比所述模块固定支架的长度大2~3cm。

因为在第一外壳内部底面设有有散热风扇,结合第一外壳上设有顶边散热孔和侧边散热孔,可以对无线路由器内部进行散热,且路由器模块底部连接有导热垫,可将路由器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导热垫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散热面积,并且提高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稳定性,延长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指示灯设置在第一外壳的顶部,不需要进行两面转换观察,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的内部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的内部俯视图。

图中:1-第一外壳;2-连接端口;3-电源接口;4-侧边散热孔;5-第二外壳;6-指示灯;7-顶边散热孔;8-第一发射器;9-第二发射器;10-第三发射器;11-第一散热片;12-导热垫;13-路由器模块;14-小型电机;15-散热风扇;16-第二散热片;17-模块固定支架;18-凸起;19-防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设有有散热风扇15,结合第一外壳1上设有顶边散热孔7和侧边散热孔4,可以对无线路由器内部进行散热,提高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稳定性,延长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4,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6,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7,所述第一外壳上嵌套有第二外壳5,所述第二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8、第二发射器9和第三发射器10,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两侧设有凸起18,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嵌合有路由器模块13,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顶部设有防水垫19,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12,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14,所述小型电机14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15。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4,所述侧边散热孔4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6,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7,所述第一外壳1上嵌套有第二外壳5,所述第二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所述第一外壳1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8、第二发射器9和第三发射器10,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两侧设有凸起18,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嵌合有路由器模块13,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顶部设有防水垫19,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12,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14,所述小型电机14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15。

实施例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4,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6,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7,所述第一外壳1上嵌套有第二外壳5,所述第二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所述第一外壳1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8、第二发射器9和第三发射器10,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两侧设有凸起18,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嵌合有路由器模块13,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顶部设有防水垫19,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12,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14,所述小型电机14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15,所述导热垫12与所述散热风扇15之间存在2~3cm的间隙。

实施例四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4,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6,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7,所述第一外壳上嵌套有第二外壳5,所述第二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8、第二发射器9和第三发射器10,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所述第二散热片16为纯铝鳍片,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两侧设有凸起18,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嵌合有路由器模块13,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顶部设有防水垫19,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12,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14,所述小型电机14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15。

实施例五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4,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6,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7,所述第一外壳1上嵌套有第二外壳5,所述第二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所述第一外壳1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8、第二发射器9和第三发射器10,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截面形状为凹字形,且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两侧设有凸起18,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嵌合有路由器模块13,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顶部设有防水垫19,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12,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14,所述小型电机14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15。

实施例六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路由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外壳1,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左端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第一外壳1的正面的右端安装有连接端口2,所述第一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侧边散热孔4,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设有指示灯6,所述第一外壳1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顶边散热孔7,所述第一外壳1上嵌套有第二外壳5,所述第二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所述第一外壳1的背面连接有第一发射器8、第二发射器9和第三发射器10,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底面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所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均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两侧设有凸起18,所述路由器模块13两侧的所述凸起18的长度比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的长度大2~3cm,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嵌合有路由器模块13,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顶部设有防水垫19,所述路由器模块13的下表面连接有导热垫12,所述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的固定有小型电机14,所述小型电机14机械连接有散热风扇15。

工作时,在第一外壳1内部底面设有有散热风扇15,结合第一外壳1上设有顶边散热孔7和侧边散热孔4,可以对无线路由器内部进行散热,且路由器模块13底部连接有导热垫12,可将路由器模块13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导热垫12表面,进而大大提高了散热面积,并且提高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稳定性,延长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指示灯6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顶部,不需要进行两面转换观察,使用更加方便。

同时,在路由器模块13两侧连接有模块固定支架17,模块固定支架17又固定在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上,使得路由器模块13的热量传导到模块固定支架17上,所述模块固定支架17传导到第一散热片11和第二散热片16上,再通过散热风扇15将热量通过侧边散热孔4和顶边散热孔7传导到外部空气中,保证了无线路由器的使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