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6777发布日期:2019-11-19 22:06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led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冷光源,具有转换效率高、发热量低、耗电量小、寿命长、反应速度、环保并且体积小能优势,led光源被称为继白炽灯、荧光灯和高强度气体灯之后的第四代光源。

但是,由于led是敏感的半导体器件,又有负温度特性,无法像传统照明设备一样直接用交流市电供电,因此其驱动电源设计就变得非常复杂,并且每种led驱动电源的适应性较差,输入电压及光线强度均不可调,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的led驱动电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能够实现自动调光功能,并能够对驱动电源的温度及输入电压进行检测,还可根据感应到的人体信号实现自动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

光线检测模块,所述光线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所述光线检测模块用于调节光线强度;

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温度;

输出电压检测模块,所述输出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输出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出电压。

采用上述装置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当前亮度、温度及输入电压多个参数同时进行自动检测。

优选的,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第四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人体信号,根据人体感应信号控制所述led驱动电源的开闭。

优选的,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

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线强度信号;

第一信号调理模块,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信号调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光线强度信号进行调理以得到光线调理信号;

第一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一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连接,且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光线强度信号转换成光线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信号;

第二信号调理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信号调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信号进行调理以得到温度调理信号;

第二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二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连接,且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温度调理信号转换成光线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输出电压检测模块包括:

电压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出电压信号;

第三信号调理模块所述电压传感器与所述第三信号调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三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电压信号进行调理以得到输出电压调理信号;

第三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三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第三模数转换器连接,且所述第三模数转换器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第三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输出电压调理信号转换成输出电压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散热系统用于降低温度,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输出温度阈值,当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的温度值超过阈值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至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工作以降低温度,防止器件因过热造成损坏。

优选的,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所述过压保护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控制器内部设置有输出电压阈值,当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的电压值超过阈值时,控制器发送启动信号至过压保护模块以保护电路。

优选的,还包括pwm调光模块,所述pwm调光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接口连接,控制器内部设置有光线强度阈值,当光线检测模块检测的光线强度超过或低于该阈值时,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至pwm调光模块调节亮度。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温度检测模块及电压检测模块实时监测温度及输出电压值,并且设置了在led驱动电源异常状态下的保护模块,同时设置了感应模块,使led驱动电源具有更强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原理框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光线检测模块原理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原理框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温度检测模块原理框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实施例感应模块原理框图;

在图1-图5中:

1-控制器,2-光线检测模块,3-温度检测模块,4-输出电压检测模块,5-感应模块,6-散热系统,7-过压保护模块,8-pwm调光模块;

21-光照传感器,22-第一信号调理模块,23-第一模数转换器,31-温度传感器,32-第二信号调理模块,33-第二模数转换器,41-电压传感器,42-第三信号调理模块,43-第三模数转换器,51-红外传感器,52-模数转换单元,53-单片机,54-放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led驱动电源,包括:

控制器1;

光线检测模块2,光线检测模块2与控制器1的第一输入接口连接,光线检测模块2用于调节光线强度;

温度检测模块3,温度检测模块3与控制器1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温度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温度;

输出电压检测模块4,输出电压检测模块4与控制器1的第三输入接口连接,输出电压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输出电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感应模块5,感应模块5与控制器1的第四输出接口连接,感应模块5用于感应人体信号。

具体的,感应模块5的原理图参见附图5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红外传感器51、模数转换单元52、单片机53及放大单元54,通过感应一定范围内的人体的红外信号自动触发高电平,达到自动开关的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附图2所示,光线检测模块2包括:

光照传感器21,光照传感器21用于检测光线强度信号;

第一信号调理模块22,光照传感器21与第一信号调理模块22连接,第一信号调理模块22用于将光线强度信号进行调理以得到光线调理信号;

第一模数转换器23,第一信号调理模块32与第一模数转换器23连接,且第一模数转换器23与控制器1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第一模数转换器23用于将光线强度信号转换成光线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所示,温度检测模块3包括:

温度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31用于检测温度信号;

第二信号调理模块32,温度传感器31与第二信号调理模块32连接,第二信号调理模块32用于将温度信号进行调理以得到温度调理信号;

第二模数转换器33,第二信号调理模块32与第二模数转换器33连接,且第二模数转换器33与控制器1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第二模数转换器33用于将温度调理信号转换成光线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附图所示,输出电压检测模块4包括:

电压传感器41,电压传感器41用于检测输出电压信号;

第三信号调理模块42,电压传感器41与第三信号调理模块42连接,第三信号调理模块42用于将输出电压信号进行调理以得到输出电压调理信号;

第三模数转换器43,第三信号调理模块42与第三模数转换器43连接,且第三模数转换器43与控制器1的第二输入接口连接,第三模数转换器43用于将输出电压调理信号转换成输出电压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控制器1。

具体的,光照传感器21的型号可以为nh207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31的型号可以为pt100热敏电阻,电压传感器41可以采用型号为nb-dv1b0-a2mb的单路直流电压传感器,第一信号调理模块22、第二信号调理模块32及第三信号调理模块4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低通滤波器及放大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系统6,散热系统6与控制器1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散热系统6用于降低温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过压保护模块7,过压保护模块7与控制器1的第二输出接口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pwm调光模块8,pwm调光模块8与控制器1的第三输出接口连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