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427发布日期:2019-10-13 01:3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制热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PTC加热装置是汽车空调制热系统的辅助核心之一,在制热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有以下几种类型的PTC加热装置:第一:只有一个温控单元控制室内温度的PTC加热装置;第二:具有温控单元和温度反馈单元来控制室内温度的PTC加热装置;前者具有一般加热装置的功能,其缺点在于安全性能低,没有监测单元,会存在安全隐患;后者虽增加了一个反馈单元,安全性能高,可靠,但是成本,不适用大批量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其成本低且安全可靠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包括彼此相互平行对应设置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之间均匀且与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平行设置有多个铝散热片总成,靠近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的两个铝散热片总成分别与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通过钎焊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铝散热片总成之间存在间隔,每个间隔均内夹设有一个PTC芯体总成,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控单元b和温控单元a,外直角铝片b上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控温控单元b、温控单元a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串联,温度传感器还连接有传感器线束,每个PTC芯体总成均连接有电源线,每个电源线与电源线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铝散热片总成包括有铝散热片,铝散热片其中一个长边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直角铝片a,铝散热片其中一个宽边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直角铝片b,铝散热片焊接直角铝片b的一端均位于同一侧,靠近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的两个铝散热片总成的直角铝片a通过钎焊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外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

铝散热片为波纹条式散热片。

给外直角铝片a、外直角铝片b、铝散热片总成以及PTC芯体总成组成整体的两端均涂设一层钎焊料,然后分别将外直角铝片a、外直角铝片b、铝散热片总成以及PTC芯体总成的两端采用钎焊焊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PTC芯体总成包括有PA66边框,PA66边框内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安装有多个PTC芯体,PA66边框上还通过硅胶连接有铜电极片,铜电极片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PA66边框上,多个PTC芯体串联后连接电源线的正极,铜电极片连接电源线的负极,组装好的PA66边框、PTC芯体以及铜电极片上包裹有一层绝缘薄膜,将电源线的正极和负极伸出绝缘薄膜,包裹好绝缘薄膜的PA66边框、PTC芯体以及铜电极片共同放置在扁平铝管内部。

PTC芯体的工作温度为:-40℃~95℃,储存温度为:-40℃~100℃。

温控单元b和温控单元a在直角铝片a和外直角铝片b上呈对称设置。

温控单元a的工作温度范围为65~95℃,温控单元b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10~1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在一般情况下,控制低温度的温控单元a正常工作,但当控制温度较低的温控单元a出现故障时,控制高温度的温控单元b才会继续工作,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温度反馈单元,成本低且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中PTC芯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直角铝片a,2.直角铝片a,3.铝散热片总成,4.直角铝片b,5.PTC芯体总成,6.电源线束,7.传感器线束,8.外直角铝片b,9.温度传感器,10.温控单元a,11.温控单元b,12.电源线;

5-1.扁平铝管,5-2.PA66边框,5-3.铜电极片,5-4.PTC芯体,5-5.绝缘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彼此相互平行对应设置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之间均匀且与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平行设置有多个铝散热片总成3,靠近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的两个铝散热片总成3分别与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通过钎焊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铝散热片总成3之间存在间隔,每个间隔均内夹设有一个PTC芯体总成5,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控单元b11和温控单元a10,外直角铝片b8上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9,温控温控单元b11、温控单元a10以及温度传感器9通过线缆串联,温度传感器9还连接有传感器线束7,每个PTC芯体总成5均连接有电源线12,每个电源线12与电源线束6连接。

铝散热片总成3包括有铝散热片,铝散热片其中一个长边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直角铝片a2,铝散热片其中一个宽边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直角铝片b4,铝散热片焊接直角铝片b4的一端均位于同一侧,靠近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的两个铝散热片总成3的直角铝片a2通过钎焊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外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

给外直角铝片a1、外直角铝片b8、铝散热片总成3以及PTC芯体总成5组成整体的两端均涂设一层钎焊料,然后分别将外直角铝片a1、外直角铝片b8、铝散热片总成3以及PTC芯体总成5的两端采用钎焊焊接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PTC芯体总成5包括有PA66边框5-2,PA66边框5-2内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安装有多个PTC芯体5-4,PA66边框5-2上还通过硅胶连接有铜电极片5-3,铜电极片5-3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PA66边框5-2上,多个PTC芯体5-4串联后连接电源线12的正极,铜电极片5-3连接电源线12的负极,组装好的PA66边框5-2、PTC芯体5-4以及铜电极片5-3上包裹有一层绝缘薄膜5-5,将电源线12的正极和负极伸出绝缘薄膜5-5,包裹好绝缘薄膜5-5的PA66边框5-2、PTC芯体5-4以及铜电极片5-3共同放置在扁平铝管5-1内部。

铝散热片为波纹条式散热片。

PTC芯体5-4的工作温度为:-40℃~95℃,储存温度为:-40℃~100℃。

温控单元b11和温控单元a10在直角铝片a1和外直角铝片b8上呈对称设置。

温控单元a10的工作温度范围为65~95℃,温控单元b11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10~150℃。

本发明的温控单元a10和温控单元b11,可以直接使用江苏常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型号为BR-A系列的温控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当空调系统运行时,通过电源线束6给PTC芯体5-4通电,通电一段时间之后,PTC芯体5-4开始发热,热量会通过扁平铝管5-1散热到铝散热片总成3的波纹条式散热片,然后在风机的推动下把热风送到风道里面,进行室内制热;

在其工作过程中,两个温控单元分别控制不同温度范围下的空调温度调节模块,一般正常情况下,控制低温度的温控单元a10正常工作,其工作温度范围是65℃-95℃,其工作过程是当PTC芯体4发热之后,室温开始上升,在未到达65℃之前,温控单元a10是不进行工作的,整个车用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温度升到65℃时,温度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温控单元a10里面的工作触点,温控单元a10开始工作;当温度升至95℃时,此时温度传感器9将信号传递给到达温控单元a10中的极限触点,温控单元a10中的电阻的阻值会迅速升高,温控单元a10就会出现断电,此时温控单元a10在外部看来已经不在工作,整个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就会被短路,系统不再工作,对应的PTC芯体5-4断电不再工作,温度会慢慢的下降至低于65℃,当温度慢慢降低到室温,人为的把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重新启动,接着PTC芯体5-4会重新工作,温度慢慢上升,当升至65℃时,温控单元a10再次重新工作,重复上述的动作,在此过程中,温控单元b11相当于一根导线。

当温控单元a10出现故障时,相当于一根导线,此时温度会在65℃后继续上升,当温度升至95℃时,由于温控单元a10故障,PTC芯体5-4并未断电,PTC芯体5-4继续工作,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用到温控单元b11来进行工作,其工作温度范围在110-150℃,其工作过程和温控单元a10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当温度升到110℃时,温度传感器9会将信号传递给温控单元b11里面的工作触点,温控单元b11开始工作,当温度升至150℃时,到达温控单元b11中的极限触点,温控单元b11中的电阻的阻值会迅速升高,温控单元b11就会出现断电,当温控单元b也断电的时候,此时温控单元b11在外部看来已经不在工作,整个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就会被短路,系统不再工作,相应的PTC芯体5-4断电不再工作,温度会慢慢的下降至低于95℃,当温度慢慢降低到室温,人为的把整个双温控单元加热装置重新启动,PTC芯体5-4会重新工作,温度慢慢上升,当升至65℃时,温控单元a10会再次重新工作,继续正常工作。设置温控单元b11的好处在于,更合理的控制系统温度,防止了烧穿壳体的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也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