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538发布日期:2020-01-24 12:40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根据电路层数的不同,印刷电路板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6层板,复杂的多层板可达几十层。但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由多层板形成的印刷电路板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在加工由多层板形成的印刷电路板时,为连通各层板上的电路,需要设置穿过基板的导通孔(过孔),并在导通孔的孔壁上镀上铜箔,通过导通孔孔壁上的铜箔连通各层板间的电路,使得多层板上的印刷电路形成回路而连成一个整体。

为了保护导通孔孔壁上的铜箔,以保持各层板间电路的连通性,往往需要进行塞孔处理,即:将预定的材料(油墨、树脂等)塞入并充满导通孔。目前,这种塞孔处理基本借助塞孔机完成,而现有的塞孔机在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人为的观察并对准网框上靶标孔和待塞孔pcb板上靶标孔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塞孔,这样的对位操作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生产效率低,还由于人为因素的原因,每次进行对准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一样,而导致产品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包括机架、ccd相机、数据处理系统、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塞孔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装有网框板,所述网框板的四角设有第一靶标孔;所述网框板的用于搁置待塞孔的pcb板,所述pcb板的四角设有第二靶标孔;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轨,所述ccd相机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推动板用于推动待塞孔的pcb板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推动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板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推动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推动板用于推动待塞孔的pcb板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推动板沿y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

所述ccd相机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第二靶标孔的图像并将采集的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第二靶标孔的图像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第二靶标孔的图像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

当所述网框板上的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二靶标孔完全对准后,所述工作台上连接的塞孔机构对所述pcb板进行塞孔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杆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推动杆与所述第一推动板连接,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推动杆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推动杆移动,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第二靶标孔的图像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的动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推动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推动杆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推动杆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推动杆移动,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第二靶标孔的图像控制第二伺服电机的动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板和所述第二推动板均带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pcb板的宽度,且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可与所述pcb板边缘触碰,以实现对所述pcb板的推动。

优选的,所述导轨有四个,且四个导轨呈四边形分布,同时,在每个导轨上都连接有所述ccd相机,从四个方位对靶标孔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以实现快速精准的对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ccd相机与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配合,使得网框板上的第一靶标孔和待塞孔pcb板上的第二靶标孔进行自动视觉对位,从而实现网框板和待塞孔pcb板的精准定位并塞孔,这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待塞孔的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工作台、3-数据处理系统、4-塞孔机构;11-网框板、111-第一靶标孔;12-pcb板、121-第二靶标孔;13-支架、131-导轨、132-ccd相机;41-第一推动板、42-第一推动杆、43-第一伺服电机;4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网框ccd视觉自动对位功能的塞孔机,包括机架1、ccd相机132、数据处理系统3、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塞孔机构4;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装有网框板11,所述网框板11的四角设有第一靶标孔111;所述网框板11的用于搁置待塞孔的pcb板12,所述pcb板12的四角设有第二靶标孔121;所述工作台2上方设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上设有导轨131,所述ccd相机132安装在所述导轨131上。其中,所述导轨131有四个,且四个导轨131呈四边形分布,同时,在每个导轨131上都连接有所述ccd相机132,从四个方位对靶标孔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以实现快速精准的对位。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板41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推动板41用于推动待塞孔的pcb板12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推动板4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动板41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3通讯连接;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推动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推动板用于推动待塞孔的pcb板12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推动板沿y轴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3通讯连接;

所述ccd相机132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靶标孔111和所述第二靶标孔121的图像并将采集的所述第一靶标孔111和所述第二靶标孔121的图像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系统3,所述数据处理系统3根据所述第一靶标孔111和所述第二靶标孔121的图像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

当所述网框板11上的所述第一靶标孔111和所述pcb板12上所述第二靶标孔121完全对准后,所述工作台1上连接的塞孔机构4对pcb板12进行塞孔处理。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杆42和第一伺服电机43,所述第一推动杆42与所述第一推动板41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3与第一推动杆4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推动杆42移动,第一伺服电机43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3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3根据所述第一靶标孔111和所述第二靶标孔121的图像控制第一伺服电机43的动作状态。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推动杆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推动杆与所述第二推动板连接,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推动杆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推动杆移动,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第一靶标孔和所述第二靶标孔的图像控制第二伺服电机的动作状态。

所述第一推动板41和所述第二推动板均带有凹槽411,所述凹槽411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凹槽411对应的所述pcb板12的宽度,且所述凹槽411的两侧壁可与所述pcb板12边缘触碰,以实现对所述pcb板12的推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待塞孔的pcb板12送入已装好网框板11的工作台2,启动ccd相机132对第一靶标孔111和第二靶标孔121的图像进行采集,然后ccd相机132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回数据处理系统3,数据处理系统3对传输回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第一靶标孔111和第二靶标孔121的图像自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移动,当网框板11上的第一靶标孔111和pcb板12上第二靶标孔121完全对准后,塞孔机构4对待塞孔的pcb板12进行塞孔处理,塞孔完成后卸料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