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5531发布日期:2020-02-04 11:1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智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智能照明系统中,多采用通过在用户的手机上进行app的下载,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其手机操作app软件对智能照明系统中各灯具的定时照明、亮度调节等功能进行控制。

然而,这种方式的操作步骤复杂,且智能照明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反应迟钝,严重影响用户对于智能照明系统的使用体验;同时,用户在通过app软件对智能照明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可能导致自身使用数据的泄露,不利于隐私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实现照明系统对于用户互动的快速反应,且用户对于系统功能的设置简便,同时,避免用户使用第三方软件而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照明单元,每组所述照明单元包括m个智能主控灯具,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其中,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包括: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感应外界移动物体信息;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m个智能主控灯具之间的相互通讯连接;第一主控芯片,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在所述感应单元感应到所述外界移动物体信息时生成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将所述照明控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便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的第一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照明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进行照明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照明单元,每组所述照明单元包括m个智能主控灯具,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其中,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包括: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感应外界移动物体信息;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m个智能主控灯具之间的相互通讯连接;第一主控芯片,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在所述感应单元感应到所述外界移动物体信息时生成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将所述照明控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便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的第一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照明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进行照明工作;从而实现照明系统对于用户互动的快速反应,且用户对于系统的功能设置简便,同时,避免用户使用第三方软件而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照明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每组所述照明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从属灯具,每个所述智能从属灯具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用以建立与所述照明单元中的每个智能主控灯具之间的通讯连接;第二主控芯片,所述第二主控芯片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相连,所述第二主控芯片通过所述第二通讯单元接收到所述照明控制信号时控制对应的智能从属灯具进行照明工作。

可选地,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和每个所述智能从属灯具均包括:分组单元,所述分组单元包括多个分组控制按键,所述分组单元通过调节所述分组控制按键以将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和所述智能从属灯具分配到不同的照明单元。

可选地,同一组所述照明单元中,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和每个所述智能从属灯具对应的相同分组控制按键被触发。

可选地,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和每个所述智能从属灯具均包括:定时延时单元,所述定时延时单元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或所述第二主控芯片连接,所述定时延迟单元用以生成定时延时照明策略,以便所述第一主控芯片或所述第二主控芯片根据所述定时延时照明策略对应控制所述智能主控灯具或所述智能从属灯具的照明时间。

可选地,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还包括亮度感应单元,所述亮度感应单元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亮度感应单元用以感应环境亮度,并将感应到的环境亮度发送给所述第一主控芯片,以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进行发送。

可选地,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和每个所述智能从属灯具还均包括亮度调节单元,所述亮度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或所述第二主控芯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主控芯片或所述第二主控芯片根据接收到的环境亮度生成亮度调节信号,以通过对应的亮度调节单元相应调节所述智能主控灯具或所述智能从属灯具的照明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主控灯具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从属灯具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智能主控灯具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智能从属灯具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现有的智能照明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反应迟钝,且操作复杂,同时,在使用app软件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自身使用数据的泄露,不利于隐私的保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照明单元,每组所述照明单元包括m个智能主控灯具,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其中,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包括: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感应外界移动物体信息;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m个智能主控灯具之间的相互通讯连接;第一主控芯片,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在所述感应单元感应到所述外界移动物体信息时生成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将所述照明控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便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的第一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照明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进行照明工作;从而实现照明系统对于用户互动的快速反应,且用户对于系统的功能设置简便,同时,避免用户使用第三方软件而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照明单元,每组照明单元包括m各智能主控灯具10,m为大于等于2的证书,其中,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包括:感应单元11、第一通讯单元12和第一主控单元13。

感应单元11用以感应外界移动物体信息。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感应单元11对外界的移动物体进行检测,以获取外界移动物体信息。

其中,感应单元11可以为微波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雷达感应器和电磁感应器等。

作为一种示例,感应单元11为红外线感应器,该红外感应器包括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其中,菲涅尔透镜选用半球形的菲涅尔透镜,该菲涅尔透镜的主要作用是将预设区域内的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暗区和明区,使得进入预设区域的人体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产生变化的热释电红外信号,进而产生变化的电信号;集成电路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生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给主控芯片,以便主控芯片根据处理后的红外信号判断预设区域内是否有人体移动。

作为另一种示例,感应单元11为微波感应器,其中,该微波感应器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覆盖的区域的面积进行确定,以通过微波感应器对外界物体的移动信息进行感应,并在感应到外界物体移动信息之后,将该外界物体移动信息发送给主控芯片,以便主控芯片在获取到外界物体移动信息后生成照明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感应单元11可设置为感应灵敏度可调,例如,通过预设感应单元11的感应灵敏度等级为晚上、傍晚、白天三种等级,并对应感应灵敏度等级分别对应设置三个感应控制按键,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三个感应控制按键进行感应灵敏度的调节,进一步增强智能照明系统的可控程度,或者,也可以是第一主控芯片13在根据外界环境的亮度进行判断当前亮度所属等级区间,并根据该等级区间对感应灵敏度进行自动调整。

第一通讯单元12,第一通讯单元12用以建立m个智能主控灯具10之间的相互通讯连接。

即言,在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中均装设有第一通讯单元12,以通过该第一通讯单元12建立各智能主控灯具10之间的通讯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该第一通讯单元12为2.4g射频模块,以通过该2.4g射频模块建立智能主控灯具10之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地,2.4g是一种无线技术,由于其频段处于2.400ghz-2.4835ghz之间,所以简称2.4g无线技术,其特点为低电压、高效率、低成本、双向高速数据传输,且无需外接天线体积较小,具有快速跳频,前向纠错和校验等功能。

第一主控芯片13,第一主控芯片13分别与感应单元11和第一通讯单元12相连,第一主控芯片13在感应单元11感应到外界移动物体信息时生成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2将照明控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便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的第一主控芯片13根据照明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10进行照明工作。

作为一种示例,当第一主控芯片13通过与感应单元11的连接接收到感应单元11发送的外界移动物体信息后,第一主控芯片13根据该外界移动物体信息生成照明控制信息,以根据该照明控制信息控制当前智能主控灯具10点亮;同时,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2将该照明控制信息进行发送,以便其他智能主控灯具10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2接收照明控制信息,其中,当智能主控灯具10获取到照明控制信息时,通过第一主控芯片13解析获得该照明控制信息中所要求开启的照明单元的组别,并根据要求开启的照明单元的组别判断自身所处组别是否需要开启,从而达到根据照明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10进行照明工作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智能照明系统的实施成本,该智能照明系统中,每组照明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从属灯具20,其中,每个智能从属灯具20包括:第二通讯单元21和第二主控芯片22。

第二通讯单元21用以建立智能从属灯具20与照明单元中的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之间的通讯连接;

第二主控芯片22与第二通讯单元21相连,第二主控芯片22通过第二通讯单元21接收到照明控制信号时控制对应的智能从属灯具20进行照明工作。

也就是说,智能从属灯具20通过第二通讯单元21建立与照明单元中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之间的通讯连接,从而,当智能主控灯具10通过其第一通讯单元12发送照明控制信号时,智能从属灯具20可以通过第二通讯单元21接收该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二主控芯片22根据接收到的照明控制信号判断当前智能从属灯具20是否需要开启,从而达到通过根据照明控制信号对智能从属灯具20的照明工作进行控制的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对于智能照明系统中的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进行快速、便捷地分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照明系统中,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和每个智能从属灯具20均包括分组单元30,其中,分组单元30包括多个分组控制按键31,分组单元30通过调节分组控制按键31以将智能主控灯具10和智能从属灯具20分配到不同的照明单元。

作为一种示例,分组单元30设置为包括a、b、c、d、e五个分组控制按键31,则对应的,可设置a、b、c、d、e五个照明单元;从而,在对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进行分组时,可将对应的分组控制按键31按下,以将相同分组控制按键31被触发的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10和每个所述智能从属灯具20分配到相同的照明单元中,以实现对智能主控灯具10和智能从属灯具20的分组。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智能照明系统的照明工作更加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并进一步做到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照明系统中,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和每个智能从属灯具20还均包括定时延时单元40,在智能主控灯具10中,定时延时单元40与第一主控芯片13连接,在智能从属灯具20中,定时延时单元40与第二主控芯片22连接,其中,定时延时单元40用以生成定时延时策略,以便第一主控芯片13或第二主控芯片22根据该定时延时策略对应控制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的照明时间。

作为一种示例,定时延时单元40可设置为模式可调,即言,用户可通过调节定时延时单元40进行定时延时策略的设定;例如,定时延时策略可分为定时开启10s、30s、3分钟、10分钟和常开模式等五种定时延时策略,相应地,可对应该五种定时延时策略设置五个定时调节按键,从而,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调节五个定时调节按键来调整定时延时策略,进一步地提高智能照明系统的可控性。作为一种示例,a组照明单元中包含a1、a2、a3三个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用户可以通过定时延时单元40对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的定时延时策略进行设置;当智能主控灯具a1通过其感应单元11感应到外界移动物体信息时,根据外界移动物体信息生成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2对该照明控制信号进行发送,智能从属灯具a2通过第二通讯单元21接收到照明控制信号之后,将该照明控制信号传递给第二主控芯片22,以便第二主控芯片22在接收到照明控制信号之后,查询定时延时单元40,并根据用户设定的定时延时策略对智能从属灯具a2的照明时间进行控制。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智能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智能照明系统中,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还包括亮度感应单元50、该亮度感应单元50与第一主控芯片13相连,亮度感应单元50用以感应环境亮度,并将感应到的环境亮度发送给第一主控芯片13,以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2进行发送。

也就是说,第一主控芯片13在接收到环境亮度之后,根据该环境亮度进行自身所处智能主控灯具10照明亮度的控制的同时,还将该环境亮度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2进行发送,以便其他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可以接受环境亮度,并对照明亮度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示例,每个智能主控灯具10和每个智能从属灯具20还均包括亮度调节单元60,该亮度调节单元,60与第一主控芯片13或第二主控芯片22连接,其中,第一主控芯片13或第二主控芯片22根据接收到的环境亮度生成亮度调节信号,以通过对应的亮度调节单元60相应调节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的照明亮度。具体地,可进行照明亮度与环境亮度的对应关系进行预设,以确定各环境亮度所对应的照明亮度等级,从而,当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接收到环境亮度之后,可以根据该环境亮度判断其所对应的照明亮度灯具,进而控制智能主控灯具10或智能从属灯具20的当前照明亮度。

作为另一种示例,亮度感应单元50与亮度调节单元60均可设置为可调节的形式,即言,用户可以通过调节亮度感应单元50来自行改变亮度感应单元50的感应灵敏度,以及通过调节亮度调节单元60来自行改变照明亮度等级;具体地,将亮度感应单元50的感应灵敏度预设为低、中、高三个感应灵敏度等级,并相应地为该三个感应灵敏度等级设置对应的三个感应调节按键,从而,用户可以通过调节三个感应调节按键进行亮度感应单元50感应灵敏度的调整;对于亮度调节单元60,可将亮度等级预分为0%、15%、30%、60%、100%五个亮度等级,相应地,为该五个亮度等级对应设置五个亮度调节按键,从而,用户可以通过调节五个亮度调节按键进行灯具照明亮度的调节,以达到提高智能照明系统可控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一组照明单元,每组所述照明单元包括m个智能主控灯具,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其中,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包括: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用以感应外界移动物体信息;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用以建立所述m个智能主控灯具之间的相互通讯连接;第一主控芯片,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在所述感应单元感应到所述外界移动物体信息时生成照明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将所述照明控制信号进行发送,以便每个所述智能主控灯具的第一主控芯片根据所述照明控制信号控制对应的智能主控灯具进行照明工作;从而实现照明系统对于用户互动的快速反应,且用户对于系统的功能设置简便,同时,避免用户使用第三方软件而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是参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