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4342发布日期:2021-01-30 10:2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说明书涉及能够对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更换要素进行自动更换的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施加有印刷布线的基板实施对基板作业来量产电路基板的技术正在普及。实施对基板作业的对基板作业装置存在实施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元件安装装置等。作为元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代表例,存在使用载带供给元件的带式供料器。近年来,为了省去元件供给的麻烦,开发有自动更换带式供料器或者自动更换卷绕有载带的带盘的技术。与这种更换装置相关的技术例公开于专利文献1、2。
[0003]
专利文献1公开元件安装装置的盒式供料器替换系统,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具备:并排设置多个盒式供料器的吸附作业区域;收纳使用前及使用完毕盒式供料器的供料器储存区域;及在吸附作业区域与供料器储存区域之间替换盒式供料器的替换机器人。据此,能够使盒式供料器的更换作业自动化,而且,可顺利地进行区域之间的盒式供料器的替换。
[0004]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有元件安装线,上述元件安装线具备:单元保管库,保管多个元件供给单元;单元更换装置,对安装于多个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单元和保管于单元保管库的元件供给单元进行更换;及控制装置,控制单元更换装置。据此,在任一个元件安装装置中使用的元件供给单元中,均可由单元保管库进行与补给、回收相伴的搬入搬出,从而使用便利性良好。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18995号
[0008]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7/033268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2的更换装置的技术例中,逐个进行元件安装装置的更换要素(盒式供料器、元件供给单元)的更换。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安装作业而将元件消耗完的盒式供料器从吸附作业区域回收,向供料器储存区域移送及收纳,其后,新的盒式供料器从供料器储存区域被拉出,向吸附作业区域移送及设置。更换作业期间,安装作业中断,产生无法生产基板的非生产时间。
[0011]
另外,在变更生产的基板种类的换产作业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元件安装装置的多个更换要素的更换,非生产时间往往拖长。强烈期望缩短这样的非生产时间而提高基板的生产效率。
[0012]
在本说明书中,应该解决的课题为提供能够缩短元件安装装置的非生产时间而提高基板的生产效率的更换装置。
[0013]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4]
本说明书公开更换装置,对更换要素进行更换,上述更换要素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部,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至少包括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在内的上述更换要素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上述元件供给部,上述更换装置具备:排列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多个拆装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彼此独立地在上述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保持部,在多个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中的各拆装方向移动部上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并能够保持上述更换要素;排列方向驱动装置,使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及拆装方向驱动装置,使多个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彼此独立地在上述拆装方向上移动。
[0015]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更换装置,对更换要素进行更换,上述更换要素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安装装置的元件供给部,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具有至少包括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在内的上述更换要素以预定间距或者上述预定间距的整数倍的间距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上述元件供给部,上述更换装置具备:排列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元件安装装置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拆装方向移动部,以能够相对于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在上述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多个保持部,以上述预定间距或者上述预定间距的整数倍的间距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相邻地设置于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并能够保持上述更换要素;排列方向驱动装置,使上述排列方向移动部在上述排列方向上移动;及拆装方向驱动装置,使上述拆装方向移动部在上述拆装方向上移动。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本说明书公开的更换装置具备多个保持部,因此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更换要素。因此,与具备一个保持部的以往结构比较,缩短更换要素的更换所需要的非生产时间,提高元件安装装置的生产时间的比率,从而基板的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的元件安装系统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0019]
图2是相当于更换要素的带式供料器的侧视图。
[0020]
图3是表示带式供料器的锁定部附近的结构及拆装方向移动部的内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1]
图4是表示更换部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2]
图5是将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的保持面附近并排并放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3]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标准的带式供料器及大型的带式供料器的保持方法的俯视图。
[0024]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的保持方法的俯视图。
[0025]
图8是表示保持部及解锁部动作后的保持状态的拆装方向移动部的侧视图。
[0026]
图9是表示更换部收容了带式供料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7]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更换动作的步骤例中刚开始回收动作之前的状态的更换部的俯视图。
[0028]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回收动作结束的状态的更换部的俯视图。
[0029]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刚开始装备动作之前的状态的更换部的俯视图。
[0030]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装备动作结束的状态的更换部的俯视图。
[0031]
图14是概念性地表示简化了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的第一应用例的更换装置的图。
[0032]
图15是概念性地表示简化了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的第二应用例的更换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1.应用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
[0034]
首先,对成为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应用位置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那样,为了方便而定义元件安装系统9的前后左右。元件安装系统9由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列设而构成。即,焊料印刷装置91、印刷检查装置92、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图略的基板外观检查装置及图略的回流焊装置从左侧向右侧列设。
[0035]
各个对基板作业装置实施对于基板的预定作业即对基板作业。具体而言,焊料印刷装置91将膏状的焊料以所决定的图案形状印刷于基板。印刷检查装置92拍摄并检查基板的焊料印刷状态。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及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从元件供给部9a拾取元件并向基板的焊料上安装。基板外观检查装置拍摄安装于基板的元件并检查外观状态。回流焊装置通过加热及冷却焊料来确保元件的焊接。对基板作业不限定于上述的作业内容,还包括附随的各种作业等。例如,对基板作业还包括:基板的搬入搬出作业;定位作业;及拍摄基板、元件并掌握它们的位置、姿势的确认作业。
[0036]
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及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彼此为相同构造。元件安装装置(93、94、95)具有元件供给部9a、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图1未示出的基板搬运装置及元件移载装置。
[0037]
元件供给部9a配置于机台99的前侧的大体中间高度。元件供给部9a具有多个插槽,上述多个插槽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以预定间距ps(参照图5~图7)彼此平行地形成。在元件供给部9a的各插槽分别插入并装备有带式供料器8。换句话说,多个带式供料器8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并排排列。
[0038]
带式供料器8是可拆装地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元件供给装置,且相当于更换要素。另外,图1的左右方向成为更换要素的排列方向(以下,仅简记为排列方向),图1的前后方向成为更换要素的拆装方向(以下,仅简记为拆装方向)。带式供料器8在第一元件安装装置93、第二元件安装装置94及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中互换使用。
[0039]
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配置于机台99的前侧的元件供给部9a的下侧。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也具有多个插槽,上述多个插槽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以预定间距ps彼此平行地形成。准备好使用的预备的带式供料器8、使用结束的带式供料器8排列并暂时保管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插槽。基板搬运装置进行基板的搬入、定位及搬出。元件移载装置使用吸嘴等元件安装工具从元件供给部9a拾取元件,并向基板安装。
[0040]
另外,在元件安装系统9设置有供料器保管装置96、安装线管理装置97及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供料器保管装置96与焊料印刷装置91的左侧相邻,并且配置于与元件安装装置(93、94、95)的元件供给部9a相同的高度。供料器保管装置96还具有多个插槽,上述多个
插槽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以预定间距ps彼此平行地形成。在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插槽还排列保管有准备好使用的带式供料器8、使用结束的带式供料器8。
[0041]
安装线管理装置97与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左侧相邻地配置。安装线管理装置97与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通信连接。安装线管理装置97对按每个基板种类记载有不同的对基板作业的作业内容的作业数据进行管理。安装线管理装置97基于生产计划,向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送出各个作业数据。安装线管理装置97还监视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动作状况。
[0042]
2.带式供料器8的构造
[0043]
接下来,对带式供料器8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相当于更换要素的带式供料器8的侧视图。带式供料器8在包括侧板的框体81组装有各种部件,并在宽度方向上较薄地构成。带式供料器8具有框体81、带盘收容框82、收容板83、开闭板84、带进给部85、元件供给位置86、供料器控制部87、突条88、上定位销89、下定位销8a、连接器8b及锁定部8c等。
[0044]
带盘收容框82是在框体81的大体中央形成较大的圆形的内部空间的多个框部件。带盘收容框82在内部空间将带盘tr收容为可自由旋转。在带盘收容框82的下部附近安装有收容板83。将收容板83与框体81的侧板之间的分离距离设定得比带盘tr的厚度稍大。收容板83防止带盘tr的脱离。
[0045]
在比带盘收容框82的中间高度靠上的位置安装有开闭板84。开闭板84与框体81的侧板之间的分离距离也设定得比带盘tr的厚度稍大。并且,开闭板84上部的前后两个位置841被框体81支承并向上方敞开。通过开闭板84敞开,从而能够进行带盘tr的更换。在带盘tr卷绕有收纳了多个元件的载带。带盘tr相当于收容多个元件的元件收容器。
[0046]
带进给部85配设于框体81的前上部。带进给部85从带盘tr拉出载带,并进给至在框体81的上表面的前部设置的元件供给位置86。带进给部85由具有与载带的输送孔嵌合的齿的导带齿轮及对导带齿轮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等构成。
[0047]
供料器控制部87配设于框体81的后下部。供料器控制部87控制带进给部85,而且监视锁定部8c的状态。供料器控制部87经由连接器8b而与元件安装装置(93、94、95)的主体侧的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0048]
突条88设置于框体81的底面。突条88还插入于元件供给部9a、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中的任一个的插槽。而且,突条88还插入于后述的更换装置1的更换部3的壳体31的插槽314。由此,带式供料器8在更换时突条88被插槽314引导,从更换装置1向元件供给部9a等转移,或向相反方向转移。
[0049]
上定位销89及下定位销8a在框体81的前表面的上部上下分隔设置。上定位销89及下定位销8a嵌入于元件供给部9a的定位孔而使带式供料器8定位。连接器8b配设于上定位销89与下定位销8a之间。连接器8b承担向带式供料器8的电源供给及通信连接。在带式供料器8定位时,连接器8b自动嵌合于元件供给部9a的接受侧连接器。
[0050]
锁定部8c配设于框体81的后上部。图3是表示带式供料器8的锁定部8c附近的结构及更换装置1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后述)的内部的结构的侧视图。锁定部8c由锁定销8d、锁定弹簧8e、锁定操作部件8f及锁定传感器8l等构成。锁定销8d是筒状的部件,并由框体81保持为能够上下移动。锁定弹簧8e以线圈形状形成,并配置于锁定销8d的内部。对于锁定弹簧8e而言,其一端与框体81结合,其另一端与锁定销8d结合。
[0051]
锁定弹簧8e对锁定销8d向上施力。在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中,因施
力而上升了的锁定销8d从框体81的上表面突出,嵌入于元件供给部9a的锁定孔9h。由此,锁定部8c成为锁定状态,防止带式供料器8的脱离、晃动。
[0052]
锁定操作部件8f是具有摆动支点8g的y字形状的部件。摆动支点8g由框体8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从摆动支点8g向前方延伸的作用臂8h与锁定销8d的下端卡定。从摆动支点8g向上方延伸的解锁臂8j由后述的直接动作部件61向前方压动。从摆动支点8g向后方延伸的手动臂8k从框体81的后表面突出。手动臂8k由作业者的操作向上方压动。
[0053]
通过解锁臂8j或者手动臂8k压动,从而锁定操作部件8f以摆动支点8g为中心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摆动。此时,作用臂8h克服锁定弹簧8e而使锁定销8d下降。这样,锁定销8d从锁定孔9h拔出。由此,锁定部8c从锁定状态转移至解锁状态(参照图8)。另外,带式供料器8成为能够进行从插槽的拉出操作的状态。
[0054]
锁定传感器8l检测锁定部8c的状态、即检测是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锁定传感器8l经由输出线缆8m将检测结果向供料器控制部87输出。在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中,供料器控制部87在锁定部8c为解锁状态时不继续进行元件的供给动作。其理由是由于判断为带式供料器8不是良好的装备姿势。
[0055]
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在锁定部8c的后侧,沿铅垂方向设置有保持板8n。保持板8n是由保持部5保持的部位。保持板8n在中央具有保持孔8p。保持孔8p位于与连接器8b相同的高度(预定高度)。从后方观察时,锁定操作部件8f的解锁臂8j位于保持孔8p的延长线上。
[0056]
带式供料器8与带盘tr的多个种类的厚度对应地准备排列方向的宽度尺寸不同的多个种类。对于标准的带式供料器8x而言,宽度尺寸为预定间距ps以下,且并排装备于相邻的插槽。换言之,标准的带式供料器8x以预定间距ps在排列方向上排列(参照图6)。
[0057]
对于宽度尺寸大于预定间距ps且为预定间距ps两倍以下的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y而言,占有两条插槽进行装备。换言之,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y以预定间距ps两倍的间距在排列方向上排列(参照图6)。并且,对于宽度尺寸大于预定间距ps两倍的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z而言,占有三条以上插槽进行装备。换言之,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z以预定间距ps三倍以上的间距在排列方向上排列(参照图7)。
[0058]
3.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结构
[0059]
转移至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说明。更换装置1自动更换带式供料器8。详细而言,更换装置1在元件安装装置(93、94、95)的元件供给部9a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之间更换带式供料器8。另外,更换装置1在元件安装装置(93、94、95)与供料器保管装置96之间移动,且搬运并更换带式供料器8。
[0060]
如图1所示那样,更换装置1由排列方向移动部2、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更换部3及在更换部3的内部设置的各构成要素构成。排列方向移动部2以相对于元件安装装置(93、94、95)能够在排列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排列方向移动部2是前侧打开的纵长的箱形状的部件。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使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排列方向上移动。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由设置于不移动的一侧的轨道部、设置于移动的一侧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上述轨道部卡合的卡合部及产生移动用的动力的驱动源等构成。
[0061]
相当于轨道部的中层导轨21及下层导轨22分别设置于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机台99的后表面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后表面。中层导轨21及下层导轨22在排列方向上延伸。中层导轨21的高度位置统一于元件供给部9a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中间。下层导轨
22的高度位置统一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下侧。由此,多个中层导轨21及多个下层导轨22形成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连续至第三元件安装装置95彼此平行的两条轨道部。
[0062]
相当于卡合部的中层行走部23及下层行走部24分别配置于排列方向移动部2的前侧的左右。中层行走部23可行走地与中层导轨21卡合,下层行走部24可行走地与下层导轨22卡合。中层行走部23还包括产生行走用的动力的驱动源。由此,排列方向移动部2装架于中层导轨21及下层导轨22,在排列方向上行走移动。
[0063]
并且,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中层行走部23与下层行走部24之间的高度位置、且不阻碍带式供料器8的更换的高度位置具有非接触受电部25。非接触受电部25从在多个对基板作业装置的对应的高度设置的非接触送电部以非接触方式接受电力。
[0064]
另外,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箱形状的内部具有升降驱动部26及更换部3。升降驱动部26从元件供给部9a的高度至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高度,对更换部3进行升降驱动。作为升降驱动部26,能够例示出滚珠丝杠进给机构,但不限定于此。图4是表示更换部3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中,省略壳体31的近前侧的侧板等。
[0065]
更换部3由壳体31、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及两个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构成。壳体31在前侧具有能够使相邻地排列的四个标准的带式供料器8x以并排的状态出入的开口部311。壳体31还具有能够收容四个标准的带式供料器8x的内部空间。另外,在壳体31的底板313刻有以预定间距ps彼此平行地形成的四个插槽314。并且,在底板313的各插槽314的前侧分别配设有引导辊315。由此,对于带式供料器8而言,突条88被插槽314引导并且经由开口部311及引导辊315而出入。
[0066]
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以相对于排列方向移动部2能够彼此独立地在拆装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设置于壳体31内,并在排列方向上分开配置。拆装方向移动部32在前侧的上部具有保持面33,在前侧的下部具有抵接面34。拆装方向移动部32由保持面33保持带式供料器8的后表面上部的保持板8n。此时,抵接面34与带式供料器8的后表面下部抵接。此外,也能够在抵接面34设置连接器,与带式供料器8的供料器控制部87连接。
[0067]
为了向移动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供电,具有挠性的电源线缆35架设于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上侧。电源线缆35与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上部的电源端子36连接。
[0068]
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彼此独立地在拆装方向上移动。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按每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设置。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由上导轨41、下导轨42、驱动马达43、固定带轮44、驱动带45等构成。图3示出对纸面进深侧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进行驱动的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
[0069]
上导轨41及下导轨42设置于壳体31的侧板312。上导轨41及下导轨42上下分隔且平行,并在拆装方向上延伸。驱动马达43配置于壳体31内的后部。在从驱动马达43向纸面进深侧突出的输出轴附设有减速机构。固定带轮44配置于侧板312的前部。环状的驱动带45水平架设于减速机构的输出部与固定带轮44之间,并能够轮转。
[0070]
拆装方向移动部32装架于上导轨41及下导轨42。拆装方向移动部32通过驱动带45的轮转而驱动,并在更换部3的内部空间沿拆装方向移动。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被保持面33保持的带式供料器8及拆装方向移动部32一同移动。当然,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也能够仅使拆装方向移动部32移动。
[0071]
关于对纸面近前侧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进行驱动的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结构本身与上述相同,但部件的配置位置不同。即,驱动马达47在比驱动马达43高的位置反向设置。另外,如图9所示那样,在纸面近前侧的图略的侧板设置的固定带轮48及驱动带49也配置于对应的较高的位置。通过像这样将两个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在不同高度反向配置,从而实现更换部3及排列方向移动部2的轻薄化。
[0072]
对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内部结构进一步继续说明。在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分别设置有两组保持部5、解锁部6、共用驱动部7及控制部79的组合。该两组是相同结构,在排列方向上并排配置,彼此独立地动作。以下,对一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保持部5、解锁部6、共用驱动部7及控制部79安装于作为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一部分的、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37。
[0073]
共用驱动部7使保持部5及解锁部6动作。如图3所示那样,共用驱动部7由步进马达71、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76及摆动部件77构成。步进马达71固定于主体部37的下部附近。步进马达71根据来自控制部79的指令,切换正转及反转,并且以所指令的旋转量旋转。在步进马达71的输出轴设置有少齿数的输出齿轮72。
[0074]
第一齿轮73配置于比步进马达71靠上侧的位置,被主体部37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齿轮73由相对多齿数的大齿轮74及相对少齿数的小齿轮75一体同轴重叠而构成。图4中,小齿轮75位于大齿轮74的背侧而看不到。大齿轮74与输出齿轮72啮合。
[0075]
第二齿轮76配置于比第一齿轮73靠上侧的位置,被主体部37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齿轮76具有比小齿轮75多的齿,并与小齿轮75啮合。在第二齿轮76的上部附近设置有摆动部件77。摆动部件77在比第二齿轮76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具有摆动销78。输出齿轮72、第一齿轮73及第二齿轮76构成减速机构。由此,步进马达71的正转及反转转换为摆动销78的拆装方向的摆动。
[0076]
解锁部6能够将防止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的脱离的锁定部8c的锁定解除。解锁部6由直接动作部件61及手动杆67等构成。直接动作部件61是在拆装方向上较长的棒状的部件。直接动作部件61在长度方向的大体中间位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62。在该长孔62松动嵌入有摆动销78。因此,摆动销78的描绘圆弧的摆动转换为直接动作部件61的拆装方向的直动。另外,直接动作部件61在前侧的前端具有将锁定部8c的锁定解除的解锁操作部63。
[0077]
并且,直接动作部件61在隔着长孔62的前后具有中间驱动销64。两个中间驱动销64松动嵌入于后述的滑动板51的长孔53。由此,维持直接动作部件61的水平状态。并且,直接动作部件61在前侧的中间驱动销64与解锁操作部63之间的上下的侧面分别具有间接驱动突起65。上下一对间接驱动突起65对后述的保持部5的夹头55进行驱动。
[0078]
手动杆67从直接动作部件61的后端向上方立设。手动杆67由作业者在拆装方向上操作,并能够在共用驱动部7发生故障时等进行直接动作部件61的手动动作。在手动杆67的下侧设置有位置标志68。位置标志68与直接动作部件61一体动作,示出直接动作部件61的位置。在主体部37设置有检测位置标志68的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
[0079]
图3示出保持部5及解锁部6没有动作的初始状态。基准位置传感器6a在与初始状态对应的直接动作部件61的后端位置处检测出位置标志68。保持位置传感器6b在与保持部5及解锁部6动作后时的保持状态对应的直接动作部件61的前端位置处检测出位置标志68
(参照图5)。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将检测结果向控制部79输出。
[0080]
保持部5能够保持成为更换对象的带式供料器8。两个保持部5共有保持面33。保持部5分别由滑动板51及上下一对夹头55等构成。滑动板51是大体矩形板状的部件,并设置有梯形状的缺口孔。滑动板51由图略的施力弹簧向前侧施力。摆动部件77在滑动板51的缺口孔中摆动。在滑动板51贯穿设置四个在拆装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的滑动孔52。滑动孔52分别松动嵌入有立设于主体部37的支承销38。另外,在滑动板51贯穿设置有两个在拆装方向上较长的长孔53。长孔53分别松动嵌入有中间驱动销64。
[0081]
与滑动孔52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比较,长孔53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更大。而且,若将滑动孔52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和长孔53的拆装方向的游隙尺寸相加,则与直接动作部件61在拆装方向上动作的预定的动作行程长一致。在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下,中间驱动销64与长孔53的后缘接触,阻挡向前侧被施力的滑动板51的前进。此时,滑动板51处于支承销38与滑动孔52的前缘接触的后退位置。
[0082]
在滑动板51的前部附近的两个位置且相对于直接动作部件61上下对称的两个位置设置有夹头支承座54。上下一对夹头55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夹头支承座54。对于上下一对夹头55而言,后侧成为大体平行的平行部,平行部的前侧成为彼此靠近的接近部,接近部的前侧成为弯曲并且彼此分离的弯曲部。夹头55支承有平行部和接近部的边界附近。
[0083]
直接动作部件61的间接驱动突起65分别在上下一对夹头55的相向的面进行滑动。图3中,间接驱动突起65与夹头55的平行部的后尾滑动接触。此时,上下一对夹头55处于接近部与直接动作部件61接触的闭合的状态。而且,上下一对夹头55的弯曲部夹着直接动作部件61的解锁操作部63,并且闭合得比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孔8p小。
[0084]
控制部79配置于主体部37的下侧。控制部79基于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的检测结果,控制步进马达71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能够控制步进马达71的旋转量,因此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不是必需的。然而,在更换装置1的电源停止的情况下、存在基于手动杆67的操作的情况下,存在不清楚直接动作部件61的位置的担忧。因此,优选设置基准位置传感器6a及保持位置传感器6b中的至少一方。
[0085]
接下来,图5是将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保持面33附近并排而放大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表示保持部5及解锁部6动作后的保持状态。如后面详述那样,保持部5的上下一对夹头55从保持面33突出而进行打开动作,由此保持带式供料器8。另外,解锁部6的直接动作部件61的前端的解锁操作部63从保持面33突出,对带式供料器8的锁定部8c进行解锁操作。
[0086]
如图示那样,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以预定间距ps的三倍的间距在排列方向上相邻地设置。此外,也可以是,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以预定间距ps的两倍的间距、四倍以上的整数倍的间距相邻地设置。另外,在各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中,两个保持部5以预定间距ps在排列方向上相邻地设置。此外,也可以是,两个保持部5以预定间距ps的两倍以上的整数倍的间距相邻地设置。
[0087]
4.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保持动作
[0088]
此处,对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动作中的宽度尺寸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带式供料器(8x、8y、8z)的保持方法的不同进行说明。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标准的带式供料器8x及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y的保持方法的俯视图。如图6的纸面上侧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所示那样,
各个保持部5分别保持标准的带式供料器8x。
[0089]
另外,如图6的纸面下侧所示那样,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y在排列方向上与两个保持部(5y、5)相向。因此,一个保持部5y保持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y,其他保持部5维持不从保持面33突出的初始状态。据此,在保持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y时,不妨碍其他保持部5。
[0090]
接下来,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z的保持方法的俯视图。如图示那样,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z在排列方向上与两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z、32)相向。因此,纸面上侧的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z的一个保持部5z保持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z,其他保持部5维持不从保持面33突出的初始状态。另外,纸面下侧的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将两个保持部5维持为初始状态。并且,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通过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维持在比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z靠拆装方向的后侧的位置。通常,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停留在拆装方向的后端位置。据此,在保持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8z时,不妨碍其他保持部5、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如上述那样,不论带式供料器(8x、8y、8z)的大小如何保持部5均能够保持。
[0091]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保持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无论成为保持对象的带式供料器8处于供料器保管装置96、元件供给部9a及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哪里,以下的说明都是通用的。首先,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使排列方向移动部2移动至成为保持对象的带式供料器8的正面。接下来,升降驱动部26使更换部3的高度与带式供料器8匹配。接下来,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与带式供料器8正对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在拆装方向上前进。拆装方向移动部32前进至保持面33与带式供料器8的保持板8n抵接。此时刻,成为图3所示的状态。
[0092]
如图3所示那样,保持部5及解锁部6在未动作的初始状态下不从保持面33突出。因此,即便产生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排列方向上稍微移动而微调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位置的情况,也没有损伤带式供料器8的担忧。假设若成为直接动作部件61、夹头55从保持面33突出的状态,则需要在排列方向移动部2移动前使拆装方向移动部32暂时后退,因此动作繁琐且效率低。
[0093]
接下来,控制部79启动步进马达71。由此,第二齿轮76及摆动部件77开始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直接动作部件61在拆装方向上开始前进。伴随着直接动作部件61的中间驱动销64的前进,滑动板51也被施力而开始前进。以下,滑动板51前进至支承销38与滑动孔52的后缘接触的前进位置。由此,直接动作部件61及闭合状态的夹头55均从保持面33突出并进入保持孔8p。
[0094]
若当滑动板51在前进位置停止后直接动作部件61进一步前进,则间接驱动突起65临近夹头55的接近部。之后,间接驱动突起65压开上下一对夹头55的接近部而使夹头55进行打开动作。这样,如图8所示那样,上下一对夹头55成为弯曲部打开的状态,把持保持板8n的内表面。图8是表示保持部5及解锁部6动作后的保持状态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侧视图。拆装方向移动部32使用保持部5的上下一对夹头55保持带式供料器8。此外,也可以在保持状态下夹头55与保持板8n之间存在一些游隙。
[0095]
在直接动作部件61结束预定的动作行程长的前进时,解锁操作部63将解锁臂8j向前方压动。由此,锁定部8c转移至解锁状态。接下来,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使保持有带式供料器8的拆装方向移动部32后退。此时,对于带式供料器8而言,底面的突条88被向底板313的插槽314引导并且滑动移动而收容于更换部3的内部空间。图9是表示更换部3收容了带式供
料器8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中,省略构成更换部3的壳体31。此外,作为其他形式,也可以是更换部3不具备底板313的插槽314而仅由保持部5支承带式供料器8。
[0096]
在收容带式供料器8时,拆装方向移动部32将带式供料器8在拆装方向上水平地拉出。此时的拉出力从夹头55作用于带式供料器8。而且,夹头55处于与连接器8b相同的高度,因此将连接器8b笔直地拉拔。因此,减少连接器8b的破损的担忧。同样,上定位销89及下定位销8a也由于几乎不被作用倾斜方向的拉出力,所以破损的担忧减少。此外,所需要的拉出力也较小即可。
[0097]
此后,更换部3被驱动至供料器保管装置96、元件供给部9a及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任一个的正面。而且,更换部3能够将所收容的带式供料器8保管或者装备于任一个插槽。带式供料器8的保管动作及装备动作以上述的保持动作的大体反向步骤实施。
[0098]
5.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的更换动作的步骤例
[0099]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更换装置1更换元件供给部9a的带式供料器8时的更换动作的步骤例进行说明。以下,对要将与元件供给部9a相邻地装备的标准的第一带式供料器8x1及第三带式供料器8x3更换为准备好的第二带式供料器8x2及第四带式供料器8x4时的步骤例进行说明。
[0100]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更换动作的步骤例中刚开始回收动作之前的状态的更换部3的俯视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回收动作结束的状态的更换部3的俯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刚开始装备动作之前的状态的更换部3的俯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装备动作结束的状态的更换部3的俯视图。图10~图13中,第二带式供料器8x2及第四带式供料器8x4为了方便而标注剖面线示出。
[0101]
更换装置1首先成为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图10的纸面的上侧)的两个保持部5不保持带式供料器8的状态。更换装置1接下来成为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图10的纸面的下侧)的两个保持部5保持第二带式供料器8x2及第四带式供料器8x4并收容于更换部3内的状态。接下来,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及升降驱动部26动作而使更换部3的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与元件供给部9a的第一带式供料器8x1及第三带式供料器8x3正对。
[0102]
接下来,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被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驱动并前进(参照图10的箭头m1)。接下来,在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中,共用驱动部7动作,两个保持部5保持第一带式供料器8x1及第三带式供料器8x3,成为图10所示的状态。接下来,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被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驱动而后退(参照图11的箭头m2)。由此,如图11所示那样,第一带式供料器8x1及第三带式供料器8x3被回收并收容于更换部3内。
[0103]
接下来,排列方向移动部2以预定间距ps的三倍的大小在排列方向上移动(参照图12的箭头m3)。这样,如图12所示那样,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与空的插槽正对。接下来,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被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驱动而前进(参照图13的箭头m4),成为图13所示的状态。接下来,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保持部5通过共用驱动部7的相反方向的动作而解除保持。另外,解锁部6使锁定部8c成为锁定状态。由此,第二带式供料器8x2及第四带式供料器8x4装备于元件供给部9a。此后,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被拆装方向驱动装置4驱动而后退,更换动作结束。
[0104]
此外,也能够实现由一个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某一个保持部5回收第一带式供料器8x1并由其他拆装方向移动部32的某一个保持部5装备第二带式供料器8x2的更换动作。
77...摆动部件 79...控制部 8...带式供料器 8c...锁定部 8x...标准的带式供料器 8x1~8x4...第一~第四带式供料器 8y...大型的带式供料器 8z...超大型的带式供料器 9...元件安装系统 93...第一元件安装装置 94...第二元件安装装置 95...第三元件安装装置 96...供料器保管装置 9a...元件供给部 9b...预备供料器保管部 ps...预定间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