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无锡制程可变式紧固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2750发布日期:2020-05-22 22:3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无锡制程可变式紧固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无锡制程可变式紧固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及生活中都融入了很多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自身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热,如何保证这些产品的正常运行,首先,要解决它们的散热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功率较高的设备内部,由于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周边的电子组件也不断增多,使得设备整体发热量也随之大幅提升,传统散热装置多为散热片加风扇的冷却方式,该冷却方式已渐渐不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常常使设备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运转。

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一般是采用鳍片套管方式或者是通过焊接将多组的鳍片焊接形成一体进行散热,采用套管方式的散热结构连接导热性不足,很难达到高效散热要求,另外,采用焊接式散热结构需要采用焊锡进行连接,加工难度较高,同时成本较高,同时也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多组的散热板可使得尺寸可无限加宽,适用范围广,同时解决了大型铝材散热器成型难度高的问题,不需要焊锡连接,有利于环保,导热管通过铆压式嵌入,实现更高效率的导热效果的环保无锡制程可变式紧固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无锡制程可变式紧固散热器,包括由若干组散热板叠合形成的散热腔,分别固定安装于散热腔上下表面的上盖和下盖,所述散热腔两侧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嵌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将若干组散热板串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板包括散热部和一体成型于散热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散热部内芯镂空设置有若干散热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槽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连接部一面设置有凸条、另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条形状与凹槽形状相互匹配;若干组所述散热板通过凹槽与凸条叠合形成散热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凸条两侧开设有加固卡条。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凸条对应的固定槽,所述上盖开设有第一镂空槽,所述下盖开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固定台,所述下盖开设有第二镂空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嵌入槽为圆弧槽设置,所述导热管设置圆弧面嵌入至圆弧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若干层散热板叠合形成的散热腔,散热腔的大小取决于散热板的层数,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采用不同层数的散热板进行使用,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装配效果好,使用方便;

2、散热腔上下表面分别安装了上盖和下盖,具体是通过上盖和下盖用于散热腔的固定和安装使用,使得整体结构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

3、在散热腔的两侧均开设了嵌入槽,在嵌入槽内嵌入导热管,导热管将若干组的散热板进行串联,从而使得整体结构不需要螺钉或焊锡固定,直接通过导热管串联固定即可,装配方便,有利于环保,整体结构稳固性强,可靠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多组的散热板可使得尺寸可无限加宽,适用范围广,同时解决了大型铝材散热器成型难度高的问题,不需要焊锡连接,有利于环保,导热管通过铆压式嵌入,实现更高效率的导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散热器100、散热板110、散热部111、连接部112、散热槽113、加强筋114、凸条115、凹槽116、加固卡条117、散热腔120、嵌入槽121、上盖130、固定槽131、第一镂空槽132、下盖140、固定台141、第二镂空槽142、导热管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环保无锡制程可变式紧固散热器100,包括由若干组散热板110叠合形成的散热腔120,分别固定安装于散热腔120上下表面的上盖130和下盖140,所述散热腔120两侧开设有嵌入槽121,所述嵌入槽121嵌设有导热管150,所述导热管150将若干组散热板110串联。

散热板110包括散热部111和一体成型于散热部111两侧的连接部112,所述散热部111内芯镂空设置有若干散热槽113,设置散热部111保证散热板110整体的散热效果,通过镂空结构的散热槽113进行散热,加强整体结构的散热强度,另外,还设置连接部112,以便多层的散热板110进行连接,使用方便。

散热槽113设置有若干加强筋114,通过加强筋114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变形情况,整体强度高。

连接部112一面设置有凸条115、另一面开设有凹槽116,所述凸条115形状与凹槽116形状相互匹配,所述凸条115两侧开设有加固卡条117,通过凸条115和凹槽116的配合实现多组的散热板110进行连接装配,装配效果好,加固性强,另外,还设置了加固卡条117,进一步保证加固效果,连接强度高;若干组所述散热板110通过凹槽116与凸条115叠合形成散热腔120,连接方便,装配强度高。

上盖130开设有与所述凸条115对应的固定槽131,所述上盖130开设有第一镂空槽132,所述下盖140开设有与所述凹槽116对应的固定台141,所述下盖140开设有第二镂空槽142,通过镂空槽可加强上盖130和下盖140的散热效果,保证整体散热的稳定性,另外,还设置了固定槽131和固定台141分别对应凸条115和凹槽116,整体连接强度高,固定效果好。

嵌入槽121为圆弧槽设置,所述导热管150设置圆弧面嵌入至圆弧插槽内,采用圆槽嵌入式结构,整体结构稳定性强,导热效果好,以便提升散热效果。

第一方面,采用若干层散热板110叠合形成的散热腔120,散热腔120的大小取决于散热板110的层数,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采用不同层数的散热板110进行使用,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装配效果好,使用方便;第二方面,散热腔120上下表面分别安装了上盖130和下盖140,具体是通过上盖130和下盖140用于散热腔120的固定和安装使用,使得整体结构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第三方面,在散热腔120的两侧均开设了嵌入槽121,在嵌入槽121内嵌入导热管150,导热管150将若干组的散热板110进行串联,从而使得整体结构不需要螺钉或焊锡固定,直接通过导热管150串联固定即可,装配方便,有利于环保,整体结构稳固性强,可靠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多组的散热板110可使得尺寸可无限加宽,适用范围广,同时解决了大型铝材散热器成型难度高的问题,不需要焊锡连接,有利于环保,导热管150通过铆压式嵌入,实现更高效率的导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