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2879发布日期:2022-01-11 23:0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插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


背景技术:

2.插件机是将一些有规则的电子元器件按照程序自动标准地插装在pcb板的导电通孔内的机械设备,插件机的使用,取代了传统电子装配行业中依靠人工插件的方式,提升了插件速度及插件工艺,并有利于降低插件作业的成本。
3.然而,传统的插件机主要采用丝杆和电机配合传动,以控制插件头的运动轨迹,丝杆传动的过程中,导轨的速度及加速度提升较慢,且受丝杆自身结构的约束,导轨能达到的速度及加速度上限较低,插件头的工况较差,且传统的插件机为单头单轨道作业,即一个插件头对单个轨道上的pcb板进行插件,pcb 板的插件效率较低;在插件机的工作过程中,导轨之间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温度上升,易使得导轨升温膨胀而产生变形,插件机结构稳定性变差,不利于插件作业的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插件作业效率低及插件机结构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插件效率高且机体结构稳定的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
5.一种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该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pcb板传送组件、两个插件头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插件头组件在xy轴平面运动的位置调节组件、用于为所述插件头组件送料的供料组件以及用于控制各用电设备工作的控制单元。
6.所述pcb板传送组件包括依序平行设置且分别与外部输送装置连接的第一运输轨、第二运输轨、第三运输轨及第四运输轨,所述第一运输轨与所述第二运输轨共同用于跨装并运输一类pcb板,所述第一运输轨与所述第二运输轨共同用于跨装并运输二类pcb板。
7.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机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pcb板传送组件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的第一y轴轴梁及第二y轴轴梁,分别滑动配合且平行跨装于所述第一y轴轴梁及所述第二y轴轴梁的第一x轴轴梁及第二x轴轴梁,所述第一y轴轴梁及所述第二y轴轴梁均包括具有y轴磁性定子的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x轴轴梁及所述第二x轴轴梁上分别安装有两个与所述y轴磁性定子配合并设有过渡板的y轴磁性动子、以及具有x轴磁性定子的第二直线电机,且所述第一x轴轴梁与所述第一y轴轴梁之间及所述第二x轴轴梁与所述第一y轴轴梁之间分别预留有沿x轴的缝隙,所述过渡板上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x轴轴梁或所述第二x轴轴梁配合的交叉直线导轨副,用于在所述第一x轴轴梁或所述第二x轴轴梁膨胀时限定其运动轨迹。
8.所述插件头组件通过设有的x轴磁性动子与所述第一x轴轴梁或所述第二 x轴轴梁滑动连接,用于向所述一类pcb板和/或所述二类pcb板插放电子元器件,所述插件头组件包括用于从所述供料组件夹取所述电子元器件、并将所述电子元器件插放在所述一类pcb
板或所述二类pcb板上的多个插件头,每一所述插件头包括末端设有真空吸嘴或夹爪的牵引杆、与所述牵引杆转动连接并通过设有的升降同步带带动所述牵引杆沿z轴做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以及与所述牵引杆滑动连接并通过设有的转动同步带带动所述牵引杆在xy轴平面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运输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运输轨的第一调宽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三运输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四运输轨的第二调宽组件。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宽组件包括临近所述第一运输轨且其输出端设有主动轮的调宽电机、通过同步带与所述主动轮传动的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同轴转动的调宽丝杆以及与所述调宽丝杆螺纹连接并安装于所述第二运输轨的推板,所述推板在所述调宽丝杆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运输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运输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推板配合,用于限定所述推板运动轨迹的调宽直线导轨副。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y轴轴梁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第一x轴轴梁及所述第二x轴轴梁滑动轨迹的y轴直线导轨副,所述第一x轴轴梁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x轴磁性动子运动轨迹的x轴直线导轨副。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x轴轴梁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件头组件上设有用于对所述一类pcb板或所述二类pcb板上的mark点拍照并将所述mark点位置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mark点定位的第一ccd相机组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真空吸嘴或夹爪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拍照并其图像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子元器件的尺寸进行甄别的第二ccd相机组件。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提升其机械强度的斜方通加强筋。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x轴轴梁及所述第二x轴轴梁经铸造成型。
18.实施本发明的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分别采用第一直线电机驱动第一x轴轴梁及第二x轴轴梁运动,采用第二直线电机驱动插件头组件运动,直线电机具有提速快,速度高的优点,可显著提升插件机的插件作业效率,且通过两个插件头组件同时对一类pcb板及二类pcb板进行插件,两个插件头组件既可以同时独立作业,也可以协作对同一pcb板加工,进一步提升了插件机的作业效率;分别在第一x轴轴梁与第一y轴轴梁之间预留沿x轴的缝隙、在第二x轴轴梁与第一y轴轴梁之间预留沿x轴的缝隙,当第一直线电机带动第一 x轴轴梁及第二x轴轴梁相对于第一y轴轴梁快速滑动并摩擦生热时,沿x轴的缝隙为二者的形变量预留了位置,且第一x轴轴梁及第二x轴轴梁产生形变时仅能沿着交叉直线导轨副产生微小位移,且第一x轴轴梁及第二x轴轴梁在交叉直线导轨副的限定下不易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插件机在摩擦升温条件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去掉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pcb板传送组件与供料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y轴轴梁、第二y轴轴梁与机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一x轴轴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插件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插件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件效率高、机体结构稳定且适应性较强的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10,该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10包括机架100,安装于机架100的pcb板传送组件200、用于向pcb板插放电子元器件的两个插件头组件300,用于驱动两个插件头组件300在xy轴平面运动的位置调节组件400、用于为插件头组件300送料的供料组件500以及用于控制各用电设备工作的控制单元600,例如,控制单元600为具有操作界面的处理器,其可与外部移动终端或上位机等装置通讯连接或者数据连接,以实现对插件机10 的控制及对插件机10数据及其内部运算方法等的更新,从而提升插件机10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及有效性。一实施例中,插件机10还具有机壳700,该机壳700 罩设于机架及其余各部件并用于安装控制单元600,以利于用户对控制单元600 的工作参数及输入指令等进行调整。
29.机架100用于支撑其余各部件,并抬升插件机10的整体高度,以使得插件机10可与外部运料皮带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对pcb板的插件加工。一实施例中,机架100采用钢架结构,如,由多个角钢焊接而成,如此,可保证插件机10的机械强度,即提升插件机10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机架100 上设有用于提升其强度的斜方通加强筋110。具体的,斜方通加强筋110与机架 100的架体形成若干三角支撑结构,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此结构下的机架 100不易变形,其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以避免插件机10工作过程中机架100 因震颤晃动而变形,在保证机架100使用寿命的同时,利于插件作业的有效进行。此外,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斜方通加强筋110,增大了机架100的整体重量,降低了插件机10的重心高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插件机10结构的稳定性。
30.一实施例中,机架100的底部设有多个地脚120,以抬升机架100底部的水平高度,避免机架100底部的钢结构长期浸泡或与厂房地面的水渍或其他腐蚀性物质接触,造成的机架100锈蚀问题的发生,以保证机架100结构的可靠性并延长机架100的使用寿命。
31.pcb板传送组件200用于与外部传送装置连接,以便于将待插件的pcb板送入插件机10内的工作区域,即送入插件头组件300的活动范围内进行加工。具体的,请参阅图3,pcb板传送组件200包括依序平行设置且分别与外部输送装置连接并同步传动的第一运输轨210、第二运输轨220、第三运输轨230及第四运输轨240,第一运输轨210与第二运输轨220共同用于跨装并运输一类pcb 板250,第一运输轨210与第二运输轨220共同用于跨装并运输
二类pcb板260,机架100上设有用于带动第二运输轨220靠近或远离第一运输轨210的第一调宽组件270以及用于带动第三运输轨230靠近或远离第四运输轨240的第二调宽组件280。需要说明的是,一类pcb板250及二类pcb板260的名称仅用于区分设置在第一运输轨210与第二运输轨220的pcb板以及设置在第三运输轨 230与第四运输轨240之间的pcb板,二者并不必然具有尺寸或型号上的差别,于此不再赘述。
32.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pcb板传送组件200包括两条pcb板输送路径,可同时将两块pcb板送入插件机10的作业区域内进行插件,以便于提升插件作业效率。通过设置第一调宽组件270及第二调宽组件280,可对两条pcb板输送路径的宽度进行调整,亦即,对用于承接pcb板的运输轨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便于输送相应尺寸的pcb板。进一步的,请结合图3与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调宽组件270包括临近第一运输轨210且其输出端设有主动轮272的调宽电机271、通过同步带273与主动轮272传动的从动轮274、与从动轮274 同轴转动的调宽丝杆275以及与调宽丝杆275螺纹连接并安装于第二运输轨220 的推板276,推板276在调宽丝杆275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运输轨220靠近或远离第一运输轨210。具体的,调宽电机271与控制单元600电连接,并在控制单元 600的控制下工作,以依序带动主动轮272、同步带273、从动轮274及调宽丝杆275转动,由于调宽丝杆275与推板276螺纹连接,在调宽丝杆275的转动过程中,推板276将在调宽丝杆275的作用下运动,即将调宽丝杆275的转动转化为推板276的直线运动,如此,推板276将进一步带动第二运输轨220靠近或远离第一运输轨210,调节第一运输轨210与第二运输轨22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或型号的pcb板。
33.一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还设有与推板276配合,用于限定推板276运动轨迹的调宽直线导轨副277。如此,推板276在调宽丝杆275的带动下,受调宽直线导轨副277的限定始终沿调宽直线导轨副277的长度延伸方向做直线运动,减小了推板276受外力冲击时可能产生的偏移,从而提升了pcb板传送组件200 宽度调节作业的可靠性。
34.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调宽组件280的结构与第一调宽组件270的结构相同,二者的区别仅在于,第一调宽组件270用于调节第二运输轨220与第一运输轨 210之间的距离,第二调宽组件280用于调节第三运输轨230与第四运输轨240 之间的距离。第二调宽组件28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阅前述关于第一调宽组件27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描述,于此不再赘述。
35.一实施例中,pcb板传送组件200还包括用于承接各运输轨及调宽组件的安装板290,该安装板290固定安装于机架100,这样,在插件头组件300抓持电子元器件并将电子元器件运送至pcb板的过程中,若电子元器件从插件头组件300上脱落,可直接落在安装板290上,以便于对掉落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收集。此外,通过设置安装板290,为供料组件500提供了安装部位。具体的,可在安装板290上开设若干用于固定供料组件500的安装孔291,并设置用于限定供料组件500位置的导轨292,这样,可同时在安装板290上设置多个供料组件 500,并于每个供料组件500内提供不同尺寸或型号的电子元器件,以便于插件头组件300在控制单元600的作用下对不同尺寸或型号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选择,从而缩短插件机10在不同尺寸或型号的电子元器件进行选择插装的时间间隔,以提升插件作业的效率。再者,通过设置导轨292,可避免供料组件500在安装板290上晃动,便于对供料组件500的供料端进行定位,以保证插件头组件300 从供料组件500取料作业的精准性及可靠性。
36.位置调节组件400用于调节插件头组件300在xy轴平面内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所指的xy轴平面是指与插件机10与外部承接装置连接面平行的面,由于一般插件机10在工作过程中均放置在水平面内,即认为xy 轴平面为水平面,z轴为竖直方向。请一并参阅图2、图5与图6,一实施例中,位置调节组件400包括平行设于机架100上并分别位于pcb板传送组件200的输入端及输出端的第一y轴轴梁410及第二y轴轴梁420,分别滑动配合且平行跨装于第一y轴轴梁410及第二y轴轴梁420、经铸造成型的第一x轴轴梁 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第一y轴轴梁410及第二y轴轴梁420均包括具有 y轴磁性定子411的第一直线电机,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上分别安装有两个与y轴磁性定子411配合并设有过渡板413的y轴磁性动子 412、以及具有x轴磁性定子414的第二直线电机,且第一x轴轴梁430与第一y轴轴梁410之间及第二x轴轴梁440与第一y轴轴梁410之间分别预留有沿x轴的缝隙,过渡板413上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并与第一x轴轴梁430或第二x轴轴梁440配合的交叉直线导轨副415,用于在第一x轴轴梁430或第二 x轴轴梁440膨胀时限定其运动轨迹。进一步的,第一y轴轴梁410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滑动轨迹的y轴直线导轨副416,第一x轴轴梁430上设有用于限定插件头组件300运动轨迹的x轴直线导轨副 417。
37.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此处以第一直线电机进行举例说明,第二直线电机驱动插件头组件300运动的原理与第一直线电机驱动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相对于第一y轴轴梁410或第二y轴轴梁420的原理相同。具体的,当第一直线电机的y轴磁性定子411的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y轴磁性定子411 与第一x轴轴梁430或第二x轴轴梁440上的y轴磁性动子412由于磁场作用,形成气隙,在此情况下,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y轴磁性动子412在行波磁场切割下,将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气隙中的磁场相作用就产生电磁推力,从而推动y轴磁性动子412相对于y轴磁性定子411运动,由于y轴直线导轨副416的存在,y轴磁性动子412在该电磁推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x 轴轴梁430或第二x轴轴梁440沿y轴直线导轨副416滑动,从而调节插件头组件300沿y轴方向的位移。
38.插件头组件300通过设有的x轴磁性动子310与第一x轴轴梁430或第二 x轴轴梁440滑动连接,用于向一类pcb板250和/或二类pcb板260插放电子元器件。具体的,当第二直线电机的x轴磁性定子414的绕组通入交流电源时,x轴磁性动子310与x轴磁性定子414的气隙间产生行波磁场,x轴磁性动子310感应出电动势并产生电流,进一步形成电磁推力,从而推动x轴磁性动子310带动插件头组件300沿x轴直线导轨副417滑动,从而调节插件头组件300沿x轴方向的位移。优选的,插件头组件300还包括滑板320,滑板320 与x轴磁性动子310固定连接,并具有与x轴直线导轨副417滑动配合的滑块,如此,滑板320在x轴磁性动子310的带动下进一步带动插件头组件300抓持的电子元器件相对于x轴直线导轨副417滑动,以调节各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39.一实施例中,第一x轴轴梁430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槽431。通过在第一 x轴轴梁430上开设若干减重孔/槽431,减轻了第一x轴轴梁430的整体重量,如此,x轴磁性动子310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x轴轴梁430运动的阻力较小,即减小了x轴磁性动子310的负载,使得第一x轴轴梁430在x轴磁性动子310的带动下可以更快的提速,以便于提升插件机10的工作效率。
40.请参阅图7与图8,一实施例中,插件头组件300包括用于从供料组件500 夹取电子
元器件、并将电子元器件插放在一类pcb板250或二类pcb板260上的多个插件头330,每一插件头330包括末端设有真空吸嘴或夹爪332的牵引杆 331、与牵引杆331转动连接并通过设有的升降同步带333带动牵引杆331沿z 轴做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334、以及与牵引杆331滑动连接并通过设有的转动同步带335带动牵引杆331在xy轴平面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336。如此,牵引杆331在升降机构334与旋转机构336的独立或协同作用下,在xy轴平面内的转动及在z轴所在平面内的升降,或作螺旋复合运动,以满足真空吸嘴或夹爪332上抓持的待加工插件的异形面或异形孔等特征的加工。
41.具体的,通过设置与牵引杆331转动连接并通过设有的升降同步带333带动牵引杆331沿z轴做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334以及与牵引杆331滑动连接并通过设有的转动同步带335带动牵引杆331在xy轴平面做旋转运动的旋转机构336,牵引杆331在带动真空吸嘴或夹爪332上的待加工插件,即电子元器件转动的同时,还可带动真空吸嘴或夹爪332上的电子元器件同步做升降运动,或二者的螺旋复合运动,以满足待加工插件不同形状或尺寸的加工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机构334与旋转机构336均分别采用不同的伺服电机驱动相应的同步带运动,以进一步带动牵引杆331升降、旋转或作螺旋复合运动,进而将待加工的电子元器件放入pcb板上相应的位置内;通过调节相应伺服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可增大真空吸嘴或夹爪332的行程并提高插件效率,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一实施例中,插件头组件300上设有用于对一类pcb板250或二类pcb板 260上的mark点拍照并将mark点位置传递至控制单元600,对mark点定位的第一ccd相机组件340。本实施例中的mark点是指一类pcb板250或二类pcb 板260上待插放电子元器件的位点。具体的,第一ccd相机组件340的感应端或拍摄端对准一类pcb板250或二类pcb板260,以获取一类pcb板250或二类pcb板260的图像信息,当一类pcb板250或二类pcb板260的mark 点进入第一ccd相机组件340的感应区域或拍摄区域时,第一ccd相机组件 340识别该mark点,并向控制单元600发送电信号,以便于控制单元600进一步控制pcb板传送组件200停止运动,同时控制第一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以及插件头组件300上的伺服电机动作,从而调节插件头组件300上真空吸嘴或夹爪332的位置,便于将指定的电子元器件嵌入pcb板上相应的mark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第一ccd相机组件340上还具有焦距调节件及角度调节件,以调整第一ccd相机组件340的光学参数,便于第一ccd相机组件340获取准确的mark点图像信息,提升第一ccd相机组件340对pcb 板上mark点位置识别的可靠性。
43.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机架100上设有用于对真空吸嘴或夹爪332上的电子元器件拍照并其图像传递至控制单元600,对电子元器件的尺寸进行甄别的第二ccd相机组件130。具体的,x轴磁性动子310在与x轴磁性定子414的电磁作用中,带动滑板320上的各插件头330依序靠近第二ccd相机组件130,即第二ccd相机组件130依序拍摄各插件头330末端夹持的电子元器件,便于将获取的电子元器件的图像信息与第二ccd相机组件130内预设的元件图像信息进行比对,以剔除取件错误的电子元器件,确保将正确有效的电子元器件放入pcb板上相应的mark点,从而提升插件作业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插件作业中,第二ccd相机组件130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作业先于第一 ccd相机组件340对mark点的定位作业,如此,在保证电子元器件有效取件的情况下,可将该电子元器件放入指定的mark点位置,实现对pcb板上mark 点位置的插件。
4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两个插件头组件300既可单独工作,又可协同
作业,即,一插件头组件300对一类pcb板250进行插件作业,另一插件头组件300对二类pcb板260进行插件作业,或者,一插件头组件300在第一直线电机及第二直线电机的共同作用下依序对一类pcb板250及二类pcb 板260插件,另一插件头组件300始终与该插件头组件300的运动方向一致,如此,在该插件头组件300对一类pcb板250插件时,另一插件头组件300对二类pcb板260插件,当该插件头组件300对二类pcb板260插件时,另一插件头组件300避位至二类pcb板260上远离一类pcb板250的一侧,避免两个插件头组件300产生碰撞,从而提升插件作业的可靠性及插件作业效率。同理,该插件头组件300对二类pcb板260插件完毕后,该插件头组件300反向运动至一类pcb板250上远离二类pcb板260的一侧,以便于另一插件头组件300 运动至二类pcb板260位置处,并对二类pcb板260进行插件作业。
45.供料组件500用于为插件机10提供物料,以利于插件作业的有效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供料组件500包括两个分别对应向一插件头组件300 通入物料的供料机构,也就是说,插件机10分两处来料,以保证两个插件头组件300的有效作业。如前所述,每个供料机构还可包含结构相同的多个子供料机构,每个子供料机构上通入尺寸或型号不同的电子元器件,以便于真空喷嘴或夹爪332抓取,从而缩短更换电子元器件时的时间间隔。一实施例中,供料机构具有与外部的供料皮带连接的供料斗以及用于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导向的导料机构,以便于将电子元器件运送至指定位置供插件头330末端的真空喷嘴或夹爪332抓取。
46.实施本发明的双臂双头全自动异形插件机10,分别采用第一直线电机驱动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运动,采用第二直线电机驱动插件头组件300运动,直线电机具有提速快,速度高的优点,可显著提升插件机10的插件作业效率,且通过两个插件头组件300同时对一类pcb板250及二类pcb板 260进行插件,两个插件头组件300既可以同时独立作业,也可以协作对同一 pcb板加工,进一步提升了插件机10的作业效率;分别在第一x轴轴梁430 与第一y轴轴梁410之间预留沿x轴的缝隙、在第二x轴轴梁440与第一y轴轴梁410之间预留沿x轴的缝隙,当第一直线电机带动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相对于第一y轴轴梁410快速滑动并摩擦生热时,沿x轴的缝隙为二者的形变量预留了位置,且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产生形变时仅能沿着交叉直线导轨副415产生微小位移,且第一x轴轴梁430及第二x轴轴梁440在交叉直线导轨副415的限定下不易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插件机10在摩擦升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调宽组件270及第二调宽组件280 对第一运输轨210与第二运输轨220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运输轨230与第四运输轨24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以便于装设并加工不同尺寸的pcb板,提升了插件机10对不同尺寸pcb板的适应性,进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