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2077发布日期:2020-10-20 17:0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膜机的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多个第一皮带及多个第二皮带之间的密合度或相邻间隙,以有效的夹住薄膜并顺畅的带动薄膜移动。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基板在曝光之前,皆会在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光阻层及粘附于光阻层表面的薄膜,在曝光之后,再将薄膜剥离以使光阻层外露,以进行后续的显影及蚀刻程序。而现有剥膜机剥离薄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前输送段以输送上述印刷电路板之类的薄板,使沿着由前朝后的输送方向移动,薄板通过一阻挡单元的阻挡定位,再通过一组压花轮在薄膜表面上滚压之后,即会让薄板继续延着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并以一组粘轮将前端缘产生折皱的薄膜逐步剥离。

而由于一般基板本身的厚度不大,容易会有弯曲不平的现象,当外径一致的长直筒形粘轮粘着薄膜时,各个粘着位置的粘着力并不全然相同,且由于薄膜的厚度很薄且脆弱,因此,常无法顺畅且全面性的让薄膜逐渐剥离,而仍旧会有部份的薄膜脆片粘附于光阻层的表面上,并常由于薄膜脆片的面积太小而无法被侦测到,此种现象将会在整个印刷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让基板面临报废的结果。

因此,如本发明人所申请的中国台湾第i652172号的薄膜撕离结构一专利所示,即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主要包括一上剥膜件,上剥膜件包括相邻的第一上皮带轮组与第二上皮带轮组,且第一上皮带轮组与第二上皮带轮组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将薄膜夹置于多个第一皮带及多个第二皮带之间,使延着薄膜的前端缘将薄膜剥离。

但是,在实际的薄膜剥离过程中,由于第一上皮带轮组与第二上皮带轮组之间的密合度是固定的,在皮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会让薄膜的夹持力减弱,进而影响薄膜的顺畅移动;再者,对于不同厚度的薄膜而言,固定间隙的二个皮带轮组在使用上也是受到限制的,甚至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发明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薄膜撕离结构的多个第一皮带及多个第二皮带之间的密合度或间隙固定,使得薄膜的夹持力减弱而影响薄膜的顺畅移动,以及无法有效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薄膜夹持与移动的问题,而能让多个第一皮带及多个第二皮带之间的密合度或相邻间隙能依需要而改变,借以保持适当的夹持力量,以有效的夹住薄膜并顺畅的带动薄膜移动。

为达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设的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用于剥离一剥膜机上的薄板薄膜,撕膜机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供输送薄板,薄板通过阻挡单元及夹持单元的阻挡定位,再通过一组压花轮在薄膜表面上滚压之后,让薄板继续延着后输送段向后输送,同时通过上剥膜件的多个第一皮带与多个第二皮带的夹持以剥离薄板上方的薄膜,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本发明的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包括该上剥膜件,上剥膜件还包括上轮组、中间轮组及下轮组,上轮组包括间隔并列且以反方向转动的第一上轮杆及第二上轮杆,下轮组包括间隔并列且以反方向转动的第一下轮杆及第二下轮杆,多个第一皮带的两端分别环绕第一上轮杆及第一下轮杆,多个第二皮带的两端分别环绕第二上轮杆及第二下轮杆;中间轮组包括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及第三中轮杆,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及第三中轮杆分别抵压多个第一皮带与多个第二皮带的中段位置,借以让多个第一皮带与多个第二皮带先以撕膜机的前端方向向上延伸,再以一角度朝向撕膜机的后端方向向上延伸;以及,剥膜机的一侧设有左支撑架,剥膜机的另一侧设有右支撑架,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及第三中轮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且第二中轮杆和/或第三中轮杆可相对于第一中轮杆向前或向后水平移动后定位。

实施时,本发明还包括左定位板及右定位板,左定位板以可相对水平移动后定位的方式连接左支撑架,左定位板具有第一左定位孔及第二左定位孔,供对应定位第一中轮杆的左端及第二中轮杆的左端;右定位板以可相对水平移动后定位的方式连接右支撑架,右定位板具有第一右定位孔及第二右定位孔,供对应定位第一中轮杆的右端及第二中轮杆的右端。

实施时,左支撑架具有一左导槽,第一中轮杆的左端及第二中轮杆的左端同时穿过左导槽,并以至少一左套环固定于左支撑架上。

本发明所设的另一种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其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及第三中轮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且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及第三中轮杆可同时相对于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向前或向后水平移动后定位。

实施时,上述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还包括一左定位板及一右定位板,左定位板以可相对水平移动后定位的方式连接左支撑架,左定位板具有第一左定位孔、第二左定位孔及第三左定位孔,供对应定位第一中轮杆的左端、第二中轮杆的左端及第三中轮杆的左端;右定位板以可相对水平移动后定位的方式连接右支撑架,右定位板具有第一右定位孔、第二右定位孔及第三右定位孔,供对应定位第一中轮杆的右端、第二中轮杆的右端及第三中轮杆的右端。

实施时,上述左支撑架具有一左导槽,第一中轮杆的左端、第二中轮杆的左端及第三中轮杆的左端同时穿过左导槽,并以至少一左套环固定于左支撑架上。

实施时,左支撑架更具有一上导槽及一下导槽,上导槽及下导槽分别平行左导槽,并分别位于左导槽的上下两端;至少一左套环的上下两端分别以至少一螺丝穿过上导槽及下导槽,以连接左定位板。

实施时,本发明还包括一定位件,定位件连接左支撑架与左定位板,供左定位板相对水平移动的后,定位于左支撑架上。

实施时,左定位板的一侧具有一第一弯板,左支撑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弯板,定位件的一端连接第一弯板,定位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弯板,且定位件为螺栓与螺母的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剥膜机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安装于剥膜机上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部份元件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1剥膜机10

左支撑板101薄板11

薄膜111,112前输送段12

阻挡单元13夹持单元14

压花轮15吹气单元16

后输送段17上容纳箱18

下剥膜件19第一下皮带轮组191

第二下皮带轮组192上剥膜件2

第一皮带21第二皮带22

上轮组23第一上轮杆231

第二上轮杆232中间轮组24

第一中轮杆241第二中轮杆242

第三中轮杆243下轮组25

第一下轮杆251第二下轮杆252

左支撑架3左导槽31

上导槽32下导槽33

第二弯板34左定位板4

第一左定位孔41第二左定位孔42

第三左定位孔43第一弯板44

定位件45右支撑架5

右定位板6第一右定位孔61

第二右定位孔62左套环7。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1,用于剥离撕膜机10上的一薄板11的至少一薄膜111、112,薄板11为印刷电路板之类的板体。实施时,撕膜机10输入薄板11的一端界定为撕膜机10的前端,输出薄板11的另一端界定为撕膜机10的后端,撕膜机10的前端具有一前输送段12,供输送薄板11使沿着由撕膜机10前端朝向后端的输送方向移动。薄板11通过一阻挡单元13及一夹持单元14的阻挡定位,再通过一组压花轮15在薄膜111表面上滚压以于薄膜111前端边缘形成折皱之后,以一吹气单元16吹气,让薄板11继续延着一后输送段17向后移动以剥离薄膜111,同时通过一上剥膜件2的多个第一皮带21与多个第二皮带22的夹持以剥离薄板11上方的薄膜111,使薄膜111掉落于一上容纳箱18内。而上剥膜件2与一下剥膜件19分别位于后输送段17的上、下两端;且下剥膜件19包括相邻的第一下皮带轮组191及第二下皮带轮组192,第一下皮带轮组191与第二下皮带轮组192以反方向转动,借以夹持并向下带动薄膜112,使薄膜112掉落于下剥膜件19下方的下容纳箱内。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上剥膜件2、一左支撑架3、一左定位板4、一右支撑架5及一右定位板6,其中的上剥膜件2还包括一上轮组23、一中间轮组24及一下轮组25。上轮组23包括间隔并列且以反方向转动的第一上轮杆231及第二上轮杆232;下轮组25包括间隔并列且以反方向转动的第一下轮杆251及第二下轮杆252,多个间隔并列的第一皮带21的上、下两端分别环绕第一上轮杆231及第一下轮杆251,多个间隔并列的第二皮带22的上、下两端分别环绕第二上轮杆232及第二下轮杆252。而中间轮组24则是位于上轮组23与下轮组25的中间前方的位置,中间轮组24包括间隔并列的第一中轮杆241、第二中轮杆242及第三中轮杆243,第一中轮杆241容纳于第一皮带21之内,第二中轮杆242容纳于第二皮带22之内,第三中轮杆243向前横向抵压住第二皮带22,三个轮杆水平间隔并列,且第一中轮杆241、第二中轮杆242及第三中轮杆243分别抵压多个第一皮带21与多个第二皮带22的中间位置,借以让多个第一皮带21与多个第二皮带22由下而上,先以撕膜机10的前端方向向上斜向延伸,再以一钝角角度朝向撕膜机10的后端方向向上延伸。

左支撑架3为一长方形弯折板,左支撑架3的底边连接剥膜机10左侧的一左支撑板101上方,左支撑架3的板面上具有长条形的一左导槽31,左导槽31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上导槽32及一下导槽33,上导槽32、下导槽33及左导槽31相互平行,左支撑架3的一侧弯折以形成一第二弯板34。

左定位板4为一长方形弯折板,左定位板4的板面上具有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左定位孔41、第二左定位孔42及第三左定位孔43,左定位板4的一侧弯折以形成一第一弯板44,当左定位板4紧贴住左支撑架3时,第一弯板44与第二弯板34相互平行。一螺栓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弯板44的板面上,而螺栓的另一端则在穿过第二弯板34之后,以一螺母锁接,借以让第一弯板44与第二弯板34保持一定的距离;实施时,第一弯板44的板面上亦可具有螺母,并通过螺栓依序穿过第二弯板34与第一弯板44之后,转动螺栓的头部以调整并固定第一弯板44与第二弯板34的间的水平距离;该螺栓与螺母的组合合设为一定位件45。

第一中轮杆241的左端、第二中轮杆242的左端及第三中轮杆243的左端分别穿过左定位板4的第一左定位孔41、第二左定位孔42及第三左定位孔43之后,再同时穿过左支撑架3的长条形左导槽31,各个中轮杆的左端部分别以一左套环7套接,而三个左套环7的上、下两端分别以螺丝穿过上导槽32及下导槽33之后,借以将左支撑架3与左定位板4连接在一起,同时让左定位板4、第一中轮杆241的左端、第二中轮杆242的左端及第三中轮杆243的左端可以在同时相对于左支撑架3向前或向后水平移动后定位。

而右支撑架5与左支撑架3具有相对应的外形,右定位板6与左定位板4具有相对应的外形,且右支撑架5与右定位板6分别连接固定于剥膜机10的左、右两侧,借此,即可让右定位板6、第一中轮杆241的右端、第二中轮杆242的右端及第三中轮杆243的右端可以在同时相对于右支撑架5向前或向后水平移动后定位。而在搭配左定位板4、第一中轮杆241的左端、第二中轮杆242的左端及第三中轮杆243的左端的同步移动定位之后,则可调整多个第一皮带21与多个第二皮带22之间的密合度或是相邻间隙,以保持适当的夹持力量,有效的夹住薄膜111并顺畅的带动薄膜111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三中轮杆243的左、右两端亦可固定在左支撑架3与右支撑架5上,实施时,第三中轮杆243的左、右两端亦可直接固定在剥膜机10的左、右两侧。左定位板4具有第一左定位孔41及第二左定位孔42,供对应定位第一中轮杆241的左端及第二中轮杆242的左端,而右定位板6具有第一右定位孔61及第二右定位孔62,供对应定位第一中轮杆241的右端及第二中轮杆242的右端,并使左定位板4可以在相对于左支撑架3水平移动之后,定位在左支撑架3上,同时让右定位板6可以在相对于右支撑架4水平移动之后,定位在右支撑架4上。另外,第一中轮杆241、第二中轮杆242与第三中轮杆243亦可单独相对于左支撑架3与右支撑架5水平移动,并单独固定在上左支撑架3与右支撑架5上,同样可以调整多个第一皮带21与多个第二皮带22之间的密合度或是相邻间隙。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的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与第三中轮杆可以单独水平移动,或是第一中轮杆与第二中轮杆同时水平移动,或是三个中轮杆同时水平移动,因此,可以依需要而改变多个第一皮带及多个第二皮带的间的密合度或相邻间隙,借以保持适当的夹持力量,以有效的夹住薄膜并顺畅的带动薄膜移动。

2、本发明可以通过一定位件以调整并固定支撑架与定位板之间的相对水平距离,因此,能更方便且准确的控制第一中轮杆、第二中轮杆与第三中轮杆的水平移动距离,并能在三个中轮杆移动定位之后,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受到各皮带的压迫而再次移动,从而使三个中轮杆能够形成稳固的支撑。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能调整各皮带的间的夹持力量,以有效的夹住薄膜并顺畅的带动薄膜移动,并能让各个中轮杆能够形成稳固支撑的可调式薄膜撕离结构。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