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小型化叠层片式三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6482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小型化叠层片式三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工器,特别是一种新型小型化的叠层片式三工器,可用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各种通讯设备中。
【背景技术】
[0002]低温共烧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技术是一种令人瞩目的多学科交叉的整合组件技术,以其优异的电子、机械、热力特性已成为未来电子元件集成化、模组化的首选方式。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以LTCC技术为基础设计和生产的射频微波元件和模块包括巴伦滤波器、滤波器、多工器、双工器、天线、耦合器、巴伦、接收前端模组、天线开关模组等。因其具有高品质因数、高稳定性、高集成度等优点,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向小型化、高频化方向不断发展,它们已经大量运用于小型化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电子阅读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
[0003]在移动通信领域,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其所需要整合的频带与讯号也越来越广,在手机设计中,可以采用分立的多工器处理不同频段的输入信号,或将多工器集成于天线开关模组(ASM)或手机射频前端(FEM)中,无论那种形式的多工器,其产品体积都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多工器体积较大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小型化叠层片式三工器,其采用集总参数设计的特殊结构,由二级双工器级连而成,第一级双工器主要分离出高频段信号,第二级双工器则是将低频段信号和中间频段信号进行分离。本三工器采用叠层片式结构,采用LTCC成型技术集成到同一元件中,然后利用900°C左右低温共烧而成。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小型化叠层片式三工器,三工器包括基体、设置在基体外侧四周的接线端头和设置在基体内部的电路层,所述的接线端头包括接地端口、公共端口 P2、高频段输入/输出端口 P4、中间频段带通输入/输出端口P6和低频段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的基体内部的电路层呈叠层结构,电路层设有八层:
第一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四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分别为第一电容基片、第一假引出端、第二电容基片、第三电容基片和第四电容基片,第一内部端点连接第三电容基片上,且第一内部端点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一假引出端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二电容基片和第三电容基片之间通过金属线连接在一起,第三电容基片上连接有第二内部端点,第二内部端点与公共端口 P2电连接,第四电容基片上连接有第三内部端点,且第三内部端点与高频段输入/输出端口 P4电连接;
第二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六块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分别为第六电容基片、第七电容基片、第八电容基片、第九电容基片、第十电容基片、第十一电容基片和第二假引出端,第十电容基片和第十一电容基片通过金属导体电连接,第九电容基片独立设置,第二假引出端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七电容基片上连接有第四内部端点,且第四内部端点与中间频段带通输入/输出接口 P6电连接,第六电容基片上连接有第五内部端点,且第五内部端点与接地端口电连接;
第三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块相互绝缘的金属平面导体,分别为第十二电容基片、第十三电容基片、第十四电容基片、第十五电容基片和第十六电容基片,第十二电容基片和第十三电容基片通过金属导体电连接,第十四电容基片和第十五电容基片通过金属导体电连接,第十六电容基片上连接有第六内部端点,且第六内部端点与低频段输入/输出端口 P8电连接;
第四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五个相互绝缘金属平面导体,分别为第十七电容基片、第十八电容基片、第十九电容基片、第二十电容基片和第三假引出端,第三假引出端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十七电容基片上连接有第七内部端点,且第七内部端点与接地端口电连接;
第五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仅印制有一个金属平面导体,为第二i 电容基片;
第六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三个相互绝缘电感线圈,分别为第一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第三电感线圈和第四电感线圈,第一电感线圈呈“U”形,其两端分别为第八内部端点和第九内部端点,第二电感线圈呈“U”形,其两端分别为第十内部端点和第十一内部端点,第三电感线圈和第四电感线圈均呈“U”形,第三电感线圈和第四电感线圈的一端分别通过金属导体电连接,此处为第十二内部端点,第三电感线圈的另一端为第十三内部端点,第四电感线圈的另一端为第十四内部端点;
第七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六个相互绝缘电感线圈,分别为第五电感线圈、第六电感线圈、第七电感线圈、第八电感线圈、第九电感线圈和第十电感线圈,第五电感线圈呈“U”形,第五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十五内部端点和第十六内部端点,第六电感线圈呈“L”形,第六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十七内部端点和第十八内部端点,且第十七内部端点与中间频段带通输入/输出端口电连接,第七电感线圈呈“U”形,第七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十九内部端点和第二十内部端点,第八电感线圈呈“U”形,第八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二十一内部端点和第二十二内部端点,第九电感线圈呈“U”形,第九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二十三内部端点和第二十四内部端点,且第二十三内部端点与公共端口 P2电连接,第十电感线圈呈“U”形,第十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二十五内部端点和第二十六内部端点;
第八层,在陶瓷介质基板上印制有五个相互绝缘电感线圈,分别为第四假引出端、第i^一电感线圈、第十二电感线圈、第十三电感线圈和第十四电感线圈,第i^一电感线圈呈“U”形,第十一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二十七内部端点和第二十八内部端点,且第二十七内部端点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十二电感线圈呈“U”形,第十二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二十九内部端点和第三十内部端点,且第二十九内部端点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十三电感线圈呈“U”形,第十三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三十一内部端点和第三十二内部端点,且第三十一内部端点与接地端口电连接,第十四电感线圈呈“U”形,第十四电感线圈两端分别为第三十三内部端点和第三十四内部端点,且第三十四内部端点与低频段输入/输出端口 P8电连接,第四假引出端与接地端口电连接;
第十电容基片和第十一电容基片的连接点与第一点柱相连,第一点柱穿过第十八电容基片与第十二内部端点相连;第八电容基片与第二点柱相连,第二点柱与第十九内部端点相连;第九电容基片与第三点柱相连,第三点柱与第十九电容基片相连;第十三电容基片与第四点柱相连,第四点柱与第十八内部端点相连;第二十电容基片与第五点柱相连,第五点柱与第八内部端点相连;第二十一电容基片与第六点柱相连,第六点柱与第十内部端点相连;第十一内部端点与第六点柱连接,第六点柱与第二十一内部端点相连;第十三内部端点与第七点柱连接,第七点柱与第二十四内部端点相连;第十四内部端点与第八点柱连接,第八点柱与第二十五内部端点相连;第九内部端点与第九点柱连接,第九点柱与第十六内部端点相连;第二十内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