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0170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路性能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按共模负反馈的形式可分为: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两大类。
[0003]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可以组成四种不同的输入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0004]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分为两部分:差模输入信号和共模输入信号。在共模负反馈作用下,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输入信号和共模输入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差模输入信号,抑制共模输入信号。
[0005]不同形式的共模负反馈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能力不同。因此,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输入信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06]差分放大电路主要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放大差模输入信号,抑制共模输入信号。
[0007]为比较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有哪些不同,首先必须保证这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具有相同的静态工作点。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通过巧妙的静态调节方法将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成一致,通过对比测试分析,将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通过波形和数据的形式呈现,能够清楚体现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异同点。
[0009]一种改进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是在传统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0010]首先,增加了一个静态工作点设置切换用单刀双置开关Swl,单刀双置开关Swl用于保证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可以共用同一对差分对称管Tl和T2,并且,在静态工作点调节过程中,单刀双置开关Swl可以在电阻负反馈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电路间切换,以分别构成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0011]其次,将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电路设计成了可调电阻形式,如图2中的Re,以保证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调,可以将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成一致。
[0012]用简单的单刀双置开关SWl将两个负反馈电路结合在同一个电路中使用,并通过电阻负反馈器件的可调性来完成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以保证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以调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最终可以完成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交流放大性能的对比分析。电路中的Rp 1、Rp2、Rb 1、Rb2、Re I和Rc2是差分对称管Tl和T2的静态工作点设置电阻,其中,Rpl = Rp2、Rbl = Rb2和Rcl = Rc2。
[0013]本发明在模块化硬件平台上实现,各模块之间可以通过导线互联,可以轻松构成所需的硬件电路。采用了单刀双置开关作为两种不同负反馈电路的切换开关,方便在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之间切换。采用两个电位器分步骤调节,最终可以保证将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成一致。在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作用下,通过两个电位器,将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成一致,保证了对比条件的一致性,以完成交流放大对比。
【附图说明】
[0014]图1差分放大电路对比分析结构框图。
[0015]图2差分放大电路对比分析电路原理图。
[0016]图中:ViI输入端I ;Vi2输入端2 ;SW1单刀双置开关;
[0017]Tl差分对称管I ;T2差分对称管2 ;差分对称管Tl和Τ2相同,并且放大倍数也相同的晶体三极管;
[0018]Rpl、Rp2、Rbl、Rb2、Rcl和Rc2是差分对称管Tl和T2的静态工作点设置电阻,其中,Rpl = Rp2、Rbl = Rb2 和 Rcl = Rc2 ;
[0019]Rwe静态平衡调节电位器,以补偿差分对管Tl和T2的非对称性;
[0020]Re电阻负反馈电路中的可调电阻,用于调节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0021]T3、Dzl、Rl和R2 —起构成恒流源负反馈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该改进的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是在传统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和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其放大性能对比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0023]静态工作点调节步骤:
[0024](I)将差分放大电路的两个输入端Vil和Vi2接地,即Vil = Vi2 = O ;将负反馈电路接成恒流源负反馈形式,即单刀双置开关Swl的动触点由触点3切换到触点2 ;调节差分对称管Tl和T2发射极静态平衡调节电位器Rwe,使两个对称管Tl和T2输出端对地的静态电压相等,即Vol = Vo2,以保证在恒流源负反馈条件下,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两个差分对称管的静态工作点相同;
[0025](2)将负反馈电路接成电阻负反馈形式,即将单刀双置开关SWl的动触点由触点2切换到触点3,调节负反馈可调电阻Re,保证在电阻负反馈条件下,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两个对称管的静态工作点与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两个对称管的静态工作点相同;
[0026](3)将单刀双置开关SWl的动触点在触点3和触点2之间切换,测试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一致,当确定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的射极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