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888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就会导通,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有输出。之后滑动控制变阻器RVl的自由端使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从大到小改变,从而第二延时电路30的时间常数也从大到小改变,可控硅电路的控制端接收到的电压从小到大改变,使得可控硅电路中可控硅的导通角从小到大改变,从而起到控制通过可控硅的电流是从小到大逐渐增大的,所以不会产生瞬间电流冲击,起到保护双向可控硅的作用。
[0060]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延时电路中设置变阻器,可改变第二延时电路的时间常数,从而起到了能够控制通过可控硅的电流大小,防止产生瞬间电流冲击,起到了保护可控硅的作用,从而延长了电路的使用寿命。
[0061]作为又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在上述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七电阻R7和二极管D2 ;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l的另一端连接。
[0062]本实现方式中在状态3时,在滑动控制变阻器RVl的自由端使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从大到小改变的过程中,由于电路中变阻器RVl和第七电阻R7的分压关系的存在,还能实现以下功能:当变阻器RVl和第七电阻R7的分压关系不能达到使得双向触发二极管Dl导通的电压时,双向可控硅一直工作于半波相位控制状态(半波相位控制的优点是:控制电机的转速稳定,对于低转速启动优势明显,输出扭矩大),当变阻器RVl和第七电阻R7的分压关系达到使得双向触发二极管Dl导通的电压时,双向可控硅会自动转入工作于全波相位控制状态(全波相位控制状态的优点是:输出功率大),从而实现了自动交直流转换调压变化的功能,即实现了带调速功能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功能。
[0063]作为一种更加优选地实现方式,在上述各实施例和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压敏电阻VRl ;所述压敏电阻VRl并联在所述可控硅电路60的两端。优选地,压敏电阻VRl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VS的第一电极Tl连接,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VS的第二电极T2连接。
[0064]由于可控硅元件对电压变化率非常敏感,对过电流的承受能力不强,存在击穿隐患,安全稳定性较弱,尤其是在谐波稍大或遭遇雷击的情况下极易损坏,本实施例进一步地通过在双向可控硅的电极两端并联压敏电阻,可有效地避免双向可控硅损伤,进一步地延长了电路的寿命,可以通过浪涌2KV90。和2KV 270°分别连续10次的测试,并且其电路简单,成本低。
[0065]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SWl)、第二开关(SI)、第一延时电路(20)、第一可控开关(40)、第二可控开关(50)、第二延时电路(30)和可控硅电路(60); 所述第一开关(SWl)的一端连接电源火线,所述第一开关(SWl)的另一端连接负载; 所述第一延时电路(2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SWl)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控开关(40)的输入端和第二可控开关(50)的控制端连接,用于对电源的输出进行整流以及控制第二可控开关(50)的通断; 所述第二延时电路(30)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可控开关(5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开关(SI)的一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可控开关(40)的控制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可控硅电路(6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可控开关(40)的通断,并且所述第二延时电路(50)的时间常数小于所述第一延时电路(40)的时间常数; 所述第二开关(SI)连接在第二延时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与零线之间; 所述可控娃电路(60)连接在电源零线与负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Sffl)和第二开关(SI)为通过一个按钮进行联动的,所述按钮下压时第一开关(SWl)先闭合,第二开关(SI)再闭合;所述按钮复位时第二开关(SI)先断开,第一开关(SWl)再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电路(60)包括双向可控硅(VS)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l),所述可控硅电路¢0)的第一电极(Tl)与电源零线连接,第二电极(T2)与负载连接,控制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l)的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l)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电路(20)包括第一电阻(Rl)、第一电容(Cl)、第二电阻(R2)和整流电路(10);所述整流电路(10)连接在电源火线与第一电阻(Rl)之间,用于对电源的输出进行整流;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1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一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40)的输入端和第二可控开关(5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跨接在所述第一电容(Cl)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10)为半波整流电路或全波整流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3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可控开关(4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可控硅电路(60)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SI)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30)还包括变阻器(RVl),所述变阻器(RVl)串联于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二开关(SI)之间,变阻器(RVl)的第一固定端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自由端与第二开关(SI)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电阻(R7)和二极管(D2); 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Dl)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控开关(40)为三极管(Ql);所述第二可控开关(50)为MOSFET管(Q2);所述三极管(Ql)的射极和所述MOSFET管(Q2)的源极分别与电源零线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MOSFET管(Q2)的栅极和所述第一延时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基极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MOSFET管(Q2)的漏极与所述第二延时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敏电阻(VRl);所述压敏电阻(VRl)并联在所述可控硅电路(60)的两端。
【专利摘要】一种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延时电路、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二延时电路和可控硅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电源火线,另一端连接负载;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用于对电源的输出进行整流以及控制第二可控开关的通断;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可控开关的通断,并且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的时间常数小于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的时间常数;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第二延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零线之间;所述可控硅电路连接在电源零线与负载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无电弧断电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具有寿命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IPC分类】H03K17-72, H03K17-08, H03K17-28
【公开号】CN204498088
【申请号】CN201520313545
【发明人】郑春开, 张先林, 李英贤, 张建生, 黄邦然, 李成成
【申请人】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