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微波感应控制及应急照明的照明灯电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845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电网断电时,所述继电器RYl将灯具由与所述灯具驱动单元I连接切换为与所述应急驱动单元3连接,使灯具能持续照明。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继电器RYl为双刀双掷继电器,其中工作电路部分为RAYlA和RAYlC两端子,而控制部分的开关为RAY1B,在断电后,继电器控制部分的RAYlB闭合,使得RAYlA和RAYlC两端子连接的不同驱动单元相互交换,参考附图1中,此时继电器端口(4,5)以及端口(1,3)导通,也就是灯具通过继电器与应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而正常供电情况下,灯具驱动单元I的输出端口通过继电器单口(4,5)以及端口(1,3)连通,从而使灯具驱动单元I经继电器与灯具连接。
[0017]其中,参考附图1,所述微波感应控制单元I为感应开关部件,其包括微波感应器U1、控制器U3、整流元件BR1、稳压芯片U2、第一继电器Tl以及周边电阻和电容,所述第一继电器Tl为单刀双掷继电器,用于微波感应器Ul检测到有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继电器Tl导通,电网火线和零线经微波感应控制单元I输出。所述整流元件BRl的两输入引脚分别连接电网的火线L与零线N,两输出引脚的负极输出脚连接参考地(GND),正极输出脚连接稳压二极管Zl与所述稳压芯片U2的输入引脚(Vin);当然,稳压芯片U2的输入引脚(Vin)前端还电连接有由稳压二级管Z2和电解电容E3组成的稳压滤波电路,所述稳压芯片U2的输出引脚分别与所述微波感应器Ul和控制器U3的电源输入端口(VCC)连接;所述微波感应器Ul输出引脚(Out)串联电阻R6和电阻RlO与所述控制器U3的信号输入端口 Al连接,电阻R6和电阻RlO中间抽头连接电容C2对地,微波感应器Ul监测的是否有人的微波信号由输入端口 Al输入所述控制器U3 ;所述第一继电器Tl的低压控制电路的线圈的端口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控制器U3的信号输出端口 B2串接电阻R8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控制器U2根据输入端口 Al接收的微波感应信息从输出端口 B2输出高电平是三极管Q2导通,而Q2导通使的Ql也导通,第一继电器Tl低压控制电路的线圈闭合,吸附衔铁使电网的火线与灯具驱动单元I的输入火线L’接通,完成所述微波感应控制单元I为开关通断工作。而对于零线而言,电网和灯具驱动单元I共用零线N。需要说明的是,整流元件BR1、稳压芯片U2接入是为控制器U3与微波感应器Ul的工作提供电源和利用低压电平是所述第一继电器Tl工作。
[0018]其中,参考附图1,所述灯具驱动单元I包括整流电路和稳压恒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EMI电感T3、整流桥堆DB1、逆变变压器T2以及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 ;所述EMI电感T3输入端口连接电网,电网接入EMI电感T3之前,还经过由压敏电阻TRl和包含电容CXl和电阻R20与电阻R23组成的RC滤波电路滤波,压敏电阻TRl能消除电网引进的尖峰脉冲;EMI电感T3的正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整流桥堆DBl的初级线圈的上端,且正输出端口和初级线圈之间设有η型滤波电路,该η型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lO?Cll和电感LI。所述整流桥堆DBl与逆变变压器T2以及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依次电连接并形成电路回路,由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控制使所述逆变变压器T2输出恒定直流电压,其中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通过影响变压器初级线圈的边数而控制逆变变压器T2次级的输出。
[0019]所述稳压恒流电路包括电压取样电路、电流取样电路以及双运算放大器U5,双运算放大器U5包括比较器U5A和比较器U5B。所述逆变变压器T2的输出端(次级线圈)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5的两比较器(U5A,U5B)输入端之间设所述电压取样电路和电流取样电路,所述电压取样电路包括串联的三电阻1?33、1?44、1?49,电阻R49—端连接参考地,电阻R33 —端连接逆变变压器T2的输出端,取样电阻R49的相对地的电压输入比较器U5B的反向输入端,作稳压恒流电路的电压采样。所述电流取样电路包括功率电阻R28和电阻R30,R30 一端连接电容C8对地,取样电阻R30与电容C8连接处电压输入比较器U5A的反向输入端,作稳压恒流电路的电流采样,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5的两比较器(U5A.U5B)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7和二极管D6与光耦U6的发光器U6A连接,光耦U6的受光器U6B通过电阻R42与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的反向输入端INV连接。所述电压取样电路和电流取样电路与所述双运算放大器U5、光耦U6及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构成控制使所述逆变变压器T2输出稳定电压和恒定电流的回路。需要说明的是,稳压过程为:通过R33、R44、R49进行电压取样与可控精密稳压源元件U7基准电压经双运算放大器U5比较器U5B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去控制光親U6的反光器U6A,受光器U6B反馈给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输出PffM信号控制MOS管Q3导通时间,从而改变逆变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边数,稳定输出电压。同样,恒流的过程为:通过R28、R30取电压与可控精密稳压源元件U7基准电压经双运算放大器U5比较器U5A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去控制光親U6的反光器U6A,受光器U6B反馈给功率因素校正芯片U4输出PffM信号控制MOS管Q3导通时间,从而改变逆变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边数,使电流恒定。
[0020]其中,参考附图1,电池充电单元2包括EMI电感L1、整流桥堆DB2、变压器T5、反馈电路以及电源芯片U8,所述EMI电感LI输入端口连接电网,电网接入EMI电感LI之前,还经过由压敏电阻ZNRl和包含电容CX2和电阻R58?R59组成的RC滤波电路滤波,压敏电阻ZNRl能消除电网引进的尖峰脉冲;EMI电感LI的输出端口连接整流桥堆DB2,所述整流桥堆DB2与变压器T5、电源芯片U8以及反馈电路依次电连接并构成电路回路;所述变压器T5次级线圈两端为电池充电模块2的输出端,且经限流电阻R57限流,恒压模式给电池充电。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元件Ull、光耦U9以及周边电阻,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元件Ull的电压基准电极通过电阻R73与电池充电单元2的输出正端(+13V)连接,还通过电阻R78与参考地连接;所述光耦U9的发光器阴极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元件Ull的阴极连接,发光器的阳极通过电阻R68与电池充电单元的输出正端(+13V)连接,且所述光耦U9的发光器阴极与阳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72,也即所述光耦U9的发光器上加载电阻R72两端的电压供其发光。所述光耦U9的受光器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芯片U8的参考电压端口 FB电连接;所述反馈电路取样电池充电单元2输出电压,输出端电压变化值被反馈至所述电源芯片U8’所述电源芯片U8通过启停而控制变压器T5初级线圈的边数,从而补偿输出电压的变化,输出稳定电压对电池充电。
[0021]其中,参考附图1,所述应急驱动单元包括MOS管Q5、三极管Q6、Q8以及恒流驱动芯片UlO ;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所述电池充电单元2的输出端和/或电池正极电连接;充电时,电池充电单元2输出的电压经限流电阻R57及二极管DlO限流后接入电池正极。MOS管Q5的栅极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解电容Ell和二极管D17与电池充电单元2的输出正端(+13V)电连接,所述恒流驱动芯片UlO的输入端口(Vin)与所述MOS管Q5的源极电连接,且恒流驱动芯片UlO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之间电连接电感L3。在断电瞬间,电池充电电源2停止充电,二极管D17检测电池充电单元2的输出正端(+13V)电压为零,电解电容Ell反向充电供三极管Q8导通,Q8导通使Q6导通,Q6导通驱动MOS管Q5导通,从而驱动继电器RAYl闭合,将工作状态切换至电池供电,此时电池正极经过MOS管与恒流驱动芯片UlO的输入口(Vin)连通,经恒流驱动芯片UlO升压,恒流驱动芯片UlO输出端口(SW)连接滤波稳压电路,输出驱动灯具工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