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和相机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022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和相机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通过固态摄像元件拍摄动画图象的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特别是涉及设置有在夜间等照度不足的时候使用的照明部件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带静止画面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正在产品化,但是摄像元件或透镜的尺寸受限,因为移动电话装置的尺寸无法很大,所以在暗的地方难以拍摄被拍摄物。因此,众所周知把一般的相机中使用的闪光灯内置到带静止画面相机的移动电话中,或把外带的闪光灯连接到带静止画面相机的移动电话上,以便在光线暗的地方也能拍摄被拍摄物。
例如在特开2001-320622号公报中表示把闪光灯装置内置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主体中的现有例。在所述公报中,在液晶显示器的上部,把静止画面相机的摄像元件和使用氙管的闪光灯装置横向拍为一列。
在所述公报中表示的闪光灯装置中,从闪光灯放电管发射的光由设置在闪光灯放电管的后方的反射伞汇聚到前方,透过为了保护闪光灯放电管而设置在前表面的透明盖,照射到被拍摄物上。透明盖是由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板状,表面是平面,或者形成用于配光的模样。
闪光灯放电管和反射伞安装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主衬底上,为了减少闪光灯发光时的大电流引起的电磁噪声,设置有电磁屏蔽框体。另外,为了用于使闪光灯发光的充电,在主衬底的内表面配置有大型电容器。
以往的具有闪光灯装置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使用所述各构件使闪光灯装置发光,不但抑制闪光灯发光时的电磁噪声的影响,而且在暗的地方也能拍摄被拍摄物的静止画面。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作为氙管、反射伞、充电用的大型电容器等移动电话装置中使用的部件,有必要使用比较大的部件,存在与基于移动电话装置使用者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的希望背道而驰的问题。
另外,作为移动电话装置的相机,知道不仅静止画面,也能拍摄动画的摄影机。当为摄影机时,用短时间发光的闪光灯装置无法对应夜间等暗的地方的摄影,所以需要连续发光的灯,但是以往存在没有带连续发光灯的移动电话装置的问题。
另外,因为希望薄型化,所以当在所述以往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追加闪光灯时,有必要接近透明盖配置氙管和反射伞。因此,如果向以往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追加闪光灯装置,就容易看到氙管,存在外观上不美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的要求,附加有能连续发光的灯的移动电话装置。
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具有拍摄被拍摄物的动画图象的相机,具有使用发光二极管对被拍摄物进行照明的照明部件、把从照明部件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汇聚的配光透镜,在成为照明部件的被拍摄物侧的前表面一侧设置用于保护该配光透镜的透明盖。另外,设置使用发光二极管的灯。据此,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在基于相机的动画摄影时,能用灯连续照明。另外,在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把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汇聚的配光透镜。据此,能高效把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照射到被拍摄物上。
另外,透明盖作为与对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产生视觉效果的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而形成,或作为与显示被拍摄物图象或从通信对象的电话装置接收的图象的显示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而形成。据此,能减少部件数,能进一步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另外,照明部件把发光二极管之间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据此,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另外,在开关的前级设置能检测周围光量不足的光量检测部件,通过该光量检测部件检测到光量不足时的输出,切换开关,自动把灯点亮。据此,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不用担心周围的光量,就能发送图象。另外,使用相机作为光量检测部件,根据相机的接收信号水平检测光量,如果光量不足,就自动把灯点亮。据此,没必要另外设置光检测部件,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配光透镜上设置用于安装发光二极管的支撑部。据此,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另外,能进一步提高配光透镜的光轴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点的位置关系精度。据此,能设计为减小配光角度,提高聚光效率。结果,能减少位置偏移引起的被拍摄物的照度不均匀,能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透明盖上形成具有配光透镜功能的凸透镜部,据此,能进一步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同时设置具有凸透镜面的透明盖和具有支撑部的配光透镜。据此,除了能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关于配光的个体差异、制造时的位置偏移等误差。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照明部件中,在发光二极管的被拍摄物侧即前表面一侧设置从前表面向后表面的光透射率比从后表面向前表面的光透射率小的膜状体。据此,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从而能美化外观。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照明部件中,在具有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正交的面,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的部件中,在该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正交的面上设置使光扩散的光扩散部,在构成照明部件的部件的一面或多个面上形成该光扩散部。据此,除了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美化外观,还能通过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并提高透射率、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来选择提高。另外,在照明部件中,在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使用把使光扩散的面设置在被拍摄物侧的光扩散板,使光扩散板的前表面的光反射率比后表面的光反射率大,另外,从内部到达外部的透过光由光扩散板再度扩散。另外,光扩散板的扩散面的表面具有凹凸的形状。据此,能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出射的照明光的衰减量,提高透射率,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上美观。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形成光扩散板,从而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附近相比,周边部的光的扩散角小。据此,能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出射的照明光的衰减量,提高透射率,并且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并且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上美观,减少光扩散板的周边部的光的扩散量,减少光扩散到摄像范围外的量,增加摄像范围内的光量,能明亮地照射被拍摄物。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照明部件即外带灯上具有能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头部,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主体上具有可插拔地与插头部连接的插座部,是可插拔的单体。据此,在基于相机的动画摄影时,能用灯连续照明被拍摄物,除了静止画面的拍摄,在动画摄影时,即使周围暗的情况下,通过相机也能拍摄被拍摄物,并且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作为相机用的照明装置单体,具有所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照明部件的结构,并且具有能实现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照明部件的插座部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座部。据此,照明装置(外带灯)成为对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可插拔的单体,没必要内置在相机中,所以能促进相机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照明装置的维护或更换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照明部件中,在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把扩散光的面设置在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扩散板。据此,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美观。照明部件除了在光扩散板的发光二极管一侧,还在光扩散板的被拍摄物侧(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设置使光扩散的面。据此,能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并且外部光在进入时和反射时的双方中由扩散面扩散,所以当发光二极管熄灭时,难以从外部观察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等内部的元件,能使外观美观。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照明装置中,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发光二极管的面的至少该发光二极管的周边部设置具有高反射率的平滑表面的反射部。据此,能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另外,能把由配光透镜、透明盖等的表面反射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再度反射到被拍摄物侧。据此,能提高配光透镜、透明盖等的透射率。因此,能增加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所以能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另外,反射部通过印刷手法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或把具有高反射率的表面的膜状体固定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在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设置用于光扩散的凹凸,所以能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在外观上使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更良好,能使光扩散板薄型化,或不需要光扩散板,所以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在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设置高反射率的构造体作为反射部,从而包围照明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发光二极管的面的至少该发光二极管,该反射部是包围发光二极管的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在印刷电路板上固定形成被拍摄物侧的表面为高反射率的构造体。另外,反射部的构造体使用高反射率的白色、黄色、银色或金色的树脂形成形,或至少把被拍摄物侧的表面涂成高反射率的白色、黄色、银色或金色,或至少在被拍摄物侧的表面上蒸镀或涂敷金属的薄膜。据此,与设置反射部时相比,能进一步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出射的照明光的衰减量。另外,以比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反射部时更短的光路,把由配光透镜、透明盖等的表面反射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再度反射到被拍摄物侧,所以能进一步提高配光透镜、透明盖的透射率。因此,能进一步增加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所以能进一步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外观形状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发光二极管点亮时的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9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9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6的光扩散板的扩散面是被拍摄物时、实施例9的光扩散板的扩散面是光源一侧时的像高(%横轴)和照度比(%纵轴)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说明实施例9的像高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构造体的概略形状一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扩散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扩散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扩散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扩散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灯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外观形状的图。
在图1中,1表示本实施例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全体,11表示移动电话装置的壳体,12表示使用以高亮度发光的发光二极管(LED)连续照射被拍摄物的灯(录象灯)。13是具有CCD等摄像元件和光学透镜,除了静止画面,也能拍摄动画的相机。14是为了显示操作信息、文字信息、由相机拍摄的图象而设置为矩形的液晶等显示器(显示部件)。15是执行电话号码、文字、图象数据的指定、选择的输入键(按钮)群,包含使照明部件12发光的发光开关(开关部件)。16是通过无线实施声音数据和图象数据的天线,17是移动电话装置的扬声器等的声音输出孔,18是麦克风等的声音输入孔。21是用于使照明部件即灯12开关的开关。
移动电话装置的壳体11一般是纵长的箱状,或在使用时打开,待机时折叠为2层的折叠形状,但是在图1中表示箱状的情形。当为箱状时,在前表面中央部上方配置显示器14,当为折叠形状时,在折叠的内表面一方配置显示器14,在另一方配置输入键群15。
在显示器14的上方,横向排列着相机13和灯12,它们彼此接近。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在灯发光时,在被拍摄物中产生不自然的影子,把相机13和灯12设置为彼此接近。
图2是表示图1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
在图2中,如上所述,11是移动电话装置1的壳体,12是灯。31是电子电路用的电路板,通常是移动电话装置的主电路板。32是通过以高亮度发光,照射被拍摄物的发光二极管(照明部件),使用白色作为发光颜色。在本实施例1中,白光的发光二极管32直接设置在电路板31上,并且发光二极管32的光轴AX1垂直于电路板31。
33是为了把从发光二极管33一边扩散为60度左右,一边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汇聚(减少发射角度,增多直线前进的光)而具有凸透镜形状的配光透镜。配光透镜33使发光二极管32的光轴AX1与中心一致,设置在成为发光二极管32的被拍摄物侧的前表面一侧,从而使从发光二极管32一边扩散,一边发射的光集中在相机的摄像范围内。配光透镜33的透镜形势能使用菲涅尔透镜、柱面透镜等任意形状的透镜。
34是为了保护配光透镜33和发光二极管32等内部部件而设置在壳体11的开口部上的透明盖。透明盖34在配光透镜33的外侧被配置为使从发光二极管32射出、面向被拍摄物的光全部透过。另外,透明盖34通过配合或粘合剂固定在壳体11的开口部上。另外,透明盖34可以作为与对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产生视觉效果的部件,例如信息接收显示灯、表、创意的装饰品等的保护盖、或显示被拍摄物的图象或从通信对象的电话装置接收的图象的液晶显示窗等显示部件的保护盖一体部件而形成。另外,AX1是从发光二极管32发射的白光的光轴。
发光二极管32比以往的静止画面用使用的氙管小并且轻,所以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成为可能。另外,配光透镜33通过使用树脂透镜等,与以往的汇聚氙管的发射光的反射伞的相比,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是可能的。在以往的氙管中,因为从管部的周围照射光,所以使用反射伞,但是当为发光二极管32时,光的发射是约60度左右的发射角度,所以可以只使中心与发光二极管32的光轴AX1一致,配置配光透镜33就可以了。
另外,发光二极管32不象氙管那样,需要大型充电用电容器。发光二极管32不象氙管那样存在使高电流放电而引起的发热,所以发热量减少,能使配光透镜33接近发光二极管32,既是让发光二极管32与配光透镜接触也没问题。因此,在本实施例所示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能进一步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当为使用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32的灯12时,能照射被拍摄物的距离为50cm左右,所以作为光量,比具有1~2m左右的可照射距离的氙管还少。但是,用氙管是不可能连续发光的,作为使用者自身或与使用者并排的2~3人的摄影用途,能取得充分的照度。
附图1所示的灯12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的使用者拍摄自身的图象,向对方发送时,操作输入键群15使相机13工作,拍摄使用者,能向对方发送图象。此时,如果使用者的周围暗,发送的图象有可能变暗时,使用者使灯12的开关21打开,从灯12发射的光照射使用者的面部,所以能发送明亮的图象。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器14的上方,把灯12排列在相机13的横向,但是灯12可以设置在相机13的附近,例如可以是对于相机13,纵向位置的附近或斜向位置的附近。另外,灯12、相机13、液晶显示窗灯显示部件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任意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表示把灯12、相机13设置在与显示器14相同的面中的情形,但是,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显示器14的背面一侧。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通过在电路板31上直接设置使用发光二极管32的灯12,并且使光轴AX1垂直于电路板31,所以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在基于相机13的动画摄影时,能用灯12连续照射被拍摄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静止画面摄影时,周围暗时,在动画摄影时的周围暗时,也能用相机13拍摄被拍摄物。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在发光二极管32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把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汇聚的配光透镜33,所以能以高效照射把从发光二极管32照射的光向被拍摄物照射。
另外,在开关21的前级设置光传感器等光量检测部件,通过该光量检测部件检测周围的光量,根据光量检测部件检测到光量不足时的输出,切换开关21,能自动使灯12点亮。另外,可以使用相机13作为光量检测部件13,从用相机13拍摄的被拍摄物的接收信号水平检测光量,当光量不足时,自动使灯12点亮。此时,本实施例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的使用者不担心周围的光量,就能发送图象,没必要另外设置光检测部件,能消除光检测部件,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作为与对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的使用者产生视觉的效果的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形成透明盖34,或作为与显示被拍摄物图象或从通信对象的电话装置接收的图象的显示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形成透明盖时,与其它部件公用部件,能减少部件数量,能促进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和成本下降。
实施例2在所述实施例1中,在发光二极管32和透明盖34之间配置配光透镜33,但是为了把配光透镜33配置在给定的配置位置,有必要使用未图示其他构件。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2中,说明为了不要其他构件,把配光透镜配置在发光二极管32上的情形。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2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的配光透镜39中,在透镜部39a的下部(配光透镜32一侧),具有安装在发光二极管32上,支撑配光透镜39的支撑部(支撑部件)39b。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配光透镜39上设置用于安装在发光二极管32的支撑部39b,所以与实施例1相比,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另外,能提高配光透镜39的光轴和发光二极管32的发光点的位置关系的精度,所以能设计为减小配光角度,提高聚光效率。结果,能减少位置偏移引起的被拍摄物的照度不均匀,能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实施例3在所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在发光二极管32和透明盖34之间配置配光透镜33或配光透镜39,所以配光透镜33或配光透镜39部分的空间、重量和厚度、透明盖34部分的空间、重量和厚度在移动电话装置中是必要的。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3中,关于透明盖的形状,说明通过形成凸透镜面,从而具有配光透镜的聚光功能,从而不要配光透镜时的情形。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3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实施例1以及2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透明盖41的至少单面上形成凸透镜形状,从而具有配光透镜的功能。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透明盖41的凸透镜形状的中心与发光二极管32的光轴AX1一致,作为凸透镜的形状,可以是菲涅尔透镜、柱面透镜等任意的透镜。另外,通过只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的外侧形成透明盖41的凸透镜形状,能进一步实现壳体11的薄型化。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透明盖41上形成了具有配光透镜功能的凸透镜部,所以与实施例1、2相比,能进一步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实施例4在所述实施例1~3中,使用一个配光透镜或具有凸透镜部的一个透明盖。在此,在从发光二极管32照射的光的照射方向上存在个体差,另外,把发光二极管32设置为在电路板31上,光轴AX1垂直于电路板31,但是无法避开电路板31上的位置偏移,所以有时在被拍摄物上产生照度不均匀。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4中,说明在从发光二极管32照射的光的照射方向调整中利用实施例2中说明的安装在发光二极管32上的配光透镜39,通过另外设置实施例1或3所示的配光透镜,吸收发光二极管关于配光的个体差异、制造时的位置偏移等误差的情形。
实施例4和实施例3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把图3所示的实施例2的配光透镜39追加到图4的实施例3的结构中。具体而言,不同点在于同时设置图4的设置具有聚光功能的凸透镜面的透明盖41、图3的具有支撑部39b的配光透镜39。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
另外,能通过使用2个透镜,减少设置在透明盖41上的凸透镜面和配光透镜39的透镜部39a各自的曲率,所以能抑制使用2个透镜引起的光轴AX1方向的总尺寸增加。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具有凸透镜免得透明盖41和具有支撑部39b的配光透镜39,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关于配光的个体差异、制造时的位置偏移等误差。
实施例5在以往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能观察到闪光灯装置的氙管,存在外观上不美观的问题,但是在所述各实施例中,从移动电话装置的外部,透过透明盖和配光透镜,也能观察到壳体11内部的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所以不能说外观美观。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5中,说明通过在实施例1说明的灯12中,追加象单向透视玻璃膜那样,根据光的透过方向,光透射率不同的膜状体,抑制灯12的照射能力的减少量,并且无法从外部观察壳体11内部的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时的情形。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灯12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5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5和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发光二极管32和配光透镜33之间设置从前表面到后表面的光透射率比从后表面到前表面的光透射率低的膜状体51。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从移动电话装置1的外部透过透明盖34和配光透镜33的外来光OL1由膜状体51衰减(减光)比较多。因此,外来光OL1由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反射的光也减少,该反射光几乎不射出到移动电话装置1的外部。因此,当发光二极管32熄灭时,从壳体11的外部观察,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的周围变暗,难以观察到。
而当发光二极管32点亮时,从发光二极管32射出的光在膜状体51不太衰减,对被拍摄物能提供良好的光量的照射光。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在发光二极管32和配光透镜33之间设置膜状体51,但是例如可以设置在配光透镜33和透明盖34之间。另外,膜状体51能与实施例1~4的任意一个组合。
因为这样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从前表面到后表面的光透射率比从后表面到前表面的光透射率低的膜状体51,所以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在外观上是希望的。
实施例6在所述实施例5中,通过追加根据光的透过方向,光透射率不同的膜状体,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在外观上是希望的,但是不能避免膜状体51引起的发光二极管的输出光的减少量在某种程度上增大。而通过利用在透明板的表面形成凹凸等的光扩散板,就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能使外观上美观,能抑制发光二极管的输出光的减少。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6中,说明通过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灯12中追加在单侧表面形成凹凸的光扩散板,抑制灯12的照射能力的减少量,并且无法从外部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时的情形。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6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也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5中使用根据光的透过方向,透射率不同的膜状体51,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透明材料板的单面(被拍摄物侧扩散面61a)形成凹凸形状,使用根据光的透过方向,光的反射率不同的光扩散板61,配置在配光透镜33和透明盖34之间。另外,光扩散板61的其他面成为平坦的平滑面61b。
另外,作为光扩散板61的配置,光扩散面61a一定成为被拍摄物侧,平滑面61b一定成为发光二极管32一侧。这是因为基于光扩散面61a的光的反射比平滑面61b大,所以如果光扩散板61的光扩散面61a向着光源即发光二极管32一侧,则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61的透射率特别是在配光透镜33的中央附近下降。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考虑到光扩散板61的光扩散面61a在表面形成多个细的凹凸的情形、形成多个凸透镜形状的情形、形成多个细直线沟的情形、形成多个细的菲涅尔透镜状的同心圆状的沟的情形、在表面形成细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的情形。
从移动电话装置1的外部透过透明盖34的外来光OL1由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反射比较多的光量,只有一点光量透过光扩散板61。因此,外来光OL1由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反射的光也减少,该反射光几乎不射出到移动电话装置1的外部。另外,外来光OL1由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反射,反射到移动电话装置1外部的光再度由扩散面61a扩散,所以从壳体11的外部观察,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因此,当发光二极管32熄灭时,从壳体11的外部观察,看不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难以在视觉上识别。
而当发光二极管32点亮时,如图7所示,从发光二极管32射出的光由透明的光扩散板61的平滑面61b反射的量比较少,所以对被拍摄物能提供良好光量的照射光。
须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配光透镜33和透明盖34之间设置光扩散板61,但是可以在发光二极管32和配光透镜33之间设置。另外,光扩散板61能与实施例1~4的任意一个组合。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光扩散板61,从而光扩散的面成为被拍摄物侧,光扩散板61的前表面(光扩散面61a)的光反射率比后表面(平滑面61b)的光反射率还大,另外,用光扩散板再度把从内部出射到外部的透射光扩散,所以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能抑制从发光二极管32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提高透射率,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从而在外观上美观。
实施例7在所述实施例6中,通过追加光反射率根据光的透过方向而不同,另外,扩散透过光的光扩散板,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从而在外观上美观,并且提高从发光二极管32射出的照明光的透射率,但是无法避免光扩散面61a引起的发光二极管的输出光的扩散。在光扩散面61a上,在光轴AX1附近扩散的光比较容易到达被拍摄物,越接近外周或外缘部,扩散的光扩展到相机的拍摄范围外,比较难以到达被拍摄物。因此,认为形成光扩散面61a,使从光轴AX1到周边部,发射角度减少,对增加到达被拍摄物的光量是有效的。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7中,说明用实施例6中说明的灯12的光扩散板,形成光扩散面61a,使从光轴AX1到周边部,发射角度减少,从而从外部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抑制灯12的照射光扩散的量的情形。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7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也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7和实施例6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6中,光扩散板61的光扩散面61a的表面形状是均匀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从光轴AX1向周边部,使凹凸形状渐渐或呈阶梯式变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细的球体的配置或细的凸透镜形状的形成(基于高分子材料等的成形)。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6是同样的。
在图8中,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束L0到达光扩散板71后,与基于光扩散板71的周边部的光扩散面71a的扩散光的光束L1相比,中央部的扩散光的光束L2的扩散角度大。因此,光扩散板71的周边部的光扩散量减小,所以能减少光扩散到摄像范围外,使摄像范围内的光量增加,能明亮地照射被拍摄物。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光扩散板71的光扩散面71a的表面的扩散角从光扩散板71的中央向周边部减小,所以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提高透射率,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外观上美观,而且能增加摄像范围内的光量。
实施例8在所述各实施例中,表示把灯12内置在移动电话装置11的主体中的情形,但是本发明作为可装卸的外带灯也能应用。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8中,说明所述各实施例中说明的灯12为装卸式的外带灯时的情形。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外观形状的图。
实施例8和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1中,内置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中的灯12在本实施例中成为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2独立的外带灯19。在外带灯19上设置能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2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头部19a。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2上具有与外带灯19的插头部19a可插拔地连接的插座部20。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在实施例1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中,摄影者通过开关21切换灯12的开和关,或通过照度传感器等光量检测部件,切换灯12的开和关,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插头部19a插入插座部20中,使外带灯19打开,通过从插座部20拔出插头部19a,使外带灯19关闭,从而不需要开关21或光量检测部件,能按照必要使用灯。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上设置插座部20,在另外的灯19上设置与插座部20能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头部19a,不在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内置灯,能不要灯的开关,所以与实施例1相比,能进一步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外带灯对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是可装卸的另外部件,所以在基于相机13的摄影时,能用灯12连续照亮被拍摄物,不仅静止画面的拍摄时,而且在动画摄影时,即使周围暗,也能通过相机13拍摄被拍摄物,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照明装置(外带灯)对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是可装卸的另外部件,没必要内置在相机中,所以不仅能促进相机一侧(移动电话一侧)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对于照明装置,维护和更换变得容易。
实施例9在所述实施例6中,在配光透镜33和透明盖34之间配置在透明材料板的一方的面(被拍摄物侧扩散面61a)上形成凹凸形状的光扩散板61,从而根据光的透过方向,光的反射率不同,但是光扩散板61的另一方的面是平坦的平滑面61b。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61的透射率在配光透镜33的中央附近下降。
而想使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的透射率在配光透镜33的中央附近和周边部变得更均等,抑制照度分布差时,能在二极管一侧或被拍摄物侧和二极管一侧的两面形成在透明板的表面形成凹凸的光扩散面。
此时,与实施例6相比,水平下降若干,但是在实用上没有问题,从外部难以观察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能使外观美观。
因此,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9中,说明形成实施例6中说明的光扩散板的凹凸形状的面为发光二极管一侧,或在发光二极管一侧和被拍摄物侧的两面形成凹凸形状,抑制灯12的照射光量分布差,并且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时的情形。
图10、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9的灯12或19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实施例9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也与其他图10所示的实施例9的灯12或19与实施例6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6中,光扩散板61的光扩散面61a是被拍摄物侧,平滑面61b成为发光二极管32一侧,但是在本实施例9的灯12或19中,光扩散面是发光二极管32一侧,平滑面81b成为被拍摄物侧。
另外,图11所示的实施例9的灯12或19与实施例6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6中,光扩散板61的光扩散面61a只是被拍摄物侧的单面,平滑面61b成为发光二极管32一侧,但是在本实施例9的灯12或19中,光扩散面91a是发光二极管32一侧,没有平滑面,在被拍摄物侧设置光扩散面91b。
图12是表示实施例6的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为被拍摄物侧时、本实施例的光扩散板81的扩散面为光源(发光二极管32)一侧时的像高(%横轴)和照度比(%纵轴)的关系的图。
另外,图12的横轴所示的像高是如图13所述,把离拍摄的图象的中心最远的距离的位置作为像高100%,是用离开中心的距离的比表示的比例。另外,照度比是(有扩散面的照度)/(没有扩散面的照度)。
从图12可知,在扩散面为被拍摄物侧时的线PS中,伴随着像高(%)增加,接近100%,照度比(%)成反比例,显著减少。但是,当扩散面为光源一侧时的线SS中,与线PS同样,成反比例减少,但是该程度缓和。图12的线PS表示扩散面为被拍摄物侧时,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61的透射率在中央附近不太下降,但是在周边部,极端下降。相反,图12的线SS表示,当扩散面为光源一侧时,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61的透射率在中央附近比较下降,但是,在周边部,与中央部相比,不极端下降。
图13是说明本实施例的像高的图。
例如,如图13所示,当图象的尺寸的纵横为4cm×3cm时,中心P的像高为0%,角部Q的像高为100%。另外,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R,变为80%,在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S,像高变为60%。图13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的各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度比为3∶4∶5,比为3的边为1.5cm,比为4的边为2cm,所以斜边是比为5的2.5cm,该斜边是100%,所以比为3的边为60%,比为4的边为80%。
象本实施例的光扩散板81那样,扩散面为光源(发光二极管32)一侧时,中央近边和周边部的照度差减少,能抑制灯12照射的光量分布差,并且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和电路板31。
从图12可知,象实施例6那样,在被拍摄物侧设置扩散面61a时,光扩散板的中心的照度保持很高,但是周边部和中心部的照度差变为极端。而象本实施例那样,当在光源一侧即发光二极管32一侧设置图10所示的扩散面81a时,中心的照度下降大,但是周边的照度下降比较少。而且,当在图11所示的光扩散板91的91a和91b等两面设置扩散面时,扩散面91a位于光源一侧,所以能取得与图10同样的结果。
因此,在图1的照明部件12或图9的照明部件19中,当使用图10的光扩散板81或图11的光扩散板91时,能有效抑制周边对于中心的照度下降,所以,如果不仅中心部,在周边部也存在被拍摄物时,能更有效抑制周边的照度下降,能良好地实施被拍摄物的摄影。
另外,当使用图11的光扩散板91时,扩散面91a位于光扩散板91的光源一侧,扩散面91b位于光扩散板91的被拍摄物侧,所以从外部进入的光在进入时由扩散面91b扩散,在反射时由扩散面91a扩散。因此,外部光在进入时和反射时的双方由扩散面扩散,所以发光二极管32熄灭时,难以从外部观察发光二极管32等的内部部件。
另外,可以根据配光透镜33的性能或规格,适当选择象实施例6那样,只在被拍摄物侧设置扩散面61a,提高中心部的照度,或象本实施例那样,减少中心部和周边部的照度差。
另外,在实施例6和本实施例中,所述各扩散面形成在扩散板61、81或91的表面上,但是也可以形成在所述以往的配光透镜33或透明盖34的表面。即在具有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正交的面,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的元件(配光透镜33、或透明盖34)中,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正交的面上设置使光扩散的光扩散部。
另外,该光扩散面如实施例7所述,与发光二极管32的光轴附近相比,周边部的光的扩散角小。
另外,所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使光扩散的光扩散面(或光扩散部)不仅如上所述形成在独立的光扩散板上,也可以在透明板的背面一侧等具有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正交的面,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的元件中,设置在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正交的面上。
实施例10一般,在所述各实施例中,搭载发光二极管32的印刷电路板31为酚醛塑料等茶色系统的颜色或玻璃环氧树脂等的绿色,其表面的光的反射率不能说是良好的。因此,在以下说明的本实施例中,说明通过在印刷电路板31上设置具有反射率好的表面的平板部,提高印刷电路板的反射率的情形。
图14、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灯12或19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10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其他图14所示的本实施例10的灯12或19与所述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1中,在印刷电路板31上直接安装发光二极管32,不在电路板上设置提高反射率的部件,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31上的安装发光二极管32的面的至少在发光二极管32的周边部,通过丝网印刷等印刷手法,形成具有银色等的平滑表面的反射面101。
另外,在图15中,代替丝网印刷,在印刷电路板31上接合铝箔(金属箔)等具有高反射率表面的薄板状的平板(膜状体),形成具有高反射率的白色或银色的平滑表面的反射面102。
根据图14和图15的结构,从发光二极管32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由配光透镜33或透明盖34的表面反射,回到印刷电路板31的表面,但是返回的光再由反射面101或反射面102反射,向着被拍摄物侧(外部),所以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增加,被拍摄物的照度提高。
另外,在反射面101或反射面102(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可以设置用于光扩散的凹凸,从而减少被拍摄物的照度分布差,难以观察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在外观上,使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良好。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印刷电路板31的安装发光二极管32的面的至少发光二极管32的周边部设置提高反射率的平板部,所以能把由配光透镜33、透明盖34等的表面反射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再度反射到被拍摄物侧,能增加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亮,能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另外,当在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设置光扩散用的凹凸时,能减少被拍摄物的照度部分差,难以观察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在外观上使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更良好,能使光扩散板薄型化,或不要光扩散板,所以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实施例11在所述各实施例中,通过在搭载发光二极管32的印刷电路板31上设置反射率良好的表面,提高印刷电路板的反射率,但是当发光二极管32的离印刷电路板31的高度尺寸大时,发光二极管32的光放出面和印刷电路板31的表面的距离增大,有时印刷电路板31的表面的反射率不会变好。因此,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说明通过在印刷电路板31上设置具有离印刷电路板31的高度尺寸,在被拍摄物侧具有反射率良好的表面的构造体,提高印刷电路板的反射率时的情形。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灯12或19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构造体的概略形状的一例的立体图。而且,本实施例11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也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图16和图17所示的实施例11的灯12或19与实施例10的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10中,在印刷电路板31上,作为在电路板上提高反射率的部件,在安装发光二极管32的面的至少发光二极管32的周边部,通过丝网印刷等印刷手法形成具有高反射率的白色或银色的平滑表面的反射面101,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构造体111,使反射面111a从印刷电路板31的表面接近配光透镜33一侧,减少与发光二极管的光放出面的台阶。
另外,构造体111可以用粘合剂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1上,可以使用螺钉等安装夹具,或在构造体111上设置安装用的钩部。
另外,在图16和图17中,表示发光二极管为4个时,但是关于数量,可以根据作为目的的被拍摄物的照度和发光二极管32的光量,任意变更。例如,当发光二极管的光量能取得被拍摄物的照度时,与所述各实施例同样,可以是1个,可以是2个以上。
作为构造体111,把树脂成形为包围发光二极管32的侧面部(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另外,构造体111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111a有必要为高反射率,所以作为树脂的颜色,例如使用高反射率的白色、黄色、银色或金色的树脂,进行成形。
另外,当对构造体111无法使用高反射率的颜色的树脂时,例如可以至少把被拍摄物侧的表面涂为高反射率的白色、黄色、银色或金色,可以至少在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蒸镀或涂敷金属的薄膜。
另外,在反射面111a(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设置用于光扩散的凹凸,从而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难以观察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在外观使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更良好。
根据图16和图17的结构,从发光二极管32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由配光透镜33或透明盖34的表面反射,回到反射面111a的表面,但是回来的光再由反射面111a反射,向着被拍摄物侧(外部)。该反射面111a比实施例10的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反射面101或102更靠近配光透镜33,与发光二极管32的光放出面的台阶更小。因此,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比实施例10时增加,被拍摄物的照度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在印刷电路板31的设置发光二极管32的面的至少发光二极管32的周边部设置提高反射率的构造体,所以由配光透镜33、透明盖34等的表面反射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更多地再度反射到被拍摄物侧,能进一步增加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能进一步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另外,当在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设置用于光扩散的凹凸时,能减小被拍摄物的照度分布差,更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在外观使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更良好,能使光扩散板薄型化或不要薄型化,所以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表示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为1个或4个时的情形,但是,本发明中使用的照明装置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2个、3个或5个以上发光二极管。
实施例12在所述实施例6中,说明在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的表面配置多个细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的情形。另外,在所述实施例8中,说明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向着被拍摄物侧时和向着光源一侧时的像高和照度比的关系。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12中,详细说明光扩散板61的构造,详细说明扩散面61a向着的方向。
图18、图19、图20和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光扩散板61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本实施例12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图18所示的实施例12的光扩散板61由扩散面61a和平滑面61b构成,扩散面61a由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和粘合剂61d构成。另外,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的一部分从扩散面61a的表面露出,所以扩散面61a的表面形成凹凸。由于空气和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之间的折射率差大,产生扩散面61a的光的扩散作用。因此,如果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从扩散面61a大幅度露出,表面的凹凸程度增大,则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所以光的扩散作用增大,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相反,如果凹凸程度小,表面变为更接近平滑的状态,则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减小,容易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
对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使用玻璃、丙烯酸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硅类树脂、例如丙烯酸、丙烯腈、聚亚安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硅胶等。另外,作为其形状,除球体以外,考虑到正方体、针状、棒状、纺锤形状、板状、鳞片状、纤维状,但是如果考虑光的扩散作用,则球状的珠子更好,真球状或接近真球状的形状最好。当形状为球状时,球状的各例子分别作为微小透镜起作用,所以光的扩散作用增大。为了同时提高光的扩散作用和难以观察到光源即发光二极管的效果,希望平均粒径为1μm到50μm。
对粘合剂61d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聚亚安酯、聚酯、氟类树脂、酰亚胺、环氧树脂等。粘合剂61d的厚度与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的粒径有关,但是希望是1μm到30μm。
另外,光扩散板61的基体材料即平滑面61b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氯乙烯类树脂等。并未特别限定平滑面61b的厚度,但是,如果考虑制作光扩散板61时的作业性等,就希望是50μm~200μm左右。
图12是表示如实施例9所述,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是被拍摄物侧时、光扩散面61a是光源(发光二极管32)一侧时的像高(%横轴)和照度比(%纵轴)的关系的图。图12的线PS表示当扩散面是被拍摄物侧时,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61的透射率在中央附近不太下降,但是在周边部极端下降。相反,图12的线SS表示扩散面是光源一侧时,发光二极管32的出射光透射光扩散板61的透射率在中央附近比较下降,但是在周边部,与中央部相比,不极端下降。
但是,为了拍摄动画图象,有必要使相机长时间工作,因此,为了使相机工作,必要的电力增大。但是,在移动电话中,存在薄型化和小型化的要求,所以也要求搭载在移动电话上的电池是小型、薄型的,此外要求尽可能减少电池的数量,所以难以使用相机专用的电池,常常与其它电子元件用的电池公用电池。但是,对该公用电池当然也要求薄型化和小型化,所以难以增大电池的容量。因此,为了抑制相机动作引起的耗电,有时使用耗电小的相机。但是,耗电小的相机存在感光灵敏度降低的倾向。而使用发光二极管的灯的光量与使用氙管的灯的光量相比,非常小。因此,当使用耗电小的相机和光量小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图象的拍摄时,为了确保绝对的光量,如果把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向着被拍摄物,配置在发光二极管32的前表面上,来自灯12的出射光根据图12的线PS所示的照度比的分布,进行被拍摄物的拍摄,就能取得良好的图象。
这样的耗电小的相机与静止图象相比,更适合于动画图象的拍摄。
而为了满足相机的中央部的光量和周边部的光量的比不变大的相机性能提高的要求,必须进行增大安装在相机上的透镜的个数的设计。但是,在如上所述,要求薄型化的移动电话中,无法增大包含透镜的相机全体。使用这样的周边部的光量大幅度下降的相机,把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向着被拍摄物侧,配置在发光二极管32的前表面,来自灯12的出射光根据图12的线PS所示的照度比的分布,进行被拍摄物的拍摄,则图象的周边部与中央部比较,非常暗。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有时使用感光灵敏度高的相机。即使是小的光量,感光灵敏度高的相机也能进行摄像,所以与绝对的光量相比,照度比的分布更重要。因此,当使用这样的相机时,如果把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向着光源一侧,配置在发光二极管32的前表面,来自灯12的出射光根据图12的线SS所示的照度比的分布,进行被拍摄物的拍摄,就能取得良好的图象。但是,感光灵敏度高的相机存在耗电增大的倾向。因此,与动画图象相比,感光灵敏度高的相机更适合于静止图像的拍摄。
这样不仅根据实施例9中说明的根据配光透镜的性能或规格,也可以根据相机的规格,选择光扩散板61的扩散面61a是向着被拍摄物侧,还是向着光源一侧。当然,根据相机的规格或性能,能省略配光透镜。
图19所示的本实施例12的光扩散板61由扩散面61a和平滑面61b构成,扩散面61a由中空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e和粘合剂61d构成。与图18的不同点在于构成扩散面61a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e在内部具有空间部,成为中空。图18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只在扩散面61a的表面与空气接触,产生光的扩散作用的只是扩散面61a的表面。但是,如果使用图19所示的中空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e,在中空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e的内壁和球体内部的空间部之间也产生光的折射,光扩散,所以与图18所示的中间实心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c相比,光的扩散作用大,所以与图18所示的扩散面61a相比,光的扩散作用大。
图20所示的本实施例12的光扩散板61由扩散面61a和平滑面61b构成,扩散面61a由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f和粘合剂61d构成。与图18的不同点在于把位于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f之间的粘合剂61d的表面形成波状的凹凸。如果这样把粘合剂61d的表面形成波状的凹凸,则粘合剂61d也具有光的扩散作用,扩散面61a的光的扩散作用进一步增大。
另外,图21所示的本实施例12的光扩散板61由扩散面61a和平滑面61b构成,扩散面61a由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g、粘合剂61d和气泡61h构成。与图18的不同点在于在扩散面61a中混入气泡61h。与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g和粘合剂61d之间的折射率差相比,气泡61h和粘合剂61d之间的折射率差大,所以如果气泡61h混入扩散面61a中,则与没有气泡61h时相比,光的扩散作用大。另外,不是光的透射、折射引起的扩散作用,而为了增强光的反射引起的扩散作用,可以不是气泡,而加入颜料。对颜料使用碳化钛、氧化锌、碳酸铅、硫化钡、碳酸钙等。另外,可以在珠子状的透明球体61g中加入颜料。如果混入颜料,则光的透射率下降,但是难以观察发光二极管的效果提高。
进而,在所述中,说明珠子状的透明球体从扩散面61a露出,扩散面61a的表面形成凹凸时的情形,但是并不象实施例6说明的那样,把扩散面61a的表面形成凹凸的局限于珠子状的透明球体,通过粘合剂61d,也可以把扩散面61a的表面形成凹凸。
实施例13在所述实施例12中,说明实施例6的光扩散板61的构造和扩散面61a向着的方向。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13中,说明与实施例6不同的光扩散板的构造。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实施例13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13与实施例6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光扩散板121的光扩散面121a的表面不是凹凸,而是平滑的。即如图23所示,光扩散板121由扩散面121a和平滑面121b构成,扩散面121a由气泡或颜料121c和粘合剂121d构成。在所述实施例12中,把扩散面的表面形成凹凸,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把气泡或颜料121c混入扩散面121a的内部,使扩散面的表面平滑。而且,关于其他结构与实施例6相同。须指出的是,可以不是气泡或颜料,而把中空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混入扩散面121a。
如果这样在扩散面121a中混入气泡或颜料121c,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并且能确保光的透过性,则扩散面121a的表面可以不是凹凸,而是平滑的。
实施例14在所述实施例13中,说明与实施例6不同的光扩散板的构造。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例14中,说明与实施例13不同的光扩散板的构造。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4的灯12的结构的剖视图。而且,实施例14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1全体的结构与其他实施例同样使用图1。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3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光扩散板131只由基体材料构成。即如图25所示,如果使光扩散板131的表面为凹凸形状,能确保光的扩散作用,则如实施例13那样,没必要由扩散面和平滑面的2层构成光扩散板。另外,如图26所示,可以在基体材料131b内部混入气泡或颜料131a,从而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32。可以不是气泡或颜料,而在光扩散板131中混入中空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另外,如图26所示,如果在光扩散板131中混入气泡或颜料或中空的珠子状的透明球体,能确保光的扩散作用,则光扩散板131的表面可以是平滑的。
当这样使光扩散板131的表面为凹凸形状,能确保光的扩散作用时,或如果在光扩散板131中混入气泡或颜料131a,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并且能确保光的透射性,就没必要用2层构成光扩散板131。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表示照明装置和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组合的情形,但是本发明中使用的照明装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与摄影机或入场者监视装置等其他摄像装置组合使用。
另外,根据相机的规格或性能,可以省略配光透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具有使用发光二极管的灯,所以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在基于相机的动画摄影时,能用灯连续照明被拍摄物,所以除了静止画面的拍摄下周围暗时,即使动画摄影时的周围暗时,也能通过相机拍摄被拍摄物。另外,在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设置把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汇聚的配光透镜,所以能以高效照射把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向被拍摄物照射。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在配光透镜上设置用于安装在发光二极管上的支撑部,所以,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另外,能提高配光透镜的光轴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点的位置关系的精度,所以能设计为减小配光角度,提高聚光效率。结果,能减少位置偏移引起的被拍摄物的照度不均匀,能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在透明盖上形成具有配光透镜的功能的凸透镜部,所以能进一步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同时设置具有凸透镜面的透明盖和具有支撑部的配光透镜,所以除了能进一步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而且能吸收发光二极管关于配光的个体差异、制造时的位置偏移。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把透明盖作为与对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产生视觉效果的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而形成,或作为与显示被拍摄物图象或从通信对象的电话装置接收的图象的显示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而形成,所以能减少部件数,能进一步促进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因为设置有从前表面到后表面的光透射率比从后表面到前表面的光透射率小的膜状体,所以除了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外,提高外观的美观度,使之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具有使光扩散的光扩散部,通过在构成照明部件的部件的一面或多个面上形成该光扩散部,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并且能从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并提高透射率、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选择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使用光扩散板,使扩散光的面成为被拍摄物侧,光扩散板的前表面的光反射率比后表面的光反射率大,此外从内部到达外部的透过光再度由光扩散板扩散,所以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并且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提高透射率,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美观。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通过在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设置使在发光二极管一侧具有使光扩散的面的光扩散板,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并且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美观。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通过在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设置在被拍摄物侧和发光二极管一侧具有使光扩散的面的光扩散板,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并且在外部光进入时和反射时,由扩散面扩散,所以在发光二极管熄灭时,从外部更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美观。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光扩散板的扩散面的表面具有凹凸的形状,所以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并且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美观。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形成光扩散板,使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附近相比,周边部的光扩散角更小,所以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提高透射率,减小被拍摄物上的照度分布差,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使外观美观,并且能减少光扩散板的周边部的光的扩散量,减少光扩散到摄像范围外的量,增加摄像范围内的光量,能明亮地照射被拍摄物。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把照明部件的发光二极管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所以能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在照明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发光二极管的面的至少该发光二极管周边部设置具有高反射率的平滑表面,所以能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另外,把由配光透镜、透明盖等的表面反射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再度反射到被拍摄物侧,所以能提高配光透镜、透明盖等的透射率。因此,能使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增加,所以能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设置高反射率的构造体作为反射部,从而包围照明装置的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发光二极管的面的至少该发光二极管,所以比设置反射部时更能抑制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照明光的衰减量。另外,能以比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反射部时更短的光路把由透明盖等的表面反射到发光二极管一侧的光再度反射到被拍摄物侧,所以能提高配光透镜、透明盖等的透射率。因此,能使发射到被拍摄物的光量进一步增加,所以能进一步提高被拍摄物的照度。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在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设置用于光扩散的凹凸,所以能减小被拍摄物的照度分布,难以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能在外观上使照明装置的配光特性更良好,能使光扩散板薄型化或不需要,所以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使设置在开关的前级的光量检测部件检测周围的光量,根据光量检测部件检测到光量的不足时的输出,切换开关,自动点亮灯,所以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不用担心周围的光量,就能发送图象。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使用相机作为光量检测部件,根据相机的接收信号水平检测光量,如果光量不足,就自动点亮灯,所以没必要另外设置光量检测部件,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使外带灯对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是可插拔的单体,所以在基于相机的动画摄影时,能用灯亮须照亮被拍摄物,除了静止画面的拍摄时,即使在动画摄影时,周围暗时,也能通过相机拍摄被拍摄物,并且能进一步促进移动电话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相机用照明装置具有所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照明部件的结构,并且具有与该照明部件的插座部能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头部,所以照明装置(外带灯)对于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是可插拔的单体,所以没必要内置在像集中,所以能促进相机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使照明装置的维护或更换容易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具有拍摄被拍摄物的动画图象的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用发光二极管对被拍摄物进行照明的照明部件、使该照明部件发光的开关部件、和使从所述照明部件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聚光的配光透镜,在所述照明部件的成为被拍摄物侧的前表面一侧设置用于保护该配光透镜的透明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透镜具有安装在所述照明部件上来支撑所述配光透镜的支撑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被形成凸透镜面,以便使其具有所述配光透镜的聚光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盖上设置具有聚光功能的凸透镜面,并且还设置所述配光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作为与对所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产生视觉效果的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作为与显示被所述拍摄物图象或从通信对象的电话装置接收的图象的显示部件的保护盖一体的部件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被拍摄物侧即前表面一侧具有从前表面向后表面的光透射率比从后表面向前表面的光透射率小的膜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在具有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正交的面,从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透射的部件中,在该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正交的面上设置使光扩散的光扩散部,在构成照明部件的部件的一面或多个面上形成该光扩散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具有在被拍摄物侧设置有使光扩散的面的光扩散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前表面一侧具有在发光二极管一侧具有使光扩散的面的光扩散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除了在所述光扩散板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侧,在所述光扩散板的所述被拍摄物侧也设置使光扩散的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光扩散板,使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附近相比,周边部的光扩散角更小。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板的所述使光扩散的面的表面具有凹凸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把所述发光二极管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面的至少该发光二极管的周边部设置具有高反射率的表面的反射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通过印刷手法形成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固定形成具有高反射率的表面的膜状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是包围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把被拍摄物侧的表面为高反射率的构造体固定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构造体使用高反射率的白色、黄色、银色或金色的树脂成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构造体至少把被拍摄物侧的表面涂成高反射率的白色、黄色、银色或金色。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的构造体至少在被拍摄物侧的表面蒸镀或涂敷金属薄膜。
22.根据权利要求15~21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部的被拍摄物侧的表面具有用于光扩散的凹凸。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能检测周围光量不足的光量检测部件,根据该光量检测部件的输出切换所述开关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量检测部件是所述相机,根据该相机的接收信号水平检测光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件具有能与所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头部,在所述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主体上具有与所述插头部可插拔地连接的插座部。
26.一种相机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24中任意1项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照明部件的结构,并且具有权利要求25所述的带相机的移动电话装置的能与照明部件的插座部实现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的插头部。
全文摘要
一种移动电话装置(1),具有拍摄被拍摄物的动画图象的相机(13),具有使用发光二极管对被拍摄物进行照明的照明部件(12)、使照明部件(12)发光的开关部件(21)、使从照明部件(12)发射的光向被拍摄物汇聚的配光透镜,在成为从照明部件(12)的被拍摄物侧的前表面一侧设置用于保护配光透镜的透明盖,据此来满足移动电话装置(1)的小型化、轻量化和薄型化的要求,能附加连续发光的灯。
文档编号H04M1/725GK1643897SQ0380630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9日
发明者小守教之, 中谷英彦, 阿部委干弘, 永利裕志, 有米史光, 中畑晋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