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406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由于消费者对移动电话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厂商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衍生了许多周边性的功能,如照相功能、名片扫描功能、激光指示功能、指纹识别功能等;除了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以外,随着彩屏移动电话的日益普及,拍照移动电话的逐渐推广,以及彩信的增多,人们势必要求移动电话屏幕的显示效果更清楚、更逼真,这样,在目前绝大部分移动电话屏幕为平面显示的情况下,若可看到立体图像的3D(三维)显示屏幕必然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首先,人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立体景物,是因为其双眼可各自独立看东西,也就是左眼只能看到左眼的景物,而右眼只能看到右眼的景物。因为人左右两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有些细微差别,而此差别会让两眼分别看到的景物有一定差异。而左眼与右眼图像的差异称为视差,人类的大脑很巧妙地将两眼的图像融合,产生出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于大脑中。
根据以上原理,设计出了3D视镜由于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显示屏只有一个,而人却有两个眼睛,又必须要让左、右眼所看的图像各自独立分开,才能有立体视觉。这时,就可以通过3D视镜,让这个视差持续在屏幕上表现出来。通过控制IC送出立体信号(左眼->右眼->左眼->右眼->依序连续互相交替重复)到屏幕,并同时送出同步信号到3D视镜,使其同步切换左、右眼图像,换句话说,左眼看到左眼该看到的景像,右眼看到右眼该看到的景像。3D视镜是一个穿透液晶镜片,通过电路对液晶镜片开、关的控制,开可以控制液晶镜片全黑,以便遮住一眼图像;关可以控制液晶镜片为透明,以便另一眼看到另一眼该看到的图像。如此即可以模仿真实的状况,使左、右眼画面连续互相交替显示在屏幕上,并同步配合3D视镜,加上人眼视觉暂留的生理特性,即看到立体3D图像。目前所见的立体显示即为佩戴上这种特殊的3D视镜获得3D的图像效果,该方法的缺点在于,不但有佩戴视镜的不便,而且在摘下视镜后看到很多重影,无法看到正常的平面图像。因此,急需一种无需佩戴3D视镜即可看到3D图像的显示装置。
因此,为顺应市场需求,日本夏普(SHARP)公司于2003年底推出一种3D液晶显示器,其可直接用肉眼即可看到3D图像,且可实现平面和立体(2D/3D)的转换。其结构和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其采用单一屏幕,包括一TFT液晶1、一开关液晶2和若干视差屏障3,视差屏障3均匀分布于TFT液晶1和开关液晶2之间,显示3D效果的图像时,图像将通过该特殊的视差屏障3分离,视差屏障3通过准确控制每一个像素遮住透过液晶的光线,只让右眼或左眼看到,然后不同的光分别单独进入人的左右眼,使左右眼可看到不同的图像,以产生3D的三维效果;显示是2D的图像,这层视差屏障3将变得透明,然后图像将与现在的2D图像一样,进入人眼。该3D显示器的缺点在于,其采用单一屏幕,显示的分辨率较差,且其使用了双层液晶,使该显示器的透光性也随的变差。
鉴于以上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直接用肉眼即可看到3D图象、且分辨率较高、透光性较好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用肉眼即可看到3D图像、且分辨率较高、透光性较好的三维显示装置。
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和一显示装置,该本体包括一连接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二显示部和一中间部,中间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该二显示部,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部相配合而连接该本体和该显示装置,且使该显示装置可相对于该本体转动。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采用二显示部,使人的左右眼分别对应该二显示部,从而直接用肉眼看到三维图像;且其二显示部与平常的显示装置一样,只需一层液晶,因此其透光性较好;另外,该结构简单,无需复杂工艺和制造过程,极易实施。

图1是现有三维显示装置立体显示的原理图2是现有三维显示装置平面显示的原理图;图3是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立体显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平面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10和一显示装置20。
本体10包括一键盘部100、一底座102、一连接部104、一延伸部106和一螺母108。键盘部100大体为矩形板状,其上设有多个按键(图未标);底座102设于键盘部100的一端部,且与键盘部100夹角为锐角,用以支持该三维显示电子装置;连接部104设于键盘部100的另一端部,其为自该端部延伸,用于连接键盘部100和延伸部106;延伸部106为矩形板状,其与底座102的底面垂直,其中部开设有一通孔107,通孔107内壁具一台阶109;该螺母108为一沉头螺母,其一端部设有一十字槽(图未标),另一端开设有一盲孔(图未示),该盲孔内设有内螺纹。
显示装置20包括一第一显示部200、一第二显示部201和一中间部202。该中间部202为矩形板状,其一侧面中心设有一凸柱203,该凸柱203为圆柱体,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05,该外螺纹205与螺母108的内螺纹配合;该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均包括一液晶显示屏(图未标),其分别有一端部通过一第一铰链204和一第二铰链206连于中间部202的两相对端部,且该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均可相对于中间部202转动。该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表面上均设置一柱状透镜阵列(图未示),该柱状透镜阵列上设有多个柱面,且某一柱面对应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的液晶显示屏的某一列显示像素,曲面朝外,由此将第一显示部200或第二显示部201射出并散开的光线聚焦,如此可减少进入左右眼的光线相互干扰。
组装时,将显示装置20装于本体10上,使凸柱203插入通孔107内,并将螺母108通过其内螺纹和凸柱203的外螺纹205旋入凸柱203上,台阶109阻挡螺母108从通孔107的另一端脱出延伸部106,由此将本体10与显示装置20连接到一起,且显示装置20可相对本体10转动。
需看到三维图像时,如图4所示,旋转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使其分别与中间部202夹一相同角度,即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对称倾斜分布于中间部202两相对端,该倾斜是为了使第一显示部200与第二显示部201更好的对应到人的左右两眼,本体10则位于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中间。由于左右眼所见影像分别为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上的影像,而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上的影像通过软件产生一定差异,故左眼与右眼图像看到的影像也有一定差异,由此可看到立体图像。
需看到二维图像时,如图5所示,于上述三维显示状态下旋转第一显示部200,使其与中间部202平齐,即夹角180°,再将第二显示部201朝本体10一侧旋转90°,使其遮住显示部201,由此即可从显示部200看到二维图像。
可以理解,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的第一显示部200和第二显示部201可于三维显示时不倾斜一角度,由此可省略该第一铰链204和该第二铰链206,且第一显示部200、第二显示部201和中间部202可为一整体;该显示装置20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与本体10的可转动连接;底座102可省略。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和一显示装置,该本体包括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二显示部和一中间部,中间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该二显示部,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部相配合而连接该本体和该显示装置,且使该显示装置可相对于该本体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键盘部,该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部、一延伸部和一螺母,该连接部设于键盘部一端,延伸部为从连接部另一端延伸的一矩形板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中心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还设有一台阶,该螺母为沉头螺母,其沉头的相对一端开有一盲孔,该盲孔内设有内螺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上设有一凸柱,该凸柱为圆柱体形,其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该凸柱插入本体上的延伸部的通孔内,且该外螺纹与上述螺母的内螺纹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底座,该键盘部大体为矩形板状,其上设有多个按键,底座设于键盘部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显示部关于该中间部对称,该凸柱位于中间部一侧面中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二铰链,该二铰链分别位于该中间部与该二显示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通过该凸柱与该通孔的配合相对本体转动,使显示装置可处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其处于第一位置时,本体处于二显示部之间,其处于第二位置时,本体将其中一显示部遮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二柱状透镜阵列,其分别设置于该二显示部表面上,该柱状透镜阵列上设有多个柱面,且某一柱面对应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液晶显示屏的某一列显示像素,曲面朝外,由此以聚焦二显示部射出并散开的光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显示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和一显示装置,该本体包括一连接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二显示部和一中间部,中间部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该二显示部,该连接装置和该中间部相配合而连接该本体和该显示装置,且使该显示装置可相对于该本体转动。本发明三维显示电子装置直接用肉眼即可看到3D图像、且分辨率较高、透光性较好。
文档编号H04N13/00GK1801952SQ200510032758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张仁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