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87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的发送机,尤其涉及有效降低发 送信号中发生的峰值功率的发送机。
背景技术
采用码分多址通信(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方 式等来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发送机,利用数字调制部对作 为发送对象的信号(发送信号)进行处理。作为 一个数字调制部的例子,在利用波形整形滤波器分别对多个 即N个载波信号进行波形整形后,利用数字正交调制部对其进行调 制,并对N个载波利用加法器将该调制结果相加后输出。这样的发送机对各载波合成后的中间频率信号(也就是来自上述 加法器的输出信号)在峰值附近乘以窗函数,从而抑制峰值(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0505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现有的发送机中存在如下问题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当在发送信号中多个峰值存在于彼此靠近的位置(相近时刻)时,根 据一个峰值成生的峰值抑制系数和根据其它峰值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重叠,会过于降低发送信号的电平,要发送的基带符号从本来位置 偏移,EVM (Error Vector Magnitude)恶化。特别是在采用CDMA 方式的信号发送中,存在PCDE ( peak Code Domain Error)也恶化这 样的问题。进而,存在如下问题当发送信号的电平在峰值附近被过 于降低而平均功率变小时,因其影响,仅抑制峰值功率而得到的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的降低效果^皮抵消,不能有效提高功 率放大器的功率效率。在此,为了与本实施例进行比较,在图6中示出没有校正峰值抑 制比时的峰值功率抑制状态。如图6所示,对应于峰值a和峰值b为 相同的瞬间功率,从峰值a算出的峰值抑制系数和从峰值b算出的峰 值抑制系数的大小相同,根据从两个峰值抑制系数算出的限制(limit) 系数,峰值a和峰值b的瞬时功率被抑制到远小于阈值功率的值。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因此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发送机,能够有效地抑制发送信号的峰值电平和降低频带外泄漏 功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送机利用如下结构来处理作为发送 对象的信号。即系数生成处理装置检测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的峰值,根 据检测到的多个峰值生成用于统一抑制上述多个峰值的峰值抑制系 数。发送对象信号电平抑制装置利用由上述系数生成处理装置生成的 峰值抑制系数对作为上述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进行抑制。因此,例如在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中多个峰值存在于彼此靠近的 位置(相近时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生成用于统一抑制上述多个 峰值的峰值抑制系数,来有效降低在发送信号中发生的峰值电平,具 体而言,能够有效进行发送信号的峰值电平的抑制和频带外泄漏功率 的降低。在此,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可以使用各种信号。 另外,作为信号电平,例如可以使用功率电平、电压电平等各种 电平。另外,作为由一个峰值抑制系数统一抑制的对象的多个峰值的数 量可以使用各种数量,例如,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本发明的发送机作为 一 个结构例,在上述系数生成处理装置中进 4亍如下处理。即电平检测单元检测作为上述发送对象的信号电平。阈值输出单元输出关于作为上述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的阈值。峰值检测单元将 由上述电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平大于等于由上述阈值输出单元输出的阈值的电平(或超过该阈值的电平)作为峰值^r测。时间区间内 冲全测单元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冲佥测时间上最初的峰值的时间位置、时 间上最后的峰值的时间位置、电平最大的峰值电平。峰值抑制比生成单元检测到的电平(也就是上述电平最大的峰值电平),生成预定的测到的上述时间上最初的峰值的时间位置和上述时间上最后的峰值 的时间位置,校正由上述峰值抑制比生成单元生成的峰值抑制比。峰 值抑制系数生成单元根据基于上述时间上最初的峰值的时间位置和 上述时间上最后的峰值的时间位置的预定的时间位置、和由上述峰值 抑制比校正单元校正的峰值抑制比,生成峰值抑制系数。因此,能够有效统一抑制预定的时间区间内发生的多个峰值。 在此,作为关于发送对象的信号电平的阈值可以使用各种值,例构,或也可以使用阈值输出单元根据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或其 平均值等生成阈值那样的结构。另外,作为用于检测多个峰值的预定时间区间可以使用各种长度 的时间区间。另外,例如在预定时间区间内当仅检测到一个峰值时,使用该峰 值的时间位置作为时间上最初的峰值的时间位置和时间上最后的峰 值的时间位置。另外,作为预定的峰值抑制比可以使用多种抑制比,作为一个例 子,能够使用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可使作为电平最大的峰值电平降低 至阈值(或小于阈值)的抑制比。另外,作为4交正后的峰值抑制比可以使用各种抑制比,例如,可 以使用考虑了使预定时间区间内的多个峰值适当地降低的抑制比,作 为一个例子,能够使用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的时间上最初的峰值时间位置和时间上最后的时间位置二者都可使在该预定的时间区间内的 电平最大的峰值的电平降低至阈值(或小于阈值)的抑制比。另外,作为生成峰值抑制系数时所参照的基于上述时间上最初的 峰值的时间位置和上述时间上最后的峰值的时间位置的预定时间位 置,可以使用各种时间位置,作为一个例子,可以使用这两个时间位 置的中央(中心)的时间位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结构例的图。图2是表示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的结构例的图。图3是表示峰值功率抑制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表示峰值功率抑制部的另一结构例的图。图5是表示峰值抑制比校正部的结构例的图。图6是未校正峰值抑制比的情况下的峰值功率抑制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在采用CDMA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装 置等中设置的发送机中采用了本发明的情况。在这样的发送机中,一 般利用放大器进行大功率的信号放大。另外,虽然也存在峰值电平的 抑制量被限制的情况,但是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例如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等的调制方式。图1示出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的结构例。在本实施例的发送机l中,与多个即N个载波相对应而连接有N 个码分复用信号生成部Al ~ AN。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包括数字调制部11、峰值功率抑制部12、 频率变换部13。数字调制部11与N个载波相对应而具有N个波形整形滤波器 B1 BN、 N个数字正交调制部CI ~ CN,另夕卜,对应于I相成分(I成分)和Q相成分(Q成分),具有2个加法器21、 22。峰值功率抑制部12与I成分和Q成分相对应而具有2个延迟部 31和32、 2个乘法器33和34,另外,作为用于生成峰值抑制系数的 处理部,包括瞬时功率运算部35、阈值生成部36、多极大点检测部 37、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限制系数运算 部40、多个即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 DM。频率变换部13与I成分和Q成分相对应而具有2个D/A( Digital to Analog)变换器51和52,另外,对I成分和Q成分共用地设置模 拟正交调制部53。示出由本实施例的发送才几1进^亍的一个动作例。另外,t表示数字正交调制部CI ~CN以后的信号的采样时刻(采 样时刻)。各波形整形滤波器Bl ~ BN,关于I成分和Q成分分别输入由各 码分复用信号生成部Al AN进行了扩散调制和合成的各载波信号, 并进行频谱整形以使该输入信号的占用频带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值, 向各数字正交调制部CI ~CN输出该频谱整形结果的I成分和Q成 分。各数字正交调制部CI CN对从各波形整形滤波器B1 BN输入 的各个载波信号进行数字正交调制,向一个加法器21输出该数字正 交调制结果的I成分,向另 一 加法器2 2输出该数字正交调制结果的Q 成分。一个加法器21关于I成分,对从N个数字正交调制部CI ~ CN 输入的数字正交调制结果进行加法运算(合成),向瞬时功率运算部 35和一个延迟部31输出该加法运算结果的信号i (t)。另一加法器22关于Q成分,对从N个数字正交调制部CI ~ CN 输入的数字正交调制结果进行加法运算(合成),向瞬时功率运算部 35和另一延迟部32输出该加法运算结果的信号q (t)。瞬时功率运算部35根据从2个加法器21和22输入的加法运算 结果信号的I成分i (t)和Q成分q (t),计算该加法运算结果信号的瞬时功率P(t),向阈值生成部36和多极大点检测部37输出该计 算结果。作为一个例子,瞬时功率P (t)表示为式1。P (t) =i (t) 2 + q (t) 2 式1阈值生成部36根据由瞬时功率运算部35算出的瞬时功率P(t), 生成用于进行峰值抑制的阈值功率Pthresh,向多极大点检测部37和 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输出该生成结果。作为一个例子,在将(平均 功率+ 6dB )设定为阈值功率Pthresh的情况下,阈值功率Pthresh表 示为式2。 T表示进行平均化的信号的数量,可以使用各种数量。10(6/10) TPthresh =T ZP ") 式2t=i多才及大点4全测部37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对/人瞬时功率运算部 35输入的瞬时功率P (t)和从阈值生成部36输入的阈值功率Pthresh 进行比较,当4企测到瞬时功率P (t)超过阈值功率Pthresh的极大点 时,向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输出在该时间区间内最初检测到的极 大点的采样时刻tfirst和在该时间区间内最后^r测到的极大点的采样 时刻tlast。在此,在预定时间区间内,当^f又冲企测到1个瞬时功率P(t) 超过阈值功率Pthresh的极大点时,多极大点4企测部37将tlast取为与 tfirst相同的值并进行输出。另外,多极大点检测部37向峰值抑制比 运算部38输出在该时间区间内检测到的极大点中最大的极大点功率 Pmax (也就是最大瞬时功率P (t))。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根据从阈值生成部36输入的阚值功率 Pthresh和/人多极大点4企测部37输入的最大的才及大点功率Pmax,例如 根据式3计算峰值抑制比r,向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输出该计算结 果。在本实施例中,极大点功率Pmax和阈值功率Pthresh用功率的量纲(dimension)来表示,因此为了在电压领域进行峰值电平的抑制,应进行平方根(sqrt)运算。<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根据从多极大点检测部37输入的2个采 样时刻tfirst和tlast、从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输入的峰值抑制比r, 计算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央(中心)采样时刻tcoef和校正后的峰值抑 制比R,使得根据1个峰值抑制系数将在预定时间区间内检测到的所 有极大点功率抑制为阈值功率Pthresh以下,并向M个峰值抑制系数 生成部Dl DM输出该计算结果,进而向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 Dl ~DM中停止了动作的某一个输出启动信号si ~sM,。图2示出基于采冲羊时刻tfirst、采样时刻tlast以及峰值抑制比r的 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的结构例。本实施例的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包括加法器61、除法器62、 加法器63、除法器64、窗函数倒数表65、乘法器66、控制器67。加法器61将从多极大点检测部37输入的采样时刻tfirst和采样时 刻tlast相加,向除法器62输出该加法运算结果。除法器62对从加法器61输入的加法运算结果用2来除(也就是 除法运算),向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DM输出该除法运算 结果作为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央采样时刻tcoef。此时,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央采才羊时刻tcoef取为2个采样时刻tfirst和tlast的中央的时刻。 作为除法器62,例如可使用使输入数据向右移1位后进行输出的移位器来构成,或是也可以利用在加法器61的内部将输出数据向右移1位的结构实现与除法器62相同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央采样时刻tcoef表示为式4。 t,f = ,"ast 式4加法器63从由多极大点检测部37输入的采样时刻tlast减去采样 时刻tfirst,向除法器64输出该减法运算结果。除法器64对从加法器63输入的减法运算结果用2来除(也就是进行除法运算),向窗函数倒数表65输出该除法运算结果作为采样 时间差△ t 。此时,采样时间差△ t为tcoef和tfirst的时间差,也为tcoef 和tlast的时间差。作为除法器64,例如可使用使输入数据向右移1位而输出的移位 器来构成,或是也可以使用在加法器63的内部将输出数据向右移1 位的结构来实现与除法器64相同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釆样时间差At表示为式5。<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 式5窗函数倒数表65将从除法器64输入的采样时间差At作为参照 地址,选择从窗函数中心偏离采样时间差At的采样位置的窗函数值 w ( At)的倒数1/w ( At),向乘法器66输出该选择结果。作为一个例子,当使用哈明窗(hamming window)时,窗函数值 的倒数l/w( At)表示为式6。 L表示采样数,例如为2以上的整数。<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 式6乘法器66将从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输入的峰值抑制比r和从窗 函数倒数表65输入的窗函数值的倒数1/w ( At)相乘,将该乘法运 算结果作为校正后的峰值抑制比R进行计算,向M个峰值抑制系数 生成部Dl -DM输出该承P制比R。校正后的峰值抑制比R表示为式7。<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 式7一般,根据峰值抑制比r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在该峰值抑制系 数的中心采样点即可保证将极大点功率Pmax抑制为阈值功率 Pthresh,但是随着从该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心偏离,抑制的程度渐渐变 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以采样时刻tfirst和采样时刻tlast的中 央采样时刻tcoef为中心生成峰值抑制系数时,以窗函数值的倒数1 / w (At)对峰值抑制比r进行放大,将其变换为校正后的峰值抑制比R, 使得即使在采样时刻tfirst或釆样时刻tlast存在最大的极大点功率Pmax,该最大的才及大点功率Pmax也一定^i中制为阈值功率Pthresh 以下。
在向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 DM输出了峰值抑制系数的 中央采样时刻tcoef和校正后的峰值抑制比R后,控制器67向M个 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1~DM中停止了动作的任意一个输出启动信 号sl ~ sM。
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1~DM当分别从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 接收启动信号sl ~ sM时,根据从多峰值抑制比校正部39输入的采样 时刻tcoef和校正后的峰值抑制比R,在从时刻(tcoef-L/2 )开始到 时刻(tcoef + L/2)的区间内,利用窗函数w (t)对校正后的峰值抑 制比R赋予权重,将赋予该权重后的结果作为各个峰值抑制系数gl (t) ~ gM (t)输入至限制系数运算部40。
作为一个例子,使用了与式6时相同的哈明窗(W(t) =0.54 + 0.46cos (2丌t/L)〉的峰值抑制系数gl (t) ~gM (t)表示为式8。
(1 )当tcoef - L/2 < t《tcoef + L/2时 gl (t) , g2 (t),…,gM (t) =Rxw (t-tcoef)
(2 )当t < tcoef - L/2或tcoef + L/2 < t时 gl (t) , g2 (t),…,gM (t) =0
式8
限制系数运算部40例如从1中减去从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 DM中的某一个输入的峰值抑制系数gl (t) ~gM(t),计算该减法 运算结果作为限制系数l (t),向各乘法器33、 34输出该限制系数1 (t)。此时,"i殳k - 1 ~M,则表示为1 (t) = 1 — gk (t)。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从M个峰值抑制系凄t生成部Dl ~DM中的一 个输出峰值抑制系数gl (t) ~gM (t)后,据此限制系数运算部40 计算限制系数l (t)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进行如下动作从M个峰 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DM中的两个以上的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输出峰值抑制系数gl (t) ~gM(t),限制系数运算部40计算从1中 减去这些两个以上的峰值抑制系数gl (t) ~gM(t)的总和的结果作 为限制系数l (t)。
各延迟部31、 32将从各加法器21、 22输入的加法运算结果信号 i (t) 、 q (t)延迟与L/2对应的时间和从在瞬时功率运算部35计算 瞬时功率P (t)的处理开始到在限制系数运算部40计算限制系数的 处理为止所需的时间,将该进行了延迟调整的信号输出至各乘法器 33、 34。
各乘法器33、 34将从各延迟部31、 32输入的加法运算结果信号 i (t) 、 q (t)和从限制系数运算部40输入的限制系数1 (t)相乘, 由此抑制峰值及其附近的信号电平,将该乘法运算结果i, (t) 、 q, (t)输出至各D/A变换器51、 52。在此,表示为i, (t) =1 (t) xi (t) , q, (t) =1 (t) xq (t)。
各D/A变换器51、 52将从各乘法器33、 34输入的数字信号变换 为模拟信号,将该D/A变换结果输出至模拟正交调制部53。
模拟正交调制部53对从2个D/A变换器51、 52输入的由I成分 和Q成分组成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拟正交调制,由此将该模拟信号变换 为无线频带信号并进行输入。
另外,来自模拟正交调制部53的输出信号例如由功率放大器等 放大器(未图示)进行放大,从天线(未图示)被进行无线发送。
图3示出本实施例的一个峰值功率抑制状态的例子。
具体而言,图3的(a)示出与横轴的采样时刻(采样时间)t对 应的纵轴的输出功率P (t)的一个例子,图3的(b)示出与横轴的 采样时刻(采样时间)t对应的纵轴的限制系数1 (t)的一个例子, 图3的(c)示出与横轴的采样时刻(采样时间)t对应的纵轴的峰值 抑制系数g(t) =g(l) gM(t)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从一个峰值抑制系数计算出的 限制系数,两个峰值的瞬时功率P (t)被抑制到阈值功率Pthresh, 获得峰值降低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一个峰值抑制系数对多个峰值进行统一抑制的结构,因此可以使检测峰值的时间区间越宽
(长),使得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1~DM的个数越少,以谋求硬 件规模的缩小。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定时间区间中,示出发生了两次峰值 的情况的具体例子,但例如在发生了 3次以上的峰值的情况下,峰值
1、 2.....P (P为3以上的整数)以时间顺序邻近地发生时,设峰
值1的采样时刻为tfirst,峰值P的采样时刻为tlast,统一抑制这3 个以上的峰值。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心设定在采样时刻 tfirst和采样时刻tlast的中央,但并不是必须设定在中央,例如也可 以采用将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心设定在可以使峰值抑制系数的大小最 小的位置的方式。
这样,控制峰值抑制系数的中心位置的结构例如在多个峰值的大 小不同的情况下是有效的。通常,最佳的窗的中心位置因峰值的大小、 位置关系而变化,但根据系统,当特性恶化不会特别成为问题时,通 常通过将窗位置设定在采样时刻tfirst和采样时刻tlast的中央,可简 化硬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硬件结构,将由多极大点检测部 37检测的极大点的采样时刻t限定为tfirst和tlast两个,但并不是必 须限定为两个,也可4吏用对才及大点数量的采样时刻t进行4全测那才羊的 方式。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将由多极大点检测部37检测的极大点的 瞬时功率P (t)仅限定为最大的极大点功率Pmax,但并不是必须限 定为一个,也可使用对极大点数量的极大点功率P (t)进行检测那样 的方式。
另外,例如当利用本实施例的结构生成的多个峰值抑制系数在时 间上在一部分采样点重叠时,也可以组合使用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 成为进 一 步抑制峰值抑制系数的大小那样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对多个载波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况,但例如也可适用于对一个载波信号进行通信的情况。如以上那样,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在发送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时, 峰值检测功能为了判断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峰值,对关于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的阈值Pthresh和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电平P (t) 进行比较而检测峰值,峰值抑制比生成功能为了降低作为发送对象的 信号的峰值,生成与上述阈值Pthresh和上述峰值的电平Pmax之比对 应的峰值抑制比r,峰值抑制比校正功能为了同时降低相近的多个峰 值,对与多个峰值的电平和位置对应地由峰值抑制比生成功能生成的 峰值抑制比r进行放大,峰值抑制系数生成时序校正功能为了同时降 低相近的多个峰值,对与多个峰值的电平和位置对应地生成峰值抑制 系数的时序进行校正,生成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功能将利用预定的窗函 数对由峰值抑制比校正功能生成的校正后的峰值抑制比R进行加权 后的结果作为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发送对象信号电平抑制功能根据由 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功能生成的单 一 或多个峰值抑制系数对作为发送 对象的信号的电平进行抑制。因此,本实施例的发送机l能够利用单一的窗函数将多个峰值功 率降低到阈值以下。另外,例如通过采用将现有的多个峰值抑制系数 替换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峰值抑制系数的处理,可防止作为发送对象的 信号的电平被过于抑制,具体而言,可抑制EVM的恶化和CDMA方 式中的PCDE的恶化。进一步,通过抑制平均功耗的降低,能够改善 PAPR,提高放大器的效率。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的发送机1中,例如与现有例相比,可有效 进行峰值电平的抑制,具体而言,可获得抑制峰值电平和降低频带外 泄漏功率这两种效果。在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中,由瞬时功率运算部35的功能构成电 平检测单元,由阈值生成部36的功能构成阚值输出单元,由多极大 点检测部37的功能构成峰值检测单元和时间区间内检测单元,由峰 值抑制比运算部38的功能构成峰值抑制比生成单元,由多峰值抑制 比才交正部39的功能构成峰值抑制比校正单元,由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1 DM的功能构成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单元。另外,由这些单元 构成系数生成处理装置。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中,由限制系数运算部40的功能 和运算器33、 34的功能构成发送对象信号电平抑制单元。 接着,参照图4和图5示出峰值功率抑制部的其它结构。 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峰值功率抑制部71的结构例。 本实施例的峰值功率抑制部71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峰值功率抑 制部12的结构相比,概括地说不同点在于代替图1所示的多极大点 检测部37而具有峰值检测部81、和代替图1所示的多峰值抑制比校 正部39而具有峰值抑制比才史正部82。对由本实施例的峰值功率抑制部71进行的动作和由图1所示的 峰值功率抑制部12进行的动作的不同点进4亍详细说明。峰值检测部81对从瞬时功率运算部35输入的瞬时功率P (t)和 从阈值生成部36输入的阈值功率Pthresh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瞬时功 率P (t)超过阈值功率Pthresh的极大点时,将该极大点的极大点功 率Pmax输出至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另外,将该极大点的极大点采 样时刻tmax输出至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和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 部Dl ~画。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在4企测到超过阈值功率Pthresh的极大点时测部81输入的极大点功率Pmax,例如根据式3计算预定的峰值抑制 比r,向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输出该计算结果。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在4企测到超过阈值功率Pthresh的极大点时 进行动作,根据从峰值4全测部81输入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从峰 值抑制比运算部38输入的峰值抑制比r、过去从峰值检测部81输入 的单一或多极大点采样时刻、过去在该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生成的 单一或多个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从峰值抑制比r减去以过去生成的 单 一 或多极大点采样时刻为中心的各峰值抑制系数的该极大点采样 时刻tmax处的值,计算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将该计算结果输出至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 DM,进一步向在M个峰值抑制系数 生成部Dl ~DM中停止了动作的某一个输出启动信号。图5示出基于过去检测到的最新的一个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和 过去计算出的最新的 一个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的峰值抑制比校正部 82的结构例。本实施例的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包括触发器(FF) 91、加法器 92、窗函数表93、触发器(FF) 94、乘法器95、加法器96、控制器 97,在4全测到超过阈值功率Pthresh的极大点时进行动作。加法器92在从峰值^r测部81输入的才及大点采样时刻tmax中减 去从触发器91输入的过去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计算相邻的两个 极大点采样时刻的差At,将该计算结果输出至窗函数表93。差At 表示为式9。△ t = tmax - t,max 式9触发器91与从后述的控制器97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地将从峰值 检测部81输入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作为过去检测到的最新的极大 点采样时刻t,max保持,输入至加法器92。窗函数表93将从加法器92输入的差At作为参照地址,选择从 窗函数的中心偏离At的采样位置的窗函数值w ( At),将该选择结 果输出至乘法器95。作为一个例子,当使用哈明窗时,窗函数值w ( At)表示为式 10。 L为采样数量,例如表示2以上的2的倍数。另外,At从0起 在(+L/2)的区间取值(
)。w ( At) = 0.54 + 0.46cos ( 2tt At/L) 式10乘法器95对从窗函数表93输入的窗函数值w( At)和从触发器 94输入的过去的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进行乘法运算,计算峰值抑制 比校正值radj,将该计算结果输出至加法器96。也就是,表示为radj = R, x w ( △ t)。峰值抑制比校正值radj与以后述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为中心 的峰值抑制系数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处的峰值抑制系数相同。加法器96从峰值抑制比运算部38输入的峰值抑制比r中减去从 乘法器95输入的峰值抑制比校正值radj,计算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 将该计算结果输出至控制器97和触发器94。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表 示为式11。R = r — radj =,,/Pthresh 、1 一一R,xw(tmax — t'max) 式11Pmax控制器97判断从加法器96输入的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的大小, 当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为正值时,将时钟信号输出至触发器91和触 发器94,将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输出至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 D1~DM,进一步,向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DM中停止了 动作的某一个输出启动信号si ~sM。当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为0或负值时,根据以极大点采样时刻 t,max为中心的峰值抑制系数,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的极大点功率 Pmax被抑制为阈值功率Pthresh以下,因此意味着不需要生成以极大 点采样时刻tmax为中心的峰值抑制系数。触发器94与从控制器97输入的时钟信号同步,将从加法器96 输入的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作为过去计算出的最新的校正后峰值抑 制比R,保持,输出至乘法器95。这样,在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的一个例子中,在限制系数运算 部40合成以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为中心的峰值抑制系数的极大点 采样时刻tmax的峰值抑制系数、和以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为中心的 峰值抑制系数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的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峰值抑 制系数,因此能够根据该峰值抑制系数将极大点采样时刻tamx的极 大点功率Pmax抑制为阈值功率Pthresh。M个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 DM可同时刻独立地进行驱动。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DM与作为抑制对象的最多M个峰值 对应地分别独立进行动作,分别例如从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接收启动信号sl ~ sM时,根据从峰值检测部81输入的极大点采样时刻tmax 和从峰值抑制比校正部82输入的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在从时刻 (tmax-L/2)开始到时刻(tmax + L/2 )的区间中,由窗函数w (t) 对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赋予权重,将该赋予权重后的结果作为各个峰 值抑制系数g,l (t) g,M(t),输出至限制系数运算部40。作为一个例子,与式IO相同的使用了哈明窗w (t)的峰值抑制 系数g,l (t) ~g,M (t)表示为式12。(1 )当tmax - L/2 < t《tmax + L/2时 g,l (t) , g,2 (t),…,g,M (t) =Rxw (t-tmax)(2 )当t < tmax - L/2或tmax + L/2 < t时 g,l (t) , g,2 (t),…,g,M (t) =0式12限制系数运算部40例如对所有从峰值抑制系数生成部Dl ~DM 输入的M个峰值抑制系数g,l (t) g,M(t)进行加法运算,进一步, 从1中减去该所有加法运算结果,计算限制系数l(t),将该计算结 果输出至乘法器33、 34。此时,表示为1 (t) = 1 - {g,l (t) +g,2 (t) +…+ g,M (t) }。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例中,峰值检测功能 对关于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的阈值Pthresh和作为发送对象的 信号的电平P (t)进行比较,检测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峰值,峰值 抑制比生成功能为了降低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峰值而生成与上述 阈值Pthresh和上述峰值电平Pmax之比对应的峰值抑制比r,峰值抑 制比校正功能根据过去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与新生成的峰值抑制系 数重叠的程度来校正由峰值抑制比生成功能生成的峰值抑制比r,峰 值抑制系数生成功能生成由预定窗函数w (t)对由峰值抑制比校正功 能校正的校正后峰值抑制比R赋予权重后的结果作为峰值抑制系数 g,l (t) g,M(t),发送对象信号电平抑制功能根据由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功能生成的 一 个至多个峰值抑制系数对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 的电平进行抑制。因此,当新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和过去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在时 间轴上重叠时,根据与过去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的重叠情况,减小新 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因此重叠的多个峰值抑制系数的总和成为适当 的值,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电平没有被过于抑制,具体而言,可抑制EVM恶化和PCDE恶化。进而,通过抑制平均功率的降低而改善 PAPR,可才是高放大器的效率。由此,例如与以往相比,可有效进行 峰值电平的抑制,具体而言,可获得抑制峰值电平和降低频带外泄漏 功率这两种效果。构,也可以使用各种结构。另外,本发明也可提供例如执行本发明涉 及的处理的方法或方式、用于实现这样的方法和方式的程序、以及存 储该程序的记录介质等,另外,也可提供各种装置和系统。本发明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另外,作为在本发明的发送机等中进行的各种处理,可以使用在 例如具有处理器、存储器等的硬件资源中,由处理器执行ROM (Read Only Memory)中存4诸的控制程序来进行控制的结构,另外,例如也 可以被构成为用于执行该处理的各功能单元独立的硬件电路。另外,本发明也可以理解为存储了上述控制程序的软盘(注册商 标)、CD ( Compact Disc ) - ROM等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和 该程序(本身),可通过将该控制程序从该记录介质输入至计算机而 使处理器执行,来执行本发明涉及的处理。工业上的实用性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发送机,检测作为发送对象的 信号的电平的峰值,根据检测到的多个峰值生成用于统一抑制上述多 个峰值的峰值抑制系数,并根据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来抑制作为发送 对象的信号的电平,因此,例如即使在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中有多个峰值存在于彼此靠近的位置(相近的时刻)上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够 有效地统一抑制上述多个峰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发送机,用于处理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系数生成处理装置,检测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峰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多个峰值来生成用于统一抑制上述多个峰值的峰值抑制系数;和发送对象信号电平抑制装置,根据由上述系数生成处理装置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来抑制作为上述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系数生成处理装置包括电平检测单元,检测作为上述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阈值输出单元,输出关于作为上述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的阈值;峰值才全测单元,将由上述电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平达到由上述 阈值输出单元输出的阈值以上的电平或超过该阈值的电平作为峰值 进4亍4全测;时间区间内4企测单元,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4全测时间上最初的峰 值的时间位置、时间上最后的峰值的时间位置、电平最大的峰值的电 平;峰值抑制比生成单元,根据由上述阈值输出单元输出的阈值和由上述时间区间内^r测单元;^测到的电平来生成预定的峰值抑制比;峰值抑制比校正单元,根据由上述时间区间内检测单元检测到的 上述时间上最初的峰值的时间位置和上述时间上最后的峰值的时间峰值抑制系数生成单元,根据基于上述时间上最初的峰值的时间 位置和上述时间上最后的峰值的时间位置的预定时间位置、和由上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送机。在处理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发送机(1)中,例如当发送信号中多个峰值位于彼此靠近的位置(相近的时刻)时,有效降低发送信号中发生的峰值功率。在发送机(1)中,系数生成处理装置(35~39、D1~DM)检测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的峰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多个峰值生成用于统一抑制多个峰值的峰值抑制系数。发送对象信号电平抑制装置(40、33、34)利用生成的峰值抑制系数来抑制作为发送对象的信号的电平。
文档编号H04B1/707GK101223708SQ2006800261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阿部达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